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退休金可享受高齡補貼嗎
如符合限制性條件,則有退休金也可享受高齡補貼。退休人員享受高齡補貼的情形:(1)享受對象:滿70周歲或以上的退休幹部(所需條件);(2)原所在單位或本人持退休批文到退干辦理審批手續;(3)機關事業單位社保公司按月發放。高齡人津貼按照「低標准、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養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本市戶籍在當地實際居住15年經上、年滿70周歲以上、本人無政府或單位發放的生活養老待遇的,且其家庭子女(指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5周歲的兒子、兒媳、未出嫁的女兒、入贅女婿)均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並按時足額繳費的,可申請享受政府發放的高齡養老補貼。老年人綜合補貼將分為4次發放,發放時間為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
法律依據:《財政部、民政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一、指導思想與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全國性系統工程,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35號文件,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切實解決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後顧之憂,推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同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機制,不斷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
(二)目標任務。
總的要求是,通過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達到五個目標: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將35號文件提出的「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要求細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動養老服務體系發展。二是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示範效應,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業。三是有效緩解部分老年人的實際困難。減輕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負擔,幫助他們提高支付能力。四是更好體現公平與效率的理念。通過中央層面出台統一制度和要求,指導地方規范、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有效回應社會各界的關切,倡導公共財政公平與效率的理念,正確引導輿論。五是推動實現基本服務均等化。力爭「十二五」末,全國范圍內基本建成覆蓋廣泛、內涵豐富、銜接緊密的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服務類型日益豐富,推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
B. 今年過年退休人員有補貼嗎
我國目前採取的累計年限領取退休金,只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其中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才能退休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都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關於退休補貼一般需要根據不同地區和政策來具體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C. 自謀職業退休除了基本的退休金之外,還有哪些補貼
不要錯過!退休後除了能按月領取養老金外,至少還有7筆錢可以領取,分別是公積金、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獨生子女補貼、醫保費用、取暖補貼、高齡補貼、離世後的喪葬費及撫恤金等。根據退休時的退休身份不同、退休地區不同,以上7項待遇有的退休人員是沒有的,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
首先,公積金:
在職時繳納公積金的人員才能在退休後領取,一般機關事業單位、外企、國企的職工都在參繳范圍之內,而個別私企沒有公積金,所以也就無法領取。
在職時,職工和用人單位分別按照繳費基數的5%-12%(地區不一,比例不一)繳納公積金,全部流入個人賬戶。離退休人員在離退休後可以憑借《住房公積金提取申請表》、個人身份證及退休證等一次性領取,一般當天或隔天就到賬了。
第二,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
機關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有的企業有職業年金,這兩項名字雖然有差別,但是性質是一樣,都可以看做是補充養老金。
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在退休後可以一次性領取或者一次性購買商業保險,也可以按月領取,如同養老金一樣。
對於出境定居的退休人員、離世的退休人員而言,職業年金是可以一次性領取的,當然也可以用於支付購買商業保險產品;對於尚在世的退休人員而言,職業年金是按月計發的,是補充養老金的一種,余額發完為止,離世後尚有餘額的可以由繼承人依法繼承。
第三,獨生子女補貼
之前的政策是「一對夫妻,一個孩」,為了獨生子女父母,退休後的獨生子女父母可以領到一筆獨生子女補貼,但是補貼標准各地存在差異,自行制定本地標准。
以北京為例,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父母在退休後父母雙方每人享受不少於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當然有的地區補貼標准更高,比如煙台的標準是退休時由所在單位按照設區的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0%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助。這樣算下來的話,社平工資6萬元/年的話,獨生子女補貼就有近2萬元,標准還是很高的。
第四,醫保費用
這里所說的醫保費用是指按月流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中的錢,這部分錢可以用於支付門診費用或者醫保定點葯店買葯。
至於每月流入醫保個人賬戶多少錢也沒有統一的標准,一般是按照退休人員本單位在職職工人均繳費基數的4%左右的比例劃入,有的則是按照固定數額劃入,比如上海市是74歲以下的每年劃入1680元、75歲以上的每年劃入1890元。
第五,取暖補貼
取暖補貼的發放標准就更不統一了,而且一般只有北方才有,南方沒有。
取暖補貼發放標准多則幾千元,少則一兩千元,關鍵看地區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第六,高齡補貼
有的城市對高齡人員進行了特殊照顧,按月發放高齡補貼,有的地區則沒有。
以上海市為例,具有上海戶籍且年滿65周歲的老年人,可以申請老年綜合津貼,具體的標準是65-69歲,每人每月75元;70-79歲,每人每月150元;80-89歲,每人每月180元;90-99歲,每人每月350元;100歲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
第七,喪葬費及撫恤金等補貼
對於參保了社會保險的參保人來說,無論是在職時離世還是在退休後離世的,均可以按照規定領取喪葬費、撫恤金、遺屬撫恤金等,且發放標准根據地區不同、退休前的身份不同而標准不一。
以陝西為例,喪葬費計發標准為當地上一年度(或前12個月)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直系親屬的一次性救濟費按本市上一年度10個月社會平均工資一次性發放;如果供養直系親屬孤身一人的,可以每月領取生活救濟費,標准為當地城鎮企業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的200%。
以上各項補貼根據地區不同,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元。
D. 退休金補貼是怎麼回事
養老金補貼新政策新改變如下所示:
1、社保卡可以存取養老金了。以前的社保卡只用於買葯或是看病,如今將會增加一個新用處,那便是存取養老金,但需要持卡人親自去銀行激活社保卡賬戶。
2、養老金發放時間全國統一。以往養老金是由各地上報,然後再一層層下發,這就會出現一定的時間差,各地有發放養老金金額不足或被截留的情況,但這一弊端以後不會再出現了。
3、國家加大了對高齡老人的資金補貼。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100-500元不等的補貼,各地方有不同標准,補貼力度也不同。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第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E. 高級工程師退休後有補貼嗎
高級工程師退休後有補貼。
高級工程師除了正常的退休工資之外,對那些擁有高級職稱的人來說,還會有額外的補貼,這種補貼不僅是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也會有,至於補貼是多少,不同的地方規定不一樣。
其實各地方取消高級職稱養老金補貼,體現出了養老金制度的一種公平性,畢竟這些擁有高級職稱的人在職的時候,他們本身的工資就比較高,擁有職稱工資補貼,而且這些擁有高級職稱的人繳納的社保基數都相對比較高,所以他們在職的時候已經享受到了高級職稱帶來的好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情況。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F. 退休後公司有什麼補助
退休後公司會有相應的補助的,但是每個公司的補助不一樣,具體還要根據你公司的福利待遇來決定。
隨著我們國家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企業發展更加順利,對於企業退休職工的補貼也是越來越多,比如有些企業對退休人員依然會發放過節費,比如有些企業退休人員中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可以一次性領取加發30%的養老補助。
這個其實是有明確規定的,具體為:「獨生子女父母為企業職工的,退休時由所在單位按照設區的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0%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助。」對於具體的發放范圍和經費渠道也都有明確的規定。符合條件,就能去申領。
不僅是企業會給退休職工一定的補貼,甚至一些城市的政府也給予了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人員一定的養老補助,對於這部分企業退休人員來說,又是一筆收入了。
當然,每個地方的相關政策規定會有一定的差異,具體還是要以當地的規定為准。
同時,在不同的地區,退休職工領取的補貼標准和規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還是要參照你所在地的標准來進行考慮。比如,廣州和肇慶的企業職工退休補貼就不一樣,而且不同公司,退休補貼也不一樣,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G. 2022年3月份辦退休的是不是只有拿工資了還是以後還有補貼
當年不可以拿,下一年的二月份可以拿補貼。
根據調查,已經有一部分的退休人員領到了120元的補助金。而且這部分補助金也不是在三月份的時候發放的,而是跟著二月份的相應份額的養老金一起發放的。這部分的補貼金額主要就是為了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的退休人員發放的,是一個針對性的補貼。
而且我國各地的採暖時間是不一致的,所以此次發放的也是以實際地區為准,這部分的補助金主要是山東和寧夏等地區的補助。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標准,但最低的標準是300元,也有600元的標准,目前得到這部分補助的人已經超過了6萬餘人,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員的實際問題。
因為很多政策都在不斷地變化,所以需要民眾時刻關注,以防出現問題沒有及時發現。就像在2022年的三月份我國的養老政策就出現了一些變動,而且相對於以前政策的調整時間基本都在下半月來說,今年在月初就發布了相關政策,這也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今年這項新發布的有關於養老問題的政策是一件對大部分人來說比較好的一件事,那就是將有部分企業人員會被補發120元的養老金。返錢的事情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期待的。
H. 今年剛退休的人員巳拿了3個月工資有補貼嗎
剛退休一般沒有什麼補貼,老年補貼你還末到六十五歲,但各地方補貼不一樣,可以問一下社區的工作人員,看有什麼針對你這個年齡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