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當前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退休年齡的規定,並分析我國推遲退休年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們國家推遲退休年齡,這一個政策,應該是沒有正式通過吧。畢竟不符合實際。雖然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提升,但是國家應該通過其他的途徑進行解決。
㈡ 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有保障!全國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
確保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財政部給出「定心丸」。
在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財政改革與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管是在什麼地方,在哪個省,在哪個市縣,都能確保及時足額發放,都有保障。
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表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資金在全國范圍內互濟餘缺,有利於發揮基金的規模效應,這項工作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財政部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文件,測算資金調撥規模,合理調劑地區間基金餘缺,加強對地方實施工作的跟蹤指導,及時調整完善政策舉措。
什麼是全國統籌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在2月22日人社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上世紀90年代建立以來,從縣級統籌起步,逐步提高統籌層次。2018年7月,建立實施了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適度均衡了省際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邁出了全國統籌的第一步。2020年底,各省份都實現了基金省級統籌統支,解決了省內地區間基金負擔不均衡的問題。2018-2021年,中央調劑制度實施四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1月開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應該說開啟了一個過渡期。
他指出,全國統籌工作的終極目標主要有三個標志,第一是參保人的繳費基數上限和下限全國統一,第二全國所有參保人退休金的計算公式中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也應該是全國統一的,第三個標志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大一統,以及中央政府統收統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全國統籌,確保全國特別是老工業基地養老金發放,對於全國勞動力統一市場的發展也有幫助。
「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仍然分散在各省,全國的資金池還沒有完全構建起來,由地方政府掌管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還不能形成投資管理的規模效應。將來實現了全國統籌,由中央政府統收統支,整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就會形成一個全國的大水池進行統籌管理,發揮應有的規模效應,來提高養老金的管理效率,降低養老金的管理成本。」董登新說。
為何要全國統籌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鍾輝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盡管長期來說,隨著老齡化比例的增加,養老金缺口或會逐漸增加,但短期來說全國范圍並不存在養老金缺口。
「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養老金區域間的不平衡,但這和城市化進程中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有關。」鍾輝勇說。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首席分析師葉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我國的中度老齡時代即將來臨,社會化養老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持續加速,2030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或將達到25%左右,2055-206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現階段生育政策調整短期作用有限,「未富先老」和地區的不均衡性加大了應對老齡化的難度。
葉凡表示,通過對比美國、日本、荷蘭的養老金制度及資金運作經驗,可以發現目前我國養老金體系存在結構、統籌、賬戶管理等問題。同時,養老金投資范圍過窄,資金高額沉澱,整體投資收益率偏低等也無法很好實現養老金的增值訴求。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近日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盡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前不久,江蘇省人社廳印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創新規定了推遲退休政策,其中提到,經本人申請、用人單位同意,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參保人員可推遲退休,推遲退休的時間最短不少於一年。此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國社科院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過去幾十年裡,有些發達國家在對養老金制度進行改革或建立改革委員會時常常使用「拯救社會保障制度」的口號,而且在這些國家的改革政策組合中,使用最普遍的一個做法就是提高退休年齡。
他表示,我國男女平均法定退休年齡原本已經很低,只有55歲左右,但由於種種原因,包括道德風險在內,每年男女平均實際退休年齡僅為54歲左右。
「退休年齡太低對參保人本人不是很有利,它將降低養老金的金額或說降低替代率,例如,如果男女平均退休年齡提高到62.5歲,增加的8.5年繳費可提高每月統籌養老金好幾百元(各地平均水平不一樣,提高額度也不盡相同),賬戶養老金也有很大提高,二者合計每年可增加好幾千元。」鄭秉文說,另一方面,退休年齡太低對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也很不利,並且退休年齡越低,對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的影響越大。
楊志勇也表示,要適當延長退休年齡,進一步增加全國社保儲備基金。
鄭秉文指出,實施延遲退休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延遲退休是縮小赤字缺口乃至未來維持收支精算平衡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改革措施。
提高養老金管理效率
除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提高養老金的管理效率也很重要。
董登新指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現在已經步入市場化管理的階段,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三大基金,都已經步入市場進行入市投資。一方面,希望通過進入資本市場來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另外一方面,也將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葉凡表示,2022年,養老金制度改革將著重調整三大支柱比例,提高二、三支柱佔比,從制度建設、金融產品供給、養老金賬戶管理、人員建設四個方面綜合推進。
「我國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保險機構養老金融產品、公募基金養老金融產品、銀行養老金融產品以及信託養老金融產品。目前存在發展經驗尚不足、供給較為有限,產品較為同質化等問題。全球比較來看,未來國內養老金融產品需要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完善稅收激勵機制、科技賦能開發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養老金融產品以及提供綜合性養老金融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打造不同金融機構的養老金融產品互聯互通的平台。」葉凡說。
鄭秉文提出,要發揮精準預測的科學性,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到21世紀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收支壓力必將逐年加大,這就需要盡快建立精算報告制度。
此外,他還表示,改革路徑選擇要具有前瞻性。「延遲退休年齡是世界各國在養老金制度下『人為創造人口紅利』的手段,但是退休年齡的延遲終究是有生理極限的,畢竟受制於一定社會環境的約束。長遠看,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百年之慮,從2050年到21世紀末,建立起一個資產型養老保險體系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百年大計,應盡快將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扎扎實實落實中央提出的『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預期下,『投資紅利』和『資本紅利』將是最佳的替代性改革方案。」鄭秉文說。
㈢ 社保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22
1、人社局關於2022退休新規定: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2、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4、延遲退休,也稱延遲退休者的退休年齡,簡稱延退,是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和地區正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齡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或延遲退休的制度。從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對於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報告建議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
㈣ 延遲退休方向已定,未來我們會如何退休
延遲退休方向已定,但是說到底應用到每個人身上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差異還不清楚,因為有的地方是說女性延長到60,男性延長到65,然後生產線上的一線工人平均退休年齡提前5年,也就是女性55,男生60。也有地方推出這種彈性退休的政策,就是你在公司的年限,你就可以選擇主動退休。
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確實是延長了,但人們並不想把餘生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面,因為人們覺得也應該有自己的個人生活,現在年少的時候你要上各種各樣的補課班休息吧,你已經沒有什麼選擇了,但是人們不想等自己年老的時候也是這樣,如果說一個人他青少年每天除了補課班就是興趣班就是上課,然後老年時期除了上班還是上班,那人這一生是可悲的,人生而自由,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就是說人本來應該是自由的,但有現實中的各種各樣的情況限制了我們,我們不希望這種限制過於嚴重。
㈤ 2022年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最新規定
關於延遲退休有什麼規定
關於延遲退休的規定是:
一是對於繁重體力勞動者等群體,目前國家實施提前退休政策。
二是對於女幹部和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實行延遲退休政策。
二、關於充分考慮不同行業退休政策問題
正如您在建議中提到的,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徵,就業環境也差異較大,不能在退休年齡問題上一刀切,現行的退休年齡政策也充分考慮了不同行業的差異性。
一是對於繁重體力勞動者等群體,目前國家實施提前退休政策。按照現行政策,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以按規定辦理提前退休。與此同時,有關企業應加大投入,通過改進生產流程、改善用工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內部調整崗位等措施來加強勞動保護,減少對職工身體的直接傷害,並通過提高工資待遇、實行特崗補貼、定期體檢療養等措施,予以適當的事後補償。
二是對於女幹部和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實行延遲退休政策。《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組通字〔2015〕14號)規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的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的女幹部,事業單位中擔任黨務、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當於正、副處級的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這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了機關事業單位男女同齡60周歲退休。這些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如本人申請,可以在年滿55周歲時自願退休,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同時,國家規定少數高級專家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徵得本人同意,副教授級高級專家經批准可延長至65周歲退休,教授級高級專家經批准可延長至70周歲退休;院士年滿70周歲退休,個別確因國家重大項目特殊需要,可適當延長退休年齡,最多延長至75周歲。
三、關於充分徵求社會意見問題
延遲退休年齡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經濟政策,需要考慮人口結構、人力資源供求、代際關系、社會保險基金等多方面因素的變化情況。同時,延遲退休年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需要充分考慮和平衡不同群體的需求,體現一定的靈活性。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復雜,就業壓力依然較大,特別是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安置任務非常繁重。基於以上情況,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特別是勞動力總量的變化情況、就業狀況、社會保障基金長期可持續發展情況以及社會各界的接受程度,對延遲退休年齡方案進行深入研究論證。您提出的實行彈性退休的建議,我們將在研究中統籌考慮。
退休專題推薦:退休年齡 退休漲工資 退休金 結婚年齡 晚育年齡
㈥ 養老保險具體什麼年齡延遲從那年實行
中國社科院發布這份《全面深化改革二十論》對「延遲退休」有著專題研究。報告指出,當前,無論是從國內形勢還是從國際形勢來看,中國延遲退休年齡已經勢在必行,但是,改革退休年齡前應該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對於改革的時間表,這份報告建議,2015至2017年實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8年開始延遲退休年齡。報告建議,未來中國退休年齡將有兩類:一是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領取年齡,二是居民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並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具體怎麼實施,讓我們拭目以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退休延退最新年齡是多少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延遲退休到底幾歲可以退休?男女一樣? 延遲退休即延遲退休年齡,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
為什麼延遲退休?因為養老基金有虧空。
為什麼養老基金有虧空?因為養老制度轉軌時,留下了巨大的空賬。
為什麼養老制度需要轉軌?因為最初制定的國家大包大攬養老體制,已無路可走。
以「女性幹部」群體為例,這一群體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5歲,而一旦實施延遲退休方案後,出生於1967年後的人們都將「被延退」,其中,1967年生的人群的退休年齡將為55歲3個月,1977年生的人群的退休年齡則在57歲9個月,而從1986年起,這個年份以後出生的「女性幹部」都將統一為60歲退休。
而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的「男性職工」這一群體,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職工都將延遲退休,其中,1962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其退休年齡將為60歲3個月,而從1981年以後出生的「男性職工」的退休年齡將統一為65歲。
㈧ 人社部:正研究延遲退休具體改革方案,延遲退休有何意義
可以滿足市場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也可以讓很多人體驗到工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