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親爸親媽有哪3種行為,會讓孩子打心眼裡瞧不起
如今,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受家長們的重視,在孩子眼裡,家長可以說是「頂天立地」,「無所不能」,是孩子們最為崇敬的人。有些孩子長大後依然很崇敬自己的父母,但有些孩子,對父母的態度轉變很大,有些孩子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些家長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是打罵孩子,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經常怨天尤人,哀嘆「命運不公,遇人不淑」等。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行為,沖著孩子發火甚至是拿孩子撒氣,不僅會傷害親子關系,對於孩子幼小心靈也會產生無法磨滅的傷痕。在孩子懂事之後,自然會看不上父母,這種行為是父母最為「掉價」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守護神般的存在,但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做了太多「掉價」的事情,父母在孩子眼中高大的形象會愈來愈小,甚至會發展到孩子看不起父母的情況。因此,如果您想成為一個讓孩子崇敬的父母,請約束自己的行為,改掉自己的惡習,不在孩子面前做「掉價」的行為。
❷ 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一、適當要求。
家長對孩子有要求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要求過高,動不動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進班級前三。可全班50個孩子,有25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進前三,這僧多粥少,怎麼分都一定會有家長失望,繼而必定將負面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還有一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孩子卻希望家長還能關注些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小歡喜》中,宋倩只關注女兒的成績,明知女兒喜歡天文,硬是不讓孩子「分心」在業余愛好上。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要求時,要秉著「跳一跳就能達到」的原則,不能過高,好高騖遠。更不能動不動就拿「別人家孩子」的成績作為標准,不切實際。
二、適當任務。
早在幾年前國家就發現孩子壓力過大,提出減負,可實際上我們的孩子並沒有真正減負,而是學校里少布置作業了,可家長好像搶白菜似的給孩子搶到各種興趣班和輔導班,或者額外給孩子布置作業。覺得只要自己孩子多做一道題,就能甩掉一個人,成為佼佼者。
六、家風良好。
一個家的家風最為重要,說白了就是家長學校教得再多優良品質都是紙上談兵,真正對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養成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家風。好的家風,不需要家長多說什麼,孩子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能夠學到。比如,尊老愛幼、鄰里和睦、遵紀守法等等。
❸ 作為父母有哪些日常需要具備的品質
父母需要具備這些品質:懂得陪伴,好好說話,言傳身教,尊重孩子,有禮貌,耐心傾聽,獨立等。
孩子成長重要的階段,正是父母工作最忙的階段,家庭事業無法兼顧往往成了父母的缺憾。而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影響都非常大。
尊重孩子表達自我的權利。重視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喜好,日常生活中大事小事,不妨也問問孩子怎麼想,聽聽他的意見,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視,更加能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所以,父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對話。
❹ 現代家長的素質包括哪些方面
1、威信
家長的威信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從這點上來說,我們每個家長都應該以身作則。
2、責任
家長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甚至放棄家庭育。
3、堅持
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心理的成熟、性格的完善,所有的一切都是堅持的結果。這個等待的時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有那個說法,活到老學到老嘛,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
4、快樂
協助孩子成為快樂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生活得快樂。這個快樂是需要度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早熟,她們顯然不太完全懂得有些話的含義,僅僅一味地去說而已,或者在她們的幼小的心靈里有點朦朧,我想我們小時候也應該是這樣子的,很想快樂地生活,哪怕作業多一點點。
5、水平
家長要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作為家長,當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就應該即時告訴他改正。
6、寬容
家長對孩子的寬容,首先要建立在孩子做錯事之後,已經理解到做錯,感到內疚,受到自責的基礎上,而且家長應該從表情到語氣都要讓孩子切實感到,家長對他們的錯誤很痛心、很惋惜,同時也寄希望於他將來能改正。
7、業余愛好
現如今的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隨處可見學各種藝術特長的孩子,鋼琴、小提琴、古箏、舞蹈、美術、樂理、英語等。這也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培養孩子從小認真做事的機會,同樣這樣活動也許能夠確立某些孩子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