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不養未成年人有什麼罪

父母不養未成年人有什麼罪

發布時間:2022-05-06 06:57:32

A. 父親不撫養孩子犯法嗎

父親不撫養孩子是犯法的。父親對孩子是有撫養義務的。父親不撫養孩子是犯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會構成遺棄罪。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條例規定,遺棄罪是指負有扶養義務的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餘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父母必須履行撫養和監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也就是說,父母必須從物質和經濟兩方面來撫養和照顧未成年子女,使子女健康成長。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婦女、殘疾未成年人。禁止溺水、遺棄和其餘傷害嬰兒的行為。這是保護兒童基本生命權和生存權。大家都知道,從孩子出生開始,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就成了父母應該做的事情,撫養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父親不撫養孩子是違法的,孩子可以向法院起訴父親,要求父親支付自己的撫養費。而且父母未離婚的情況下,子女主張撫養費也可以獲得支持。在父母應當對未成年子女履行撫養義務的時候,在非特殊期情況下,要是有不撫養孩子的行為,那麼就是犯法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虐待、遺棄、非法送養未成年人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參與邪教、迷信活動或者接受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侵害;(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煙(含電子煙,下同)、飲酒、賭博、流浪乞討或者欺凌他人;(五)放任或者迫使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學、輟學;(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接觸危害或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圖書、報刊、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路信息等;(七)放任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八)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從事國家規定以外的勞動;(九)允許、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者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十)違法處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財產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當利益;(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財產權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義務的行為。

B. 不撫養子女的父母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不撫養子女的法律責任有:父母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父母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情節惡劣的可能構成遺棄罪。

C. 不撫養孩子有什麼法律責任

不撫養子女的法律責任有:父母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父母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情節惡劣的可能構成遺棄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D. 父母生而不養犯法嗎

法律分析:犯法。父母有義務撫養孩子。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E. 父母不撫養未成年孩子犯法嗎

法律分析:犯法,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撫養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八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必須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加以監督和保護。

F. 父親不養孩子應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

相關法律規定,父親不撫養孩子情節嚴重的可以追究其遺棄罪。
未成年人是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的特殊群體,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徵,非常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特別的關心和愛護。作為自然人,未成年人的生長發育需要家庭和社會給予物質上的支撐和精神上的呵護,離開周圍的人和社會的支持,就不可能正常發育,甚至不能維持生命。
婦女聯合會、工會、殘疾人聯合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人民團體、有關社會組織,應當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未滿八周歲或者由於身體、心理原因需要特別照顧的未成年人處於無人看護狀態,或者將其交由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適宜的人員臨時照護。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生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十三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及時將委託照護情況書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學校、幼兒園和實際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加強和未成年人所在學校、幼兒園的溝通;與未成年人、被委託人至少每周聯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並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接到被委託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幼兒園等關於未成年人心理、行為異常的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G. 父母不撫養孩子犯什麼罪

法律分析:父母對子女有法定的撫養教育義務。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則要涉嫌犯罪,也就是涉嫌遺棄罪。子女或其近親屬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處理。撫養子女是父母對於孩子的道德義務以及法律義務。針對未成年人來講,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法定監護人,負有撫養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我國法律規定,父母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由其父母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H. 不撫養子女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法律規定要如何去處罰

一、不撫養子女構成什麼罪

1、情節惡劣可構成遺棄罪。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二百六十一條【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遺棄罪的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並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義務作了規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於造成一個少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於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於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於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閱讀全文

與父母不養未成年人有什麼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小孩子感悟詞語 瀏覽:111
老人家腦出血之後吐血 瀏覽:73
父母是你什麼親人 瀏覽:551
養生館里喝什麼茶 瀏覽:850
公司沒有交養老保險怎麼維權 瀏覽:434
不想養老了該怎麼辦 瀏覽:688
老人家椎體後移 瀏覽:677
廣州社保養老金月交多少 瀏覽:269
買賣二手房房主年齡大於70歲 瀏覽:242
結婚後怎麼對待女方父母 瀏覽:702
南寧個人交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149
老人家中風吃什麼補品 瀏覽:867
老年人睡衣用什麼面料好 瀏覽:241
孝順感人瞬間 瀏覽:408
新沂市健康體檢站是做什麼 瀏覽:834
臨時工養老保險有什麼政策 瀏覽:281
體檢前尿液應該什麼顏色 瀏覽:520
什麼昵稱適合老人 瀏覽:779
調整基本養老金完成 瀏覽:238
公婆回農村養老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