① 作文:時間都去哪了 記敘文 主要寫孝敬父母或爺爺奶奶的一件事
今天早上,我正在寒假假日中安逸地休息時,家裡早就空盪盪的沒人了,我是被一陣急躁的電話鈴聲吵醒。"喂,是女兒嗎?"媽媽似乎很難過地說:"你奶奶有事兒,現在在醫院,我要照顧她,所以不回來了 "媽媽輕輕地放下了電話,我總覺得不太對勁。我想奶奶一定有什麼大事,不然怎麼會嚴重到要去醫院呢?到了晚上,媽媽才回來,她什麼也沒說,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空洞和難過。我看見媽媽這樣,也不好問她。我們就這樣沉默了一夜。
2009年2月3日
天空是無奈的一片灰色,現在我的心沉重得不能再沉重了。當我再走進那間整齊又親切的房間,思慮不禁回到小時候。那張蒼老的面孔,那個溫柔的笑臉,還有拍著我的頭的那雙手,一切都像是剛過去的樣子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奶奶患了嚴重的腦瘤。爸爸說,奶奶的身體非常不好,要留在醫院觀察。可能要做手術 我實在不敢想像,像奶奶那樣年過六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喘息,會是什麼滋味。記得我小時候有過一場車禍,腳跟劃了個大口,當紅血滲出來時,那是撕心裂肺的痛。奶奶要做的可是開顱手術,那會是怎樣的痛苦呢?
2009年2月4日
今天是我第一次去看奶奶,正趕上奶奶的全身檢查。這天,幾乎全部親戚都來了。奶奶被送進CT室時,病房都擠滿了人。姨婆和奶奶是從小到大的好姐妹,看到她這般狼狽的模樣,眼框里的淚水都快滾出來了。奶奶激動地握著姨婆的手,反倒安慰說:"沒事兒,不要擔心!"看著這兩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全家人都靜悄悄地 兩小時後,檢查也都做完了。只見媽媽微笑著對奶奶說:"媽,你沒什麼,好好休息。具體情況還要醫生再檢查。"奶奶聽了,心裡總算放心些。但不知怎麼的,我總覺得媽媽是在強顏歡笑,似乎在隱瞞著什麼。果然,離開醫院後,媽媽的神情突然變了,一張臉上,表現出的是無數難過的心情。我想自己大概也猜到什麼了。
2009年2月13日
今天晚上,雖不是除夕,但全家卻從醫院接了奶奶回家,吃了一次團圓飯。因為過兩天,奶奶就要做手術了,這是個必做的手術,可成功機率只有一半。也許,這是最後一個團聚了。今晚舅舅做了好多菜,但飯桌上的氣氛卻很怪異,每個人都沒什麼心思吃東西,似乎都在留意著奶奶的一言一舉。其實,爸爸媽媽沒把成功機率告訴奶奶,考慮到怕影響她的情緒,只好瞞著。看著奶奶像往常一樣平靜的面孔,不知道怎麼的,我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等我好了之後,一定要去看琪琪(奶奶剛剛出生的曾孫)",奶奶突然笑著說。此時,也許是媽媽再也受不了了,她一股勁跑進房間,傳出微微的抽泣聲。"這,這是怎麼了",奶奶問著。"沒什麼,你就吃飯吧。"大舅連忙掩飾說。好在奶奶有點耳背,沒聽出什麼,嚇得我們都捻了一把冷汗 飯後,全家都一起去送奶奶,你攙我扶的。望著奶奶離開的身影,我們只有默默地祈禱。希望手術能成功,希望奶奶不要離開我們。
奶奶,您不要走。無論你變成什麼樣,我們都會陪伴著你。抓緊我們的手,別向死神走近,別讓愛你的人流盡傷心的淚水。
②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字。
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有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有一個好成績。
可是,我又能為他們做什麼呢?我不知道。
可就在昨天,我突然明白了。昨天,媽媽很累,我想:人們總是說捶腿可以緩解疲勞,我說:「您累了一天了,我給您捶捶腿吧。」「好呀!」我猜,媽媽正想著呢。於是,我就捶了起來。
「媽媽,疼嗎?」「不疼不疼,兒子捶得真好。」「那舒服嗎?」「當然,可舒服啦!」「我用力了。」我聽說用力效果更好,就用了力。這捶捶、那拍拍。媽媽更是不亦樂乎。這腿捶完,又捶那腿。「啪啪啪」地聲音一陣又一陣。「媽媽,你的哪條腿最疼?」「右腿。」媽媽回答。
③ 記敘文:孝敬父母 800字 (兩到三件事)
1.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2.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人總是在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悟出了許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以前,我總認為爸爸媽媽養我給我錢是理所當然的;總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多輕松呀!我們讀書這么累,他們應該為我「效勞」。所以我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例如——
一天,放學回家。爸媽還沒回來,於是我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直到晚上八點鍾爸媽才回來。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大叫。我氣急了,說:「你們怎麼不早點回來?」疲憊不堪的媽媽說:「寶貝兒,媽媽臉洗了就給你做飯。」飯好了,按例媽媽又要喂我吃飯了,可媽媽太累了,於是就沒喂我。我覺得委屈,便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逗我、喂我,這時我的氣才消了一半。早上,我媽很早就起來做飯,見我起來便熟練地給我穿上衣服,然後去上班。可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這天——
在學校,老師說帶我們去工地上觀賞。我既高興又興奮。我們剛到,老師便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多麼渴望能見到爸爸媽媽呀!在「茫茫人海」中,我仔細地一個一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見了我爸媽,我嚇了一跳,爸媽都穿著一件灰溜溜的衣服,汗水滲透了他們的衣衫,臉花得像唱京劇的一樣。這時爸媽也看見了我,對我說了一句:「小利,小心一點。」頓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現在明白,爸媽的工作多麼辛苦呀!我們的學習多麼輕松呀!
現在,爸媽回來,我便會自覺得給他們端上一杯茶。吃飯穿衣也不用他們麻煩了。自己還會學著做飯,幹家務。我真的該孝敬他們了。
4.
以前我都認為,我的衣食起居理所當然是父母做穩妥了之後我再去做,我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務活我也不願意去干,直到媽媽三令五申才去做,還表現出了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我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往往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我們的關系很緊張。但有件事過後,我懂得了應該做家務。
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的那天晚上,我沒有考好,於是我和媽媽頂嘴說什麼這道題不應該錯,那道題不應該錯,慢慢地從小吵到大吵,我們的嗓門兒也越來越高,吵得媽媽滿臉通紅,而我吵得臉色煞白。我去自己屋生悶氣去了,而媽媽則幹家務活,我該乾的家務活也沒干,直接睡覺了。而媽媽又拖地又掃地,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十點半才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起來,媽媽對我說她的手腕疼,我也沒好氣的看了看。但當看到媽媽手腕那麼疼還為我做飯的時候。我心裡不覺得感到一陣酸痛,我也對我昨天晚上的事感到愧疚。
父母的愛是無私,是情願的,在他們為我做出了事以後,我都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去傷父母的心。而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更應該懂得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讓父母也體會到一些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我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5.從小到大,是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愛比泰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其實,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對孝敬父母這件事並不在意。那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每天依然樂呵呵的,所以我很「霸道」,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和他們大吵一架,可是,自從我叫過一次家長後,我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
三年級下冊,我的學習成績退步了,老師讓我叫了家長。 老師與媽媽的談話,我一字不漏地聽了,聽後我很難過。媽媽為了能好好照顧我而放棄了工作,家庭的資金來源全部由我爸爸承擔,爸爸為了使自己不被老闆挑出毛病扣工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仔細,一天下來,不知爸爸有多麼疲憊,媽媽每天接我、送我,為我洗衣做飯,就算累的腰酸背疼,媽媽也不會叫一聲苦。想到這兒,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這么辛苦,我還吵他們、鬧他們,如今,我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這怎麼對得起父母呢?
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更加體會到了父母為了養育我們的辛苦。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日常生活中不懂事,對父母大呼小叫,你可知為我們操碎了心的父親母親內心有多麼傷心、難過嗎?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報答父母,當父母難受時,要對父母多一點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父母;當父母休息時,為父母輕輕蓋上一件衣服……這么多孝敬父母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當然,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優異!
④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字)
人人都有母愛。抄那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純潔的。母愛像春風,吹著你的心,那母愛是多麼溫暖的。
在前兩個星期時,我打籃球時不小心把腳扭上了,媽媽帶我去看完醫生後,准備送我回家。
當媽媽背我上六樓時,還走不到三樓,我看見她的腳已經累得顫抖了起來,但她顯得那麼輕松,她怕我發現什麼,她咬了咬牙齒,繼續向上爬,我見她的眉頭皺了起來,背上的衣服被汗打濕了,顫抖得更厲害了,媽媽不得不把我放下,「媽媽,不用背我上去了,我自己慢慢走上去行了。」媽媽強笑看說:「佳佳,你腳傷了,醫生說盡量不要動,媽媽真沒用,不過不要緊,讓我歇一會就好。」
頓時,我的眼圈濕潤了,淚水禁不住嘩嘩往下跳,此時,我覺得我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因為她給了我無私的愛,我也替我自己驕傲和自豪。
正如《遊子吟》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給我做每一件事都蘊涵著深深的愛。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報答媽媽,不讓媽媽生氣,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好學習,爭取獲得好成績。
⑤ 一篇關於孝順的作文
我感覺這個題目直接記敘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思路我給你提幾點。1,開頭寫一個漂亮點的開場,比如說,孝順,這個當今社會非常有影響力的話題,人人都說自己孝順,人人都想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卻比比皆是。一件小事沒准就可以打動父母的心。
2,記敘,也就是自己描繪自己在家干過哪些家務事,描寫一下,比如洗杯子但是杯子打破手破了,但沒放棄。在寫一下給爸媽端洗腳水把手燙了。或者寫了一下日常瑣事即可。
3,結尾,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想,比如,我給你想了一個:孝順父母其實不是一見困難的事情,父母需要的並不是金山銀山或是豪車豪宅。只是你的多一分鍾的陪伴或者是一件小事上的關懷,他們反而更加感動...
⑥ 寫父母孝敬長輩或自己孝敬父母的敘事作文
事例一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二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三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以下也許對你的班隊課有所幫助,你可以參考參考
給我一個名詞:父母
問你一個問題:怎樣父母?
給你一個建議:孝敬父母,選擇無愧於心的。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父母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父母,千金散盡;有人贍養父母,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父母,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於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父母,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父母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後一壺水給父母;但也有人把父母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父母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父母,罵父母,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父母,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父母,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父母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父母吧!行動就是證明!
⑦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而在這文明的社會里,新一代的少年兒童似簡把這些全都淡忘,全都忽視了。勞累一天的父母回到家,我們還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一些同學甚至把父母當作僕人,奴隸來使喚。父母親為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成為過我們的啟蒙老師;他們成為過我們的避風巷;他們成為我們遮風避雨的大翅膀。他們對我們的教育,對我們的愛護又讓我們用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不去尊重,孝敬他們?以前的我也許從未體貼過父母,也許從未理解過父母。
但是現在,我改變了,我不像其它孩子撒嬌,哭哭鬧鬧,因為我知道那是無知、幼稚的表現。我已經長大了,又怎能耍小孩子的脾氣?我學會了孝敬父母,體貼他們、理解他們。在傍晚,爸爸媽媽忙碌一天,我為媽媽捶背,為爸爸按摩,消除他們的疲憊,在炎熱的夏天,我為備課的媽媽送上一杯冰涼的果汁,使她提起精神;在漆黑的夜晚,我為沉浸在看報紙中爸爸端一杯熱騰騰的綠茶,讓他察覺到我的改變,星期天,為減輕媽媽的負擔,我急先恐後地做家務活;早晨早早地起床,為爸爸媽媽做早餐,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時間;中午,我不催促疲勞中的媽媽立即做飯,我也不對她大聲吼叫,我要理解體諒他們……
同學們,也許我的所做所為你們認為微不足道,但是,重要的是讓你們學會孝敬父母。如果你們黨政軍是讓父母成為你們的僕人,奴隸,那你長大了,沒有自理能力,沒有獨立性,社會淘汰你們,你們在社會上又怎麼估有立足之處?自立自強,孝敬父母這幾條建議,又有多少同學能做到呢?同學們,父母十分需要你們的理解和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