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勸服母親去看心理醫生
提問的朋友,不太清楚你母親 目前的心理狀態 ,也不了解你 為什麼希望勸服母親看心理醫生。
不過能感受到你對母親的 關心、關注,體會到你有些焦慮的感受。
或許你 認為母親的心理、行為出現異常狀況,需要心理醫生的協助 ,心情可以理解,作為子女,希望母親心身 健康 ,是她的福氣,也是子女的幸運。
在此,談一談我的看法:
1.本人有求助意願。
如果你母親自己, 感到有心理不適,希望擺脫困擾,完全可以和你溝通。或者你可以幫助尋找合適、匹配的心理醫生。
但是如果你 母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理沖突、糾結,不認為出現心理問題,那麼你即使出於好意、孝心,母親未必同意看心理醫生,未必配合。
而且還可能引起母親的 排斥, 因為一些中、老年人對心理問題、心理醫生的工作,都不太了解。
有人甚至將心理問題等同於精神類疾病,有誤解、偏見。
看心理醫生的人,都是希望擺脫心理痛苦,達到自我成長、自我改變的,因此有改變動機,並且足夠強烈時,效果才會明顯。
誰痛苦誰改變。
2.可以咨詢心理醫生。
如果你堅定認為,母親確實需要心理輔導。可以 先咨詢一下專業心理醫生,詳細描述母親的行為表現,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再做決定。
3.不要假定母親有心理問題。
作為子女,與父母會有觀念、認知等方面的差異。若從子女角度看待問題,父母或許有某種行為偏差,無法完全認同。
從父母角度分析問題,自有他們的道理,同樣可以理解。
也就是說, 角度不同,子女與父母看到事物的不同側面,沒有對錯,只有不同。
因此,如果我們沒有辦法 換位思考,感同身受 ,也要 給予父母理解,不要給他們貼標簽。
即使你沒有直接說出來,母親依然能接收到,你潛意識傳遞的這種認知、想法。會不經意將你的焦慮傳遞給她,造成困擾。
有 兩點建議 僅供參考:
1.與母親多溝通、交流。
你可以 抽時間,多陪伴母親 ,並且進行 深入溝通 , 讓母親感受到你的關愛,說出自己對一些事物的感受,讓她充分表達。
有些中、老年人出現一些 令人匪夷所思行為 ,只是因為孤獨、寂寞, 尋找心理補償 。比如:買一些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囤積物品或撿垃圾等行為。
2.表達 情感 。
有些子女不在身邊的父母,會有種 被忽略 的感覺。子女由於工作繁忙,很久不回家,或者不打電話,讓父母難免產生這種錯覺。
較好的辦法就是,經常回家探望,或者打電話,與他們聊天, 表達你對他們的牽掛、惦念。
讓他們 體會到來自孩子的關注,滿足心理需求。
總之, 不必勸服母親去看心理醫生,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不必強求。只要接納就好。
只要母親的行為沒有危險,不傷害自己。祝一切安好!
首先我覺得帶母親去看心理醫生,這件事本身是有難度的,而且這對母親會造成另一種心理方面的一種壓力。因為這反而在暗示母親是心在心理上方面是有問題的。
不妨約上一個心理醫生以自己的朋友的身份再和母親一起出去遊玩散心。在遊玩的同時,讓心理醫生和母親建立朋友關系,以朋友的身份來悄無聲息的了解母親的心理問題,並與其溝通達到解決母親心理疾病的目的,這樣也不會讓母親產生心理方面的壓力。
首先要讓自己的母親覺得心理醫生跟普通的醫生是一樣的。
就像你感冒發燒的醫生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心理醫生就像下水道的疏通工人一樣就會給你的心理存在的垃圾疏通。
不要覺得看了心理醫生就是因為自己是精神上有不正常的毛病。
盡量讓自己的母親心裏面是接受這個心理醫生的,多做一些疏導。
可以找尋一些例子關於明星去看心理醫生的,這樣母親會覺得這樣的病症是很尋常的。
——大樂師之終極智慧
2. 如何說服父母帶自己去看心理醫生
首先要讓你父母認識到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生的區別,心理醫生主要針對神經症及精神病患者,哪些人適合做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心理咨詢所提供的全新環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己與社會,處理各種關系,逐漸改變與外界不合理的思維、情感和反應方式,並學會與外界相適應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以便更好地發揮人的內在潛力,實現自我價值。
心理咨詢最一般、最主要的對象,是健康人群,或者是存在心理問題的亞健康人群,而不是病態人群,病態人群是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對象。
健康人群會面對許多婚姻家庭、擇業、親子關系、子女教育、人際關系、學習、戀愛、性心理、自我發展、焦慮、抑鬱、壓力應對等問題,他們會期待做出理想的選擇,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求得內心平衡,以及自身能力的最大發揮和尋求良好的生活質量。
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可分為三大類: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與心理有關的現實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
特殊對象,即臨床治癒的精神病患者。
發展咨詢:精神正常人群,在現實生活中會面對許多問題,如婚姻家庭問題,擇業求學問題,社會適應問題,等等。他們面對上述自我發展問題時,需要做同理想的選擇,以便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在這里,心理咨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向他們提供心理學幫助,這類咨詢,叫發展性咨詢。
心理健康咨詢:長期處在困惑、內心沖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較嚴重的心理創傷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盡管他們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卻下降許多,出現了嚴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甚至達到「可疑神經症」的狀態。這時,心理咨詢師所提供的幫助,叫心理健康咨詢。
3. 如何暗示父母帶自己去看心理醫生
如果是我的話,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心理出了問題,積極主動的想看醫生,我會直接跟我父母說,爸媽,我覺得我最近心理方面出了點問題,需要去看一下醫生。對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什麼不能直說的呢,對於我的健康問題他們一直都是很重視的。
4. 怎麼說服家人去看心理醫生
你好,我不太知道你們家裡是誰有心理問題,我個人覺得你可以在網上找心理咨詢師,也可以去一家心理咨詢機構去找,而且現在也有免費的心理咨詢,都是可以的。
5. 怎麼說服父母帶我去看心理醫生
我有心理疾病,可是家人不理解我,不讓我去看心理醫生。該怎麼辦?怎樣說服家人?可是家人不理解我,不讓我去看心理醫生.....
知乎上經常遇到的問題,順便謝謝我的看法,以及一點小建議,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們。
抑鬱,焦慮,雙相,社恐,精分,人格障礙,獨屬於精神疾病,心理疾病....
對於經濟上沒有獨立的朋友,爭取父母的支持,是唯一的途徑。
很多朋友都會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如:父母不理解,不支持,認為你這是「不努力」「不上進」,為自己的「懶惰」和「軟弱」找借口。
當然我也相信確實有些父母不理解,是因為他們本身不了解這個病(文化知識受限),即使是了解,他們也難以切身體會到其中的痛苦。那麼如何去跟父母溝通,這就成了一個高難度的動作。
下文是我的建議,我相信只要找到適合的方式去談,成功率還是很高的,切莫輕言放棄。
Howard:(在線測試)精神科心理科門診常用測評量表匯總
Howard:(專業)篩查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MMPI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1、下定一個決心,明確自己的目標
在和父母交談之前,我們要給自己一個肯定的心理暗示,我就是要去看醫生,我一定要看病,否則你在交談的過程中,只要父母稍微有一點點反對,或者是不願意的意思,你就會放棄。這種時候,你肯定會埋怨是父母的不同意,不理解,不支持,其實原因在於你自己不夠堅定,過早的放棄了。
2、在和父母交談前,理順自己的思路
第一條: 不問罪
不要抱怨父母,別把自己有心理問題的原因歸結於父母的錯,每個人都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如果你一開始就把這個責任歸結到父母的身上,那麼他們必然是抗拒的,並且極力反駁你,甚至認為你就是一個「找借口」的人。
不論是誰的錯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達到自己的目的: 讓父母支持你就醫。所以切莫在交談中,明確或者是暗示「導致你患病的原因是父母的錯」。
第二條:不訴苦
我是來找父母尋求幫助的,客觀事實的講述你的問題,並且明確這樣下去可能對你造成的後果,也可以講講自己想要改變,想要一個積極健康,努力向上的狀態。
但是不要訴苦,你的苦在他們看來未必能理解得了。但是對於造成嚴重的後果,最後受傷害的不僅僅是你,父母也一樣會受到損害。 而為了避免這種損害,即使是一個自私的父母,他們也會顧忌後果。
第三條:要堅持
在和父母交談的過程中,你一定是敏感的,一定會揣摩父母每句話的意思,每個表情和動作,你都有可能理解為父母不支持你,不同意你,這種思想很可怕。
盡管我理解你那種敏感,謹慎的心,你一定時刻揣摩父母每句話的「言下之意」是什麼,「暗示」了什麼。這樣的心理可能導致你過早退出交談,因為你會認定了父母不支持,沒有必要繼續談。
即使父母明確的說出來不支持不同意,你也不要放棄,就算這次沒有成功,你下次還可以再提再說,因為過了幾天後,或許父母也想明白了....而你不努力到最後,又怎麼知道不成功。
Howard:人格障礙在線測試,人格障礙篩查和判斷 PDQ-4+
測心理疾病專題-在線工具網-工作生活的好幫手www.zxgj.cn
總結下
和父母交談是有技巧的,兩代人之間本來就存在差異,但是掌握好技巧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我相信絕大部分父母是愛自己孩子的,也許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對,但他們並沒有惡意。 他們也只是局限於自己的能力和認知,他們是為了你好,只不過用錯了方式而已。
我更願意相信,父母可能是真的不了解,也沒有體會過,又或者是他們擔心親戚朋友們知道會丟人什麼的,但是父母一定會顧忌,如果你的病情持續惡化,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到時候,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痛苦,父母也一定痛苦的。
希望你為積極爭取,不要輕言放棄!
加油朋友!
6. 怎麼說服父母帶我去看心理醫生
如果你有心理問題,我覺得你的父母應該是首先能夠感覺到的,你不用去說服你只需要跟他們說,你自己有一些心理問題需要克服,讓他們帶你去看心理醫生,我想每一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身體健康的,他們一定會答應,而且一定會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