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明年起農村農民退休有多少退休金
新農保明年退休有多少退休金,要根據每個人的交費年限和交費檔次決定,每個人的交費情況不一樣,所以退休金也不會一樣。不會每個人領取同樣多的退休金。
2. 為什麼農民沒有退休金,多數農村60歲以上老人生活卻非常幸福
我實話告訴你吧。農村人過了60以上的,婦女們在家種地。那是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耕做 才能換來一年的溫飽。60歲以上的男人一般都在外邊打工。打工的地方多是城市工地。乾的是又臟又累的活。拿的是最低的工資。他們幹活是沒有 年限的。只要工地用,哪怕是到80發也要出去干,不幹家裝就沒錢花。這樣的一群人,你覺得他會幸福嗎?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這絕對是事實,作為當今的高消費社會,無有錢要想完全過上幸福生活這絕對也是不現實治的。特別是現在農村七八十歲的老農民,他們無有退休金,也無有任何經濟收入來源,每月只有一百塊錢的生活補貼費用,要說他們生活的很幸福,這絕對也是不現實的。可是要是現在無論任何人去問這些老農民,現在生活的幸福不幸福,我還可以說這些所有的老人都會回答,說現在的生活很幸福,可以說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這樣回答。
3. 職工養老保險和被征地的農民養老保險可不可以同時享有
不能同時享有兩個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都是屬於社會保險范圍。並且農村養老保險明確規定了,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才可以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所以,國家是不允許參加兩個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也只能是一個,所以不能同時享有兩個。
具體來說,主要部分處理辦法基本相同。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同時又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按照浙江省的標准就是,參加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可以按規定折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6年,大病醫療統籌折算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0年)。
2、參保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根據其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和折算繳費年限確定養老保障待遇:如果兩者相加滿15年的,可以按企業退休,享受職工基本養老金;
3、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有兩種處理方法:
(1)選擇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
(2)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就是將實際繳納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折算到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辦理手續領取待遇。
4、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領取手續時,可以同時一次性補繳滿20年的醫保年限後,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3)從今年起國家給農民發退休金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新的參統單位(指各類企業)單位繳費費率確定為10%,個人繳費費率確定為8%,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靈活就業人員及以個人形式參保的其他各類人員,根據繳費年限實行的是差別費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勞動者,繳費基數在規定范圍內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
職工按月領取養老金必須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已經辦理退休手續;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了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的繳費義務;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
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准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賬戶基金用完後,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4. 聽說現在起農村年滿60歲老人國家每個月開支400元的養老金是真的嗎
有真,有假,地區不同發放的養老金也同,有點文化的人都知道,國家發的一部分,地區補的一部分,個別地區己有領四百的了,可大部分地區是沒有的,以後能不能領四百那就不知道啦,希望能領到吧。
5. 農村70多歲的老人不能耕種土地,應該如何解決老年生活
當然,也有些農村孤寡老人,他們的日子就要凄涼得多,不過隨著日子越來越好,都被納入了低保戶,每個月政府會補貼幾百塊錢,或者把他們送到養老院,那種政府開放純義務的養老院,一群老人在一起,也算解決了養老問題吧。
6. 2016起南通通州區滿60歲,從未做過任何保險的農民是否也可領取養老金
今年剛開始在一些縣試點,可能你在的縣不在試點范圍內,過一兩年就會在全省范圍內實行農民養老保險。11月26日,記者從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社保障廳獲悉,《江西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日前正式出台,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在2020年之前,全省基本可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全覆蓋。 新農保在首批11個縣(市、區)試點 據了解,此次江西在全省范圍內選擇了基礎較好的新建縣、於都縣、永豐縣、萬載縣、樂安縣、新余縣渝水區、婺源縣、修水縣、鷹潭市月湖區、浮梁縣、蘆溪縣11個縣(市、區)率先實行新農保試點,以後將逐步擴大試點,並在全省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集體、政府三方共同籌集 據了解,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方共同籌集。 據悉,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檔。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實施辦法中指出,有條件的村集體應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和個人為參保人員繳費提供資助。 記者獲悉,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將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則對江西省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省、縣(市、區)政府對參保人繳費每人每年定補30元,補貼資金由省財政負擔24元,縣(市、區)財政負擔6元。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根據各縣(市、區)參保繳費人數和縣級財政補助資金到位數量,一次性下達至有關縣(市、區)財政部門,再由縣(市、區)財政部門將補助資金一次性撥至縣(市、區)新農保基金專用賬戶。 此外,對農村重度殘疾人,將由省、縣(市、區)政府為其代繳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100元,代繳資金省財政負擔80%,縣(市、區)財政負擔20% 個人繳費和補助補貼全部記入 實施辦法中提到,縣級農保經辦機構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生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和個人對參 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同 期存款利率計息。 滿60周歲享受養老金待遇 記者了解到,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參保者滿60歲起開始享受直至亡)。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縣(市、區)政府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縣(市、區)政府支出。同時,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系數相同)。如參保人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可依法繼承。 每年公示參保人員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 在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並繼續享受老農保待遇。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
7. 現在同時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以後能同時享受城鎮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嗎
現在同時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以後不能同時享受兩份養老金。
國家關於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參保范圍,新農保參保人,是不能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也就是說,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就不能參加新農保,參加了新農保,就不能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7)從今年起國家給農民發退休金擴展閱讀
國家通過立法,強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待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基本養老金,保障退休以後的基本生活。所謂養老保險是指國家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的年齡之後,或者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保障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
1、個人繳費。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2、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人民政府應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城鎮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3、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二、新型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新政策。
參保人群: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參保流程:
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
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區,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
3、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8. 國家拿不起農民養老金,拿就不要天天講,如何,如何提高農民養老金,免的農民老人
現在國家不管給農民多少養老金。也比以前的社會強。以前的農民什麼都沒有。不是也活過來嗎。現在不管多少最起碼還點呢。
9.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社會保障局的養老保險可以一起購買同時享用嗎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單位購買的社保能同時擁有,但是只能享受一份保險待遇。
失地農民的產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民的農業土地轉化為非農業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國家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以保障農民的權益。
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