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時候孝順這兩個字很害我們
很多人理解錯了孝順,變成了愚孝。
『貳』 百善孝為先,又如何做到孝順這兩個字,希望能具體點,能具體到生活中每個點最好,
黃檗禪師出家後,認為「必須放棄恩情,達到無為時,方才是真實的報恩」,因此過了三十年禪者的生活,卻從來不曾回過俗家,探望親人,但他內心深處,非常記掛年邁的母親。五十歲時,有一次在參訪的旅途中,不自覺的就往故鄉的方向走去。 母親也思念出家的兒子,可是毫無音訊,每天從早到晚哀傷的哭泣著,把眼睛都哭得失明。為了想念兒子,母親就在路旁設個司茶亭,不但親自招待過往的雲水僧,並且親自迎到家中,為他們洗腳,以示禮敬;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黃檗禪師左腳上有顆大痣,她眼睛雖瞎了,但希望憑萬分之一的洗腳機遇,或可認出誰是他的愛子。
這一天,黃檗禪師也接受了母親的招待,他一邊讓母親洗腳,一邊向母親述說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親能因此得到信仰、安心。黃檗禪師只將右腳給母親洗,卻不把左腳給母親洗。
黃檗禪師接連二次返家,雖然覺得難舍難離,但還是忍痛起程雲遊行腳,繼續參訪。鄰居們忍不住將這個事實,告訴他的母親說,那個向你講釋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經常盼望的兒子。母親聽後幾近瘋狂似的說:『難怪聲音好像我兒』。說後就追上去,一直追到大河邊,不巧,這時黃檗禪師已經上船,而且船也開動了,母親情急的跳到河裡,非常不幸的淹死了。
黃檗禪師站在對岸看到母親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從中來,慟哭著說道: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若不升天,諸佛妄言
黃檗禪師說後,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親,說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華開菩提林
當來三會若相值,歸命大悲觀世音
在黃檗禪師說偈的時候,鄉人都看見他的母親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黃檗希運禪師,福建人,在江西出家,受法於百丈懷海禪師,但也在安徽南泉禪師處得到印證。黃檗禪師不是一個不孝順的人,所謂孝順有三:(一)為小孝,甘脂奉養;(二)為中孝,光宗耀祖;(三)為大孝,度其靈識超升。禪師度母乃大孝中之大孝也。
出家不是拋棄父母,而是救度父母。輪回百劫,誰不是父母呢?佛在經典上說,「我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繞須彌山百千匝,走到血末腳踝,尚不能報父母一日哺乳之恩」。父母對我們的恩惠是巨大的,作為佛子怎能不精進呢?眾生之疾苦,唯佛法能度,願眾生早日離苦難.
_/\_
『叄』 孝順兩個字怎麼解釋
孝順
【讀音】
[xiào shùn]
【基本解釋】
1.〈動〉盡心奉養父母或長輩並順從他們的意志。
2.〈形〉形容人能孝敬父母或長輩。
孝順
【讀音】
[xiào shun]
【基本解釋】
xiào shùn的又音。義同「孝順xiào shùn」。
【詳細解釋】
1.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國語·楚語上》:「勤勉以勸之,孝順以納之,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晉 袁宏 《後漢紀·安帝紀上》:「觀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 張主管 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說,便不往鋪里去。」
老舍 《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兒子也自然是要孝順了,打吧!」
2.指 以 財 物 賄 賂 官 吏 或 尊 長 等。
《水滸傳》第九四回:「﹝ 何才 ﹞與本州庫吏最密,當下探知此事,他便攛掇庫吏,把信賞錢大半孝順州官,其餘侵來入己。」
《紅樓夢》第十五回:「我想如今 長安 節度 雲老爺 和府上相好,怎麼求太太和老爺說說,寫一封書子,求 雲老爺 和那守備說一聲,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 張 家那怕傾家孝順,也是情願的。」
3.指用其他方式討好人家。
《金瓶梅詞話》第七四回:「 李桂姐 道:『三位師父宣了這一回卷,也該我唱個曲兒孝順。』」
4.指 賄 賂 官 吏 或 尊 長的財 物。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氣即知。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
5.特 指 獻 給 皇 帝 的 貢 物。
《明史·李邦華傳》:「是時 神宗 好貨,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疏中刺及之。」
【近義詞】
孝敬
【反義詞】
不肖
忤逆
『肆』 孝心可以和哪兩個字組成成語
沒有含「孝心」的成語,含「孝」的成語只有29個: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忠孝節義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披麻帶孝 指服重孝。
披麻戴孝 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求忠出孝 指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孝思不匱 匱:缺乏。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孝子愛日 指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忠孝兩全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子孝父慈 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伍』 家風家訓怎麼寫
家風家訓主要是推崇忠孝節義、教導禮儀廉恥。此外,提倡什麼和禁止什麼,也是族規家法中的重要內容,如:「節儉當崇」、「邪巫當禁」等。
家風家訓大致包括了以下內容:
1、注重家法、國法。
2、和睦宗族、鄉里。
3、孝順父母、敬長輩。
4、合乎禮教、正名分。
5、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國家的基石。在國家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5)孝敬兩個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家訓,對於今人來說,是個比較專業的說法。但在古時,卻是常用詞,因為「人必有家,家必有訓」。家訓指家庭或家族內部父祖輩對子孫後代的垂誡、訓示,更是儒家知識分子在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教育後輩的家庭教育讀物。
古人家風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長輩與子孫的學行,而不是背誦「家訓」。就對書法教育來講,古人更是以抄寫家訓為教育後輩子孫的必要方式之一。習之堂為滿足大眾在書法學習與傳統培訓教學契合的需求特點,推出了家風家訓系列書法描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個人、家庭、教育機構在自學與培訓上不同的條件與學習環境要求,並能更容易的結合起來,使書法教學與學習變得如此簡單。
『陸』 如何理解孝敬2字
孝敬=笑,敬孝,和父母說話面帶微笑,平常相處和顏歡笑。敬,恭在外表,敬存內心。不怠慢,不敷衍,不嫌棄!孝敬,用心去做了,你就做到了!
『柒』 關於孝順孝心的詞語,兩個字的
哈,僅僅兩個字的?
那就用《孝敬》啦!
『捌』 孝敬兩個字是什麼字
孝敬 [xiào jìng]
[釋義] 1.孝順父母,尊敬親長 2.把物品獻給尊長或賄賂上級
『玖』 乖巧伶俐 懂事孝順用2個字怎樣表達
我覺得都可以用懂事兩個字來概括
『拾』 孝順兩個字都怎麼理解啊
所謂「孝順」,首先是要順從長輩,其次是要盡孝道,即為人子女要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照顧長輩。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傳統製造就了一幫「愚孝」之徒。錯將「孝順」誤讀為無原則的順從服從。可悲!好像不從就是不敬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