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孝的演講稿800字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古人雲:「人孰能不老?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把「孝」字作為倫理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賢能的人,只有一身傾注著孝與德,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孝道演講稿。我作為當代的一名少先隊員,理應把在家孝敬父母、關心長輩;在校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揚美德作為我的行為之准則,只有讓孝德在心中紮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學校,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取得優秀的成績,處處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連續四年每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學習上,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積極發言,家庭作業認真完成。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一直擔任數學課代表的我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僅有特色地管理著班級,而且能及時、耐心地幫助班上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提高學習成績。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下學期,班上一位好友對數學不感興趣,家庭作業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針對這位同學的現狀,我主動與這位同學交談,共同探討如何學好數學的方法,多次利用雙休日時間到他家幫他復習功課,解決數學難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位同學的數學成績提高很快。
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孝道演講稿。曾經我在作文中寫過《我是媽媽的好幫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記里也記錄到自己所發生的事情:如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拾金不昧、維護班集體、與破壞綠化環境的人作斗爭、遵守交通規則的心得體會。在學校,我尊敬師長,彬彬有禮,是一個受到老師和同學一致稱贊的「開心天使」。
在家裡,我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常常幫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務事,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記得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媽媽常因上夜班或下鄉工作,沒有很多時間照顧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能力的我,主動幫助媽媽承擔了一些家務事,如洗碗、做衛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長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主動幫助媽媽細心照料奶奶,放學回家跟奶奶端茶喂飯、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幫奶奶洗澡時,我親切地對媽媽說:「媽媽,等你老了的時候,我也會和我的媳婦幫你洗澡。」看到媽媽燦爛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在生活上,我從不挑食、不吃零食,家裡有好吃的東西,我都要讓父母先償償。穿著不注重名牌,只講究整潔。記得有一次,我的祙子破了一個洞,放學回家後,我自己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祙子補好,媽媽看到我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直誇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講孝德是做人之本,講孝德是愛的傳承,講孝德是對父母、老師、社會的回報。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孝」字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盡孝」,「盡愛」的人生目標中,為建設和諧而美好的家園努力奮斗吧!
2. 以孝敬主題的演講稿500字
父母之恩不能忘。同學們,你們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嗎?不多,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真不少。是呀,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成長,都缺少不了父母的哺育,那麼,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怎能忘記呢?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中華民族的道德史冊上,孝敬父母佔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今天,大多數人都把孝敬父母當做自己應該盡的義務和崇高的品德,然而,也有極少數的人,不願這樣做,把繁重的家務推給父母,把體弱多病的父母拒之門外,把沒有經濟來源的父母攆這趕那,兄弟間互相推脫,誰也不管,還有人恬不知恥地為此辯護說:「不做封建道德的孝子賢孫。」這不是暴露了他們的無知和荒謬嗎?親愛的同學們,封建統治階級宣言的「孝順、孝道」,其實內容是要子女絕對服從父母,即使父母錯了,作為小輩的也不能反駁和違抗,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在他們看來,只有從小做到「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長大了才能做到「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以便聽任統治階級的奴役驅使。這就是所謂的「孝子出忠臣。」你們覺得這種舊的道德觀念是對的嗎?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想過嗎?父母與我們朝夕相處。生活上,他們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為了讓我們吃好、穿好,他們自己省吃儉用。學習上,為了讓我們有更充足的時間,他們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放棄了娛樂的機會;為了讓我們學習不受干擾,他們連話也不敢大聲說;當我們在學校上課在外面又下起大雨時。他們打著傘來接我們,為了不讓我們淋雨,他們任憑雨水沿著鬢角流下;為了讓我們茁壯成長,他們買來補品為我們補充營養,而他們的兩鬢添上了幾縷銀絲……對這一切,我們讀懂了多少?我們對父理解了多少呢?我覺得我們的父母是多麼的偉大呀!從古至今,有多少名人志士都有一顆孝敬的心。陳毅元帥為癱瘓在床的母親洗尿褲浙江林學院的學生劉霆背母親上大學……這不是孝敬父母的真實寫照嗎?親愛的同學們,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我們要薪火相傳,誓將遲到的報恩來奉獻,用愛心寫就美麗的故事,讓孝心接力代代相傳!
3. 關於「何為感恩,孝順父母」的演講稿,故事要感人煽動,字數500字左右,謝謝!
感恩的含義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對我們有恩情!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的心靈里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凈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嘆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並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里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她的溫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感恩父母
沒有父母,我就沒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上品味人生的冷暖,也就沒有機會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了。因此,我很感謝你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所謂「舔犢之情,父母之愛,深如大海」。
常言道:孝,其為人之本也。我認為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我深深地認識到你們的對我的恩情與愛是我一輩子也還不了的。但我仍努力去還,哪怕只能還百分之一也好!因此,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藉此來報答你們對我的綿綿的愛。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感謝你們賦予了我生命與靈魂,謝謝你們,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二;
想想看,父母為我們付出那麼多精力和心血啊!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還是父母。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泡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
母親給與我們生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愛」。從我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照顧我們、看護我們、愛護我們、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了。只要我們健康、開心,母親就會比我們更開心。母親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她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在社會生存。所以我們都是受母親的直接影響,才會有開心的今天、安逸的今天。
父親給與我們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技巧,教會我們要堅強、要率真、要有毅力。所以我們今天的堅強、毅力、生存之道都有父親的影響。讓我們以感恩的心來回報我們親愛的父母。
4.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
【題目】【By Kaiser3344】
百善孝為先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推薦理由】以詩句為題,最具詩情畫意。
【演講稿】【By Kaiser334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演講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准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著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尊老愛幼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優良的傳統。為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人一向說自己是一個懂得尊老的民族,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尊老敬幼。每個人都有被呵護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象鳥兒一樣會遠走高飛。成年人有很多無形的責任,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一方面在外辛苦工作,為了更好的明天打拚,一方面,又在想,今天,我們的父母又該想我們多少次呢?在他們孤單的看著夕陽最後一抹光芒消失在山的後面時候,他們會默念多少次對子女的思念?父母對子女的愛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付出了,但又有多少子女能體會到父母的愛?在父親冷漠嚴厲的面龐下,隱藏著的是一顆總是無意中就被孩子刺傷的心。
我們都該意識到,我們無時不在得到默默的關愛,但你,我,是否有付出,是否有去關愛我們真正應該付出愛的人呢?前些天情人節,很多年輕人會送玫瑰,送禮品,表達心意,我們的父母呢?他們可曾得到你們的鮮花?
【樓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來的,適合您當前水平演講,若您覺得滿意,望多多支持哈!!!
5. 超級演說家演講稿有沒有關於孝順的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詩經》上「哀了父母,生我肋帶」,贊美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唐詩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了孝敬父母的渴望。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孝敬父母的演講稿3篇】孝敬父母的演講稿3篇。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己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我們永記父母恩情,用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我們發出倡議:
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
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苦鑽研,讓父母開心;
逢難事,勤商量,讓父母稱心;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
孝心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能對別人好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優異的成績、健康的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6. 主題是,孝演講觀後感,怎麼搞好學習孝敬父母
今天,我聽了「傳承孝道」演講,聽了這個講座後,我又很多話想說。
一開始,老師在舞台上,讓我們把屏幕上的字讀一遍,然後,主任請了一位阿姨給我們講什麼是孝。阿姨先說孝字是上面一個老子的老的上面的一部分,下面是「子」字,就相當於小子背著老子,也就是小子孝順老子。而且「孝」字 也提醒我們要孝敬長輩,也就是父母或者老人。
然後,阿姨又給我們講了關於孝行的小故事。先講黃鱔護子的故事。有一天,一個學生給了一個學者一條黃鱔,學者回家後把黃鱔放在正在燒熱水的鍋里,黃鱔把肚子高高隆起,讓肚子離開熱水,這個動作僵持了好幾個小時。學者覺得很奇怪,把鱔魚的肚子剖開一看,呆了,原來,這是一隻懷了六隻小黃鱔的母黃鱔,怪不得它把肚子高隆起,是為了保護小黃鱔呀。第二個故事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調皮的小男孩,他每次都和他媽媽頂撞。有一次,小男孩的爸爸說:「我給你提出二十四條要求,如果你都能做到的話,你就可以頂撞你媽媽了。」一、二、三、四、……這么多條要求,其中一條最簡單,就是把一個籃球放在肚子里,十個月不把它拿出來,男孩同意這條,把籃球放進了肚子里。過了兩個小時,小男孩生氣地對爸爸說:「爸爸,有這籃球做什麼事都麻煩!」爸爸耐心地對他說:「孩子,媽媽懷你的那十個月就是這么痛苦的,睡覺不能斜著躺,怕弄疼了你,你說,媽媽有多麼辛苦呀,你還去頂撞媽媽,你知道媽媽有多傷心嗎?」男孩聽了爸爸的話後,立馬向媽媽道歉:「媽媽,我不該頂撞您。」還有很多的故事,數也數不清。
聽了這個大型講座,我感受到了要孝順長輩,也要孝順老師,不可以調皮,不要讓大人傷腦筋。
7. 學會感恩,孝順父母。演講稿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演講稿
假如這個世界沒有陽光、水源、沒有父母,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那麼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准則,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不會,不願感恩。的確,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然而,這不應該是借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我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學逛街,一個也就四五歲的小男孩,從前面跑了過來。因為已經是冬天,羽絨服把小男孩撐得圓嘟嘟的,像個小皮球滾動了過來。他問我到動物園坐哪趟車,我告訴他就在那邊坐4路車。他高興地又跑了回去。我和同學就往前走。我們都走得挺遠的了,聽見小男孩在後面「哥哥哥哥」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麼,便站在那裡等他,看著他一腦門子熱汗珠兒地跑到我的面前,我問他有事嗎,他氣喘吁吁地說:「我剛才忘了跟你說聲謝謝了。媽媽問我說謝謝了嗎。我說忘了,媽媽讓我追你。」我不會忘記那個孩子和那位母親,他們讓我永遠不要忘記學會感謝,對世界上不管什麼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了感恩。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的,還是父母。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還望採納~~
8. 孝順父母主題班會演說開場白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 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是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今天。是的,我們的父母不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他們都會隨時想到我們,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父母,孝順我們的父母。
9.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最後一段怎麼寫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版學會感恩權,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的人 。看看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想想現在人們的一些作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成人,可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卻將父母斷然拋棄,讓他們孤苦憐仃的艱苦度日;父母費盡心血地將他們培養成才,可是,當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卻認為父母地位卑微,而毫不留情的不認雙親;為了照顧自己的家室妻兒對老父老母不聞不問……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聽到,或者我們本身就在做的真實情形,真的令人寒心。也許,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