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寫的書籍有哪些

父母寫的書籍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7 09:15:09

㈠ 有哪些適合脾氣暴躁的父母看的書籍值得推薦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小窗自紀》、《幽影夢》、《修身養性學做人》、《你可以不生氣》等書籍都可以。這些書籍都是修身養性的必讀書籍,我覺得你可以挑選幾本讓父母讀一讀,興許有些用處。

㈡ 家長必看的教育書籍有哪些

一、【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一本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巨著。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敢於承擔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在溝通中發生這種不幸,常常不是因為缺乏愛心,而是缺乏對孩子的理解;不是因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溝通的技巧。
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後。他依靠他的職明才智做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宣傳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巨大反響。
二、【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批中國人如何成長為最優秀的人的過程。「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他們並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的也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們憑什麼變得和我們不一樣了?
作者是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資深記者凌志軍,他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書中每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段生動的點評,每一句誠懇的話語都可以成為成長之路上的堅實階梯。
三、【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一生的學習》
想想我們配做父母嗎?想想我們曾經受過的教育,想想我們是如何一天天變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來塑造各種標准洋式的人,教導人們去尋求安全感、成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過上舒服日子,那麼,教育只有助長了這個世界的不幸與毀滅;如果教育只是一個職業,一項賺錢的方法而已,那麼老師怎麼會用愛心去幫助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印度的著名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在這本著作中提出了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認為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徹底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其實就是古希臘神廟門前那句經典:認識你自己。
四、【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窗邊的小豆豆》
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這是她的代表作。1981年出版後,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計銷量達938萬冊,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該書已被譯成了33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國出版時,《紐約時報》發表了兩個整版的書評文章,這一「殊榮」,不僅在她之前沒有人獲得過,在此之後也再無第二人。該書的英文版僅日本國內銷量就達70多萬冊,至今無人超越。譯者是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的趙玉皎,獲日本文學碩士學位。
五、【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書是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主要是勸戒青年人要從根本上下功夫,切勿急功近利。信中所說多為青年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事項,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哲理,凡此種種。朱光潛先生如長者勸導似的語重心長,如老友交談般的誠懇真摯,讀來親切自然。不知道逼迫孩子考學考官的家長們看了此書,會有什麼感想呢?
六、【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大江健三郎
本書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因為照顧其智障兒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應該給他們什麼?」大江以朴實隨筆的方式道出了人在童年時代所習得的人生想法、讀書態度將影響人的一生。書中彩圖,均由大江夫人所繪。這本書延續了諾貝爾文學大師大江一貫人本關懷的精神,描述細膩,視覺獨特,一定可以給有孩子的父母帶來全新的育兒感想,其他相關著作:《靜靜的生活》《換取的孩子》等。
七、【教育中學生父母必讀的書】:《來吧孩子》
這本書是我國著名作家池莉的最新紀實文學。書中池莉以一個普通母親的筆觸,從女兒亦池出生前寫起,寫她歷經父母離異、體驗人心險惡,始終保持一顆寬厚善良之心;寫母女兩人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一路在中國教育重壓下尋求快樂成長的夾縫,最後毅然決定求學英國,獲得理想中的教育。
她認為女兒的成長不只是簡單的家庭教育,更是自己和女兒的共同成長。此外,池莉結合女兒的成長,對中國教育體制的某些弊端進行質疑。她希望用自己和女兒的成長經歷告訴大家,孩子成長和教育的方式,還有其他選項。池莉認為,人生沒有起跑線和終點的區別,一切都是過程,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認真地經歷、感受和體會。她認為那句流傳甚廣的話「千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混賬至極。

㈢ 做為稱職的人之父母家長要讀好三本書有那些

前些天,我仔細的翻看自己的博客目錄,我感覺有關高中階段家庭教育方面的內容我的博文基本都涉及到了,從自己陪孩子備戰高考的真實經歷和體會,教育理念方面的感悟,到實例分析以及讀後感等等,我在博文中偶爾也推薦了一些自己認可的書,唯感缺憾的是沒有談點自己的學習體會。
今天,我選擇了「高中家長應該讀的四類書」這個交流主題,就是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同時,我也希望通過今天的交流能夠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長。
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學有所成是我們每位家長的美好願望,可是在現實中做個稱職的家長並非易事。要做稱職的家長必須通過學習、思考、實踐和在實踐中積極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據我20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我認為,以下四類書家長是應該學習的。
一、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做稱職家長的根本點。
現在社會上流行「術」的東西多,而教人求「道」的東西少。道,道理、原則、規律、根本性的東西;術,方法、技術、方案、具體性的東西。在家庭教育方面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謂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術」,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對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釋就有這一內涵。
20多年來,我看過的中外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不下百本,總的感覺是,我國沒有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這一點和經濟領域一樣,這也應該是我們國家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個主要因素吧,也是這個原因,近幾年,我幾乎不看國內的這方面書籍,有的專家寫的書一看書名就有問題。
有關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並成為我的工具書的不是很多,現向大家推薦四本。
1。《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作者是吉諾特的兩個學生)。這兩本書對我確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後指導教授。他將其短暫的一生致力於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給我的感悟可用6句話來概括:家長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愛是需要技巧的;好的關系勝過好的教育;針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反應而非行為;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學會真正的傾聽。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是作者對其老師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繼承和發揚光大,書中沒有過多的專業術語,就好像鄰居一位稱職的母親向你講述她的育子心得,讓你感覺特別的親切和朴實,可操作性非常強。這本書也奠定了我寫博文的基調——注重實例分析和在對話中撲捉有價值的信息等等。
2。《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平井信義),這本書是我十幾年前買的,我忘了哪年借給我的哪位朋友了,不過它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就是對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歸類——對孩子過度關注(溺愛)和過分干涉。
3。《EQ之門》(作者美國勞倫斯·沙皮羅),這本書我看過幾遍,總的感受是家長老是盯著孩子的學習,過分看重他們的學習成績是極其愚蠢的行為,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會讓他們失去快樂,還容易使他們出現「營養不良」。讀完這本書,你會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狀況,知道怎樣去幫助他們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著重培養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會產生滾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開始了,事情就會越變越好。對於這一點我有深刻的體會。
二、家長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遠。
有人說,「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遠。」我認為這句話很經典。我給其引申一下就是「家長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遠。」教育孩子重在引導他們,而不是包辦代替成為他們的拐棍。換句話說,就是要給孩子漁而不是魚。引導即向導,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稱其為引導,然後,隨著他們能力的提高再實現對家長的超越,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感悟。能讓我們開闊視野,提高思想境界的書有很多,在此,我僅推薦四本,算是拋磚引玉吧。
1。《人生設計在童年》(作者高燕定)。讀了這本書,我才真實的感受到美國的教育是多麼的發達和東西方在教育上的差異,也才有意識的和自己的孩子探討以及引導他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和設計。在此和大家談我對此書的讀後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書的簡介摘於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書用生動的筆觸、詳實的資料,講述一個普通女孩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夢,一步步達到理想目標的故事,輔以其它豐富的、有說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在規范化的社會里,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有了科學、理想的人生規劃,人們完全可以不憑機遇、不靠伯樂,按部就班地、可預見性的獲得自我認識意義上的、必然的成功。通過充滿溫情、閃爍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作者詮釋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2。《人生設計線路圖》(高燕定)。摘兩個書評與大家共享。
「雖然我在新東方從事留學咨詢,但在具體操作問題上,見到高先生也如同見到了親人。為了自己兒子去美國讀書的事情,我曾經像所有誠惶誠恐的家長一樣,拔高先生請到家裡,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請教了很長時間。在我接觸過的所有留學專家中,高燕定先生對美國大學狀況和美國大學入學程序,是了解最深的專家。人們都知道我是「留學專家」,但人們不知道,高燕定先生是我這個專家背後的專家——我自己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留學問題,總是虔誠地向他請教,並且每次都能得到最滿意地回答。我仰仗的美國留學智囊,當然值得你毫無保留地信賴!」——徐小平
「自從我得到《人生設計在童年》和《人生設計線路圖》兩本書後,就把它們放在枕邊,常常翻閱,就像聖經一樣。去年孩子(美國)大學畢業,一邊工作實習,一邊申請法學院,到目前為止美國排名前十的法學院中有5所已經錄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是你的兩本書和講座開啟了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從書中得到啟發,將走上法學院的求學之路。——哈佛法學院學生家長牧曉
3。《你也能成功》(白寧)和《拆掉思維里的牆》(古典)。看了這兩本書你將領略到我國的高等學府向世界名校學習和改革的軌跡,也會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的一些糾結談到此,我想起了周國平先生對智育的一句話概括,他說,「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這兩本書的作者的成功經歷就是對周先生這一概括的詮釋。
除了這些書籍外,李開復、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關文章,也是家長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糧。
三、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記得,從哪一年我開始接觸和學習由家長撰寫的育子經歷的書籍,從德國的《卡爾威特的教育》,國內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到周虹老師培養聾啞女兒上大學的系列書籍,再到蔡笑晚老師的《我的職業是父親》,直至《什麼什麼北大》、《什麼什麼清華》,類似的書越來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時間有限,一方面感覺有些書寫得太完美,大有為了吸引眼球,甚至有誤導人的嫌疑。
客觀的說,這類書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讀性和借鑒價值,但是,我認為不是多多益善,精選一兩本精讀一下足矣。
對於這類書,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薦兩本。
1。《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劉稱蓮)。對於這本書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長有很多人讀過,我接觸這本書最先是在劉老師的博客中看的書的簡介,然後再一個家長群里和劉老師的先生李岩老師偶遇,並和他們夫妻倆相約一起暢談了一次,同時,得到他們贈予我的這本一看題目就想讀的書。
讀了此書我自感有很多的共鳴,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平和真實,咋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細節貫穿起來就會感到有些不平淡,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良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成員之間的彼此尊重和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攜手進步、共同成長的點點滴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坦誠地說,這本書我沒有看過,但是有幾位我很認可的家長和我提起過,我只是在網上看過幾篇讀後感,我相信這本書也是值得家長一讀的工具書。
四、實例分析也許更有借鑒價值
第一類書能讓我們修正和更新陳舊的教育理念,第二類書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和提高思想高度,第三類書又為我們提供了現實版的樣板,但是就是把這些書都看了,甚至有了很多感悟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確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說,有了好的教育理念距離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家長還需要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只是現在以實例分析為主的書少之又少,在我的記憶里只有一本書屬於這一類——《預防孩子行為偏差的30個方法》(平井信義),除了此書也就是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博客了,比如:王金戰、宋少衛和我的博客中的相關博文。
我以後的博文也會向實例分析傾斜,也許還會把我跟蹤家庭的真實過程寫成一本書。
總之,我認為,家長的學習和提高及改變是培養教育孩子之必須,其重要性往往比孩子報什麼課外班要大得多,家長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己不僅僅是為孩子的健康快樂的成長,使他們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同時也能提升自己人生的品質,讓自己的人生更豐滿!

㈣ 有什麼書是寫父母的愛

寫父母的愛的書:

朱自清《背影》、《父愛如山》
梁曉聲《母親》、《父親》(短篇)、
史鐵生《合歡樹》、《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我的夢想》
朱 德《懷念我的母親》
冰 心《荷葉母親》、《春水》、《繁星》
琦 君《春酒》、《髻》、《母心似天空》、《媽媽的手》、
胡 適《我的母親》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
張雪峰《感受父愛》
劉墉《沒了手的爸爸》
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老舍《月牙兒》
郭明義《父愛如春》
屠格涅夫《父與子》
賈平凹《酒》
秦文君《吾父之愛》

怎樣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1.一句暖心的話。父母要的其實並不多,比起他們對孩子的付出,在很多時候,一句暖心的話就可以表達我們的愛,在天氣驟然變冷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主動打個電話回去關心一下,或者所在地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否可以打個電話詢問一下,這都可以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愛。

2.一個細微的動作。幫父母拍拍身上的灰,或者在做飯的時候自己端比較燙的菜,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細節,其實往往會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所以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一下這樣的細節問題額。

3.一份簡單的早餐。如果父母是屬於上班族的話,那麼我們不妨在我們有空的時候給父母做一些早餐,既可以讓他們多睡一會,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這也是向父母表達愛的一種好方式額。

4.一個節日的祝福。在每次過節日的時候,是不是應該主動地給父母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簡訊,這些都是生活中比較瑣碎的事情,但是這代表是有人牽掛的,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愛額。

5.一個短途旅行,在有空閑的時候,不要忙著一個人玩,帶著父母出去看看藍天,碧水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既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能給生活增添一絲亮麗的色彩。

6.一個優秀的自己。父母最大的願望亦或是說能夠讓父母感到最幸福的事情莫不是他們有一個優秀的孩子,當你變成一個優秀的人的時候,成為父母的驕傲的時候,想必父母也會感到幸福,而這種幸福來源於你。

㈤ 適合爸媽看的好書是有哪些

1、《曾國藩家書》,曾國藩著,嶽麓書社,1986年版
推薦理由:中國父母學方面的巨著。
2、《傅雷家書》,傅雷著,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推薦理由:這是每位中國父母應該讀的書。
3、《發現孩子》[意]瑪利婭,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台梭利協會或蒙台梭利培訓機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學校遍及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課堂必修課。 潘特利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09
4、《家庭教育的產生》,這種情況的一個共同的原因、也是最具悲劇性的原因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所能產生的直接影響。有些父母能夠發現和改正這些錯誤,這個過程標志著他們逐漸成長為好的父母。但是更糟糕的是,父母醒悟得太晚,已經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本書就是敲給父母的警鍾,每一章節都充滿了溫情,同情和幽默,在故事中揭示出父母不知不覺地向孩子傳遞的無意識卻清晰的信息。並且它超越了故事本身,對每一個故事都抽絲剝繭,對錯誤的信息認真剖析,探討其根源,一一列舉出錯誤的信息對孩子的健康與幸福可能產生的邏輯後果。更為重要的是,本書對如何糾正這些錯誤的信息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因此傳達出來的是更為積極、促進成長的教訓。
5、《覺醒》,周弘著,北京出版社,有沒有一種讓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的教育方法呢?101個當場打動子女的激勵故事》,周弘著,京華出版社2004-10
6、《268個錯與對》,王敬東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06
7、《我家也有天才寶貝——激發孩子潛能的多元智能教育》,櫻井正孝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1世紀管教法》,2004-01
9、《教子書》,查斯特菲爾德,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11
10、《捕捉兒童敏感期》2004-07
11、《14種能力》卡爾·威特,2004-09
12、《每個孩子都應該做的[美T.德萬迪爾: 雷鵬,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6、《還是父母的錯:一位母親的教育札記》,[日]曾野綾子,譯者: 陳玉光,海天出版社,
17、《兒子,你能行:一個學者父親的成長建議》[美]羅伯特·奎因格瑞特·奎因,譯者: 劉耀榮,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0
18、《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美]伊麗莎白.谷瑟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4-06
伊麗莎白·谷瑟蕾:醫學博士、紐約瓦爾哈拉兒童醫院學習診斷中心的主任,具有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她有三個孩子,現居住在紐約的瑞沃·戴爾。
伊麗莎白·谷瑟蕾博士在治療兒童精神障礙患者過程中,對那些因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而使孩子遭受的痛苦深感震驚。她開始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各種社會、文化因素,分析孩子們痛苦的根源和家長威逼孩子的動機。谷瑟蕾博士對人們過度崇尚成功的社會風氣提出了批評,對那些帶著負疚感成長的孩子也深感同情。
19、《你的孩子,真棒:糾正孩子缺點很簡單》,甘悅明著,甘肅文化出版社,2004-08
家庭作為組成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教育中的第一課堂,是培育孩子良好情感與理想的溫室。所以,家庭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有著社會和學校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的優勢。然而,數以千萬的家長卻在家庭教育方面陷入困境,有的因教子無方而迷茫,有的因教子不當而苦惱,尤其是在孩子有了過失,出現了一些自覺或不自覺的缺點以後,父母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糾正孩子的過錯,讓孩子走出沼澤,昂首向前呢?
這是一本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枕邊書,同時更是一本關於少兒教育的神奇之書。它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一份行動指南,也為父母們望子成材的希望揭開了新的篇章。
如果你的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提醒;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自覺性不強,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說謊,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既能保持孩子的自尊,又能讓孩子知錯;
如果你的孩子逆返心理嚴重,而你又不知道如何說服;
如果你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你又不知道如何幫助他遠離這種困境;
……
請你仔細閱讀這本書。
20、《為什麼爺爺奶奶帶不好孩子》,宋雨著,中國長安出版社2004-09您有資格帶孫子孫女嗎?
第一本寫給爺爺奶奶教育孩子的書
本書足以震撼所有的爺爺奶奶!
如今,除了「追星族」、「發燒族」、「電腦族」以外,還有一個新「族」——「接送族」。他們酷暑嚴寒、迎霜浴雪、穿街過巷,准時准點地向學校匯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為生活中一大景觀。在中國,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有過帶孫子孫女的經驗,而他們大多數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據統計,有70%以上的爺爺奶奶教不好孩子,換句話講,成功率不足30%。爺爺奶奶付出了一切,為什麼幾乎「顆粒無收」呢?

㈥ 有什麼關於教育的經典書籍,適合家長去閱讀

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

家長是孩子生命的導師,在最初的歲月中,孩子所見、所聞、所感都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作為這段時間的陪伴者,家長的行為舉止都至關重要。

正面管教是指既不嚴厲也不驕縱,而是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去養育孩子。生活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父親母親,有些嚴厲苛刻,有些溺愛包容,而這本書根據不同類型的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讓父母實現正面管教,從而使孩子更加健康自律。

育兒方式多種多樣,父母的性格也各有偏差,只要父母用心用愛去教導孩子,一定會慢慢變好的。

㈦ 適合父母的讀物有哪些

1.《培根隨筆》

《培根隨筆》的語言很簡潔很優美,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2.《飛鳥集》

《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也是最傑出的詩集之一,而且語言優美,很耐人尋味呢!

3.《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一書中貫穿了「愛」在每一個章節中,處處動人心弦,感人肺腑,寄託了作者對理想世界的美好嚮往。

4.《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漁夫的故事,很真實也很凄涼的感覺的一個故事。

5.《簡愛》

《簡愛》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斗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也是很值得拜讀的優秀讀本。

6.《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收錄了魯迅先生創作的10篇散文和1篇小引還有一篇後記,很真實也很現實的一些散文隨感。

7.《邊城》

《邊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8.《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是作者在很惡劣的情況下寫的,很是細膩的感情,抒發了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9.《上下五千年》

這本書以通俗易讀的文字表述,通過諸多生動且耐人尋味的故事,將中華民族在上古至鴉片戰爭前五千年間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與著名事件一幕幕生動展現,文句短小親切,史實准確、內容精彩。

10.《紅樓夢》

《紅樓夢》的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是很多作品所不能企及的,很值得拜讀的一本優秀書。

㈧ 請推薦些教育孩子的書。最好是成功培養孩子的家長寫的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劉亦婷,虎媽,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

這些適合普通人?

這些家長都不是普通人。

想教育好孩子,先從家長受到良好教育做起吧!

㈨ 感恩父母的書有哪些

《享受父愛》描述了一個平凡而厚重的父親的一生。曾明俊生活在大山之中,八十一年的一生歷經兩個朝代,承受著親人相繼離開的巨大打擊,面對兵災匪難,被老虎抓傷、被毒蛇咬傷、自己蒙冤、至親蒙冤等種種磨難,他都傾盡心血汗水挺過來了,他撐起了一個家,一個有太多不幸、太多坎坷的家,一個喜怒哀樂都烙有時代印記的農家,並讓這個家火熱著每個孩子的心。

《女兒,爸爸陪你一起成長》

兩雙腳,兩雙鞋,統一步調,一起改變,一起成長……海浪拍打沙灘細碎的聲音,伴著你清脆的笑聲,牽著你的小手,彷彿還是昨天,如今你儼然長大……

這不是一本平凡的教育書,而是一本展現親子情懷,富有人生哲理,激發心靈最美好的詩一般的愛的教育。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擁有深厚寬廣的靈魂,擁有照亮孩子人生的力量。

《納尼亞傳奇》

寫給孩子的魔幻冒險故事,該書共七本,集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它的故事以正義與邪惡的斗爭為線索展開,寓意深刻,並富於戲劇性,情節緊張,曲折動人,想像奇特、引人入勝。這部作品在英美世界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兒童讀物,也被一些批評家、出版商和教育界人士公認為20世紀最佳兒童圖書之一。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

做父親的關注女兒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開,女兒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樣反過來影響父親對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親提供了他們父女倆生命歷程中的點滴瞬間的照片,這一切都構成了人間最美的畫面。

張大春說他們那一代的父母大多話少,生養子女無論是教之以德、誨之以禮、授之以技、傳之以術,多屬「吉人詞寡」之類。那一輩的人,是不會將他們的心事情懷暴露得太多或太深的。若是放在文本的傳統看去,就連以給兒子寫家信而傳世的傅雷,或者是在病榻上不斷向女兒告白心緒的梁啟超,都沒有敞然交代自己生命瑣屑的用意。無論是藝術或政治,他們都在「大於一個人」的面向上標定了自己的位置。

《參與孩子的成長》

正是薛涌身為一個中國爸爸在美國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受中西兩種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華之作,書中既融入了當前美國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學,又有作者在育兒過程中的實操經驗。是一本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個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評價:他不僅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術,更是要您懂得培養孩子之道。從他的文字里悟道,開發出適合自己家庭狀況的術。

《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80封信》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虧欠是他一生麻煩,使李文不能跟他住,不能好好教育她;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恩德是他始終堅壁清野,使李文念美國學校,不念三民主義,不受國民黨教育的污染。

㈩ 父母教育孩子的書籍你會推薦哪些

自從成為母親後,我就深感自己難以勝任這個偉大的職業,因此,我閱讀了大量的育兒書籍,以此來豐富自己的育兒知識。

第一,《告訴孩子,你真棒!》。

這是汪培珽老師的代表作品,這本書引領我走進了有趣的繪本世界。在孩子半歲時,我就有幸遇到了這本書,它讓我意識繪本可以讓孩子獲得優秀的品格,養成良好的習慣。於是,我依葫蘆畫瓢,按照書中的介紹,為孩子購買了大量優秀的繪本,把它當作孩子的精神食糧,堅持每天喂給孩子聽。

如今,家裡的孩子早已對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完全可以自助閱讀,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書籍的熏陶下,他還擁有了一顆善良的心。

閱讀全文

與父母寫的書籍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