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制服熊孩子
你要讓他知道有些東西說不行,就永遠不行。要堅定!
『貳』 父母怎麼對付熊孩子
遇到熊孩子,你要記住以下三點: ①不要試圖跟熊孩子的爹媽理論,有天生聰明的有天 生笨的,但還真沒有天生沒教養的,熊孩子如果有教 育的話早就不熊了,正是他們的爹媽把他們寵成了面 目可憎的模樣。
②在一些熊孩子的眼裡,你的手辦、
品,價值跟外面5塊錢一把的水槍沒啥區別,作用都 是吸引他們眼球而已。他們嚎啕著想要你的寶貝,心 情就跟在大街上想要一根雪糕差不多。
③如非特別情況,請勿如標題那樣動手,毆打熊孩子 雖然解氣,但是會失去輿論的支持,下面會有方法教 你玩陰的,一樣可以折磨熊孩子。
面對明明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卻更偏袒熊孩子的爹媽, 你要記住以下三點:
①如果你買了昂貴的東西,因為害怕父母抱怨嘮叨而 隱瞞了實際價格,聲稱自己只是在市場上買了個便宜 貨,那麼父母偏袒熊孩子的可能性就會相當高,因為 父母覺得這點小錢遠遠沒有面子重要。包括你的紀念 品,如果沒有跟父母說的話,同理。
②父母對熊孩子的偏袒程度跟你們家與熊孩子家是否 為三代直系血親並無直接關系,覺得父母不會偏袒鄰 居家/遠親家/幾年也不會來拜訪一次的朋友家的熊孩 子,這樣想的你太甜了。
③不管父母如何偏袒熊孩子,他們都更愛你。
吧……)
熊孩子殺傷力排行:
根據我個人分析,將熊孩子殺傷力從大到小進行排列
第一梯隊:3-5歲熊孩子,小學一到三年級熊孩子
第二梯隊:1-3歲熊孩子,小學四到六年級熊孩子
第三梯隊:嬰兒、初中、高中熊孩子
第一梯隊的熊孩子正處於討人嫌的年級,他們對一切 充滿好奇,而且已經有了攀比心和佔有欲,同時又可 以仗著自己不懂事為所欲為。 必殺技:要玩具、折騰房間、擺弄電子產品、
西
第二梯隊的熊孩子,1-3歲因為比較小,力量不充 足,太JP的事情他們有心無力,但是撕你的同人本 還是很輕松的,四到六年級的熊孩子,處於「哈哈, 我都懂」的年齡,表現欲強,會不惜一切代價來證明 自己並不無知。 必殺技: 1-3歲熊孩子——撕書、尖叫亂跑,要玩具 小學熊孩子——擺弄電子產品,擺弄小擺設,亂翻書 架
第三梯隊的熊孩子戰鬥力不強,嬰兒除了哭不會給你 啥實質性的攻擊,初中和高中的熊孩子,相信我,他 們寧願不來你家,而是選擇呆在家裡趁著自己的父母 走親訪友時上網。而且初中和高中的熊孩子已經過了 讓別人偏袒的年齡,沒有熊的資格了。
熊出沒時,如果你在現場,請記住以下方法
1.陪字訣: 就算再討厭熊孩子,如果他們來時你在家裡,一定要 陪他們玩!寫作玩耍,讀作監視,千萬不要在熊孩子 與你共處一室時將視線離開他!一定要借著一起玩耍 的名義盯緊他!在熊孩子的邪惡觸手伸向你的寶物之 前,迅速用糖果零食分散他的注意力!
2.逐字訣: 與陪字訣一起使用,效果更好。所謂逐,就是把熊孩 子趕出你的房間,但是簡單粗暴的驅趕是不行的,要 溫柔地採用「我帶你去公園坐鞦韆」、
吃好不好?」的方式,把熊孩子帶到家門口的小花 園,給他買上點吃的,讓他在廣闊的大自然盡情奔 跑。
3.纏字訣: 熊孩子很少獨自登門,一定會有熊父母帶領,大家還 記得童年時在一群親戚的注視下背誦唐詩唱兒歌的心 理陰影嗎?現在復仇的機會來了!這招一定要配合和 善的笑容和友愛的目光,讓熊孩子就站在客廳中間, 不停地說「幼兒園老師教你什麼了?給我們表演一個 好不好呀?」「期末考試多少分呀?會不會唱英語歌? 給我們唱一首吧!」「真厲害,再來一個!」,總之就 是別讓熊孩子閑著,一定要讓他表演節目,即使他去 了你的房間,向你要什麼東西,你也要溫柔地笑著 說:「你先給我唱首歌,好不好?」然後就讓熊孩子無 限loop喜羊羊主題曲吧,這樣即使熊孩子哭鬧起來, 大家也會向著你,勸熊孩子給你表演節目,一來二 去,熊孩子一定更願意留在父母身邊,也不願意去找 你的麻煩了。
4.脅字訣: 每個熊孩子都有動物一般的本能,你要在跟他獨處或 偶爾視線對望時,表現出「小盆友,我今天要把你燉 成湯喝」的猙獰面目,做可怕的鬼臉是最有效的方 法,但一定要注意鬼臉不能被大人看見,個人建議瞪 大眼睛低著頭瞪視是很簡單有效的表情,不僅可怕, 還能瞬間轉換成微笑。當然,這招比較適合年齡小的 熊孩子。對於上了小學已經有一定表達能力的熊孩 子,可採用另一種威脅法,如他要玩你的電腦,看你 的漫畫,你要給他出題讓他做,做對了才能玩,題量 一定要大,題目一定要難,甚至可以出高考數學物理 題等,告訴他答對了東西就送他。
5.病字訣: 實在不行,還有最後一招,就是裝病,躺在你房間的 床上,假裝生病,注意,光說病了不行,為了讓熊孩 子徹底遠離你,一定要咳嗽,大聲咳嗽,用能咳出很 多飛沫的方式咳嗽,這樣就算熊孩子想進你的房間, 他們的操蛋爹媽也不會同意的。
總之請記住,千萬不要因為厭惡熊孩子而躲的遠遠 的,越是這樣,受害的可能性越高,因為在熊孩子眼 中,你的離去意味著退讓。他們只會變本加厲。
時,一定不能表現出自己對東西的不舍,因為在熊孩 子的爹媽眼中,這樣意味著小氣,在你爹媽眼中,這 意味著不給他們面子,一定要用迂迴戰術,要做出你 喜愛熊孩子,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你願意給熊孩 子玩具只不過是他自己沒做完題結果不想要了等等等 等。
熊出沒時,如果你不在現場,請記住以下方法:
1.亂字訣 如果你的爹媽很愛面子...
『叄』 兒童1哭2鬧3打滾令大人愁,如何制服不聽話的熊孩子
因此家長拒絕孩子態度要堅決,不行就是不行,一旦給了不行的答案,就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如果孩子一不依他就打滾,我們可以不用管他。既然我們已經說不行了,不要因為他哭鬧就投降。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拒絕孩子時,態度要堅決,方式要溫和。只有當孩子遭受過幾次挫折後才會明白,有些事情是發牌氣和哭鬧都沒有辦法解決的。而當他們明白了這個道理,用無理手段來迫使大人投降的情況自然就會減少,直至消失。
『肆』 掌握哪幾個小技巧,輕松制服熊孩子
對於那些非常喜歡破壞家裡家電或者其他東西的熊孩子來說,我們可以給他買一些模擬的玩具,讓他們自己玩,這樣的話既可以讓家裡的家電或者是其他的東西不會遭到破壞,可以正常的使用,另外又可以讓這些熊孩子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因為孩子既然喜歡拆家電,那麼我們從積極的方面來說,這個孩子他是喜歡鑽研,對不認識的東西是充滿好奇心的,願意去探索。
還有的孩子,他對家裡的一切東西都是非常好奇的,甚至去碰電這種非常危險的東西,或者是去爬到高處的地方往下跳,家長就要告訴孩子這些東西是非常危險的,可以給孩子做一些實驗,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是危險的,告訴他這些是底線不能碰觸。
『伍』 怎麼收拾熊孩子
熊孩子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如今家庭條件都在不斷提升,沒有受過苦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變成所謂的「熊孩子」,此時如何解決熊孩子就是一個很重要而且棘手的問題。並且多數父母都會選擇一個直接的方式——棍棒教育。
『陸』 熊孩子當前家長難免想採用言語等暴力,如何對付熊孩子
說到熊孩子,我想大家都會感到頭皮發麻。熊孩子經常會惹出一大堆麻煩事,自己還沾沾自喜,這令很多家長為此感到頭疼,經常會採用語言等暴力行為來制服熊孩子。其實這樣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教育好熊孩子,對於熊孩子我們最好不要硬碰硬,應該要採用方法才能更好去應對。
熊孩子往往是父母縱容出來的,面對熊孩子,其實父母自我反省的同時,要對孩子講道理,採取相應的方法,結合孩子的實際,才能更好改變熊孩子的行為,那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才會得到更好的成長空間。
『柒』 家有「熊孩子」,作為父母該如何應對
很多孩子在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熊孩子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出現很多不好的症狀,比如不聽父母的話,時常無理取鬧,這個時候,父母們一定要迅速的採取有效的措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幫助孩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是有很大好處的,千萬不能夠坐視不理,任由孩子這樣發展下去。
在孩子處於叛逆期,常常無理取鬧的時候,家長要做出表率,要讓他明白什麼才是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做出行為舉止上的表率,再加之言語上的教化,才能夠讓孩子明白父母對自己的心意,讓他明白他的叛逆會傷害他人,是不正確的表現。
『捌』 如何制服熊孩子打架
只有我們父母做好正確的處理,
打架才會成為孩子們成長的回憶,
而不是心裡的陰影。
我最近偶然看了一檔萌娃真人秀節目,本來是沖著幾個小萌娃去的,卻意外被劉濤處理兩個孩子打架的橋段圈了粉,劉濤的做法值得每一個家長深思,做錯事情不可怕,但要勇於承認並努力改正錯誤。
節目中劉濤的身份是「園長」,另一位演員曾舜??的身份是「副園長」,主要負責照顧6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小朋友。
其中兩個萌娃因為瑣事吵了起來,還動了手。兩個小傢伙都哭了起來,各自都有自己滿肚子的委屈。副園長先發現了情況,對兩個孩子進行調停。
副園長先是問了兩個孩子因為什麼吵架,得知是穿黃色衣服的孩子泰勒,用海綿泡沫搭建了一個城堡,卻被穿紫色衣服的孩子子祺用魔法棒給弄倒了,子祺的魔法棒恰恰還是泰勒送給他的。所以泰勒要求子祺把魔法棒還給自己,子祺不肯,泰勒就打了子祺,其間兩個人還說了臟話。
副園長首先讓把城堡弄倒的子祺道歉,又讓兩個孩子為互相說臟話道歉,但泰勒氣憤的表示:「我可以說對不起,但是我不會原諒他」,子祺也委屈的喊「我也是!」,兩個孩子的關系更加僵化,眼看著矛盾更加升級。
這時候作為園長的劉濤過來解決兩個小傢伙的矛盾。
她的第一步,先耐心平和的留心觀察,安撫平復兩個孩子的情緒。
因為泰勒被副園長抱著,所以劉濤走到被打的孩子子祺跟前,一邊摸摸子祺的頭,溫柔的問他:「我看看,打到哪兒了?」。
聯想泰勒今天一天的舉動,劉濤跟子祺解釋:「我覺得哥哥不是因為這個,哥哥是生小豆子的氣了,因為今天小豆子一直都沒有那麼乖,是不是?」
小豆子是泰勒的小狗狗的名字,泰勒一直為小豆子最聽他的話而感到驕傲,但是今天一整天,小豆子都不配合泰勒,讓泰勒有很深的挫敗感。
劉濤的話,果然也猜中了泰勒的心事,泰勒表示:「我本來脾氣就不好,他還這樣子」
找到泰勒情緒的根源,劉濤再跟解釋:「那弟弟也不是故意把這個弄倒的,他也不知道你心情不好啊??」
泰勒抗議:「他是故意弄倒的」,子祺情緒應該是被安撫下來了,跟泰勒說「我把它重新碼上」
但此時的泰勒依然不肯原諒子祺,他表示要回房間,走之前還把小海綿扔向劉濤和子祺的方向。在劉濤看來,泰勒這樣的行為是在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因為小海綿不會造成什麼傷害,所以是可以給泰勒一個情緒出口的。
可取之處:
小孩子之間互相打架吵架,發脾氣,說臟話,幾乎是成長必修課。我們不願意孩子做欺負別人的「狼」,更不忍心讓自己孩子成為被人欺負的「羊」,所以常有父母以遇到兩個孩子發生糾紛,先表現得非常緊張,急於問明是非,甚至參與到爭執中來大打出手,但這樣往往容易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作為成年人,我們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去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冷靜、耐心和力量,讓孩子們知道這個事情傷害和糾纏都告一段落了,是可以放鬆和平靜的時候了。
第二步,還原事件真相,原則性問題及時處理,教會孩子正確的解決方式
為了解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劉濤找到節目組觀看完整錄像視頻,了解實情後,陷入深思。
先去看一下孩子們現在的狀態,是否適合交流談心。
劉濤獲得泰勒的允許,進入房間跟泰勒詢問事情的原由,想要幫助泰勒消化今天不快的情緒,但當劉濤發現,泰勒所有的話語都是在幫助自己的立場,甚至不惜撒謊。
劉濤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嚴重。
然而劉濤並沒有揭穿泰勒的謊言,而是帶著泰勒來到了錄影室,觀看自己與鄭子祺打架的這一視頻。
一邊抱著泰勒,一邊站在泰勒的角度,幫他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在劉濤的引導下,泰勒也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保證要做一個好哥哥。
劉濤去找一個人回房間的泰勒,再次耐心跟泰勒詢問事情的緣由。泰勒此時平靜了很多,復述了子祺拆他城堡,不給他魔法棒的事情。解釋自己生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對我那麼沒禮貌過」。
劉濤看泰勒依然對子祺怨恨很深,就順著泰勒提的禮貌的話題提示道:「但是你忘啦,打人是你先打的,罵人也是你先罵的」
泰勒馬上維護自己:「我是打他了,但是他也打回來了,打在我打他的同一個地方」。
當泰勒點頭表示認同的時候,劉濤開始引導泰勒講關鍵性的問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天真的打他了,你再有所有的不高興,你打人是對的還是錯的?」
泰勒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給自己找理由說:「但有時候,我還是控制不住」。
劉濤:「對,這就是我們的問題,但是我希望你能夠跟園長保證,要學會控制你自己,如果你覺得有任何的不舒服,或者別人惹到你,你想警告他的時候,你來告訴我。你說他讓我很不舒服,我怕我控制不住,可不可以讓他不要這樣。然後園長去跟他說,好嗎?」
可取之處:
劉濤的這段話是非常有實用性的,首先她引導泰勒自己說出了自己的問題:「無法很好的控制情緒」,之後她幫泰勒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這種事情,來找園長尋求幫助」,給了泰勒正確表達問題的語言模板:「我怕我控制不住,可不可以讓他不要這樣」。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選擇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找不到除了暴力之外的,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我們父母老師,沒有及時的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只是單純的批評孩子,逼著孩子道歉,孩子下一次遇到問題,還是很可能繼續之前的錯誤。
第三步:以理服人正向強化,引導孩子化解矛盾
在泰勒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劉濤繼續引導泰勒:「我們都是兄弟姐妹,而且你是最大的一個哥哥,你要學會去照顧這些弟弟妹妹。答應我,做為一個哥哥,照顧好弟弟妹妹,不要去傷害他們」邊說邊輕柔的蹭泰勒的頭。
泰勒也漸漸放下固執,表示「我會做一個大哥哥,和大家做好朋友。」
劉濤在之後的采訪中表示,「小孩子有時候發火是「無名火」,你哄他是沒有辦法哄的,你必須得跟他把道理說透,他自己覺得他自己是無理了,當他認識到他錯了,他就真的會去改正。」
在晚上,劉濤把所有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讓兩個孩子重新描述了打架事件的經過,跟所有孩子重申打架是不對的,重新詢問了泰勒和子祺以後會不會打架了,兩個孩子都表示不會了。
劉濤還讓所有孩子們一起做一個宣誓,宣誓:我們再也不要說臟話,我們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兩個孩子也重新重歸於好。
可取之處:
很多家長都只會以一個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一味地批評指責你不該這樣不該那樣。比如「你是哥哥,為什麼不讓著弟弟」,「你那麼多玩具,為什麼不能學會分享」,「你再打人,我就收拾你」??
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非但不能理解自己究竟錯哪,反而不能合理疏導自己憤懣的情緒。
從而造成情緒積壓,長久之下,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家長要想了解孩子所想,就要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幫他分析出憤怒的所在點,並且也要幫助孩子們樹立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和教會孩子們學會正確的解決方式。,劉濤的做法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玖』 哪3種比打罵好用100倍的教育方法,能輕松制服熊孩子
皮皮從小就是在打罵教育中成長的孩子,父母都習慣拿著曬衣架、棒球棍打罵他,只要他一犯錯,就會一頓挨打,也已然成了家常便飯,起初皮皮還會有些「內疚」,但久而久之,皮皮並不認為他做錯什麼,反倒會到處去惹事,讓父母頭疼不已,就怕皮皮在做出什麼嚴重行為,因而父母決議協同學校老師,來解決皮皮的問題。
『拾』 如何正確的對付熊孩子家長·
熊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特定的稱謂了,意即在公共場所大喊大叫、影響到別人或是給別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危害的孩子了。
好幾次在公共場所,遇到源不聽話控制不了自己,還有別人小孩在吵鬧。源媽都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來和孩子、以及其它管理人員、家長溝通的。
答主:源媽,和你一起帶著娃成長!公眾號「源媽生活圈」,ID:【ymshq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