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得到父母允許方可出家。 自己是成年人,做不了主嗎
雖然是成年人,但出家是很大的事情,一定要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否則寺院的住持是不會讓你出家的,就像我師父訓斥的一樣「父母都度不了,如何度眾生」,還是用心做好父母的工作吧!
男眾出家,北方首選河北省柏林禪寺,是虛雲老和尚的徒孫道場;南方首選福建省福鼎市資國寺,是圓瑛大和尚的侍者聖訓長老的道場,都是正信如法的寺院,我都在那裡常住過,可以拍胸口保證的。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隨後傳向世界,分為漢傳佛教(以漢地為主)、藏傳佛教(以藏地為主)和南傳佛教(以東南亞為主)三大流域,他們之間的區別類似於一所大學的三大學區。你想出家,成為一名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獨身(這個「獨身」,不僅僅代表單身,而是要摒棄男女的情慾)、素食、以寺為家、不蓄有財產錢物、終身奉獻給佛教事業,普度眾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所謂的「看破紅塵、遁入空門」,而是選擇了一條「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求眾生得離苦」、「舍一人之家而為千萬人之家、舍一人之樂而為千萬人之樂」的偉大行為,值得向您表示贊嘆和敬仰!
我給你說一下出家需要滿足的四個條件吧:
一、所有的寺院,只要有僧人,都可以出家的,南方的比較多一些。不過你要學著分清,哪些是正信的寺院,哪些是被商人控制的寺院。
二、出家的條件,這是我以前回答的,貼給你參考:
第一個條件:必須本人自願。
第二個條件:必須家人同意並簽訂同意書。根據想出家的人的年齡大小,分別要求提供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或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等作為出家的首選條件。
第三個條件:證照齊全。要求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無婚姻戀愛關系證明及承諾保證書(如果是結婚人士必須提供離婚證明書)、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其中:
(一)、體檢證明包括:
1、四肢齊全(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
2、五官端正(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不可受戒出家的) 。
3、未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不可受戒出家。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4、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否則不可受戒出家)。
5、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同性戀等,不可受戒出家)。
(二)、派出所開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包括:
1、無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遭警方通緝者,不得受戒出家。
2、無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不得受戒出家)。
3、若曾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須如實告知,可以受戒出家。
(三)、學歷證明:
學歷其實一般不要求的,但考慮到弘法利生的需要,文化程度太低,看不懂佛經,也念不了佛經,所以現在不少寺院對出家人也提出了至少初中文化的要求,這一條因地、因寺院的不同各異。
第四個條件:年齡要求,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這個也是可以松動的,之所以限制年齡,因為考慮到年齡太小,生活無法自理,2009年我隨賢志師父在西安,一父親帶著一小孩過來找師父就要出家,說這娃娃已經滿7歲,生下來就不吃肉食,想出家,師父問他為何這么小就想出家啊?小孩子居然回答了一句:「師父,世間太苦了!請讓我出家求解脫吧!」,那一年盡管我已對佛法生起信心,聽了小孩子的話以後仍然聳然動容,自覺慚愧無地;此外,若是棄嬰,那又當別論,我曾2013年在寧德見到一比丘尼,在廟門口撿到一個四肢癱軟的嬰兒,估計是狠心的父母遺棄的,現在就直接撫養起來,已經六歲了,因為在寺里撫養長大,自小吃全素,等於是不到1歲就相當於出家了;另外,年齡太大,也是考慮到生活上的問題,但成佛路上無彼此、無差別,即使是超過這個標準的人,只要對住持苦苦哀求,或者在山門前跪上幾次天但不要說是我教的,這一關反而是最容易過的一關)。
2. 出家真的需要父母同意嗎
阿彌陀佛
樓主說的出家是正式的剃度吧。
在修行的儀軌中佛陀教育我們第一就是要孝順。百行孝為先。
父母就是我們的大菩薩。如果對這兩位菩薩都沒有耐心沒有愛心,那就暫時不具備剃度的條件,不能夠出家。
必須父母和親屬同意,這一條是必須的。
末學以為,如果樓主希望聽聞佛法,希望進行修行,應該先找個好的寺院認識接觸一些善知識和大德。先結緣居士或者好的法師們。
跟善知識們先學習基本的佛學基礎和儀軌。
先學習做一個在家居士善知識。
等條件成熟了,再決定是否剃度。
您覺得這樣可行嗎?
3. 出家要些什麼條件,出家人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一、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
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
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
二、僧人生活
按佛制講,僧人的吃食是由居士供給的。為了有利於修定,也為了減少居士的負擔,僧人實行過午不食,目前(2013年)只有一些老僧還遵守著這種習慣。在寺院中,僧人吃飯稱為用齋,吃飯的地方稱為齋堂。佛教戒律中,有不飲酒之戒,也有不殺生之戒。
漢族僧人信奉的大乘佛教經典中,有反對食肉的條文,五台山漢族僧人,是堅持不飲酒和不食肉的,但蒙族和藏族僧人仍有食肉的習慣。
過去僧人為了防止蓄私財,起貪念,定有手不提持銀錢的戒條。外出旅行,僧人要有俗人隨從,替其管理錢物。後來由於種種不便就不那麼嚴格實行了,現在(2013年)五台山僧人外出,一般沒有俗人跟隨。
僧人禮節中最普通的是雙手合十,即兩只手舉於胸前,十指相合,向對方表示敬意。僧人與僧人之間,不以年齡分大小,而以戒齡論長幼。
(3)出家為什麼一定要父母同意擴展閱讀:
出家箴言:
一、出家人求個內心豁達,任世間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超脫生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神仙也。佛曰:我心既我佛。在家亦可出家!
二、在這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有幾人能擺脫世俗的紛擾?
大千世界,紫陌紅塵,看得穿的未必逃得出,逃出了的未必看得破!無奈,無奈。
如果你能出家,真正的放下了一切,更是一咱智慧的覺悟,內心寧靜、明了,真正的覺悟了,大徹大悟之後,才是真正的出家。
三、宇宙本來也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人放不下的是慾望,但慾望最終歸於空帶不走的,所以出家人叫覺悟,是否真的徹悟都在於本人。
4. 沒有父母允許可不可以出家…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
5. 出家必須經過父母同意嗎
問:出家是否要經過父母同意?若不同意,是否強行出離? 答:這是同學大概有意要出家。最好是父母同意,父母同意這是最好。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之下,這要斟酌,就是不要給家庭帶來太大的困擾。換句話說,你這一出家,他們不學佛,對他們是一個打擊,這個打擊要他能承受得了,你要衡量這個。如果給他太大的痛苦,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拖緩一點,不要操之過急,使他慢慢養成習慣。譬如你可以先學佛,可以先在寺廟裡面住,不要剃頭,慢慢培養,他就變成習慣,住個二、三年再出家,習以為常,他打擊力量沒那麼大,這是有善巧方便的。到你出家有成就了,他當然知道好處,他就曉得好處。主要是先要讓他了解佛法,了解佛法修學的好處,了解出家的功德,這是事先一定要去做的。 問:凈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若發心出家者,是否就不具足?如何才能圓滿其義? 答:發心出家是大孝,這是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須要顧慮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沒有人奉養,我們出家時節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養,或者家裡生活環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顧,這個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沒有兄弟姐妹,這個必須要盡孝道,在家學佛是一樣的,這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如果父母有人供養,沒有後顧之憂,你就可以出家,出家還是盡大孝,因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的父母決定不墮三惡道。這個東西我們世間人講人情,六道里頭還是講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業,死了以後見閻羅王,閻羅王一看,他的兒女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別優待他,這是菩薩的眷屬,怎麼可以怠慢?不能怠慢。
6. 怎樣才能出家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
5、 年齡不小過18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
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短期出家的條件
1、男眾沙彌班:年滿7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女眾凈人班(無需剃發):18歲以上、60歲以下。
2、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無嚴重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精神及心理疾病、弱智、六根不全等)。
3、無違法違紀在逃行為者。
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眾短期出家;為了讓更多的信眾能得到快速積福,特在杭州下院聖財寺及天台山慈恩寺兩地舉辦為期三個月至兩年的短期出家活動,幫助有緣能暫時放開世間束縛,到寺院體驗清凈梵行的人們,早日進入佛門」人乘、天乘及聲聞、緣覺、菩薩乘「的五乘共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出家
7. 定弘法師答問:不通過父母同意出家,是不是不如法
按照佛制、規矩,按照佛的規矩,你要出家必須先要通過父母同意,才能出家。這是避免譏嫌,也維護佛門的形像,因為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那你能夠對父母盡孝,父母歡喜,你能夠度父母學佛,這是你最大的孝,那他們也自然能夠支持你出家。
可以先做在家的出家人。而出家現在確實是很艱難,這個話以前我沒有體會,現在有一點體會,因為看到了別人,你在哪裡棲身?你真正想學道,你找哪個道場,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出家那就要荷擔如來的家業,那就是弘法利生,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業,不光是自己修行,還得弘法,弘法現在也是很艱難。你沒有這樣的大願力、大慈悲、大菩提心,可能這魔考就把你考倒了,所以這也是一條很不安全的路,要看自己那個信念。
8. 出家的條件為什麼要父母同意
這種情況下父母容易造下謗法罪,並對你出家產生障難,果報極大
凈空法師答:這是同學大概有意要出家。最好是父母同意,父母同意這是最好。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之下,這要斟酌,就是不要給家庭帶來太大的困擾。換句話說,你這一出家,他們不學佛,對他們是一個打擊,這個打擊要他能承受得了,你要衡量這個。如果給他太大的痛苦,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拖緩一點,不要操之過急,使他慢慢養成習慣。譬如你可以先學佛,可以先在寺廟裡面住,不要剃頭,慢慢培養,他就變成習慣,住個二、三年再出家,習以為常,他打擊力量沒那麼大,這是有善巧方便的。到你出家有成就了,他當然知道好處,他就曉得好處。主要是先要讓他了解佛法,了解佛法修學的好處,了解出家的功德,這是事先一定要去做的。
要出家,並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師曾舉出兩個條件:第一要發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分,才能荷擔如來家業,做眾生的人天導師.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出家乃是一件非常鄭重地事情,而且在佛教徒看來,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贊嘆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麼挫折或者世間男女情感一時想不開,他應該是佛法的傳播人,是佛陀的使者,他是人天的導師,佛法能夠在世界上流傳下來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人僧寶的千辛萬苦的努力,要有一顆"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發心,是否具有出離心,認識到了輪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離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願意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麼出家以後,有著這種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業,相反地,只是一段時間的挫折或者情感問題,或者願意清靜幾天,那麼貿然出家,而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支持的話,出家生活也不會太平坦的。
如果一個人他徹底證悟了空性思想,對於他來說,確實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有幾個人是真正證悟了空性,還是只是學了"佛在心中"或者"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口頭禪呢?如果一個在家人憑空認為自己可以和出家人的功德相提並論,那隻能說他是驕慢!!!佛陀在太多經典裡面都宣說了出家的功德要比在家功德大很多,如果一個在家人卻還以為自己能和僧寶平起平坐,連佛陀的智慧都不相信的話,那又何談學佛呢?學自己好了啊.
不管怎麼說,能現在發起一念想要出家修行的心,都是非常值得贊嘆和隨喜的,不用說已經真實出家,即使發出家心嚮往靜處,其功德亦難以計量,《難陀出家經》雲:「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於一大劫中,布施兒女,所獲功德,不如發出家心向寂靜地邁一步所獲功德。」不用說自身出家,即使勸人出家、支持別人出家所獲功德亦是無量。《出家功德經》雲:「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不用說終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難以思議。《本緣經》雲:「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僧祗律》雲:「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三百六十三萬六千歲三塗苦。」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末學個人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9. 出家要經過家裡人的同意嗎
父母在堂者,要先請父母同意。
如果父母不同意參看下面大德的開示:
有人因為家人不同意而不出家。雖然佛在戒律中規定,在出家前應首先徵得父母的同意,但佛在《律本事》中同時又指出,若此人發心非常堅定,對家裡已無牽掛之心,在寺廟或山林中住滿了七天,且在此期間,其家人未作尋找或還未找到,他就可在此出家,可以完全獲得戒體,和父母同意後出家的人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傳戒的阿闍黎有一點輕微的支分罪,而這可在半月誦戒懺悔時即得清凈。
一般來說,出家是很難獲得父母的應允的,但如果因此而退失出家之念,或有人把父母不同意作為不出家的理由,則無疑已因為自己而讓生身父母造下了很重的業障。歷史上釋迦牟尼佛是背著父母去出家修行的,我們熟悉的虛雲老和尚、法尊法師等也是背著父母而毅然出家修道的,因此我們應謹慎對待此事,不然學佛尚未有進展,卻已增加了父母的業障。
佛在《賢愚經》中說,若有人想發心出家,而另外有人給他製造違緣和障礙,使其出家不成功,這惡業極為嚴重,就象一個人掉進了黑暗一樣,他會墮落到漆黑一團的黑暗地獄中受無量痛苦;就象百川匯歸大海,惡業果報都集中到了製造違緣的人身上;就象劫末火燒毀須彌山,一點也不剩下一樣,對別人出家製造障礙的人會被地獄中的大火燒得一無所余。佛經中還提出,一個人出家的功德等同於建造一千萬個佛塔的功德,相反,阻止他人出家,其罪業有如毀壞一千萬個佛塔。由此可見,如果自己發心出家或勸人出家,將獲得很大的功德。真正發出離心出家的人,前世今生的很多罪業會逐漸消滅,增上自在安樂。
——以上節選自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脫》
有家室者要先辦離婚手續。
重要的區分是你有大志向出家立身行道,這樣也可以報父母恩。
如果出家只是為了一種生活狀態的追求,那麼不但背父母恩,而且不能報三寶恩,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