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孩被父親毆打身亡,小孩被家暴怎麼辦
當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時,家長和社會應迅速採取行動保護他們。首先,可以向當地婦聯反映情況,婦聯通常會提供法律咨詢和心理支持。其次,居委會作為社區的基本單位,可以及時介入處理此類問題,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此外,兒童保護機構的專業人員能夠評估孩子的安全狀況,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並幫助家庭解決深層次的問題。若情況嚴重,應及時報警,由警方介入處理,確保孩子的安全。
在處理家庭暴力事件時,還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兒童保護機構通常會為孩子提供心理咨詢,幫助他們應對創傷,恢復心理平衡。同時,家長應與專業人士密切合作,共同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家長自身也應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家庭矛盾,避免再次發生暴力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發現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應立即尋求幫助,切勿拖延。拖延只會加劇孩子的痛苦,甚至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及時介入,不僅能夠保護孩子的安全,還能預防家庭暴力的進一步惡化。
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應承擔起保護兒童的責任。政府機構、社區組織、學校、非營利組織等都應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一個安全、健康的家庭環境,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一個充滿愛與尊重的環境中成長。
㈡ 孩子被父母家暴怎麼辦
法律分析:
可以向學校、社區等機構尋求幫助,必要時可以報警。父母家暴孩子犯法,法律不允許打孩子。如果造成傷害,還要追究責任。如果是普通教育的話,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如果傷害達到暴力、虐待程度就可以直接報警,毆打行為甚至可能構成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所謂「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涉嫌犯罪,可能構成刑法上的故意傷害罪或虐待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虐待、遺棄、非法送養未成年人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
(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參與邪教、迷信活動或者接受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侵害;
(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煙(含電子煙,下同)、飲酒、賭博、流浪乞討或者欺凌他人;
(五)放任或者迫使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學、輟學;
(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接觸危害或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圖書、報刊、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路信息等;
(七)放任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八)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從事國家規定以外的勞動;
(九)允許、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者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十)違法處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財產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當利益;
(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財產權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義務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六十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衍生問題:
打未成年小孩會坐牢嗎
打未成年小孩造成其輕傷以上後果的會坐牢。行為人出於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並致輕傷以上後果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本罪客體是一般主體的身體健康權,因此不論是傷害成年人還是未成年小孩都會被處本罪相應的刑罰。觸犯本罪一般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㈢ 小孩遭遇母親家暴,父親能起訴小孩母親嗎
1、完全可以。受害未成年子女的父親可以先行報警,由警方調查認定受害未成年子女母親的對未成年子女實施家庭暴力的違法或犯罪事實。並依法追究其相應的虐待違法或犯罪責任。 鑒於受害未成年人母親的侵害未成年人的行為,未成年人父親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另案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人民法院撤銷未成年人母親的監護資格。 家庭...暴力具有經常性、持續性構成虐待,依據相應的虐待違法或犯罪行為追究責任。如果並未構成虐待,則依據相應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違法或犯罪行為追究責任。 2、婚姻法3條、32條、43條、45條、46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實施的毆打、捆綁、殘害、強制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對其家庭成員精神與身體,造成具有一定損害後果的行為。經常性、持續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3、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 下列情形之一,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A、結伙毆打他人的。 B、毆打殘疾人、孕婦、未滿14周歲的人或60周歲以上的人。 C、一次毆打多人或多次毆打一人。 4、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5、下列情形之一,處5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A、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B、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被扶養人的。 6、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虐待家庭成員致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罪告訴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告訴能力,或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7、監護人應依法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除了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之外不得處置被監護人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責任。造成被監護人財產損失,應當賠償,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監護資格。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43條、45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34條、261條 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1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8條
㈣ 小孩被家庭暴力怎麼辦
小孩被家庭暴力怎麼辦
小孩被家庭暴力怎麼辦,孩子被暴力對待的時候,心情也是十分難過的,父母之間的事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父母的和諧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創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很重要,下面看看小孩被家庭暴力怎麼辦及相關資料。
一、兒童遭遇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1、可以向學校、社區等機構尋求幫助,必要時可以報警。
2、《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四條 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應當對報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第二十二條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應當對實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進行法治教育,必要時可以對加害人、受害人進行心理輔導。
兒童無論從心理上還是體力上,都屬於絕對的弱勢群體,因此在社區和學校這些能讓孩子接觸到的地方,需要加強教育力度,以往社會對兒童身體安全講得比較多,但對兒童心理安全卻很忽視。現在,到了要把心理安全和心理健康提到重要日程上的時候了。
追尋家庭暴力的源頭,其成因是家庭成員負面情緒過多、攻擊性情緒增長,出於釋放能量的一種需要而產生的暴力行為。這樣的情緒如果轉化得當,成為正面的能量,就會是利他的、有建設性的,如果釋放轉化不當,就會成為暴力,有毀滅性的能量。
從心理健康角度講,這樣的行為是可以預防的。主要是提高家長的個人素質。家長的方式會影響到孩子,因此家長要對自己有所認知,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表達方式,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因此,要預防和解決家庭暴力,就要提高家長的情緒認知、管理和溝通方式,提高家長的個人綜合素質。父母之間的事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父母的和諧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創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很重要。
二、老公有暴力傾向,經常喝醉了酒就會打我,請問遭遇家庭暴力怎麼辦
律師解答:
首先,當你遭到家庭暴力的時侯第一要報警,民警會對家庭施暴者進行家庭教育.派出所也就出警記錄,以便以後作好准備。如果還不行我想以後的日子也是不會好過了,就牽扯到離婚問題,過錯責任在於施暴方這樣法院的判決會對受害者有利。
相關法律常識:
家庭暴力之所以能長期存在於婚姻生活中,主要和受害者不知如何正確處理家庭暴力以及尋求幫助有關系。所以消除家庭暴力,應該從改變女性觀念開始,大力宣傳有關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規,比如《民法典》、
婦女權益保護法》等,使其知曉家庭暴力是侵犯人權的行為,而自己也有權維護自己的權益,向公眾訴求,請求外來的資源協助其處理家庭暴力。還有需要明白的是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1、尋求其他家庭成員幫助:
如果爸爸有暴力傾向,就尋找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幫助,及時制止父親的家庭暴力。
2、尋求周圍鄰居的幫助:
如果被父母家暴,可以敲對面熟悉的鄰居家門,讓領居幫助自己,制止家庭糾紛,化解矛盾與暴力。
3、尋求居委會、村委會幫助:
可以向居委會或村委會等等家庭民事糾紛調解部門反映,讓他們幫忙做好父母的工作,讓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法律依據: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條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
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後,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
一、如果家長家暴孩子怎麼辦怎麼處理
孩子們可以控告父母家庭暴力。如果孩子的利益受到父母的侵害,其他利益相關者可以代表孩子起訴父母並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行動。但要收集證據,比如受傷的屍體,或者錄像,也可以選擇每次家暴都報警,讓警察成為證人。同時,可以更方便地向當地居委會、村委會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反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章
家庭保護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附帶規定職責和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二、如何收集家庭暴力證據
第一.證人證詞。當家庭暴力發生時,可能會有其他人目擊,比如社區的保安,比如他們在家的父母或朋友、保姆或鄰居等,如果這些人目擊了家庭暴力的發生,他們可以盡早和他們做一些溝通工作,並可以委託律師通過調查筆錄、記錄證據等方式向證人收集證據。
第二.家庭暴力發生後,如果報警了,那麼警察會有一個報警記錄,通常警察會有一套處理家庭暴力的法律程序,警察通常會在派出所分別詢問施暴者和受害者,並做一個記錄。
第三.是遭受家庭暴力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醫院的診斷證明和治療證據可以作為家庭暴力的證據。被害人受重傷的,公安機關應當出具鑒定書進行鑒定司法鑒定同時,受害人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會有醫院的診斷證明和醫療費用收據以及醫療記錄。這些書證應當妥善保存,包括後期對被害人的持續治療,相關書證也應當妥善保存。
第四.被對方毆打後,如果已經拍下相關照片或有錄像,當然也可以作為證據,以上所有證據項目都只是針對一般情況,每個家庭暴力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建議被害人向警方、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員咨詢,看看應該獲得什麼樣的證據。
孩子遭受到父母的家暴的時候,可以進行報警處理,或者是向周邊的人尋求幫助。父母雖然有教育孩子的權利,但是嚴厲禁止向孩子長期實施家暴。嚴重的話是屬於刑事犯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