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大了的我們要為父母做什麼事
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到底我們該怎樣孝順父母呢?現在我們還正在努力求學的階段,還不能養活父母,所以還不能做到這種地步,那是長大的事情,現在你只能做一些孝順父母的事就是: 第一:努力求學,不讓父母擔心自己的功課、自己的課業、自己的成績,盡到做學生的本份的話,那就不會讓父母親擔心了。第二: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感染了疾病,這樣子,才不會使父母操心你的身體,晚上睡覺時,不要把父母幫你蓋的被子踢掉,這樣不僅回讓自己受涼,還會讓父母再起來幫你蓋被子,這樣會把父母累垮了。第三:不要學壞,一些壞孩子教你抽煙、喝酒、殺人、放火,你絕對不能跟他們學,自己被警察抓是自己的事,更何況還要拖累自己的父母,讓父母沒面子,實在是太不孝順了。第四:要幫父母做家事,在家裡的時候,要幫父母做一些事,分擔父母的工作,例如:幫父母洗洗碗、拖拖地、掃掃地、擦一些傢具……等,這事情不必等到以後在做,現在小學生時就可以做了,當然不只是這樣幾項而已,要當個孝順的孩子不只是做這樣的工作而已,還有很多事情你都要自己去做喔!最後我希望我自己能夠做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雖然我自己不是那麼的孝順,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順父母,不再跟父母親頂嘴,那就好了。如何孝順父母 在佛教里,講到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初品的孝順父母,是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獲得適度的孝養,沒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為人清白,事業成功,名利雙收,道德令人敬重,讓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這是中品的孝順。第三是上品的孝順,就是引導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後,也能有好去處,這是最上品的孝順。
所以如何孝順父母?有五個方法:
第一,供養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質所需,精神的關懷,要讓父母滿足,不虞久缺。
第二,凡有所為,必先稟白——兒女無論要做什麼事,要創哪一種事業,都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父母感覺到你隱瞞他,讓他感受到兒女對他有十足的信任。
第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為,身為子女的就要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們一生受之於父母,怎忍心違逆他們呢?所以中國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較容易;順的標准比較難,順父母的心意難。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我們不要違背父母正當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違背他。
第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假如父母創造了什麼好的事業,比方說:父母辦養老院、孤兒院,或者辦學校,辦一些對社會福利的事業機構,我不能讓它中斷,我要把父母的正業一直繼承下去,這才是孝順。
所以如何孝順父母,就是:
第一,供養父母,不令缺乏。
第二,凡有所為,必先稟白。
第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第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
Ⅱ 我為父母做十件事
1.給父母買份保險
2.帶父母去一次旅遊
3.給父母買一套行頭
4.給父母做一桌飯菜
5.給父母洗一次衣服
6.親手做份禮物送給他們
7.陪父母逛逛街
8.全家一起吃餐飯
9.給父母拍個結婚照
10.大聲對父母說:我愛你們
Ⅲ 身為子女,我們能為父母做點什麼
首先是做讓父母對你放心的工作。自己衣食無憂了他們也才從生活上對自己放心。
能有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收入能為自己為父母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對自己的子女受良好的教育讓他們也有個明亮的前途,對父母也有個長遠的放心。在工作之餘或者是節假日能在他們身邊小聚,常常回家看看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Ⅳ 我能為爸爸媽媽做什麼
一、 每天和爸媽說說話
上班那麼累,還有時間和心情說話?其實,只要你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找出時間來! 說什麼?如何說?
破冰話題:孩子這一天的變化,上下學路上的趣聞,天氣,蔬菜和水果的口味、價格,熱門電視劇、新聞,老人的身體狀況等。
二、尊重爸媽說話的權利
父母習慣用當年教育我們的方式來教育寶寶,比如最常見的「威脅式」:「你再……, 我就……」或者「嘮叨式」,說起來沒完沒了。「威脅式」可能會讓孩子變得畏手畏腳。「嘮叨式」則讓孩子耳朵長繭子,說多少遍都跟沒聽見一樣。對此,我的做法是:對著父母擠眉弄眼、擺手勢,暗示TA們停止;或者直言不諱地討伐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也比較「知趣」,每當看到我的暗示,就乾脆不說了,或者找同齡人吐槽。
教育孩子的方法理念,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多少家庭每天都在彈奏著種種因小失大的不和諧音符?誘因都是極小的細節,結果卻是極大的不和睦。和父輩生活經歷的差異,註定會帶來教育方式和理念的不同。如何讓父母悅納我們的建議,願意努力和我們一起探尋教育寶寶的最佳方式,請看第三點。
三、發自內心地贊美爸媽!
從來不下廚的父親突然為你做了一頓簡單的飯菜;下班回家看到一個極其溫馨的家;高跟鞋上的蝴蝶結裝飾散開了,你試了半天也沒挽好,次日清晨卻看到爸爸已經幫你搞定;家裡的花兒因為有父母的照料次第盛開;父母新認識的朋友送來家鄉土特產;媽媽的廣場舞跳得越來越好了;爸爸每天早餐前下樓把牛奶取上來;爸媽的普通話說得越來越標准了……只要你願意,每天都能找到贊美父母的機會。一個願意接受贊美的父母往往是不會拒絕採納建議的。
四、向爸媽表達感謝!
感謝的理由可以是第三點提及的任何一個迷你小幸福,也可以是某個時刻油然而生的感激。謝謝TA們的養育之恩;謝謝TA們給了你一個健康的體魄,甚至給你取了一個為你帶來好運的名字;謝謝TA們以身作則、為你樹立榜樣;謝謝TA們為了幫助子女養育孫代所展示的勇氣和付出的努力:TA們從老家來到陌生的城市,學習使用煤氣灶、抽水馬桶;TA們學著買菜、逛超市;TA們學習說普通話;甚至從六十多歲時開始學寫字,只因為想給孫女寫信。
五、抱抱爸媽!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爸媽了?從來沒有?或者想抱抱TA們時卻不在TA們身邊,見了面又不好意思。一天早晨醒來,發現媽媽早在廚房為我准備早餐了,她看起來有點疲憊。我說:「媽媽,我感覺您最近胖了一點,家裡秤壞了,我幫您試試吧。」說完,我就把媽媽抱了起來。媽媽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整個廚房瞬間變得歡快起來。後來我冷不丁就會用這種方式幫媽媽量體重,她每次都很開心。對爸爸,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但每一次贊美他的機會我把握得還不錯。
六、幫爸媽找到圈子
歸屬感對老人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對於父母,讓他們在暮年融入一個新環境的難度遠遠超乎我們想像。閑暇之餘,多聯系社區里的老鄉,幫父母建立一個熟悉的圈子。鼓勵TA們參加社區老年人活動,比如廣場舞。每隔一兩個月,以朋友聚會的名義,創造讓爸媽放鬆的機會,比如我們有時聚會時帶著爸媽,兒女們准備飯菜,爸媽們一起搓麻,孩子們一起瘋玩。
七、帶爸媽出去轉轉
每一位成年子女都生活得很忙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處於磨合期的愛人。所以,能不能出去轉轉,完全是量力而行。走多遠,看什麼風景都無所謂,只要有這份心思和努力,對於老人來講都是莫大的欣慰和寬慰。
Ⅳ 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呢
盡兒女之孝來。孝道就是感源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詩經、爾雅中》說:「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就是說,要盡心贍養侍奉父母,尊敬愛護老人「順」,就是要順從,依老人的意願行事,主要指在養老方式、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說,「順」是「孝」的具體體現。 子女是父母生養,從出生開始,喂養撫育,洗漿補訂,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難治之病,情願捨命換兒安;稍長,教給基本生活能力,供給讀書,關心其成長,永不停歇。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愛,是一生一世,可謂:親情無價,骨肉情深。而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遠是負著債的。子女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基本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孝是天經地義的人類本性。孝的真諦是:「報本思源、尊重生命、圖謀發展」。父母生前應做到:「尊重關愛,順從意願,不虧吃住,衣潔保暖,病有所醫」。讓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父母的過錯,應柔和、細聲進行勸諫,耐心溫和地指出,決不能對父母進行粗暴的訓斥和指責,更不能惡意地譏諷。
Ⅵ 父母漸老,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櫥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不再想要天天洗澡……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的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他們,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變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們,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幹凈。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准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父母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現在的你,是在當單身寄生蟲、還是已婚雙料或多料寄生蟲?你有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請關心和留意他們正在逐漸老化的過程,也別忘了花點時間陪陪爸媽……,多關心他們喔!(不要經常對他們呼喝)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擦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為什麼」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希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Ⅶ 我能為父母做點什麼
其實要做的很簡單。我們這個年紀,應該放下自己嘴裡所謂的成熟,心平氣和的和父母講話陪父母吃飯逛街。隨著我們越來越年長越來越成熟,父母需要的是被需要,他們害怕不再被需要不再被依靠,害怕失去害怕和你漸行漸遠,這對他們來說是最致命最沒有安全感的。
這就是為什麼父母不太敢打電話問你近況,不太敢給你打電話讓你好好吃飯穿秋褲,因為害怕打擾你更多的是怕你不耐煩。我們應該沒事多打電話和他們聊聊天,多回家看看。
多請教父母一些問題(例如職場),多拜託父母幫你一點小忙(例如怎麼做菜),多回家讓父母做做你喜歡吃的菜,幫你撓撓背,幫你掏掏耳朵,有什麼需要就盡管提。
雖然你可能知道問題的答案,也能很好的解決拜託父母幫的忙,但這些小細節可以讓父母知道他們對你來說還有價值有意義,讓他們感覺還在被你需要。
你仔細聽仔細看,他們在幫你忙的時候肯定很開心眼睛裡絕對在閃著光,雖然他們嘴裡肯定在說你這娃娃多大了還不讓人省心,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
我們為什麼可以無所畏懼,因為現在有父母擋在我們和死神中間,所以我們體會不到死亡和我們的距離,但是父母知道,所以他們更害怕更患得患失。
他們更害怕讓我們讓我們直接面對死神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他們最割捨不下的還是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對他們來說,不被需要和失去我們,是比死神更可怕的東西。他們需要的不多,只有一聲「我回家啦」。
千言萬語,一句多陪陪父母。
Ⅷ 我們應為父母做點什麼我該怎麼辦
你能認識到這些就足夠了,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能想到這些,他們會很欣慰的。一個男孩要撐起家,當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不能沉湎於網吧,要知道自己是干什麼的。如果你是學生就要好好的完成學業,如果沒上學了,就要努力工作,為父母分憂解困。
Ⅸ 對於我們的爸爸媽媽,你最想為他們做什麼
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也是他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很深很深的,小時候我經常不理解父母,還總是跟他們吵架,可能是把他們對我的好當成了理所當然,我有一次還跟媽媽吵架,把媽媽給氣哭了,事後我特別後悔,又磨不開面子和媽媽道歉,還好媽媽沒跟我一般見識。
一,養兒方知父母恩
人真的要經歷一些事情才會長大,當我為人母的時候,我才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面對著嗷嗷直哭的寶寶,我要一邊安撫他一邊餵奶,還要打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不過更多的是要為錢發愁吧,我休產假期間沒有工資,全靠老公一個人養家,再加上房貸車貸,一個月開銷都不夠,於是我在娃的空餘時間還做點兼職補貼家用,現在想想,父母真的是不容易,能夠把我們養這么大,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們在不斷長大 他們卻在慢慢變老,請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們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