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見過的什麼樣的父母愛雞娃
最近這些年,開始出現一種名為「雞娃」的教育方式。初看這倆字,你可能認為是像養雞一樣養娃,其實不然。這里的「雞娃」的「雞」其實就是「打雞血」的意思,實際上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催促孩子學習。
其實,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並不新鮮,只不過是「虎爸虎媽」教育換了一種說法而已。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都是這樣。過去叫做虎爸虎媽,而現在就被形象地稱為「雞娃」。
不得不說,這個詞還真的是很形象。在現實生活中,小編確實見到了太多的愛「雞娃」的家長,他們為了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不遺餘力。他們會為了孩子買最好的學區房,會為了孩子專門辭職陪讀,為給孩子報七八個甚至是十來個培訓班,等等。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這些家庭似乎經濟狀況都不錯,他們又大多數出自中產階級的家庭。
從「雞娃」家長的特點來看,要是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那想要這樣打雞血一樣的養孩子似乎也不可能。那麼為何中產階級的家庭最愛雞娃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
1、愛雞娃的家長都有錢而且還有閑
小編認識的一個家長,他曾經是國內某著名企業的總經理,在很多年前,都已經年薪百萬了。但是因為他的工作的特殊,常年都沒法陪伴孩子,孩子很叛逆,學習成績也逐漸在下降。於是,在孩子8歲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辭職專門陪娃。現在的他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後,就開始研究怎麼訓練孩子,他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985高校!
2、中產階級的焦慮感
還有一個原因讓大家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所有的父母中,似乎那些中產階級的家庭的父母具有最強的焦慮感。
大家可以觀察下周圍的家庭,那些經濟狀況特別好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可能不會在國內學習,很多上了國際學校,為將來出國做准備。而那些低產階級的父母呢,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能有好的發展當然好,就算沒有,那維持現狀的生活也很安逸。因此,這兩種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沒有什麼焦慮的感覺。
但是,那些中產階級的家長呢?他們大多數都是經歷了生活的艱辛,憑借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了現在的階段。他們最明白,假如說不努力,那孩子將來很可能被社會淘汰,,會重新回到社會底層。而假如逼孩子一把呢,很有可能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就跨越了目前的階級,有更好的生活。
我覺得中產階級的家長們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小編覺得孩子的學習還是以孩子為主,家長不宜過多干涉,否則會讓孩子覺得不是為自己學,惰性和逆反性會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