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與子女成語有哪些
1、賢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
2、凱風寒泉: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3、施衿結褵: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親將五彩絲繩和佩巾結於其身。後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教訓。
4、斷織之誡: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6、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7、母以子貴: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
8、孟母三遷: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9、寒泉之思: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10、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
11、徙宅之賢:相傳孟軻的母親為了教育好他,三次遷居,改變環境。形容母教賢明。
12、偎乾就濕:形容母親撫育幼兒之辛苦。指幼兒溺床,母親寧可以身就濕,使小兒卧處常干。
13、嚴父慈母:嚴:嚴格;慈:慈愛。嚴厲的父親,慈祥的母親。
14、咽苦吐甘: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15、畫荻丸熊: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16、賢母良妻:對丈夫是賢惠的妻子,對子女是慈善的母親。
17、畫荻教子: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18、恩逾慈母:逾:超過。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19、舐犢情深: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㈡ 關於孩子和父母的成語
① 描寫父母和子女之間親情的成語
骨肉相連
骨肉至親
骨肉親情
唇齒相依 血濃於水 相親相愛 舉案齊眉專
(1)一往情深 (2)一唱一和 (3)誼切屬苔岑
(4)張敞畫眉 (5)海誓山盟 (6)流水桃花
(7)天長地久 (8)至死靡它 (9)淡水交情
(10)情深潭水 (11)桃花潭水 (12)地久天長
(13)寸草春暉 (14)范張雞黍 (15)義結金蘭
(15)北風之戀 (16)比翼雙飛 (17)碧海青天
(19)莫逆之交 (20)情投意合 (21)琴瑟之好
(22)含情脈脈 (23)如手如足 (24)如膠似漆
(25)深情厚誼 (26)水 *** 融 (27)手足之情
(28)溫情脈脈 (29)相親相愛 (30)心心相印
(33)舉案齊眉 (34)患難之交 (35)刎頸之交
(36)戀戀不舍 (37)兩肋插刀 (38)肝腦塗地
(39)依依惜別 (40)難舍難分 (41)生死之交
(42)志同道合 (43)舐犢情深 (44)患難之交
(45)情同骨肉 (46)情投意合 (47)貧賤之交
(48)深情厚誼 (49)骨肉至親 (50)骨肉相連
② 關於父母和孩子之間成語
骨肉相連 骨肉至親 骨肉親情 唇齒相依 血濃於水 舐犢之愛、烏鳥私情、天倫之樂、其樂無窮
③ 描述子女和父母關系融洽的成語是什麼
一:舐犢之愛[ shì dú zhī ài ]
詳細解釋
1,【解釋】:舐:舔。犢: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現對它愛護。比喻對子女的疼愛。亦作「舐犢之念」、「舐犢之私」、「舐犢情深」。
2,【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楊彪傳》
二:烏鳥私情[ wū niǎo sī qíng ]
詳細解釋
1.【解釋】: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2.【出自】: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三: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
詳細解釋
1.【解釋】: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
2.【出自】: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四:其樂無窮[ qí lè wú qióng ]
詳細解釋
1.【解釋】:其中的樂趣沒有窮盡。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樂在其中。
2.【示例】:這里條件很艱苦,但跟困難做斗爭,其樂無窮。
五: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
詳細解釋
1.【解釋】: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2.【出自】:《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④ 關於孩子和父母相關的成語
1烏鴉反哺
2羔羊跪乳
3卧冰求鯉
4恣蚊飽血
5扼虎救父
6賣身葬父
7親嘗湯葯
8懷橘遺親
9嚙指痛心
10百里負米
11鹿乳奉親
12戲綵娛親
13刻木事親
⑤ 父母與子女成語有哪些
無微不至
望子成龍
愛如珍寶
愛子如命
無私奉獻
⑥ 有關子女對父母的愛的成語
1、寸草春暉:意抄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
2、綵衣娛親: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改成與出自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3、慈烏反哺: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4、菽水承歡:即使吃豆子喝清水,也要盡量使父母歡樂,這才是孝道。形容家境雖貧困,卻不忘孝敬父母。
5、卧冰求鯉: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故事。
⑦ 形容父母和孩子開心的成語
1.寸草春暉:指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恩情深重,兒女竭盡心力亦難以回報回. (罔極之恩、昊天罔答極) 2.無忝所生:勉勵人進德修業,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揚名顯親) 3.養生送死:指對父母應盡的孝道. (晨昏定省、問安視膳、扇枕溫衾) 4.綵衣娛親:身穿綵衣逗父母開心,比喻孝順父母. (承歡膝下、冬溫夏凊) 5.慈烏反哺: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烏鳥私情、扇枕溫被) 6.菽水承歡:指子女能克盡孝道. 7.孝子愛日: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8.義不背親:講仁義之人是不違背父母意願的. 9.陟岵陟屺:指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10.恩逾慈母: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⑧ 表現父母與子女間感情的成語
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的成語有:舔犢情深!
解釋: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母牛舐小牛表示關愛.喻人之愛其子女。也作舔犢之情。
舐犢之情:舐(shì)犢之情。典出《後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舐,即舔,但有些慣常用法是不宜用同義詞更換的。
解釋:舐:舔。犢: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現對它愛護。比喻對子女的疼愛。亦作「舐犢之念」、「舐犢之私」、「舐犢情深」。
(8)關於孩子和父母的成語擴展閱讀:
歷史典故:
宋·范曄《後漢書·楊彪傳》:「愧無日日單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曹操手下的主薄楊修是漢末著名的文學家。他才思敏捷,但卻恃才放曠,經常在曹操面前耍一些小聰明,惹得曹操很不高興。曹操每次與曹植議事,見他對答如流,心中不免產生疑問。
曹操的長子曹丕買通曹植左右,把楊修事先替曹植准備好的答案偷出來進呈給父親。曹操這才恍然大悟,知道又是楊修搗的鬼,便更加疑忌楊修。後來曹操出兵漢中時,找了個借口把楊修給殺了。
事後,曹操遇到楊修的老父親楊彪,關切地問:「先生近日為何瘦得如此厲害?」楊彪回答道:「昔日漢武帝的近臣、匈奴貴族金日䃅有兩個兒子,漢武帝非常寵信他們,讓他們在宮中侍奉。
後來金日䃅發現自己的兩個兒子 *** 宮中,就一狠心把他倆殺了,免得以後生出禍患。我自愧沒有金日䃅那樣的先見之明,但畢竟還有老牛舔小牛那樣的親子之愛。」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痛惜愛子被殺的心情。曹操聽後,心裡也十分過意不去。
㈢ 形容「子女的性格或品質像父母」的成語或者諺語有哪些
青出於藍、如出一轍、大同小異、一模一樣、千篇一律
一、青出於藍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釋】: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青是從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出自】:戰國 荀子《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譯文】: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
二、如出一轍 [ rú chū yī zhé ]
【解釋】:轍:車輪碾軋的痕跡。好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一:「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譯文】:這四個人的過錯,如出一轍
三、大同小異 [ dà tóng xiǎo yì ]
【解釋】: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出自】:戰國 莊子《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譯文】:大同與小異同,這就是小異同;萬物都同完全不同,這就叫做大同異。
四、一模一樣 [ yī mú yī yàng ]
【解釋】:樣子完全相同。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頭一看,卻見他黃著臉、禿著頭,就和前日夢里揪他的師姑一模一樣,不覺就懊惱起來。」
五、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解釋】: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辦事按一個格式,非常機械。
【出自】: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張公雖復千篇,猶一體耳。」
【譯文】:張公雖然又千篇,還是一種風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