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和父母在一起住
想辦法和父母分開住吧
提貨父母能理解還好
不能理解就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生活壓力
② 兒女結婚後是和父母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好
我是大學畢業以後自己租房子住然後買房結婚生孩子的。就說說我畢業後到有女朋友之前的這段感悟吧:
好爽,終於可以所有衣服一股腦扔洗衣機洗了,不用什麼內褲襪子分開洗。獨立後我混起來洗這么多年也沒得什麼體股癬(相反高中在家的時候得過一次)。後來又買了烘乾機,更爽。充分證明我一個觀點:機器發明出來就是為了節約人的時間的。所以,知道了:充分利用機器來節省時間,不要被所謂的條條框框給限制(例如混著洗衣服會傳染病菌)。
好爽,終於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菜了,再也不用為了所謂的營養均衡要硬著頭皮吃自己不喜歡的蓬蒿菜啊芹菜啊之類的。獨立後就這么吃了十幾年我也沒營養不良。所以,知道了:營養均衡不代表你要吃遍所有能吃的東西,挑幾樣吃就能滿足營養的需求了。真的要擔心,每天吃一片善存也就夠了。
好爽,自己做豆漿後的豆渣終於可以扔掉了,不用硬著頭皮吃下去。所以,知道了:吃豆渣不是因為它是豆子中的精華,而是為了節約。
(一個小插曲:有知友提到豆渣餅。我很久以前就做過了,說實在的真心不好吃。如果要好吃,必須把豆渣的量降到很低,如10%以下。但如果這樣的話,我做一次豆漿產生的豆渣需要添加10倍的輔料才能做成餅,然後這些餅我至少2天都吃不完。。。。。。當然這是個人的感覺,也許有其他知友覺得豆渣的量只要在50%以下就很好吃了,那麼真的要恭喜他)
好爽,終於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時間了,周末晚點起,沒關系;周末晚點睡,沒關系;花一整個下午讀完一本小說,可以;今天中午老闆請客吃的有點多下班後去健身房所以晚飯晚點吃,可以。所以,知道了:不是說每個人的時間都必須跟著所謂的規劃走的。
感冒發燒拉肚子,其實,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用打個噴嚏就馬上被宣布」你看叫你穿衣服不穿這不著涼了吧趕快吃葯「。以前在家經常吃葯獨立後葯吃的越來越少直到現在我已經5年沒進醫院了。所以,知道了:普通小病不用急著吃葯扛一下的話體質會更好。
做飯,其實很容易。多做做,就都會了。現在我基本上去飯店吃過後,回家大致能模仿到7,8成水平。當然離飯店有一定差距,畢竟人家是吃這碗飯的,但我至少能做到形似。所以,知道了:做飯,是個人就能搞定。
收拾整理,一點都不難。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東西用完就歸還到該在的地方,物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要找到的話太容易了。所以,知道了:收拾家裡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你養成良好的保存習慣。
時間比以前多多了。再也不需要一會
③ 婚後應該和父母住得近一點,還是相對遠一點
許多人結婚後,都面臨著考慮這樣的問題,是該和婆婆公公住的近一些呢,還是遠一些呢。雖然我沒到結婚的年紀,但多多少少還是聽長輩們說起過。長輩們一般都是這樣說的,如果婆婆對你特別好,你可以和婆婆相處的來,那麼你就可以和婆婆公公住的近一些,偶爾工作太忙懶得做飯的時候,婆婆已經替你做好了飯,並且以後有了孩子婆婆也可以照看。但如果婆婆和你合不來,那你最好就住的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萬一住到了一起,沒准婆婆在中間挑來挑去,你天天就會和老公吵架,久而久之會影響感情。
我有兩個是親姐妹的姐姐,大姐嫁到了大同,她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男方也很愛她,但男方的父母卻不怎麼喜歡她,一直都不太同意他們兩在一起,就連結婚前的一天都不願意給彩禮。婚後,我二姑堅決反對他們去大同定居,因為我二姑知道,就算過去,婆婆不給我姐姐好臉色看,我姐姐會過得很辛苦,於是他們就在這兒定居,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大同,也不會有和婆婆鬧太大矛盾的時候。
而我的另一個姐姐,她找的老公是本地人,而且男方家裡有六個女兒,只有他一個兒子。她還沒嫁過去的時候,婆婆就喜歡的不得了,六個姐姐也都喜歡她。嫁過去後他們住在了一個大院,每天根本不用我姐姐做飯。後來我姐姐生了一個兒子,全家更是歡喜的不得了,小孩子的衣服都不用自己買,一出生就有很多人愛。
所以我認為,該不該一起住還得分情況。
④ 結婚後和父母分開住還是在一起住,哪個更好
結婚後和父母分開住比較好,這樣能有效減少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讓家庭氛圍更和諧。
對每一個年輕人來講,結婚都意味著自身在走向成熟的路上向前邁了一大步。婚後的生活當中,兩個人需要空間來磨合,最好不要和父母同住,家庭關系才能更和諧。
兩代人不同的生活習慣,會讓生活雞飛狗跳。我結婚後在家裡住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真的是讓人有些不堪回首。我和愛人已經習慣了早上睡懶覺,可是爸媽卻習慣早起,他們早起後在家裡收拾這收拾那,我們根本睡不下去。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能夠忍受,可是兩代人在飲食口味上的差別真的太大。我們更喜歡口味重一些的食物,而父母卻到了該養生的年紀,吃的特別清淡,讓我一度以為自己沒有了味覺。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沒多久,還沒有等我愛人說些什麼,我就主動選擇了搬出去住。
婆媳矛盾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與父母同住,其實是對整個家庭的保護。我媽很看不慣我愛人買衣服的習慣,總是大包小包往家拎,感覺這就是浪費;我愛人同樣看不慣我媽每天早上去超市排隊搶雞蛋的無聊,一直在和我吐槽。
因為我們現在是分開住,我和愛人每周末回家陪父母吃頓飯,在一頓飯的功夫里聊一些家長里短,時間很快就會過去,我們也就回了自己家,她們之間根本不會因為價值觀念不同發生矛盾,也根本沒有那個時間。如果她們兩個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我很難想像她們之間會發生什麼矛盾。因此,我覺得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也是對整個家庭的保護。
⑤ 如何看待與父母同住
1、沒有自由空間。有父母在,就缺少了二人世界,夫妻間沒有了親密空間。和父母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三觀都有很大的差異,這意味著家庭中的重大決定都得跟父母商量,小兩口不能獨立自主地做決定。
2、教育觀念有分歧。養育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大事。有父母在,生孩子、養孩子這件大事才不會慌亂。但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方式以及他們的教育理念往往比較陳舊,他們也更容易溺愛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自私自利,唯我獨尊。孩子犯錯了,父母想要嚴厲地懲罰,可爺爺奶奶偏偏十分寶貝自己的孫子孫女兒,捨不得讓你們罵,更別說懲罰了。在教育觀念上,年輕夫妻很容易與父母產生分歧。
3、生活方式有沖突。父母為家庭分擔家務,但時常會有困擾。他們做的菜可能不符合你們的口味,或者你們想去下館子,可老人認為這又花錢又不健康。還有,父母通常起得很早,難免會打擾你們的美夢。你們想和朋友在外嗨一整晚,父母希望你們沒事兒別瞎玩。你看,在吃飯、睡覺等等生活瑣事上,年輕夫妻都有可能與父母發生摩擦。父母對家庭無微不至的照顧很可能會變成一種約束。
4、阻礙夫妻交流。當你和另一半爭吵起來,父母的勸阻反而會火上澆油。夫妻吵架,有時是一種情感交流,一個擁抱,一次親吻就能解決,父母的介入反而會阻礙這種情感交流。
但是和父母同住也有許多好處
1、他們可以照顧日常生活,幫忙分擔家務,忙碌一天的你下班看著干凈舒適的家,吃著老人按時做好的可口飯菜,既健康又幸福。
2、他們可以幫忙照顧孩子,生了孩子以後,女性要坐月子,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小生命,有老人幫忙打理,加之接送孩子上學的差事也能由他們去負責,這會讓年輕的夫妻省很多心。
3、父母可以適當地調和夫妻關系。沒有不吵架的夫妻,但若是在老人面前,就會相對克制,為了避免尷尬的場面,夫妻雙方都會盡量避免在家裡爭吵。
⑥ 婚後與父母同住,注意哪些細節能讓雙方都心情舒暢
不管是獨生子女也好,還是不是獨生子女也好,不好給你們提意見,不知道他家什麼條件,居住條件如何,父母是什麼性格,我是跟父母住一起,媳婦跟我父母相處融洽,沒有鬧過矛盾,婆媳相處,關鍵是媳婦做好媳婦的,婆婆做好婆婆的,丈夫公公做好中間人婚後選擇跟父母一起住呢,這兩者之間其實鏈接的比較少。
畢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好處也很多的,自己會注意改變生活中的小陋習,炒菜做飯婆婆也會和你一起分擔,有時候夫妻倆出去看電影,吃飯啥的,有人看孩子呀!好處也非常多。怎麼選都沒錯的,好好生活,好好愛護家人就對了。
建議在離公婆家不遠的地方買一個房子,因為一起照顧孩子,也沒感覺怎麼樣,就是感覺有點壓抑,做什麼都得特別注意小心謹慎,比如倆人有摩擦吵架都不好意思吵,怕老人聽到,就壓抑著自己,再比如一年四季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必須穿的整整齊齊……和公婆保持一點小「距離」,有利於感情的加溫。有空了可以看看老人,心累了可以回家躺會兒,這樣的家才是心靈的港灣。
⑦ 大學畢業後應該和父母一起住嗎出去應該一個人住
一般上了大學,就可以和父母分開居住了。已經18周歲就基本上可以獨立生活了。如果畢業就還和父母在一起住,基本上會被認為是依靠父母,啃老族。為了不帶上這個頭銜,還是盡早獨立起來,畢業了還是和父母分開住好。另一方面是比較自由,父母干涉會少很多,自己的主見能夠得到充分施展。
⑧ 跟父母同住怎麼樣
可以啊,如果你沒有結婚就可以,結婚了,最好不要住一起,一家人都有矛盾,何況臨時組建的一家子!
⑨ 結婚後,應該和父母住得近一點,還是相對遠一點好
嫁得遠近各有利弊,但是我覺得嫁得近一點更好!
一、嫁得近一點,婚前兩人各方面都比較了解,知道彼此是否門當戶對,以後的相處更和諧一些。
二、兩個人距離近,飲食、風俗等方面都差不多,彼此之間的分歧不大,不容易在這些方面有矛盾,有利家庭的和諧。
三、嫁的近了,回娘家也容易,尤其是獨生子女,過年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去誰家過年的煩惱了,反正往返很快的。
四、夫妻相處,肯定會有爭執吵架等小問題,住的近了,可以回娘家傾訴一下,遇上明理的娘家人,還可以勸和一下。有的人就是嫁的遠,感覺在夫家孤獨無助,最後導致心理或者婚姻出問題。
五、住的近,彼此有什麼事,互相照應也方便一些,孩子需要照顧啦,父母生病啦等等問題。離得遠了,別說彼此互相照顧,就是見上一面都難啊。等到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的時候,姑娘肯定會遺憾嫁得太遠了。
六、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住的近,經常走動,彼此感情維系得好,感覺就是沒嫁出去一樣的,多好!
⑩ 和父母一起住房間如何分配
家裡幾口人?
在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這樣安排
北邊卧室冷,可以作為書房
東邊卧室,日出東方,老人一般起床早,可以在這屋,當然如果老人對光線很敏感就不要了
那剩下的就年輕人啦
其實主要看自己家人的生活習慣啦,這個沒什麼定數,同意樓上有人說的讓父母先挑,剩下的就是孩子的啦,有利於團結和體現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