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婚了和公婆一起住,每個月給他們多少錢比較合適
結了婚之後,然後跟自己的公公和婆婆住在一起,其實我覺得每個月只要是給他們一定的生活費就可以了,比如說給了1000到2000塊錢給你,能夠讓他們很好的去給孩子買一些個東西,其實即便跟公婆住在一起,他們也完全是為了你而照看孩子,有的時候為了讓年輕人能夠好好的去工作,或者說有一定的空間。
所以說我覺得跟老人們在一起居住的時候,最關鍵的就是說你們的這種心態要好,然後就是說內心要充滿一定的包容態度。
2. 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
現在雙方父母都有生活能力,可以酌情給點;也不需要每月都給的,過年過節孝敬一下雙方父母也可以的啊。你們的條件父母都知道,父母都希望子女好的;不希望給你們造成什麼負擔。不要想那麼多了。
3. 關於婚後男方父母的生活費
接受不了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說他是家裡的獨生子,贍養父母也是應盡的義務。
但是綜合你們現在的情況來看,他父母都是農村的。如果能夠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多少給一點是可以的。數目可以控制在1000~2000之間。除非家裡有什麼大事發生。
考慮到你們婚後可能還要負擔一定的債務,可以跟對方父母相協商。還清債務之前,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允許下酌情每月給父母寄錢。
等生活富足了,再往上增加。其實在農村可以種田地自給自足的情況下,不需要給那麼多。男方想給是出於孝心,你表示理解之後再跟他說明你們的現實情況。
然後告訴他,你同意他的說法。但是覺得婚後就做到如此不現實,這樣只會餓死自己最後還讓父母擔心。酌情給,不用每個月固定按照你們的工資情況而定
4. 婚後應該每月給雙方父母打錢嗎
婚後可以給雙方父母打錢,至於打不打錢要看自己的收入以及雙方父母是否需要。
我鄰居家的兒子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他不僅從小學習好,考上一個好大學,畢業之後還找了一個好工作,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
除了這些,他工資收入挺高,每個月還會給父母一些生活費。每次收到錢,鄰居大叔的臉都會笑出褶子。
在我看來,鄰居夫妻倆辛苦了一輩子,雖然好不容易供出一個大學生,但他們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現在兒子有出息了,看父母掙錢這么不容易,每個月還會想著給父母打錢,也是應該的。
所以,如果自己結婚後收入還可以,父母掙錢困難,我覺得每個月可以給父母打錢(這也是應該的)。
但是,如果自己收入不高,父母也能掙錢過上正常的生活,那還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最好。
如果自己掙錢都不能養活老婆孩子,就算打錢給父母,那父母也不會接受。
所以我覺得要不要打錢,還是要看自己收入以及父母是否需要。
我認為,無論何時,只要父母需要自己都應該毫不猶豫地打錢給父母,因為他們曾經也是這樣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