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母不愛我,我應該怎麼辦
我認為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1.小時候缺愛,很容易不接納自己,或者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或者拚命努力想要優秀到完美,以為這樣就能得到關注和關愛。
如果對自己總是有很多懷疑和排斥,建議去讀黛比的《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且認真做書里的練習。實踐遠比懂道理重要,難的是實踐,但是我們必須通過實踐去調整自己因為缺愛而形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關於這一點,可以看《大腦與情緒生活》。
2接受自己的怨恨,怨恨是因為我們想要父母的愛,他們是我們此生最親的人,想要他們的愛,這沒什麼不對。警惕自己的愧疚感,有些很好很善良的孩子會因為自己對父母的怨恨和不乖產生強烈的愧疚感,這愧疚感會傷到你自己。
找個可靠的人,把自己的愧疚感表達出來;或者一個人寫下來,不要憋在心裡。
3愛的初衷和愛的行為不一樣,試著去回想一下,我們缺過的愛,是真的沒有包含一點愛意?還是有著愛意但行為上卻很傷人?如果能找到愛意,並且接受這份愛意,同時正視那些傷害,內心才能真實地柔軟起來。
4.小時候缺愛,影響最深遠的地方是親密關系。如果你發現成年後的戀愛經歷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務必先停下來調整自己。不然戀情中的種種會帶來新的傷害。
『貳』 父母偏心老大,做老二的怎麼辦
當父母的十個指頭咬咬那個都疼說是偏心父母想把老大做個好榜樣樹立起當老大的能力以後替父母分擔一點責任感當父母親的用心良苦。
『叄』 父母不負責任,孩子該怎麼辦
在我身邊來說這是最不負責的父母了。
我這個朋友可以說是發小,我搜稿禪媽和她媽是很多年的同事,所以從小就很熟。她爸爸是工程師,常年都在野外工作,一年回來兩次,一次兩個月,小學之後基本就是她媽媽帶著她,之前好像是跟著姥姥。她媽愛打麻將,經常和同事晚上在棋牌室打麻將,每次都要打到凌晨四五點,她那時候小學,她媽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家,就把她帶去棋牌室(?),然後她就用兩個凳子拼一起躺在上面睡覺。她說最怕周末,她媽不太會做飯,其實主要是懶,她家吃的最多就是茄子和包菜,她媽周末早上做一大盆茄子,然後世塵就走了,她就指著這一盆不太好吃顏色也很奇怪的菜吃三頓,有時候第二天還會做同樣的......六年級的時候,她媽出軌了,還帶著她一起去約會,男的還給她買禮物,不過只是露水情人,並沒有離婚,她爸可能也不知道吧。後來我聽我媽說,她媽這些年沒少找男人。
由於她一直這樣沒人管,又缺父愛,所以特別渴望戀愛,談了很多很多男朋友,13歲就和男孩xx了,我記得她那天告訴我,前一晚她趁著她媽去打麻將跑到17歲男朋友的出租房裡自己提出要獻出第一次。過了大概一星期,她媽又去打麻將,她就把男孩引到家裡來,她媽那天不知道為啥回來早了,一推門他倆光溜溜的躺在床上,她媽當時就崩潰了,拿掃把給男孩打出去,後來她爸也回來了,大概有一個月吧,我看她媽都魂不守舍的。再後來就是高一的時候,她又談了一個社會上的男朋友,帶著她天天逃課,後來被學校處分開除。她大過年的還離家出走,她媽住院,她就帶男的去家裡住。總之那次真是很混蛋了。
現在我倆聯系也不太多了,她結了婚,有了孩子,跟她媽一樣不負責,不顧孩子,恨不得把孩子送給她婆婆,再也不要接回家,打網路游戲,用微信小號加了好多游戲里的人,裝92年的(她89年)單身女孩天天在朋友圈裡.....怎麼說呢,勾搭男人?裝逼?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真是很毀三觀。她之前勾搭了一個外地的男生,但是敬改沒形成實質的出軌行為後不了了之了,自從這以後她的朋友圈就很奇怪,一直都是那種風格,她的大號是微商,小號是單身,總是哪裡都沒有她兒子和老公的影子,至少一年沒發過了。她30歲生日那天,她拍了兩張家裡人圍著桌子坐的照片,裡麵包括她公公婆婆,裡面唯獨沒有她兒子和老公,我都在照片的角落看到了露出來一半的小孩用的小水杯。說實話,作為一個媽媽,我挺生氣的,也很心疼孩子。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被父母善待,這種善待不只是不虐待,也是用心的陪伴和呵護,也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大人。
『肆』 父母太過偏心,要怎麼辦呢
父母對孩子偏心的現象,一般分為哪幾種呢?
重男輕女的現象。
這種最為常見,曾經也非常普遍,至今也還有遺留。
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父母總是要求姐姐讓著弟弟,家裡好的資源都要先滿足弟弟。聽到一位媽媽教訓自己的女兒是說,「他是你的弟弟,永遠都是你的弟弟,錯了你也要幫他,你就要永遠對她好。」
如果從小接受著父母如此沉重的要求,女兒長大後想要掙脫原生家庭的束縛,比常人要難上許多。
偏愛老大或老小。
特別是二胎政策放開後,有的家庭老大的年齡比老小要大許多,看著軟萌可愛的老小,父母無意識中就把更多的關注和愛給了老小。
除了偏愛老小,也有許多家庭偏愛老大,因為老大在出生時,承載著父母更多的期待。而老大在前幾年,也享受著父母全心全意的呵護和照顧,父母和老大的感情更深厚。
偏愛優秀的孩子。
還記得曾經很火的《家有兒女》里,宋丹丹雖然是繼母,但因為小雪的成績很好,就得到了宋丹丹更多的偏愛。
在現實中,優秀的孩子是父母的驕傲,因此得到父母偏愛的情況也挺多。之前有個男同事,他說從小父母就沒有罵過姐姐,因為姐姐的成績很好,年級第一,而自己經常被棍棒教育,總是被要求向優秀的姐姐學習。
有時看著父母對自己和姐姐截然不同的態度,他還一度懷疑自己是撿來的。
偏愛和父母性格相近的孩子。
人會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相處,所以有些父母也會偏愛那些和自己性格相近的孩子,容易產生共鳴。還有一些父母看著年幼的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無形中多了一些憐愛。
而那些性格與父母截然不同的孩子,有些行為處事,有可能在父母眼裡就成了「不合群,叛逆」,容易使父母心煩,無意識中就疏遠了孩子。
關於父母的偏心,有位網友的看法非常好,有很好的積極引導作用,他說:那些不被偏愛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鍛煉出良好的獨立性,只是內心可能更渴望關注和認可。
而那些被偏愛的孩子呢,從小得到的認可比較多,長大後可能更懂得如何去付出愛,能在情感上延續父母兄弟姐妹的親情。
偏愛是一種人性,我們無法改變父母的看法和行為,無論你是不被偏愛的,還是被偏愛的,都要感恩父母塑造了我們每一個獨特的孩子。
『伍』 爸爸媽媽不愛我,我該怎麼辦
一、反省自己
其實天下沒有不關心自己孩子的父母,當父母突然間不關心我們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錯什麼惹他們不高興了,先得反省自己。如果自己有錯,一定要及時認錯,並且加以改正,這樣父母才會覺得你是個好孩子。
二、多跟父母交流
現在有很多留守兒童,甚至從小到大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大的,跟父母自然就不那麼熟悉,沒有那樣的親近感,親人之間也是需要感情交流的,如果父母不關心你,不妨試著多跟他們交流交流。
三、幫忙做家務
父母在家裡的時候,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並且要多幫助父母幹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覺得我們長大了,懂事了,自然會多關心我們,而且會更喜歡我們。
四、不要抱怨
如果父母不關心我們,我們就去跟別人抱怨,這樣不僅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你走向討厭父母的道路,進而使父母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冷靜,想想解決的辦法。
五、依然懷著感恩之心
不能因為父母不關心我們而恨他們,我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想想他們最近是否壓力太大了,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們對父母要學會知恩圖報。
六、投其所好
作為孩子,想要讓父母更關心我們,我們也要更關心他們,學會投其所好,比如送媽媽鮮花等等,讓父母覺得我們在用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用心對待你。
七、努力學習
父母通常喜歡努力學習的孩子,如果父母不關心你,那就讓自己再努力一些,努力考上一所好一點的大學,讓他們臉上有光,他們開心了,自然對你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