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掃黑風暴》中,孫興的父親是誰
《掃黑風暴》中,孫興的父親是高明遠。這是在劇中結尾才告訴大家的,當時賀芸去找高明遠,並且和他一起討論孫興現在無人管,賀芸警告他讓他多管管孫興,不然就會親手把她送進局子里再也不管了。高明遠當時就說以後會管的,這句話也證明高明遠確實是孫興父親,肯定大家還有一個疑惑是父子兩個人為什麼不是同一個姓呢?
賀芸為了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惡事,為了不讓馬帥說出麥自立的死,在監獄里親自審問的時候動了手腳,結果把馬帥毒死了,還把屍檢報告給替換掉了,還有不斷包庇縱容孫興,在大家准備挖麥自立屍體的時候,她不斷阻撓想要制止,但越是這樣她就越容易被發現。賀芸教子的方法完全不對,也非常自私,不能因為他做壞事就一直慣著他,這不是愛孩子的表現,還有高明遠也是,出了事只會打孫興,他都沒有把孫興當成自己的兒子過,只不過是他的一顆棋子而已。
B. 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才算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啟迪智慧享受快樂
家庭教育是由家庭和教育兩部分組成的,而東西方在家庭與教育方面的觀念又是迥異的。我認為,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東西方完全能夠做到互補,既要發揚我國重視家庭的美德,又要借鑒西方教育子女的先進理念,比如,去掉父道尊嚴,多一些平等和對孩子的尊重;放棄對孩子的支配慾望,多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權;少一些溺愛,多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少一些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立自強;少一些擔心害怕,多鼓勵孩子冒險;淡化分數和狀元情結,著力啟迪孩子的智慧和思辨能力;放棄模仿和形式主義,多鼓勵孩子探索和創新。總之,我們要在發揚重親情、愛撫、孝道、誠信、守紀律、朴實等美德的同時,要採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用知識填滿學生的腦袋,而在於啟蒙和解放,幫助孩子發現自我,培養良好的個性,啟迪智慧和享受快樂。因此,家庭教育並不是要全部代替任課教師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與孩子溝通感情,建立相互的信任,發現和培育他們的志趣,養成良好的品德,培育孩子自學的習慣,端正學習的態度,掌握自學的方法。大量事實都證明,一個孩子只有酷愛學習時,而且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方能成為傑出的人才。
什麼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怎樣看待孩子的成功,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不同價值觀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標准。在一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我們應當以多元的、動態的標准看待成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個人。我國普通的家長,都懷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情結,雖然其情可嘉,但這終究是不可能全部實現的美夢。無論是龍也好,或是鳳也好,無非是指精英人才,比如高級領導人、著名科學家和億萬富翁等。但是,根據精英理論分析,社會精英始終只是極少數,這不是因為個人的智質和努力不夠,而是因為社會精英資源和機會極其有限。比如,美國建國240年,通過競選擔任歷屆總統的只有43人;自1901年到2014的114年中,獲得諾貝爾獎的共有889人;世界擁有億萬富翁最多的美國也只有400人。雖然我們不能放棄成為這樣精英人才的可能,但絕不應該僅僅以此來界定成功,否則不僅造成個人理想巨大的失落,而且還意味著我們教育的失敗率豈不是太高了嗎?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界定家庭教育的成功呢?我認為,一個孩子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到智心身俱增的童年樂趣。進入到成年以後,他們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業,學有所長,找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工作,
C.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出自哪裡
出自《孝經·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解釋: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愛護它,這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讓自己健康成長、按正確的原則做事,讓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景仰,就會讓後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導有方,這是人行孝盡孝的結束。
《孝經》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孝經·開宗明義章》是《孝經》第一章。
(3)於德豪父母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解釋】 孔子在家裡閑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孔子說∶「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甚麼嗎?」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明,哪裡會知道呢?」
孔子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
「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思念你的先祖,修養自己的德行。』」
D. 徐志摩的父親是干什麼的
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字曾蔭,海寧硤石人,實業家,徐氏世代經商,早年繼承祖業,獨資經營徐裕豐醬園。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合股創辦硤石第一家錢庄——裕通錢庄,後又開設人和綢布號。1910年與吳清創辦硤石商團,公舉為團長。辛亥革命起,與吳清一起配合各地革命之需要,協調奔走,出力甚勤。
E. 談談《父母愛情》中,那些孩子們的發展歷程和結局都是什麼
電視劇《父母愛情》:我們聊過了江德福,他為了愛情寧願舍棄仕途,最終和愛人在海島上一起變老;聊過了老丁,他一直想娶一個有文化的女人,然而始終未能遂願;聊過了歐陽懿,他清高孤傲,卻在荒島上逐漸放下架子,成為了被老百姓尊敬的先生;聊過了安傑、安欣、安泰、叢校長、楊書記……聊完了這些成年人,小編突發奇想,何不聊聊島上的孩子們?
劇終,全家為江德福過八十歲大壽,所有的子女和兒媳、女婿都來了。大兒子江衛國,大校旅長,給父親送了一份禮物,那就是父親一生的檔案資料冊。二兒子江衛東,後勤部門的中校部長,給父親送了一件軍裝。大女兒江亞菲是干休所的負責人,團職幹部,女婿是大學教授。小女兒是學校校長,女婿是副軍職幹部。小兒子是茶館老闆,相對差一些,也算小有成就。
至於老丁的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有穩定的工作。歐陽懿的兩個女兒,一起參軍入伍,此時也工作穩定。江昌義應該會成為歐陽懿的女婿,此時的他至少也是團職幹部吧。安泰的兒子呢,在小姑父的幫助下, 也算事業有成。總而言之,劇中的這些幹部子弟,還有他們的親戚,要比社會上的大多人發展得好。所以我們要加倍努力,才能讓子女有更好的起點和未來!
F. 德約科維奇的家族是干什麼的很厲害嗎是豪門嗎
也許是看膩了費德勒整天奪冠,也許是等煩了納達爾的每次突破,今年上海大師杯,塞爾維亞人諾瓦克•德約科維奇成了「香餑餑」。昨天,他為自己的贊助商a-didas做宣傳活動,其間搞怪無數,這個只有20歲的塞爾維亞人說自己是個很有幽默細胞的人,在傳授小朋友之後,德約科維奇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老爸開滑雪場弟弟也打網球
德約科維奇的運動細胞可能算是遺傳,老爸曾經是職業的滑雪運動員,叔叔是踢足球的,小德小時候就體現出了很多運動天賦,滑雪、足球、網球的成績都不錯。選擇網球,也是家裡人的主意,「我那時候還小,只能聽爸媽的安排,只要是運動我都很喜歡。可是那時候我住的地方沒有任何專業的設備,沒有職業教練,於是我就去德國學習網球。」出國訓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德約科維奇回憶說,「2年前,老爸開了個滑雪場,但規模非常小,那裡只有一個餐館,而且他們經營的收入很難支付我學習網球的費用,不過現在好多了,規模也大了起來,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去年小德還只排名世界第25位,不到一年他已經躥到了第三的寶座,突然成了巨星,小德說「壓力很大」,「有媒體的壓力、有球迷的壓力,我不想讓我身邊的人對我失望,我也想打好球,賺足夠的錢讓我家人生活得舒服,所以我要求自己善待每個人,努力打好每場比賽。」
小德還有兩個弟弟,現在也打網球,「我最小的弟弟跟我水平差不多,很有天賦,我回家時都會去幫助他們。」
和勞爾是哥們最愛馬拉多納
在第一天訓練的時候,小德就把大師杯賽場比作「足球場」,他訓練接近尾聲的時候,還開展了足球游戲,看得出他很愛足球。「我確實很喜歡踢足球,我喜歡馬德里,我也喜歡很多西班牙球星,我跟勞爾是非常好的朋友。老一輩的球星,我還是最愛馬拉多納,現在的我還喜歡卡卡、小羅等。」美網賽前一周,德約科維奇收到了一件馬拉多納親筆簽名的球衣,「你的朋友迭戈」的落款更讓他受寵若驚,「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我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我會一輩子都好好珍藏的。」德約科維奇透露,他和老馬的友情始於德國世界盃,「小組賽阿根廷對塞黑那場我有VIP票,進場之後發現我很幸運,馬拉多納坐得離我很近。更不敢想像的是,後來我們倆還合了影。我是馬拉多納的球迷,是這位傳奇巨星的超級粉絲,在球場里他永遠都充滿了激情,真的非常感謝他送我這么好的禮物。」
模仿只為好玩還未得罪別人打德約科維奇小時候起就喜歡模仿,現在是職業網球選手,小德就情不自禁地模仿起其他選手來,莎娃、羅迪克、納班、納達爾……昨天在現場他也亮了絕活,一段羅迪克的模仿秀引來掌聲和笑聲,對此小德說:「模仿就是為了好玩,根本沒有侮辱或者要去得罪誰的意思,只是覺得網球競技很枯燥,這是讓我在這個運動中更多地享受一些樂趣而已。」
當年小德模仿莎娃,莎娃就有些生氣,不過後來還是一笑了之,有沒有得罪人呢?小德說,至今還沒有,「當然任何一件事都不會得到百分百的喜歡,不過我模仿的一般都是好朋友,他們不會生氣的啦。」
G. 父親姓於,母親姓謝,是個牛寶寶,男孩,請給取個好聽的名字!
於治傑 於梟城 於瑗雪 於子華 於小城 於立智 於志濤 於禮昊 於嘉林 於海健 於梓翰 於天東 於嘉煙 於藝聿 於江兮 於玉興 於南浩 於鉅欣 於嘉陽 於原銳 於澤軒 於智龍 於文卓 於珥陽 於碩涵 於東寅 於浩濤 於鷺強 於佳文 於煜然 於依天 於青語 於寶然 於志涔 於子凱 於小軍 於翼然 於獻蘆 於晟潤 於茂港 於光泓 於志駿 於思駿 於錦澤 於福華 於國誠 於定強 於晨豪 於心林 於至晟 於渝偉 於偉華 於生光 於風城 於鳳霖 於志元 於涵聖 於東一 於子軒 於中北 於霧軒 於雲華 於欣源 於建翔 於思霏 於華林 於奕彤 於之龍 於奕如 於加遠 於小魁 於福民 於守軒 於登滔 於笑鋒 於世龍 於志宇 於飛芳 於文忠 於余樂 於書默 於小研 於守籃 於若駒 於智濤 於鎮華 於俊泓 於文樺 於五宸 於首鈺 於良劍 於子平 於金昊 於毅辰 於勝霖 於昱瓊 於堂宇 於家堯 於茲寒 於振恆 於昱函 於冠堯 於子海 於正勁 於孝昌 於澤磊 於昕濤 於鵬漩 於駿新 於俊鵬 於冬彤 於兆貴 於世寶 於京萱 於鼎祺 於曉鈞 於小林 於昭昀 於瀚楦 於景雨 於佳昊 於開理 於佳軒 於翊躒 於成鍇 於嘉昂 於端華 於彤謙 於安淋 於來丁 於致會 於聖銳 於君哲 於睿龍 於鈺桐 於雲錚 於文峰 於傑民 於子強 於材桉 於睿華 於忠燁 於德偉 於中昭 於依詒 於微慶 於思斌 於正軒 於揚陽 於才中 於銘濤 於玥桉 於中寬 於汝宇 於福麟 於和涵 於雲傑 於沐傑 於小翼 於子恩 於紹楠 於林檸 於文翰 於奕菲 於軍中 於思鈞 於王銘 於遇泉 於科奇 於朝雲 於梓玄 於子源 於嘉家 於康軒 於靖林 於國潤 於守天 於一泓 於澤樂 於師浩 於振豪 於申韓 於子臻 於少宇 於家晗 於青平 於彥朵 於澤凡 於清心 於才瑜 於佳帆 於建豐 於爽山 於嘉林 於子宇 於惠昂 於翰宣 於曉文 於仔翔 於樂鋒
H. 如何做當代合格父母
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一個學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樣也是教育
孩子。而往往我們當中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上了學,吃穿問題由
家長解決, 而教育問題全部由教師去管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同樣一個
教師在同樣一個班級上課, 為什麼學生的學習成績會有很大的差異?
這其中關鍵還在於家庭教育。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孩子教育得好壞將決定整個家庭的命運。 子
女的家庭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為千家萬戶共同關心的話題。 《教育信息
報》曾刊登過一則消息,標題是《半數學生不喜歡家長》文章寫道:
「日前,某地市婦聯對有讀書孩子的 700 戶家庭進行了家庭教育現狀
抽樣調查。調查的結果發現: 54.5%的學生在『最不喜歡的人』一欄
中填的竟是『家長』。而對『你所關心的家庭大事是什麼』這個問題,
90%的家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子女教育』 。為什麼,最關心孩子的
教育問題的家長卻成了孩子最不喜歡的人?我覺得這些孩子決不是
全盤否定「家長」,而只是不喜歡家長的某些教育方法和一些教育方
式,如打罵、體罰、嘮叨等等,這些已經不符合當今學生心理的發展。
那麼如何能做一個稱職的家長,在品行、性格、學習方面對孩子進行
良好的教育和影響呢?我想,從六個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
一、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家長?(孩子對父母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 我國獨生子女群體的崛起, 我們對子
女的教養問題已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興趣和關注, 特別是對如何做稱職
的家長尤為重視。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之師,所以家
長要勝任教師這一角色。 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父母呢, 很多學者都做過
調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國學者 R、F 尼赫茨為了弄清孩子對自已的
父母究竟有什麼要求,調查了十萬個孩子。
其中,有 10 條最有影響: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以上 10 條要求,即有孩子對父母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方面的要求,
也有孩子對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
二、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好家長:
教育孩子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則:
鼓勵為主。 年齡小的孩子通常是以成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 孩子有
了缺點,家長應通過講故事、講道理等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別人的優
點。當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有了進步時,要多採用肯定、鼓勵、表揚
的正面教育方法,促使孩子的行為朝著家長所期望的良好目標前進。
年齡大的孩子則應多與他溝通, 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 多了解孩
子的心聲,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施教者對孩子的教育方向與要求要取得一致, 包
括父母雙方、 祖輩以及學校, 這樣就能促使孩子的行為向著同一個方
向發展。如果施教者對孩子的教育不一致,勢必互相干擾,使孩子是
非不清,無所適從,甚至形成兩面性等不良個性。
嚴愛結合。 每位家長都深愛自己的孩子, 但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愛
得不當,出現了驕縱、溺愛的現象,這就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了。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應做到嚴愛結合,要堅持原則。營造和諧的家庭
氛圍。如果家庭中經常充滿歡聲笑語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
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長。良好的親子關系應建立在民主、平等、
信任、尊重和愛的基礎上,父母既是教育者,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
孩子不僅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懷, 而且受到尊重。 建立了這樣的親子
關系,孩子就有了比較寬松、 良好的成長環境, 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三、當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誤區
養而不教,重養輕教。
⑴有些父母比較重視供給子女吃的、穿的、用的,滿足其物質需
要,而忽視對子女的品德教育。沒有健康身體的是廢品;沒有真才實
學的是次品;沒有良好品德的是危險品。
⑵有的父母常說工作忙、時間緊、文化低、水平差,為自己未盡到教
育子女的責任圓場。子女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關懷、呵護、教育。在子
女成長時,女兒向母親學會怎樣做女人,和父親在一起產生安全感、
學會與異性交流; 兒子和父親接觸時則學會自信和做男人, 與母親在
一起感到人世間的親切,也學會與女性相處。家庭的氛圍也很重要,
和睦、安全、親切的家庭培養人樂觀、平穩的個性,子女的一生都有
益。但只有父母一方時,子女缺乏另一方的照顧,易在心理上出現問
題;如長期丟給老人, 或全托,其中以父母都不照料子女問題最嚴重,
祖父輩或老師們的照料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 缺少父親的照料會使子
女產生自卑和不安全感; 沒有母親的關心會使孩子感到缺乏幸福感和
親切、溫柔感, 以上兩者的任一方缺少都會使孩子在前途的選擇、人
際關系的溝通上產生障礙。
⑶少數人甚至認為教育是學校老師的事, 以推卸自己對子女進行
教育的責任,使家庭教育留下缺口。
2.寬嚴失度,方法不當
⑴管教不嚴,錯把寬容當愛護。
⑵管教過嚴,錯把粗暴當嚴教。
⑶一味溺愛驕慣、偏袒護短甚至埋怨別人、責怪學校。
⑷一慣粗暴簡單,一發現子女的缺點錯誤,就動輒訓斥、辱罵、
拷打、餓飯、關鎖、驅趕。
3.缺乏一致,相互抵消
⑴父母對子女道德要求不一致。一個寬,一個嚴,一個說好,一
個說壞,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唱對台戲,致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
⑵父母言行不一致。要求子女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子女
無所適從,對道德規范迷惑不解,甚至養成表裡不一,見風使舵的習
氣。
4.言行不檢點 ,身教言教差
⑴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出表率,或者行為粗魯出口成「臟」 ,或者散
布庸俗世故,宣揚封建迷信。
⑵家庭關系不和,甚至父母離異,造成家庭結構破壞。
⑶家風不正,有酗酒、賭博、偷竊、腐化等惡習。
5.過分要求,脫離實際
⑴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提出過分的要求。
⑵過分要求孩子老成或將過重的功課壓在孩子身上。
(二)當前家庭教育對策
1.明確和提高為國育才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家長要對子女進行全面的注意,包括德、智、體等方面。若不注
意子女的全面發展,無論子女成了「三品」中的哪一品,對社會對家
庭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以致終生遺憾。
2.在家庭里創造教育子女良好環境的新型家規,家長要用平等的態度
對待子女。
家長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子女不僅是社會主義的家庭本身就應當
是民主的,而且是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家長應當尊重孩子,讓他們
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應當和他們平等地討論問題, 不要嘲笑他們
的幼稚,也不要訓斥他們的謬誤, 要使他們感到父母同時也是自己的
最親密的朋友,並願意把自己的苦惱、疑問、困難向父母提出來,求
得指導。
3.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及成功經驗,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長應更加註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注重自身的修養。因為,一句
話、一件事的錯誤往往會使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失去威信。另外,一
些不自覺流露出來的錯誤觀念對子女的影響也往往較深, 以後糾正需
要很多倍的力氣才行。 家長要有更多的耐心, 對子女的教育一定要抓
緊,但不可過於急躁。對子女的錯誤觀點的改變,只能依靠事實、道
理、感情,而不能靠簡單、粗暴的方法。
4.家長主動和學校配合,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教育子女
單靠學校是不夠的。
5.創建幸福美滿、互助合作新型家庭關系,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
保證。
四、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1.習慣是人們長期從事某種活動形成的比較固定的行為和傾向。
這種行為和傾向一旦形成, 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 否則就會感到
不適。因此,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十分重要。
2.良好學習習慣的內容包括:⑴熱愛學習的態度;⑵善於動腦、
學以致用的能力;⑶科學的學習方法。
3.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措施有以下幾方面:⑴抓態度作風。家長
應經常檢查孩子是否專心讀書,是否按時完成作業,書寫是否工整,
對學習能否知難而上,持之以恆。⑵抓作業。家長應察看孩子放學回
家是否自覺做作業,做作業前是否復習,做完作業後是否檢查,對老
師指出的錯題、錯字是否更正了,作業本是否整潔。⑶抓能力。家長
應察看孩子是否有復習、預習、記憶、思考、寫作、運算的能力。⑷
抓技能技巧。 家長應察看孩子的作業是否格式正確, 寫字是否又好又
快,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學習效率如何。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⑴從「強制」入手,
嚴格要求、耐心講解、仔細觀察、隨時糾正。⑵要具體指導。一點一
滴地糾正學習中的不良習慣,發揮模仿優勢。⑶要因勢利導。發現孩
子自覺學習的行為時要及時鼓勵,使之鞏固,逐漸形成習慣。⑷不斷
提出新要求。要勤檢查,勤督促,及時鼓勵,提出要求。⑸要創造學
習條件。要讓孩子在書桌上學習,要給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5、文化水平低的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學習?
文化水平低的家長輔導孩子的確有一定困難。 但決不是就不能輔導
孩子學習。具體地講,可以做下列事情:
1.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⑴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不在家打
撲克、麻將,少看電視,最好給孩子一個較僻靜的場所。⑵備齊學習
用具和工具書。 ⑶訂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報刊、雜志、參考書。
2.要減輕孩子的家務負擔。學習是孩子對社會承擔的頭等義務,
是艱苦的腦力勞動。 家長一定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家務負擔, 讓他們有
充足的時間,集中精力搞好學習。
3.要經常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要經常和老師取得聯系,了
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並可以向老師請
教解決辦法。
4.要學會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⑴放學後家長要督促孩子認
真做作業並檢查做作業、 預習、復習情況。⑵定時翻看孩子的作業本,
看老師批改的多不多,打了多少分。如果錯的多,分數差,就要幫助
孩子查明原因,及時補救。 ⑶檢查孩子的作業是否整潔。這是檢查孩
子學習情況的重要方法。
六、孩子沒考好,家長怎麼辦?
孩子在學校要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考試, 這些考試是對孩子學習成
績的檢驗,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鍛練。為此,家長對考試給予了極大的
關注。應如何看待考試成績呢?考試成績可分為卷面成績和標准成
績。卷面成績與試卷的難易程度有關,試卷容易時, 80 分可能是最
低的得分;試卷難時, 60 分可能是最高分;若在同一天,先用容易
的卷子考試,再用難度大的卷子考,得分自然是先高後低,這能說明
學生的學習退步嗎!可見,卷面成績不能准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
標准成績簡言之即順序分、名次分,它與試卷的難度無關,只與考生
在整體中的位置有關, 標准分越高在整體中名次越靠前。 標准分具有
可比性,即:同次考試標准分高的學生學習好; 某次考試與以往相比,
標准分提高了就說明進步了,標准分降低了就說明退步了。總之,對
待學生的考試成績看名次的進退比看卷面分更科學。
考試後,若孩子的名次(或標准分)低於以往,則說明孩子在這
次考試中沒有考好。孩子沒考好,父母應該:
1.弄明白沒考好的原因。是基礎知識學的不好還是基本技能訓練
不夠?是身體不適還是怯場?找出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葯。
2.孩子因沒考好而苦惱、煩悶時,家長應給予關懷和安慰,然後
幫助孩子找出原因。
3.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教訓,也要從自己的方面找原
因,制定出具體的努力措施。
4.家長要正確看待分數。要重視,但不要迷信,對孩子的成績應
有個全面的評價,不被分數左右。
家長同志們,社會、學校、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主要因
素,而家庭環境,是關繫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 和諧、
民主的家庭氣氛, 是建立良好家庭環境的基礎, 和諧使孩子感到家庭
的溫暖,有依賴感,安全感,民主使孩子具有平等的意識,感到心情
舒暢不受壓抑,並意識到自己在家庭或學校、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家
長要學會尊重並傾聽孩子的心聲,要在共同的活動(外出、購物、旅
游、訪友)中建立感情,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幫助引導他們處理各種
事情,克服調節自己的情緒,達到心理健康,培養孩子自信心和健全
的人格。家長同志們,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只要我們的孩子擁有
一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體魄, 並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考驗, 他們的學
習就會成為樂趣。 精神就會充實, 朋友就會眾多, 生活就會更有意義。
讓我們共同努力,滿懷豪情。使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做人、
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存、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做一個德、
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世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