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湖南回門男方父母回哪些禮

湖南回門男方父母回哪些禮

發布時間:2022-04-13 06:18:50

❶ 結婚回門有什麼講究

時間,服裝和禮物都有講究。

❷ 誰知道湖南土家族的結婚風俗

無論是少小相愛,青梅竹馬,自由戀愛結合的婚姻,還是所謂「明媒正娶」的聯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種不成條文的慣例,即要請媒人說親�求婚、打節�送聘禮、討庚�問女方生期、定親�求女方放話允婚、迎親、回門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禮方面別具一格的情節有哭嫁、過禮、開臉、戴花酒、背新娘、迎親、拜堂、坐床、鬧房、回門等,其典型環節是哭嫁、坐床、回門。保留和展示了土家族婚禮與其它民族的差異性。 婚前一月或半月,姑娘就要哭嫁。「歌喪哭嫁」是土家族獨特的民族風俗。「哭嫁」開始是隔夜哭,後來是連夜哭,全寨相好的姐妹姑嫂長輩都要輪番陪哭,邊哭邊唱「哭嫁歌」,如泣如訴,若悲若喜,悲喜交融,內容豐富,感情強烈。哭嫁歌中有「哭父母」、「哭歌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轎」、「哭媒人」、「哭辭祖宗」等。經過一代代婦女口頭創作,不斷豐富加工,有的內容逐漸定型,形成長詩結構的抒情悲歌,意境悲切凄苦,語言簡明朴實,充滿濃郁的風土味,常巧妙地運用比興、雙關、擬人、反復、對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具有很強的人民性和文學性。婚期到來,男方派人給新娘送去衣裳,首飾、布匹以及給岳父母家酒、肉乃至鹽、茶、米、豆等,叫「過禮」。過禮要在女方家神龕神位前隆重舉行,要獻上給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點燃香燭,並慎重其事地將其禮物擺放在神龕前桌上,把禮物清單遞交給女方長者。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圓酒」,取「花好月圓」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滿。這一天,女方家將全部嫁妝都擺出來,擦乾凈,梆扎打點。親友們都來祝賀,送上賀禮,同時對新娘進行打扮,「開臉」、「上頭」、「戴花」。「開臉」要請姑母、姨娘或嫂子進行操作,用灰線包絞盡額上汗毛,絞現發際,並把眉毛絞如一彎新月,頭發辮子挽成「粑粑髻」,繞上紅頭繩,插上銀別簪,帶上銀首飾,頭包青絲帕,手戴銀鐲子,銀戒子,與少女相比判若兩人。哭嫁歌中「哭戴花」唱詞是:金花銀花不見藤,只見金花不見人。金花銀花頭上戴,頭上響鈴鬧沉沉。八寶耳環金圈子,牙簽插到胸當門……經以上唱詞描述,一位裝飾艷麗,花枝招展的土家族新娘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新娘「開臉」、「上頭」後,當晚哭嫁達到高潮。凌晨,新娘上路前,要由歌嫂或兄弟慢步背出閨房,沒有歌嫂兄弟,則由叔叔,姑姑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過堂屋時,再讓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個方鬥上,踩上一雙腳印,名曰:「踩斗」。然後再背出大門,給新娘穿上一雙由婆家帶來的綉花鞋,這時新娘就可以雙腳著地了。新娘「踩斗」意味著把富貴也留給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穀豐登。接著娘家的管事點燃葵花桿或柏香樹皮製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後拋去,灑下滿屋火花,預示新娘未來前程燦爛。新娘則將預先准備好的兩把筷子,向身前身後撒去,祝福兄弟姊妹與自己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哭上轎」對此進行了概括敘述:腳踩金斗四角方,手拿金筷十六雙。前頭八雙跟我去,後頭八雙給兄弟。前頭八雙跟我去,我自拿來我自吃。後頭八雙給兄弟,多多進些錢和米。新娘上路,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都要由新郎准備一把油紙花傘,叫「露水傘」,送給新娘打著。此時新娘上穿右開胸,大袖大擺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羅裙,叫「露水裙」,頭包青絲帕,朱花銀飾,琅佩叮當,由人扶著在堂屋哭拜一番,辭別祖先,告別父母,然後坐轎或步行起程,此刻,嗩吶、鑼鼓、鞭炮齊鳴,大旗大傘前行,迎親隊伍抬著嫁妝搶道走在新人前面,否則會被嬉笑為「送親客」;送親隊伍在後簇擁著新娘或花轎,一路吹吹打打,充滿喜慶氣氛。哥哥背上轎,嫂嫂送到八角廟。吹嗩吶,放大炮。哩哩啦啦好熱鬧。這首土家族童謠,正是土家人迎親場面的生動寫照。新娘跨進婆家大門前,要用腳踏一下大門檻,以示自己來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龕前舉行拜堂儀式。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對拜之後,新郎新娘雙方立即搶先奔入洞房,爭坐到床上,叫做「坐床」。據說誰先坐到床上,意味著將來誰當家。「坐床」的規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為界。有心計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線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盡力把新娘擠到界線外去,雙方各不相讓,挨挨擠擠,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開新娘的蓋頭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隨之告終,十分風趣。結婚當天,男方家殺豬宰羊,擺酒設宴,招待親友。當晚洞房內外燈火輝煌,擺滿糖食瓜果,男男女女入座,說四言八句,擺龍門陣,開新郎新娘玩笑,強要新人喝交杯酒等。名曰「鬧洞房」。土家人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說法,即從結婚那天起不分老幼尊卑,可以大鬧三天。拜堂第二天舉行「廟見禮」,又叫「出拜」,新娘一一拜見族戚長輩,長輩們說一些祝福吉利的話,並打發一些銀錢。婚後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回娘家省親,叫做「回門」。「回門」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見岳父母的禮節。因此新郎要向岳父母家送上豐盛的禮物,如糖、酒、麵食類,其中二十幾斤重的一隻豬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門」時新娘走前面,新郎走後面;返家時相反,則是新郎走在前面,新娘走在後面,並不能回頭張望。到「回門」歸來,作為土家族心目中所崇尚的人生大典——婚嫁禮儀才到此結束,從此夫妻開始新的生活。

❸ 湖南長沙 結婚習俗

第一次接女方家長與父母見面,男方應該准備見面禮(紅包)。記得不管來多少人什麼人都要的,包括女的本人。紅包可以分大小的,按重要性來分。




如果訂婚,也要訂金的。(至於多少看男方的客氣,還可以配上三金。)




聘禮一般雙方父母都要在場,至於多少可以之前通過電話看女方的大概意思。如果相差太遠,女方會不高興的。反正聘禮一般過了多少,到時候都會由女的本人添置家用電器等。另外要打個大紅包給女方父母,由他們代新人去請女方其他長輩等等。(一般不能低於2萬,看男方的條件來)




送三金,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若男方家庭經濟好的話,可以再加個金手鐲。




房間的裝飾色彩,喜慶中最好結合新娘的命理五行所喜。不少人老人家喜歡把新房布置得紅彤彤的,但這濃烈的紅色並非人人都能承受的。比方說如果新婚夫妻的命理五行都忌火的話,這種裝飾色彩就會對他們的運勢形成很不利的影響;而且紅色本身太重的話,也容易引起居住者心情暴躁,時間久了難免爭吵。




洞房的擺設,在傳統習俗中是很講究的。床單、床罩、枕頭、被子等都要成雙成對的,或者是雙人的。被子圖案、色澤大多喜慶色彩非常濃郁,以促進夫妻和諧、幸福。




還有一些東西也是不宜在婚房中擺放的。比方說女孩子喜歡的玩偶,在風水中有犯小人的說法;傳統風俗中講究在新房中貼喜字、紅對聯,並在床鋪上擺放花生、紅棗、桂圓、瓜子等,取「紅紅火火、早生貴子」之意。年輕人大多不相信這些,但如果有老年人要給你的布置的話,千萬不要拒絕。


新娘上車的之前是要換上婚鞋的,而且在上車之前不能夠脫掉鞋子,這表示不會帶走娘家的財氣,在到達新郎家的時候,新娘是不會下地走路的,是要新郎抱著直至禮堂才可以。在禮堂舉辦婚紗的時候,一般都會請主持人,大部分都會選擇本地的,說一些逗趣的話,讓雙方父母給紅包,拜天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鬧洞房和策新郎父親也是長沙婚紗風俗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是根據不同的地方,鬧的程度會不一樣,相對於以前來說,現在大部分地方都沒有那麼厲害了。三天回門是風俗的一個重要環節,新娘在嫁入男家之後,一定要在第三天和新郎一起帶上四件長輩喜歡的禮物會娘家。

❹ 結婚回門拿四盒禮都是什麼啊

按照中國婚嫁習俗,結婚三天新娘便於新郎一起回娘家,稱作3天回門。新娘的父母以及長輩對3天回門非常重視。

回門需要准備的東西如下:

農村結婚後,新郎要陪著新娘在三天後回娘家,這是很早以前就流傳下來的規矩,我們管這個規矩叫做回門,是中國的傳統婚俗!在古代,回門也被稱為歸寧,最早的說法源自《詩經》:害浣害否?歸寧父母。歸寧父母就是回娘家的意思!這個婚俗遍布我國大江南北,但是各地區回門的時間不一樣,一般會在第三、六、七、八、九日回門,但有的第二天就回門,也有會在滿月之後才回門的!

回門之時,新郎會陪同新娘,所以也叫雙回門,有成雙結對之意。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回娘家省親!自然這種時候也有相應的禮節,比如,新郎見到新娘父母,要改口喊爸媽爹娘,新娘也要穿上所謂的回門裝,新郎也要在這時候爭取讓自己在新娘父母那裡留下好印象,所以要准備好岳父母心儀的禮品!岳父母也會擺下豪華盛宴款待新郎,也就是所謂的回門宴!但是新婚夫妻要在日落前趕回新郎家,因為有新房一個月內不能空閑的說法,也有地區有這樣的做法能更加容易誕下男嬰!如果離家太遠,夫妻要分房睡,避免唐突到娘家人!

回門是我國非常傳統的風俗,但卻不是什麼陋俗,而是代表了出嫁女兒對父母的思念和父母對外嫁女兒的關心!雖然現在婚禮已經由繁瑣變得越來越簡單,並去除了一些陋俗,但是回門仍然是我們婚姻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❺ 湖南的結婚的傳統習俗

湖南婚嫁習俗之漢族:

舊俗有說媒、相親、換庚、定庚、過門、拜堂、鬧房、回門等成套儀式。將兒女生辰八字寫於紅紙內,由媒人轉交對方稱「換庚」或「發紅庚」,如合庚順利,則互送信物,稱「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為送布鞋、襪底、鞋墊各一雙。擇吉迎親謂之「過門」,互索彩禮、嫁妝。拜堂合巹,行禮為儀,進入洞房還有鬧房的習俗,鬧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帶,還流行哭嫁之風。出嫁前一兩天,甚至半個月,就開始唱「哭嫁歌」。

在湘南嘉禾縣,更發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罵媒歌、分離歌、送別歌、射歌(歷歌)、耍歌、媒婆苦歌、童養媳歌等,採取坐唱、輪唱、合唱、長歌等形式,還有載歌載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盞、香火、走馬、劃船、賣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時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在少數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擇偶、定親和婚禮比漢族要豐富多彩,有許多還保持著原始古樸的特色。

少數民族青年互相結識、物色對象常在喜慶節日或趕集赴會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趕秋的歌會活動,侗族的「玩山趕坳」,都是青年男女聚會交友的極好機會。湘西苗族還有跳月之風,童男處女於清風月夜,到林中山巔,對歌跳舞。情投意合者,雖不相識,亦可相約訂婚。

(5)湖南回門男方父母回哪些禮擴展閱讀:

關於回門:

在湖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請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請,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為宜。北部習俗,女方於訂婚日宴客;南部習俗,女方於歸寧日宴客。

歸寧時,新郎要帶禮品,如橘子、蘋果(甜蜜)、香蕉(招呼)、餅或柑、酒等禮品,贈予岳家。女方應准備回禮:米香、糯米糕、桃餅、六件蜜餞、兩枝有根葉的甘蔗、種子雞一或二對(約二、三個月大的公雞、母雞各一隻,准備新娘生產時進補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帶回男方。

新婚後第三天回娘家,稱「頭轉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稱「二轉客」;滿月回娘家,稱「三轉客」;滿四個月也有再回娘家的習俗。回娘家時,新人均需攜禮品致贈女方,而女方亦需備禮品回贈。新人帶水果,女方回贈禮品:「滿月」備紅圓、米糕等,「四個月」備紅色面桃及其他糕類等。

❻ 結婚當天回門,夫妻回門都需要做什麼,有什麼說頭

新娘當天回門的講究如下:

1、新娘的回門服一般由男方家准備。切記不能穿結婚時穿過的嫁衣回娘家!(這么穿,古法意味著代表新娘不被男方家接納);婚紗、秀禾服、龍鳳褂等穿過一次就可以了。

2、必須要穿新衣服!!!畢竟它寓意一切從新開始。顏色方面,並不一定要糾結紅色。色彩以喜慶為主、粉色、橙色、碎花、藕色、藍色、白色、薄荷綠……都可以(只要不選黑色、灰色,就可以啦)

3、衣服的式樣,盡可能選擇小套裙、連衣裙。小套裙看起來穩重端莊,連衣裙看起來清爽明媚,都是最佳的回門服飾。挑選的時候可以根據四季的氣溫自行添加,春、秋季節可外著毛衫、開衫;夏季可穿onepiece;冬季則可套毛衣、羽絨服等。

4、當然,面對要舉辦大型回門宴的新人,衣著要稍顯正式隆重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學學明星們:林心如3套(1套禮服+2套中式);陳妍希3套、陳紫函1套……對於預算有限的新人來說,准備1套衣服足矣;若是普通的家宴,選日常穿著的簡潔款小禮服就很美啦。

舊俗規定,回門時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準在岳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當然現代社會,不必刻意硬搬老法來。

新婚回門規矩

1、回門時間:婚後哪天回門,這個可能每一個農村地區規定的時間不一樣,我們村這邊那些新婚夫妻都是婚後第三日回門的,有的是第六日,或者是八九日的都有。不過還聽說有些農村地區是在婚後滿一個月後回門的,不過大部分地區都是在婚後第三天回門。

2、新郎打扮:我們都知道結婚當天,新郎都是西裝革履的,回門新郎該如何著裝這一點也要注意。都應該如同結婚當天那樣盛裝打扮,顯示對女方父母親戚的尊重。新郎穿得大方得體,也是在為自己掙面子,新娘的家人對自己的印象也會更好。

3、新娘穿著:新娘在回門雖然是回自己的家,不過在穿衣打扮上也是很有講究的。色調要以大紅色為主,顯得比較喜慶。不能選擇黑色、白色或者其他一些看起來不太喜慶的顏色。款式方面可以穿長裙或者套裝,讓整個人看上去穩重大方,可以根據季節來選擇衣服的款式,最好不要太過露骨。

4、回門宴:如果舉辦回門宴的話,一定要提前和女方父母商量好宴席的細節。宴席上座位的安排是有講究的,新郎應該坐在上座,然後新郎和新娘需要向女方的家人敬酒。飯後新郎最後多停留一下,聽下女方父母的教誨,不能急匆匆回自己的家。

5、回門禮:回門其實對於農村地區來說是發錯重要,而且在過去還需要男女雙方帶回門金豬分給附近的鄰居,以彰顯男方家對女方的重視。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地區的回門金豬也漸漸被一些營養品、保健品等取代了。每一個農村地區對於回門禮的要求不一樣,有的地方會帶一隻公雞,一半豬腳,還有各種水果,酒等。這里需要注意,回門禮的數量一定是雙數,而且這回門禮是一定要備上的,這是對女方家的心意。

6、回門規矩:在回門時,回去女方家的時候,新娘要走在前面,返回時新郎走在前面。回門當天是需要返回男方家中的,是不能留宿於女方家的。很多農村地區都有這樣的一個風俗,婚後一個月內新家不能空著,一定要有人在家,所以女方對留戀家中都好,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了。

回門送什麼

1、送煙酒

可能妻子父母不抽煙不喝酒,但也要表示一下你的心意,因為地方規矩就是這樣,不要覺得不抽煙就不買,那就是犯大忌諱,會被妻子父母看成不禮貌的表現。

2、節日禮品

如果回門的時候剛剛好碰上節日,你就得帶禮節性禮物,比如:中秋節送中秋月餅、端午節送粽子等。

3、水果牛奶

可以帶些水果牛奶,體現出你很懂事,雖然這個禮物比較平常,但也體現了你的一份心意。

4、保健品

如果妻子父母有缺鈣、吸收不好或者其他身體毛病,可以送保健品。注意:送這個東西要看地方習俗,有些地方認為保健品不吉利。

5、茶葉

妻子家沒人喝酒,那就帶上一些好茶,比如:西湖、龍井、鐵觀音都可以,中國很注重茶文化。

結婚回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些地方的規矩也特別多,因為人們其實非常地重視這一傳統的習俗。結婚是一件非常喜慶的事情,婚後生活也許不是那麼的浪漫,因為要承擔的責任更多。結婚回門的時候也是如此,雖然比較麻煩一些,但是該有的規矩都需要遵守。

❼ 急尋湖南結婚習俗「回娘」需要些什麼

新婚回娘家習俗
概述
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
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請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請,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為宜。(新婚未滿四個月忌在外過夜,所以歸寧宴畢,新郎新娘即相偕齊返男家)北部習俗,女方於訂婚日宴客;南部習俗,女方於歸寧日宴客。
歸寧時,新郎要帶禮品,如橘子、蘋果(甜蜜)、香蕉(招呼)、 餅或 柑(象徵新娘肚皮會漲、懷孕)、酒等禮品(均取偶數),贈予岳家。
女方應准備回禮:米香、糯米糕、桃餅、六件蜜餞、兩枝有根葉的甘蔗(祝福新人甜甜蜜蜜、透頭透尾)、種子雞一或二對(約二、三個月大的公雞、母雞各一隻,准備新娘生產時進補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帶回男方。(現代習俗改將上列物品在結婚日隨禮車帶回男方)
新婚後第三天回娘家,稱「頭轉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稱「二轉客」;滿月回娘家,稱「三轉客」;滿四個月也有再回娘家的習俗。回娘家時,新人均需攜禮品致贈女方,而女方亦需備禮品回贈。新人帶水果,女方回贈禮品:「滿月」備紅圓(偶數)、米糕等,「四個月」備紅色面桃(偶數)及其他糕類等。
回門的禁忌
回門時日的禁忌,是要讓新婦遵守往來之序,不該回門時一定不能回門,否則會有凶事發生;該回門時,一定要回門,否則,也會有凶事發生。一般結婚三日時,新郎新娘要回門看望二老,但是當晚必須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為新婚不能空新房。河南林縣一帶,新婦三天回門時要順著迎親的那條道走,所謂「三天不走兩條路」。彝族新婦回門時忌在路上與新郎交談,兩人像陌生的路人一樣。這與其不落夫家習俗有關。漢族回門時小兩口總是親親熱熱,有說有笑的。民間有「回娘家」的小調流行。新婚夫婦回門帶的禮物,都是成雙成對的,忌單數。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有些新婦,受迷信思想影響,直到一百二十天(四個月)後才能歸寧,還有的要三年以後才能回家。浙江一些地方有女子命犯所謂「破娘家」的,這樣的女子,不可在家中上轎,出嫁時由男家接女出門,女穿破衣,扮作討飯模樣,在廟宇中換裝上轎,謂之「借嫁」,女家父母親屬必須避匿,一切由夫家照應。婚後一百二十天,才可歸寧。否則,娘家定會破敗或遭受不幸。還有所謂命犯「離窠」(夫妻離散)及「回頭祿」(遭天火)的,都要在四個月後,甚至三年後才能回家。
一般新婚滿一個月之後,姻親間便可自由往來。回門時,新娘可住在娘家。住的天數頗有講究。河南一些地區有幾日去的住幾天的習俗。俗語雲:「八對八,兩頭發」,「九對九,兩頭有」。就是說初八日歸寧的就可在娘家住八天,初九日歸寧的就可在娘家住九天。這樣,最多的時日是住個對月。如果是按這樣住的,對男、女兩家都是吉利的,否則便不好。不過,也有忌住八天之說,所謂:「住七不住八,住八窮娘家。」這一禁忌的形成一般是出於嫁出去的閨女不易在娘家多住的思想考慮。其中有感情的限制、道義的制約,也有經濟的壓力和生產的需求,是多種因素促成了這一習俗的約定。
如果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那麼,他們在娘家的住宿也有不同的禁忌。在漢族和滿族中都有新婚夫婦回娘家忌同房的習俗。滿族准許姑爺住在西炕,別的客人一律不許住在西炕。但姑娘和姑爺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據說新婚夫婦在娘家同房會使娘家家道衰落。這也是性行為不潔、會褻瀆神明的觀念導致的。民間常以為,男女間的事,女方總是吃虧的。出於這種考慮,女家心理方面總有一點受壓抑的感覺。再說,娘家、婆家不歸一個血統,怎麼能在娘家室內為婆家提供傳宗接代的場所呢?假如真的是在娘家懷了孕的,豈不將娘家的「人勢」、「財勢」帶到婆家去了嗎?娘家一定會因此而衰落的。所以是絕對禁忌小兩口兒在娘家同房的,這是這一風俗下的思想觀念。但是,同是在漢族,也有許多地方是不忌諱新婚夫婦在娘家同床共枕的。有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俗還會並存於同一縣境之內,例如在河南林縣這兩種風俗就同時存在。

❽ 中國傳統婚俗,回門都有哪些禮節和講究

中國傳統婚俗,回門的禮節和講究還是很多的,首先回門男方必須要准備回門禮,一般都是四樣,其次回門的時候一般就是當天回來,如果想要住上幾天的話則男方和女方不能同床,不然會破壞娘家的氣運,再就是如果女方有弟弟的話,男方要記得給女方的弟弟准備紅包,再就是在回家的路上女方要走在男方的前面,意思是女方帶男方回家認門,還有就是在古代的時候女方要穿著回門裝回家,意思是已經成為了人婦,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這個講究了。

一直攪下去,長時間不吃的話,女方父母就會拿紅包給男方,如果不滿意的話,還可以繼續攪,直到滿意為止,所以千萬不要一看到面條就吃掉了,不然紅包可就沒了。

❾ 結婚回門長輩要准備什麼

回門一般不需要男女各自准備的。

一般都是帶禮物給長輩,一般是煙酒或是父母喜歡的東西。

禮品事先備齊,買新娘家老人喜歡的禮品。並根據各地不同,帶上不同的禮品。

有的帶一隻公雞,取「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帶上些肉、雞蛋、面等禮品;而更常見的還是奉橘子、蘋果、香蕉、酒等,樣式多不固定,但切忌回門禮為單,必須是雙數,意為夫妻成雙,合好百年,單數則不吉利。

另外回門服裝不能穿婚紗,沒有一定要紅色的,但是一般最好不要穿粉色,粉色的婚包、衣服在一些地方都被認為是二婚。

如果男方要准備的話,最好自己多准備幾個紅包,分給親戚的小孩

❿ 湖南結婚有什麼習俗

1、趕秋歌會,在苗族,未婚的年輕人會在每年的四月初八、六月初六參與趕歌會,這是一種有趣的交友相親方式。在歌會上,看著順眼的男女互送訂婚信物,相約訂婚,信物是一把紙傘、花布和絲線製作的飾品等等。

2、篩茶,女孩子第一次去男孩子家中,假如覺得對方還不錯,倒上一杯茶給他,對方回一個紅包,表明互相有好感,有繼續發展的意向。

3、說媒,說媒又叫做媒,有媒人從中牽線,讓陌生的男女相見,雙方不得私下做決定。

4、女方出嫁之前風俗哭嫁,在湘南和湘西一些地方,有哭嫁的舊俗。新娘在出嫁前1至2天,有些地方提前兩周,開始唱哭嫁歌。所以通過這種方式表示對家裡父母以及親人的不舍之情、感激之情。

5、賀喜歌,在土家族,新人進入洞房後,被邀請的歌手開始唱歌,叫做「賀喜歌」,以此來對新人表示美好的祝願。

6、搶親,湘西南瑤族有搶親的風俗,新郎在迎娶新娘當天,新娘需要避而不見,接著新郎到處尋找,共計3次,方能成婚。

7、和氣臉,在選取結婚日子後,婚禮這一天,女孩子到達男孩子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洗臉,叫做「和氣臉」,家中年紀較大的長輩 端來一盆清水,女生用來清洗雙手和臉部,可以保證整個家庭和和睦睦,平安順遂。

8、上轎,按照傳統的中式婚禮,用嬌子把女方抬到家中,女生的哥哥背著上轎,雙腳絕對不可以觸碰地面,村裡所有人前來送
她,離開時新郎要給紅包和喜糖表示感謝。

9、跨火盆,女生到達男生家以後,首先由地位比較高的男性長輩殺一隻公雞,除去新娘身上的晦氣,再由女性長輩攙扶她跨火盆。

閱讀全文

與湖南回門男方父母回哪些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對父母的話 瀏覽:801
蜂王怎麼找老人 瀏覽:503
老年人每日飲水量1500 瀏覽:835
農村自建房如何證明父母出資的 瀏覽:386
考警校對父母政審哪些 瀏覽:396
多少歲絕經長壽 瀏覽:789
excel表中按男女退休年齡 瀏覽:769
老年痴呆天天在家罵人 瀏覽:535
四川定向士官多久體檢 瀏覽:42
瑞慈體檢哪個體檢中心好 瀏覽:582
南京晚晴苑老年公寓 瀏覽:453
知青養老保險補交 瀏覽:489
廈門養老院排名2014 瀏覽:932
老年痴呆代的手套 瀏覽:700
養老金國家支出多少 瀏覽:775
2億駐波負氧離子養生機多少錢 瀏覽:907
河南退休教師工資改革方案 瀏覽:821
四川保養老保險 瀏覽:661
祝祖父母節日快樂的英語怎麼寫 瀏覽:137
河南省百歲老人有孝順孫子照顧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