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何報父母恩

如何報父母恩

發布時間:2022-04-09 12:05:46

① 父母恩如何報

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非一朝一夕的,要想回報父母的恩情應從曰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懂得回報,方知感恩。孝敬老人不能單方面用錢來解決..比如沒事就陪父母聊聊天,讓他們從心裡就感到暖!或者做幾道拿手好菜,給他們買幾套漂亮衣服....

② 祈願蒼天,我如何報父母恩

隨喜贊嘆。
這個願望是美麗的,吉祥的。
願善願必成,速成。
報父母恩有很多種
讓父母沒有憂愁的事情
讓父母喜悅和自豪
讓父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找到自性真心
讓自己成為想要的樣子

③ 報父母恩咒全文,念報父母恩咒怎麼迴向

在我們念誦報父母恩咒時可能有些讀音會拿不準,使我們的念誦不能很好地進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報父母恩咒全文注音,讓我們在念誦時更加的規范和提高效率,而且念誦報父母恩咒的准確讀音可以讓我們對報父母恩咒有更多的理解。那麼報父母恩咒全文注音是什麼呢?
報父母恩咒原文:

南無密栗多,哆婆曳,莎訶。
報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ō,ō pó yì,suō hē。

發音註解:
南無:錄音帶多讀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讀(nā那)(mō摸)。無:梵音讀(mó摩),見《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細考古、今字詞典皆讀此音。另外,還有全讀去聲的。今人多讀成南(ná拿)無(mó摩)。另海濤法師著《慈悲的咒語》中注音為南(nán難)無(mó摩)。
曳:此處應讀古音(yì義)。不讀今音(yè夜)。

莎訶:有本亦作「娑訶」,兩者皆可。
功德簡介:
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有佛教報父母恩咒,每逢農歷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可報父母恩,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盡孝之心又何止拘泥於七月啊!)
通過以上的講述我們可以知道報父母恩咒的全文注音,而且通過報父母恩咒也可以讓我們知道父母的辛苦和心酸,使我們能夠了解對父母對期望和付出的心意,並且念誦報父母恩咒能夠讓我們時常想起要多多的陪伴在父母身邊。以上如有不正確之處請多多包涵。

④ 報父母恩咒

您好!報父母恩咒全文是:南無密栗多,哆婆曳,莎訶。(ná mó mì lì ō,ō pó yì,suō hē)。每天至心懇切念108遍(也可以是7的倍數,多多益善)後,功德迴向給現世父母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即可。如果能迴向過去世父母蒙佛接引,往生凈土,迴向天下父母遠離諸苦,歡喜自在,長壽安康,吉祥如意,闔家歡樂,全家幸福的話,就更好了。

⑤ 大學生怎麼表達對父母的感恩

回家了一定要幫父母多幹家務,在學校幾年就能給父母打電話問候,逢年過節或者縫父母生日,一定要打電話祝賀,並且發紅包

⑥ 在佛門的大師們是如何報父母恩的

凈空法師---出家人修行證果就是孝養父母。一子成佛,九祖升天。

第一個是講"孝養父母",善導大師在批註裡面注得很多,諸位自己看可以做參考,我們這個批註的本子都贈送給諸位,大家細細去看。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現在人知道的不多。我們也可以說學佛的同修比一般人知道要多一點,為什麼?現在社會教育已經不講孝道,孝道、師道都不講了。常常聽佛經,這佛經裡面還是常常講孝道、師道,常常勸我們修學,所以學佛的同修對於這方面比較有一點印象。雖有印象,這印象不深刻,何以說不深刻?你的修行沒有進步,從這個地方看,就是看你所知道的不深刻。假如你真正知道,你會勇猛精進,為什麼?出家了。

有很多人問我,出家怎樣孝養父母?你們想想看出家怎樣孝養父母?出家人修行證果就是孝養父母。你沒有修好,你沒有開悟,你沒有證果,你對你父母對不起,叫大不孝。所以這個孝養里頭,包括的范圍就非常之廣。我們不但要養父母之身,父母的身體我們要照顧到,生活起居要照顧到,這是物質生活;除物質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要叫父母生活得很快樂。物質上樣樣都照顧了,父母心裡有憂慮,不快樂,這個不孝。

怎樣能叫父母快樂?那裡面這個因素就很多。我們舉個最淺顯的例子,兄弟要和睦,父母歡喜;兄弟不和,父母傷心、憂慮;兄弟和了,妯娌不和,父母又頭痛。換句話說,一家老少和睦,父母才歡喜、才開心,這是你家裡沒有問題了。你不能一天到晚在家裡,你總要踏進社會去工作。你踏進社會去工作,譬如你在公司上班,你跟老闆兩個不合作,這父母又傷心。你在公司里跟一些同事們不能和睦相處,這又麻煩了,父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你才明了,不但家和,社會要和諧,國家要和諧,天下要太平,這父母高興。我們能做到嗎?能做到,盡心盡力向這個目標去做。這個孝不是單純我們父母照顧到就行,哪有那麼簡單!除此之外,這是從事相上說,使父母在這一些事相上面憂慮沒有了。另外精神生活,你的道德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增進?你的學術技能是不是一天比一天進步?不進則退。退,父母就又牽掛,就又有憂慮。這些統統都在孝道里頭。然後才知道這一個孝道包括我們生活的全部,不是某一部分,是全部。全部,那一定是包括虛空法界、過去未來,這才是全部,真的!

中國這個"孝"字,這個字就造得好。在我們中國這個造字,造字是有六個原則,叫六書,它這個屬於會意,叫你看到這個符號,想它的意思,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現在世間人講,現在有所謂代溝,代溝是什麼?代溝就是不孝,孝沒有了。這個字沒有代溝,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是一不是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這才叫盡孝。所以這個孝字真正做到圓滿、做到究竟,給諸位說,只有一個人,成佛才能做到。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盡,那就是孝道還有一個缺陷,還不能圓滿。所以這個孝道做到圓圓滿滿是成佛。

所以我們出家了,在家學佛也是一樣的,我們的道業一天比一天清凈,煩惱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這是盡孝。何況俗語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是不是真的?真的。什麼個道理?是因為他的兒孫當中有一個作佛的。他兒孫作佛,他作不了佛,為什麼?作佛是要自己修的,佛的這個功德不能分給你,但是福德可以分給你,佛有福報。一聽說這是哪一尊佛的父母,那還得了,諸天鬼神都恭敬,他就得占這個便宜。所以縱然墮落在惡道,這惡道里頭閻羅王也恭敬他,不敢把他放在惡道,請他到天上去享福去。這個天到哪一層天?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不行了。上面去什麼?上面去要你修行的功夫,你沒有功夫,你只有福報。只有福報,最高的到忉利天,忉利天、四王天,再往上去一定要修定功,剛才講的未到定,他雖然定沒修得成功,他有定,就是心地比一般人比較上要清凈,這才能往上面提升。自己完全沒有功夫,憑福報是到忉利天。這我們俗話講沾光。是這么一回事情。可見得我們世法里頭人情關系,在六道里頭都有,六道里頭都有人情關系。

由此可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不能夠盡心盡力,常常犯過錯,全都是不孝,這一個范圍包括的是非常非常的廣大。這一個字如果要用佛法的觀點來看,那就是經典上所講的「大總持法門」,總持就是綱領。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說個什麼?就說一個孝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都不能出這一個字的范圍,所有一切經教法門是這一個字圓滿的相狀。把它擺在第一句叫大根大本,從這里下手,到最後還是圓滿孝道,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始終不離孝道。

⑦ 報父母恩咒全文注音是什麼

全文注音是:nā mó mì lì ō,ō pó yì,suō hē。

原文:南無密栗多,哆婆曳,莎訶,注音:nā mó mì lì ō,ō pó yì,suō hē。

將一個人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兩個人,是他她的親生父母,養育這個人的可能是其他人,被稱作他她的養父母。當然養父母不局限於兩個人,也沒有性別的限制。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是唯一可以不顧一切幫助兒女的人。因為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父母十大恩情:

1、第一恩、懷胎守護恩。

2、第二恩、臨產受苦恩。

3、第三恩、生子忘憂恩。

4、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5、第五恩、回干就濕恩。

6、第六恩、哺乳養育恩。

7、第七恩、洗濯不凈恩。

8、第八恩、遠行憶念恩。

9、第九恩、深加體恤恩。

10、第十恩、究竟憐愍恩。



⑧ 《佛說孝子經》:佛弟子如何報父母恩

東漢安世高所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講到,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縱使「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尤不足報父母恩。」《佛說孝子經》中,佛從懷胎、臨生、養育、教導、與子休戚與共等方面陳述父母對子女的恩情。佛問諸沙門,父母恩重,如何報答。諸沙門答以「唯當盡禮,慈心供養。」意思是極盡世俗之義務,滿足父母之快樂,諸沙門的回答主要是供養父母吃穿遊玩,滿足其感官快樂。佛說此不為孝,真正的孝須能令父母去惡行善,皈依三寶,奉持五戒,壽終生天,世世逢佛,聞法得道。以這種孝為本,能令沙門梵行,君主仁愛,父法明,子孝慈,夫信婦貞。個人進德修業,社會和諧昌明。
《佛說孝子經》之孝道是建立在佛教的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基礎上,善待父母,不但今世善,也要後世善;不但要果善,更要因善,因善自然果善,其中最大的善是見佛聞法,長與苦別,究竟涅槃,對父母之大孝亦以能令父母解脫涅槃為目標。
佛教傳到中國,與中國儒家傳統沖突之一便是孝道問題。儒家之孝主要是敬事父母,承祭祖先:在世,事之以禮;壽終,葬之以禮,逝後,祭之以禮。儒家特別強調子女奉養父母,父母在不遠游,甚至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不敢毀傷,尤其重視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價值觀自然視佛教之辭親出家為大不孝。
「無後為大」的不孝,實際上是個宗教性問題,因為「不娶無子,絕先祖祀」(語出東漢趙岐《十三經註疏》)。這件事很重大,七十年代初出生的我仍然記得,鄉人被罵「絕戶」感覺是莫大的侮辱和難堪。「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吃月子奶,罵啞巴人」是四大缺德事。儒家沒有佛教的輪回思想,人死為鬼,回歸祖先那裡是普遍的信仰。有子不孝,在世父母受苦,但如果有後能祭祀祖先,還不算最大的不孝,無後代祭祀,列祖列宗都可能會在另外的世界挨凍受惡,生活凄慘。祖先鬼要靠後代子孫祭祀來生活,讓人聯想到佛教「餓鬼」一詞。餓鬼的總稱為「薜荔多」(梵語preta),意為「祖先鬼」,以飢渴逼惱,從他希求得名。「薜荔多」之「祖先」大概與中文的「祖先」意義不同,私以為大概更多的是壽命很長的意思。
在佛教看來,眾生福業,從布施、持戒、忍辱而來,尤其是財富,源於前世布施,若是慳吝,易墮餓鬼。中國人古來天災人禍較多,百姓多懷生存恐懼,能夠活下去,能吃飽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希望,無心無力行於布施,然而對於孝養父母,養育子女則有堅定的倫理信念,故生前死後之給養亦從子女獲得,養兒不但防老,而且也是對列祖列宗衣食負責,故「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為大不孝。佛教以離家出家為大善,累世父母都會因此得到利益,勸導父母皈依三寶,聞法得道更是大孝。在古代,子女出家與父母的現世安樂常常產生沖突,而現代許多寺院開始建設安養院,安養院的功能之一就是安置好出家人的父母,既可以使出家人的父母安度晚年,更有利於使父母皈依三寶,聞法得道,善莫大焉!

⑨ 兒女應該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很高興你能問這樣的問題,因為只有一個孝順、或者想孝敬父母的人才會問回這些,贊答一個先。
我覺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多體諒父母的辛苦,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再者就是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少讓父母操心。
第三是盡自己的能力,讓父母過上富足的生活,讓他們辛苦一輩子、養兒女一輩子也衣食無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父母開心,物質補償再多,給錢再多,也比不上讓父母高高興興地生活,安度晚年。
總之,不是幾句話能說得完、說得明白的。不養兒女不知父母恩,父母的恩情是我們報答不完的。但我們要盡力!
加油,為你的孝心付諸行動吧!

⑩ 父母的恩情該怎麼報

父母 這兩個字我看到就會心頭一震 都會止不住流淚 現在還知道要報父母恩的人 已經很少了 少的很可憐了 你真的很棒 很難得 我固然了解兒女的心情 更了解父母的心思 我曾為人兒女 現已為人母 多說兩句吧 暫且不說如何報恩 小孩從生下來的那一天開始 父母就已經不再是自己了(尤其是母親)腦子里和心裡只有兩個字 「孩子 」(而這個時候 他們已經不怎麼會想起自己的父母了) 他們用多年的時間 心血 精力 去教孩子說話 走路 送孩子去能力極限內最好的學校去讀書 教孩子如何做人 乃至於幫孩子娶妻嫁婿 結了婚 又要待孩子的孩子 而他們換來的是什麼呢 很多孩子會嫌父母太啰嗦太絮叨 走路慢了 會嫌父母的跟不上時代了 土裡土氣了 什麼都不懂了甚至開家長會都怕同學會笑話 他們這些孩子早已經忘記誰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 是誰教的他們說話 走路 等父母上了歲數的時候 不但不贍養 而且生怕搭上邊 影響自己的小家庭 再待父母老去的時候他們第一不是流淚 而是父母還給自己剩下多少財產··· 好了 說了這么多 試問天下能有多少個兒女能了解父母的心思 又有誰深刻的知道孩子的成長 成熟 成就到成家都是父母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 其實 父母的要求很簡單 一個簡單的電話 一句關心的話語 甚至一塊錢的黃瓜 都足以讓他們幸福的流淚 都足以用一輩子回味這一份幸福 就一句話 我們好好的活著就是他們的幸福 就是給他們最好的回報

麻煩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如何報父母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福中什麼是指長壽 瀏覽:804
普通的入職體檢項目多少錢 瀏覽:436
50歲型男穿衣搭配 瀏覽:79
祝90歲外婆生日快樂 瀏覽:231
關於孝順的經典詩句 瀏覽:737
昌平區陽光之城養老院電話 瀏覽:576
養老院護工私下怎麼收費 瀏覽:260
阜寧縣養老保險 瀏覽:661
黑龍江養老金15年 瀏覽:106
父母的愛心怎麼寫 瀏覽:2
子女和父母住如何管錢 瀏覽:218
辦理佛山戶口最低退休金 瀏覽:977
老年痴呆手淫 瀏覽:261
出生到現在多少歲退休工資 瀏覽:725
想讓孩子長大給父母買東西怎麼說 瀏覽:6
重慶市養老保險領取計算 瀏覽:790
開個養生中葯材料需要多少錢 瀏覽:218
濟南養老保險去哪裡辦理 瀏覽:993
久久夕陽紅老年公寓 瀏覽:947
老年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