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月給父母多少錢合適
小的時候我們一直花父母的錢,長大了,我們自己掙錢的,我們希望給父母錢回,讓他們體驗到孩子對他答們的關心。
要知道很多父母,雖然孩子們給了他們很多錢,但是他們卻沒有花,把他們放在錢櫃里,在那裡放著。如果自己的父母是這樣,最好是不要給他們太多的錢,給了他們錢,也發揮不了作用。
我想如果自己經濟條件還可以,每月給父母親錢父母親是很高興的,認為孩子孝心,且有能力。
但是我覺得不能僅僅停留在給錢上。應該多給他們買點好吃的,穿的,有時間多陪陪父母,陪他們玩一玩,溜達溜達。
特別是通過陪伴,能發現父母的心理有什麼變化,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是孩子最大的孝心。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給父母機會,讓他們表現,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子女很重要,不要讓父母感覺到孩子大了,用不到我了。
⑵ 月薪1萬,北漂一族的生活會過成什麼樣
每月到手收入計算
稅前工資:10000元
個人繳費
社保與公積金繳費明細:養老8%:800元;醫療2%:200+3元;失業0.2%:20元。
個稅:應納稅額總計:4277.00,繳納個稅:322.70元。
個人繳費合計:2223.00
單位繳費
社保與公積金繳費明細:養老20%:2000元;醫療10%:1000元;失業1%:100元;工傷0.3%:30元;生育0.8%:80元;公積金12%:1200元。
單位繳費合計:4410元。
到手收入:10000–2223-322.70=7454.3元。
(二)月生活成本計算:
1.租房:在三、四環附近,一室一廳全配,最少需3000元。
2.水、電、煤氣、寬頻、有線電視、衛生管理費約300元。
3.交通費:大部分公交、地鐵,偶爾打車,比如周末,或者趕上下雨、下雪,加班很晚的情況,平均一下算200元。
4.飲食:吃飯:對於22個工作日:早餐5元,午餐15元,晚餐做飯的話15元。對於四個周末來說:出去吃飯喝水看電影,按照一天150元計算,算600元。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塊吧,看看現在水果酸奶的價格,算300元。
小計 (5+15+15)×22+600+300=1670元。
5.日常品費用:買書、日常用品,比如洗衣粉、牙膏、洗發水、衛生紙之類,最低算100元。
6.服裝鞋子:這個按照每個月300元計算,很低了吧。
7.手機費:100元,非常省了。
8.交友費用:沒有女朋友的,和同學同事,一個月至少也要600塊吧!有女朋友的至少要1200元吧,取個折中的900元。
9.特殊日期:包括一些生日、情人節、聖誕節、結婚、生孩子等等禮物,一個人至少要300元吧,按照一年2000塊左右來計算,月均攤為200元,夠低了吧。
10.給父母:按照最低標准500元,也就僅僅意思一下。
11.旅遊:一年就算三次短途吧,一次住宿路費吃飯買東西至少600元,攤每月算150元。
以上總計:3000+300+200+1670+100+300+100+900+200+500+150=7420元。
固定支出後,每個月剩餘7454.3-7420=24.3元,基本上月月光了。
⑶ 親們,請問工作後你們每月給父母多少錢
這個要根據你每個人的收入情況,因為每個人的收入情況,工作能力都不一樣,別人的數字多少,不一定適用於你。就像很多高收入的人一樣,人家一個月可能給父母1,080,000百800,000都有可能,但是普通人工資就幾千塊錢可能自己生活只能勉強夠用,所以這個沒有一個具體的標准,這個你要根據你自己的能力,根據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來決定,所以你問這種問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你要問這種問題,你要列出一個前提條件就規定一個范圍說你的工資是多少,然後問跟你一樣工資的人,這些人給父母每個月給多少,而你不能拋出一個問題問這個社會的所有人,這個社會的所有人每個人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問出這么一個沒有任何限定條件的問題,是問不出你想要的東西的。
⑷ 剛出來工作一年,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合適
剛出來工作一年,每個月給父母500元左右就可以了,一般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父母的生活是否每個月都需要子女的,贍養費生活,要是不需要,可以,逢年過節多給點,平時可以不給。
我想大部分父母都不會要孩子的錢去大吃大喝亂買的,特別是你父母可以維持自己開銷。他們管你要錢,很可能是怕你有錢了花錢大手大腳,幫你存起來,可能你會覺得,他們的方式有些老掉牙,一個月攢2000,一年2萬4,就算十年都買不起北上深的一個衛生間。
可是這就是他們的心意,他們的方式,只是他們不說,寧願被你誤解。而且可以預見,不算以前他們給的,從你工作給開始算,你以後買房結婚生孩子,他們給你的肯定比你給他們的要多得多!
退一步講,就算你不給他們,他們照樣歡迎你回家,給你開門,管你做飯。
說白了是方式和溝通的問題,上一代人比我們一代更不善於表達,你可以跟他們溝通,說你已經獨立了請他們放心,經濟有一些拮據但是自己可以解決、不能給他們錢也不需要他們給錢,你有理財存錢的計劃等,不讓他們擔心。
我估計他們就不會管你要了。都是一家人,沒有坐下來當面解決不了的問題,多溝通多交流。
⑸ 來說說看在外上班的你每個月會給父母多少錢
大學畢業,每個月除去吃飯租房到手4500,不多,每個月給父母匯2500~3000剩下留給自己,到了年底一般拿7000左右給父母過年用。現在比原來好點,每個月是4000匯回家。
⑹ 每月應該給父母多少生活費
看了你的帖子,老漢覺得你是個非常有心路,非常孝順父母的年輕人,本人在此對你表示欽佩和贊賞。
老漢提出兩點看法,供你參考。一是,你「希望爸爸也不要上班了,那麼大年齡了在家呆著吧」,錯!你不理解老人的心態。如果老爸身體尚好,能夠打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會讓他開心、快樂,不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反之,悶在家裡,會憋屈出病來。俗話說:勞人不可多逸,多逸者便不可消受。你老爸已經習慣勞作,就讓他隨意吧,不要強求他。二是,「給的錢都攢著不捨得花,2000元並沒有讓他輕松」。你講對了,老人不捨得花錢,是老人普遍的消費觀念,是無法改變的,你的心意很好,但也不要強求他們消費。因為老人還有一樁心願沒有了結,那就是還要為你將來打拚,看到你結婚生子,蓋房娶媳婦。所以老漢建議你2000元照給不誤,不要擔心他們,只要你再外平平安安,就是老人的幸福所在。你再外賺錢不易,老人是知道的,你攢錢和爹媽攢錢還不都是一樣呢?不要「想辦法回家強制執行不讓父親打工」了,你聽老漢的沒錯!
⑺ 北京上班族的真實收入是怎樣的
北京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幾乎收入三兩千到三五十萬都很多的,畢竟是首都,藏龍卧虎之地,當然貧富差距也大。
反正我們公司是一個國企,據了解很多人年平均可能在10萬以下,大約佔40%左右,可能是我們行業收入比較低。但周邊朋友在私企從事這行業的收入水平普遍感覺不高。
北京平均工資在7800左右,根據這個平均工資水平及朋友各行業的收入就可以推斷各檔工資水平的比例了,個人覺得年收入5萬以下大概有10%,10萬以下應該有50-60%,10-20萬大概有30%,20-50萬大約10%,50萬以上約是個位數比例。別忘了北京人口基數是1200-1300萬人。
⑻ 做個調查,大家工作之後每月給父母多少錢
我現在才20,工資是每個月3000元錢,我給父母錢不是每個月每個月給。我是半年一給,我一次給1萬!大概就是我一年總共才掙36000.我每年給父母2萬,我17歲出來打工,我現在總共給父母50000元錢,這個月工資發了,就回家,回到家裡就給爸媽1萬!這是我出來打工,跟我父母說好的!
⑼ 出來打工,一個月要寄多少錢給父母,多少錢,算合適
這個看你家庭的條件怎麼樣,如果是只有你一個勞動力的話,那就寄2/3左右留下的錢,夠自己的生活費。
⑽ 一個月給父母多少錢合適
這要看你來自己一個源月能掙多少錢。還要看你父母是否自己有經濟來源。。打個比方---如果你父母在2個都在家務農,你一個月3000.我覺得一個月你給個7.8百都是可以的,,這只是一種孝敬父母的表達,不一定說多少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