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官做什麼

父母官做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21 08:38:55

Ⅰ 簡直不是人乾的活,縣官這個職位在清朝都要做哪些事情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叫「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的含義就是告訴世人,在清朝當官和在民國時當教授一樣,都是十分撈錢的。但這里說的是知府,而小小的縣官不但是支撐整個大清帝國的根本,還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當的官。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們經歷了五個時代,分別是貴族-士族-平民-流氓-奴隸。 到了清代,當官的就徹底變成了奴隸。這里的奴隸不僅僅是指愛新覺羅家的奴隸,還是所有上司的奴隸。




另外,作者想說的是,僅僅清朝的縣官這樣嗎?不,是所有朝代都是如此。

唐宋元明清沒啥本質區別,明粉也好,唐粉、宋粉也罷,真讓他們回歸到那個時代去生活,他們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一句話,如果那個時代真的好,就不會被歷史所淘汰了!

對於清朝的縣官,即是孫子又是爺的這種雙重身份,讀者您是怎麼看的呢?

Ⅱ 棲霞市委原書記姚秀霞因瞞報細節被刑拘,作為父母官是否更該以身作則

其實在我們國家,官員是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的行為的,而且他們也能夠讓自己以身作則。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監督官員的一些行為,而且我們也覺得官員是能夠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我們的父母官,而且他們也應該要讓自己有個比較好的行為,只有這樣的話我們才會去支持這些官員,而且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讓那些官員有一個比較好的職位。

但是也有一些幹部不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的行為,他們不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清正廉潔的態度,而且他們也不能夠讓自己的品質變得越來越好,他們可能會受到金錢的誘惑,而且他們也可能會走上歪路,他們可能會不能夠讓自己為人民服務,而且他們也不能夠對人民負責,這些人是不能夠獲得我們的支持的。而且我們也會想要去懲罰他們,因為他們的行為可能會危害到我們的社會,而且也可能會讓我們的人民不那麼好過。棲霞市委原書記姚秀霞因瞞報細節被刑拘,作為父母官是否更該以身作則?我認為的確更該以身作則。之所以更應該,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父母官應該要成為我們的榜樣。

其實我覺得不管怎麼樣,作為一名幹部都應該要讓自己一個比較好的行為,應該要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的榜樣的力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符合我們對官員的要求,任何一個官員都應該要讓自己以身作則。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Ⅲ 如何做好一個人民父母官

做好人民的父母官,其實很難的。
但是你有這個心,
我相信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做好的。

Ⅳ 如果將來要做父母官,公務員應該報什麼職位

任何職位都可以~中間有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基本常規是工作,入黨,工作,工作出色,受表彰,進黨校,工作,被提拔,工作,學習(考在職專業的學位),工作,工作出色,被提拔,組織工作,在工作,工作出色,被提拔,工作,工作出色,在被提拔,工作,工作,~~~~~~~~最後退休~

這些個工作後面有很多很深的東西,其中包括,怎麼拍馬屁,怎麼站位置,怎麼處理工作關系,怎麼幫領導擦屁股,怎麼讓別人辦自己擦屁股,怎麼說話,怎麼角色扮演,怎麼犧牲,怎麼樣不犧牲,怎麼受賄,怎麼不受賄,怎麼處理對外關系,怎麼建立自己的小圈子,怎麼捅別人的小圈子,如何不被別人捅自己的小圈子,等等等等~~很多很多~處事都要很謹慎~在謹慎,一步走錯~後面就沒有陞官的可能了~其次才是把工作做好~

明白了嗎?

Ⅳ 中國4000多萬光棍,我們的人民父母官做了哪些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計劃生育,以前的計劃生育只能生一個,第一胎如果是男的再懷的話就罰款

Ⅵ 為人父母官是什麼意思

為人父母官試試他在當地是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的一個官銜官位。

Ⅶ 別人說,父母官,它能做到父母那關懷之情么

你應該聽說過這句話,
誰變蠍子誰蟄人,
就算是清正廉潔的父母官,
也做不到父母對子女的那種關懷之情。

Ⅷ 都說官員是父母官,我餓了,爸媽都給我做飯吃,我沒錢了,我跟父母官要點,父母官會給嗎

什麼是父母官!是你理解錯了!現在的父母官是他怎麼給你要錢!怎樣壓榨你!

Ⅸ 經常想菏澤的父母官啊,你們都是干什麼吃的,為什麼我們就是發展不起來呢

在這里說話不起作用,要不你辦幾個大廠提高菏澤經濟,要不就出去掙錢回來花。不要希望在這里能碰到父母官,就算是能碰到又能怎麼樣呢?一個人能力在強也不會短時間解決這些問題的。就算是菏澤的父母官個個鞠躬盡瘁也不會短時間把菏澤弄成人間天堂!

Ⅹ 做好地方的「父母官」是哪位官員說的

好像朱.鎔.基說過這個話。
「父母官」一詞來源於《禮記·大學》:「《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之父母也?」在這些先秦文獻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統治者,甚至是國君。漢代曾出現了兩個非常有政績的地方官:西漢的召信臣、東漢的杜詩。據《後漢書》載杜詩為南陽太守,深受百姓愛戴,百姓將之與前代的召信臣相比,於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後有杜母」之說,這時「父母」一詞已經有了地方官的含義。宋初王禹偁《謫居感事》詩:「萬家呼父母。」其自註:「民間呼令為父母官」,這便是將地方官比作父母官的最早出處。
《漢書·循史傳》載,西漢元帝時,南陽郡太守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其治視民如子」,勸民農桑,去末歸本,為政勤勉有計謀,「好為民興利」,盡力使百姓富起來。他親自指導農耕,常出入於田間,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閑的時候。「百姓歸之,戶口增倍,盜賊獄訟衰止」。「吏民親愛信臣」,尊他為「召父」。
說來也巧,時隔不足百年,至東漢武帝劉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陽郡百姓又幸運得遇新任太守杜詩。《後漢書·杜詩傳》載,杜詩,字君公,少有才能,擔任郡功曹時,愛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糧豐衣足。百姓拿他與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自此「父母官」這一尊稱便廣傳後世 「父母官」的由來:
唐河縣城南35千米,現存「召父渠」遺址。《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召父渠在唐河縣南七十里的湖陽鎮,為漢南陽太守召信臣所開。據《漢書》記載,西漢元帝時,召信臣任南陽太守期間,關心百姓疾苦,興修水利,築壩開渠,灌溉良田,使郡內「水豐地沃」。他還禁止婚喪大辦,嚴懲貪官,於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無不敬愛,尊稱他為「召父」。又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南陽郡太守杜詩善用計謀,嚴懲不法,減徭輕賦,興修水利,疏浚舊渠並發明「水排」。當時南陽人把他與召信臣相比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父母官」一詞即源於此。

閱讀全文

與父母官做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蒙古農村社保60歲補交規定 瀏覽:707
長壽花葉子變空怎麼辦 瀏覽:778
重陽節對父母的話 瀏覽:801
蜂王怎麼找老人 瀏覽:503
老年人每日飲水量1500 瀏覽:835
農村自建房如何證明父母出資的 瀏覽:386
考警校對父母政審哪些 瀏覽:396
多少歲絕經長壽 瀏覽:789
excel表中按男女退休年齡 瀏覽:769
老年痴呆天天在家罵人 瀏覽:535
四川定向士官多久體檢 瀏覽:42
瑞慈體檢哪個體檢中心好 瀏覽:582
南京晚晴苑老年公寓 瀏覽:453
知青養老保險補交 瀏覽:489
廈門養老院排名2014 瀏覽:932
老年痴呆代的手套 瀏覽:700
養老金國家支出多少 瀏覽:775
2億駐波負氧離子養生機多少錢 瀏覽:907
河南退休教師工資改革方案 瀏覽:821
四川保養老保險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