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今中外的孝子孝順父母的事跡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
事例二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
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
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
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
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
事母至孝,每逢假日,
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雨
2. 關於孝順的名言
1、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2、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3、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
4、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釋義:仁的實質是侍奉父母;義的實質是順從兄長。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釋義:奉自己的親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均可以使親人感覺安定,是孝順的最高境界。
孝順,讀作xiào shùn,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2)孝敬篇我要做孝子擴展閱讀:
關於孝順的成語:
1、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卧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故事。
2、孝子愛日:指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出自漢·揚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釋義:能夠謹慎地服侍父母,卻總是擔心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讓父母不滿意,就可以說已經具備了舜這種聖人的偉大人格了。人們希望能夠永遠陪伴在身邊,讓自己盡一點孝心,報答養育之恩,但這卻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3. 怎樣才能做個孝子
孝子現在是指孝順的孩子,但是這個詞最古老的語義卻不是這個意思,是孔子把『孝』的內涵擴大了。
《禮記》這樣定義「孝」:「祭稱孝子、孝孫,喪稱哀子、哀孫。」父親或母親剛去世的時候,非常哀痛,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稱作「哀子」;過了一段時間,哀痛慢慢減輕了,停止了哭泣,這時再祭奠去世的父親或母親,稱作「孝子」。因此,「孝子」是祭奠的時候才使用的稱謂。後來一概把居喪的男子稱作「孝子」。由此可見,這個詞的本義跟「孝順」沒有任何關系。讀者也許會問:不孝順干嗎給父母守喪?道理很簡單:在古代社會里,父母死而不服喪,那是一種犯罪行為,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後來從為父母服喪逐漸引申出了「孝順」的詞義。孔子如此定義他心目中的「孝」——「無違」,即孝順;「能養」,即孝養,供養父母;「敬」,即孝敬。孔子的定義也就是今天「孝子」的定義。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說「無違」(即孝順)有兩層含義:「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活著的時候,要孝順他們;父母去世之後,要按照禮儀舉行葬禮,按照禮儀按時祭奠他們。第二層意思就是「孝子」最本原的語義。
如果不了解「孝子」最本原的語義,古人書中的很多記載就看不懂。比如晉朝王綏的父親被人捉走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王綏日常飲食都降低一格標准,當時人諷刺他是「試守孝子」——試著為父親守孝。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後廢帝劉昱性情殘暴,有一次他母親王皇後賜給他帶有玉柄的羽毛扇,劉昱嫌扇子的玉柄太粗糙不華麗,因此就想害死母親。這邊廂已經命令太醫去煮毒葯了,劉昱的左右人等趕緊勸他:「若行此事,官家便作孝子。」您要是真的把太後毒死了,那您就要做「孝子」為母親守孝了,怎能繼續到處去游樂?劉昱一聽有道理,於是罷手。南北朝亂世,北魏和南齊征戰,南齊的將領成買出戰前說:「不殺賊就被賊殺,我的幼子不為世子,便為孝子。」世子是指高官貴族的子弟。此處如果將「孝子」理解成「孝順的兒子」就解釋不通,因為緊接著成買又說:「做世子可以在門上塗赤赭色的塗料,做孝子只能在門上塗白土粉(比喻服喪)。」在聊齋故事中,有一篇《孝子》的文章.在青州東香山之前,有一位叫周順亭的人,非常孝敬母親。他的母親大腿上長了一個大癤子,痛得簡直難以忍受,只能白天、黑夜裡不停地呻吟。周順亭不厭其煩地為母親敷葯、按摩,以致廢寢忘食。可是,幾個月過去了,母親的病痛還是不愈,周毫無辦法、憂心忡忡。夜晚,死去的父親托夢告訴他:「你母親的疾病全在於你的孝心。但是,她的瘡傷要用人的肌肉製成的葯膏,敷在上面才能痊癒的。你光靠擔憂還是不行的。」周醒來覺得很驚奇,連忙起床,用刀把自己的一塊脅部的肉割下,卻不覺得怎麼痛。他又用布把傷口包紮好,鮮血也止住了。周把自己的肉製成葯膏,然後敷在母親的瘡口中,其痛感馬上消除了。母親高興地問:「是什麼葯,這樣地靈驗呢!」周不便告訴實情,只能搪塞過去。母親的瘡傷終於痊癒,周設法掩飾自己的割傷處,既使是他的妻子也茫然不知其故。等到割傷痊癒後,被留下了一塊巴掌大的傷疤,妻子再三盤問,才得知其真正的原由。
4. 有一篇文章說,要孝敬父母,父母的話都會應驗。父母說後輩會更孝順,真的代代出孝子賢媳,說橫死就真的橫死
我支持你的說法!但人世間就是這樣,原因是父子心連心,所以,當產生矛盾也是沒有辦回法,但是父母說完答了,他們也得為自己的話付出代價,就是說,現在的人們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當失去兒子的痛苦,而已經因為過失失去孩子的父母已經領會到,母子之情不是單靠孝順就能維持,而需要雙方尊重!殺掉兒子的同時,也殺掉他多少年辛苦培養的心血!殺兒恨兒就是在整自己!
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害人就是害己,罵人就是罵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5. 百善孝為先的順口溜
《百善孝為先》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為人子女應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窮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侍候莫厭煩。
爹娘都調莫違阻,吩咐言語記心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敬意麵帶歡。
大小事情須稟命,稟命再行莫自專。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寶局錢場休我往,花街柳巷莫遊玩。
保身惜命防災病,酒色財氣不可貪。
為非作歹損陰德,惹罵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來相問,冷熱好歹問一番。
到晚莫往旁處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涼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頓飯,三頓茶飯留心觀。
恐怕飲食失調養,有了災病後悔難。
休說自己勞苦大,爹娘勞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扳。
此篇勸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遲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
幼兒咒罵我,我心好喜歡;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歡,一不甘,待兒待親何相懸?
勸君今後逢怒,也將親作小兒看。
兒輩出千言,君聽常不厭;
父母一開口,便道多管閑。
非閑管,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諳練,
勸君欽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亂言。
夫妻攜錢包,買衣又買糕;
罕見供父母,多說飼兒曹。
親未膳,兒先飽,愛護心腸何顛倒?
勸君多為老人想,供養父母光陰少。
市上檢葯物,只買肥兒丸;
老親雖病弱,不買還少丹。
兒固瘦,親亦殘,醫兒如何在父先?
割股還是親的肉,勸君及早駐親顏。
富貴孝親易,雙親未曾安;
貧賤養兒難,兒女無飢寒。
(5)孝敬篇我要做孝子擴展閱讀:
1、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清代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2、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3、儒家文化認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產生。所以與西方文化不同,東方歷史中執政者無不把「孝」,作為立國之本去美化,作為馴化子民的第一課,來大肆宣揚,它培養了一代一代對「父母官」順與忠的奴才,甚至作為選拔領導幹部的標准(孝廉)。
4、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6. 《百孝篇》原文詳細解釋
《百孝篇》全文譯文:
天地大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平安。
孝順孝順兒子能生,孝順孩子必須明白賢。
孝是人路第一步,孝子謝世界就是仙。
從古代的忠臣孝子多,你選賢臣推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敬父母,孝道不僅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孝敬父母雙親責備沒有回來說。
可惜的是人世間不知道孝,回心又孝天理還。
這些事不順就不孝,怎知孝能感動上天。
孝道重視順沒有別的好,孝順不分女和男。
福祿都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應該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與敬天。
孝子人口裡有漢語,孝婦臉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才。
你得先學孝淑名,三從四德孝在前。孝順在鄉里人欽佩,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孝教化風俗人品端正。
生前孝子名聲地位,死後孝子萬古傳。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與天。
《孝經》孝文帝把孝勸,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下兒子原來是孝,能孝就是好男人。
為人能把父母孝,下批孝子照樣返回。
堂上父母不知道孝,不孝接受窮沒有怨天。
孝子臉帶太和相,到孝出平易自然安。
父母在與孝不知道孝,父母死知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容貌,孝貴在真實行不在話。
孝子齊家全家快樂,孝子治理國家人民安全。
五穀豐收都因孝,一孝就是太平之年。
能不能在貧窮和富裕孝,好身體是孝男孩父母的心。
兄弟和睦就是孝,忍心讓兩個字把孝全。
孝從困難處見真孝,孝容滿面侍奉父母。
父母雙全正應該孝順,孝思鰥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節,由於我父母孝壽命由天。
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後盡孝枉徒然。
孝順傳家教是寶,孝性情溫和漢味甘。
羊羔跪乳還知道孝,烏鴉反哺孝敬父母。
為人若是不知道孝,不如禽獸實在可憐。
百行孝為首萬好,要知道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的是孝,孝仰仗佛力超九天。
偉大偉大孝孝嗎,孝了無窮孝無邊。
這篇文章句句不離孝,離孝人倫顛倒顛。
考慮到十遍千個孝,考慮到一百遍一萬孝全。
一千遍一萬遍常念,消災免難百孝篇。
7. 百善孝為先,何為大孝
樓主,您好!新年快樂!!孝
我們一般都認為是孝順父母
但是,還有許多是我們該孝順的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 回心復孝天理還
諸事不順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 孝順不分女共男
福祿皆由孝字得 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裡有孝語 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 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得淑名先學孝 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 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 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 死後孝子萬古傳
處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為孝 能孝就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 下輩孝子照樣還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貴實行不在言
孝子齊家全家樂 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穀豐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貧和富 善體親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為孝 忍讓二字把孝全
孝從難處見真孝 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 孝思鰥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快 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為孝方為孝 死後盡孝徒枉然
孝順傳家孝是寶 孝順溫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烏鴉反哺孝親顏
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獸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首 當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無窮孝無邊
此篇句句不離孝 離孝人倫顛倒顛
念得十遍千個孝 念得百遍萬孝全
千遍萬遍常常念 消災免難百孝篇謝謝採納哦!
8. 是做一名孝子 關於孝順,我該怎麼寫
你告訴你父母他們怎麼對你爺爺奶奶你也要學他們,等他們老了後,你就象他們對你爺爺奶奶對他們!你要學他們!看看他們還會不會那樣對他們!我只知道這樣了!我沒有其他辦法咯
9. 人一生最大的一件事,孝順父母,認識我的人都說我是個孝子,母親過世4年了,我一直想這個事,
百善孝為先,一個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善待別人。最重回要的是,孝敬要在答平時的點點滴滴。做兒女的,一定要孝順父母,這是天經地義,毫無疑義的。一句話,父母之恩,終生難報啊!侍親、順親,方可為人、為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