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長應該給孩子多少壓歲錢
春節期間,記者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壓歲錢收入狀況進行了調查:小學生的壓歲錢普遍在3000元—5000元之間,初中生的壓歲錢數額則在2000元左右,大學生壓歲錢通常在1000元—2000元之間。超過7成的孩子對壓歲錢都有自主支配權,但能夠主動理性消費,把錢花在有用處的不足四成。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每到春節,最歡喜、也是最「富有」的莫過於還在享受「壓歲錢」待遇的孩子們。近幾天,記者通過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的調查,發現金融危機並沒讓虎年的壓歲錢「縮水」,相反還有「行情」看漲之勢。
調查顯示,孩子壓歲錢的金額和年齡呈反比:小學生的壓歲錢普遍在3000元—5000元之間,初中生的壓歲錢數額平均在2000元左右,相對年紀最長的大學生,壓歲錢則通常在1000元—2000元之間。對於怎麼花的問題,超過7成的孩子對壓歲錢都有自主支配權,初中以上的學生大部份表示「我的壓歲錢我作主,喜歡怎麼花怎麼花。」而能夠主動理性消費,把錢花在有用處的不足四成。
孩子的錢包變成「超級小胖」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給孩子的壓歲錢也可謂一年一個「台階」,日漸豐厚起來。壓歲錢的數目呈年年攀升之勢,幾十塊、幾百塊,乃至上千塊……足夠「殷實」的「紅包」 開始流入孩子們的「小腰包」。一個春節下來,「壓成」幾百上千的「小富翁」大有人在,甚至一個春節收入上萬的「暴發戶」也不乏其人。
某小學的王老師告訴記者,每年寒假收假後,學校都會對學生的壓歲錢做一個調查,以去年為例,他們班有66個學生,壓歲錢收到1000元以下的佔5%,2000至3000元的佔10%,收到3000元至5000元的佔80%,收到萬元以上的佔5%。
「今年問了我們班幾個學生,情況和去年差不多,給孩子錢的多是父母、親戚。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家長捧在手心裡養,逢年過節甩手都很大方,少則一兩百,多則上千元。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的一給就5000元、1萬元,我們班有幾個學生就收到這樣的大紅包。」王老師說。
相對於小學生的年終「大紅包」,記者采訪了10位家長,這10位家長中有7位家長領到單位的年終獎,獎金從2000元至1萬元不等,有3位家長因單位效益不好,或自己做生意沒賺錢,甚至一分年終獎都沒拿到。「現在的小孩太幸福了,過年收壓歲錢都比我辛苦一年拿的年終獎多。」肖女士感嘆說。
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收到的壓歲錢通常在1000元—2000元之間,一些大學生稱:「都那麼大了,不好意思收壓歲錢,從上大學開始就沒再接過別人給的壓歲錢。」
從給壓歲錢的金額上看,40%的家長給壓歲錢起點都是200元,「前兩年給100元,可今年很多親戚、朋友給的紅包都不會少於200元,所以我發出去的紅包每個也不會少於200元。」在機關單位上班的黃先生說。
「我的壓歲錢我作主」
「我的錢大部份會被爸爸媽媽沒收掉,留給我500元自己用。」采訪中,大部份小學生表示,收到的壓歲錢會被父母回收,有30%的學生保存部份壓歲錢,這些錢他們有的稱會去買學慣用具,有的稱想買零食和玩具,還有的想買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同學。
相對於小學生遭到的「收入縮水」,中學生和大學生則有很大的支配權。經過調查發現,16歲以上的學生,幾乎90%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壓歲錢,其中,有35%的學生回答壓歲錢用於購買學慣用品;有30%的學生回答用於娛樂享受;有5%的學生回答用於交友;剩下的回答用於其他方面。
而問到大學生,大都不加思索的回答:「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吃點玩點就用了。」還有幾名大學生表示假期里會出去旅遊,壓歲錢正好派上用場。
「我認識一個初中生,他的壓歲錢花得挺有意義。他們學校開設了了解股票等金融知識的課程,這名學生就把他的壓歲錢拿出一部份去炒股,實踐實踐。炒得不多就幾千元,但能理論聯系實際,學到東西,這樣花壓歲錢挺有意義。」王老師說。
在調查壓歲錢的「流向」時,記者特意問了所有被調查學生一個問題:當你得知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急需一筆醫療費時,你願意把壓歲錢捐給他嗎?90%的學生表示願意,但不是捐所有壓歲錢,捐一、兩百塊錢或是幾百塊錢不成問題。個別大學生則表示「要看心情而定。」
家長是否會幫孩子理財?
何先生是做生意的,朋友不少,每年春節,兒子的壓歲錢都頗為豐厚。以往兒子拿到壓歲錢都會主動上繳,不過到了今年,兒子卻打算「據為己有」。當兒子向王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後,父子倆爆發了激烈的爭執。「13歲的孩子身上怎麼能放這么多錢?何況他收到的錢都是我送出去了的,於情於理都應該交給我。」
市民雷女士的態度截然相反。「孩子大了,應該培養他自己的理財觀,自己管理壓歲錢,我相信她不會亂花錢。」雷女士建議女兒,今年的學費、上輔導班、培訓班的費用都由自己買單,不要再向父母伸手要錢。
對於回收來的壓歲錢,有的父母表示要存起來,以後給孩子上學或出國用,有的稱會在家庭開支內消化掉,還有的會給孩子買保險、買教育基金等。而對於會不會教孩子理財?大多數家長表示不會太多的干涉,也相信孩子不會亂花錢。
家長發言
壓歲錢意思一下就行了
代越(34歲,銀行職員):不要讓孩子被錢沖昏頭腦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大人給的都是一塊錢的硬幣,錢不多,但很高興。過完年之後,都會交給家長,用來交學費什麼的。那時候,我媽媽會說,小孩子得到的壓歲錢都是父母「發」出去的錢,所以要還給父母。但現在的孩子不會這么想,他們覺得,你把錢給他,就是他自己的了。我覺得家長要多對他們講壓歲錢的真實意義,不要讓他們被錢沖昏了頭腦。
俞成華(42歲,保險公司職員):壓歲錢意思一下就行了
壓歲錢本來就是給來給去,給多少完全沒必要跟風,在這點上我覺得應該學學我媽。盡管現在家庭條件不錯,但我媽媽給小孩的壓歲錢還是50元。套用我媽媽的話說,壓歲錢就是讓孩子高興一下,孩子又沒什麼花銷,意思一下就行了,給多了還容易讓小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孩子心聲
希望父母讓我保管壓歲錢
何興源(男,12歲,小學六年級):想用壓歲錢去買個PSP
我覺得壓歲錢可以用來實現一些平時不能實現的願望,比如我想要家長買什麼東西,他們不肯買,有了錢我就可以自己去買了。我媽媽雖然說壓歲錢歸我管,但她老是讓我去買書什麼的,我根本不想買,現在的書到圖書館去借就可以了。我想用壓歲錢去買個PSP,不知道她會不會同意。
夏淼(女,14歲,初中二年級):希望父母讓我保管壓歲錢
我希望爸爸媽媽可以讓我們自己保管自己的壓歲錢,不要老是收回去,然後就不見了蹤影,歸他們所有了。如果怕我們亂花,可以弄個定期存摺,把每年的壓歲錢都存進去,到時候我們也算有了一筆自己的積蓄嘛。
專家支招
壓歲錢可以
這么花
很多孩子並不明確壓歲錢的祝福意義,而把它當作「橫財」,毫不珍惜。對於這種情況,理財師建議,大人要讓孩子認識到壓歲錢的內在意義,作為孩子,應該感謝長輩的關愛。另外,孩子們沒有任何理財意識,對於金錢的支出沒有合理的規劃,只憑自己好惡來使用。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理財師建議,為了防止孩子亂花壓歲錢,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個理財規劃。
首先,建立一個記賬簿,讓孩子記錄下由誰給的,給了多少壓歲錢,同時也記錄下長輩的殷切關懷,這可是一筆濃濃的愛心賬本。其次,記錄每天的現金支出,每月做一次總結,做一次比較,看看哪些錢的花費是必要的支出,哪些是無謂的。幾個月下來,孩子就會自覺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第二,讓孩子花錢其實也是「成長的需要」。理財師表示,讓孩子學會選購簡單的學慣用具和生活必需品,可以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社會交際以及打理財產的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規劃,用多少錢購買學慣用品,用多少錢娛樂,用多少錢儲蓄,用多少錢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理財師說,讓孩子自己掌握、使用壓歲錢,他們才有可能知道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才能學會合理消費。
此外,家長還可以把壓歲錢作為對孩子學習、生活進行獎勵的基金,以此激勵和強化孩子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比如,對孩子付出的勞動,做出的貢獻,取得的成績,家長可以按照約定,讓孩子從這一筆獎勵基金中自行提取一部分,作為對自己的獎勵,並激勵他們再接再厲。
㈡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 給多少合適
小孩好騙啊。一些零錢就行未必是整鈔吧。如果父母在考慮200元的紅包袋袋吧。(反正你有小孩也可以要回來的。感覺等於是交換錢而已。)最好還是看經濟能力吧。說真的親戚也不會太在意這些的。
㈢ 你認為過年時,家長給孩子多少壓歲錢最合適
認為過年時家長給孩子壓歲錢,200到300最合適,因為壓歲錢只是一個美好的寓意,並不代表多少,給孩子太多容易讓他對錢產生依賴感。
㈣ 過年給小孩到底多少壓歲錢最合適
過年的時候,可以給自己的小孩500塊錢,我認為這些錢就夠小孩子用了,小孩子可以買一些文具,包括書籍等等,也可以買一些小玩具。
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我認為給200塊錢的紅包就可以了,如果別人加給自己孩子的紅包比較多的話,那麼你也可以適當多給些錢。
我們說到過年紅包,那是我們對孩子的一點祝福和心意,但紅包里的錢可就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了。比如一個包399一個包366,這裡面的差別和意義在哪兒呢?
一、紅包399與366的差別
那實際上399代表了更多的意思是祝福未來長長久久,而366則是希望能夠六六大順這樣的意思,所以這兩者從寓意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都有著不同的祝福寓意。如果硬要說差別就是少了33塊的差別。
二、常見紅包數額寓意
1、288——取尾數諧音「發」的寓意。
2、366——取尾數順順利利的寓意。
3、600——代表大家都順,數字6本來就是個吉利數字,帶6的600又是雙數,00又代表朋友夫妻二人花好月圓,圓圓滿滿,既然順應了結婚紅包宜講究雙數,以表達好事成雙的祝福。整數也乾脆利落,好聽又吉利。
4、666——可代表順順順,意思是祝福夫妻二人順順暢暢,你也一帆風順。
5、800——數字8向來被視為吉利數字,諧音「發」,意寓發財,順利。
6、888——可代表發發發的意思,意思是祝福夫妻二人發財,順利。
7、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誼天長地久,夫妻恩愛也長長久久。
8、1001——這個一般適合父母送給新人,千里挑一。
9、1314——一生一世。意寓新人感情甜蜜,長長久久,一生一世。
10、1588——圖的就是一輩子我發發,這是寄寓新人美好的祝福,同時也是為自己討一個吉利。
11、1666——人生一路順風如意,寓意新人今後的路會一帆風順,吉祥如意。
㈤ 家長壓歲錢給多少才合適
給子孫壓歲錢,是傳統民間約定,不是法定義務,全國各地因情況而異,沒有統一標准,給多給少,全看各自家庭條件,家庭條件好的就多給點,家庭條件孬的就少給點,量力而行、不打腫臉充胖子、不借題任性發揮就行。
不受法律約束,並不意味著毫無規約共識可循,除去特困、特豪、特別情況外,過年給子孫壓歲錢要注意「三大差別」,既地區差別、城鄉差別、年齡差別。
地區差別宏觀劃分,可分三大片塊:長江以南,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城鄉差別可分城裡較好家庭,鄉下較好家庭,城裡一般家庭,鄉下一般家庭。
年齡差別,子孫6歲之前一個檔,12歲之前一個檔,18歲之前一個檔。
以城鄉一般條件為坐標,列舉幾例,僅供參考。
一,案例1,長江以南農村6歲以下兒童,牛年壓歲錢標准為600元,12歲以下少年為800元,18歲以下青少年為1000元。由於鼠年物價上漲過快,牛年的壓歲錢也要水漲船高。
二,案例2,黃河以南6歲以下農村兒童500元,12多以下600元,18歲以下70O元。
三,案例3,黃河以北6歲以下300元,12歲以下500元,18歲以下700元。
四,案例4,長江以南6歲以下城市兒童,牛年壓歲錢為800元,12歲以下1000元,18歲以下1500元。
五,案例5,黃河以南6歲以下為600元,12歲以下為800元,18歲以下為1000元。
六,案例6,黃河以北城市6歲以下兒童500元,12歲以下600元,18歲以下為800元。
註:這個標准,指向單一,若是多子孫家庭,當然要一事同人。但是,也要考慮時代發展變化,對壓歲錢擁有人的產權、使用權產生的變化,小孩不一定給到小孩手裡,大孩一定成了大孩的零花錢。過年給壓歲錢,應考慮大孩的期望值。
㈥ 壓歲錢給小孩一般給多少
根據自己的收入確定:這一點很好理解,掙得多可以多給點,掙得少就少給點,關鍵是不要和別人攀比,根據央視網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壓歲錢500元以下比較合適,其中認為應該給100-200元的人最多。
不應超過平均水平太多:即使是富裕人群,給壓歲錢時也不要「有錢就任性」,而應該照顧到周圍人的感受,你一個人給的多了,似乎是很有面子,但實際上卻把其他收入較低的人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兼顧其他情況:壓歲錢畢竟屬於人情來往,每個家庭情況不一,選擇也不一樣,晚輩中只有一兩個孩子和有一二十個孩子,壓歲錢肯定是不一樣的;關系較近的和關系疏遠的,壓歲錢也不會一樣。
壓歲錢該怎麼發?不同年齡不同的發法。12歲以下的孩子:他們一般都會把壓歲錢全部上交給家長,你需要做的就是記得在紅包上寫上名字,以免小孩兒給父母匯報時分不清哪個紅包是誰給的,這樣包的多的就虧大了。
12-16歲的孩子:他們處在叛逆高峰期且初步意識到了錢的價值,有個別孩子為了獲得壓歲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可能會私自截留,不向父母如實匯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切記要在孩子父母在場的時候給壓歲錢。
16歲以上的孩子:他們基本有了一定的財商,而且懂得了人情世故,會向父母如實匯報壓歲錢來源,所以發壓歲錢的方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多大的孩子不該給?每個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樣。
年滿16歲或18歲:在一些地方,認為孩子18歲就已經成人了,這個時候已經不適合再拿壓歲錢,有時候,這個年齡甚至會提前到16歲。
已工作有固定收入:工作後有了固定收入,也有不少年輕人已經羞於再向長輩討要壓歲錢了,所以,不少地方也是以孩子是否工作,是否有固定收入來確定給不給壓歲錢的。
已成家立戶:對於少數特別「寵」孩子的家庭來說,壓歲錢甚至一直會給到25歲以後,不過一般來說,再怎麼寵,當孩子已經結婚成家,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後,長輩們基本上都不會再給壓歲錢了。
㈦ 給小孩壓歲錢多少
過年給小孩多少壓歲錢合適
1、按規定習俗給。
有的地方人情分子錢給的比較多,兩百五百一千很正常;有的地方人情分子錢給的少,壓歲錢給個五十一百兩百也很正常。到底給多少合適,可按所屬地域的習慣來給。
2、按往年來往錢數給。
大多數的家庭都有孩子,長年都工作在外,一年也不怎麼聯系溝通,見面也不知道說什麼,但心裡的感情親情卻都在。壓歲錢似乎就成了一種溝通的方式,見面給個紅包表達自己對親人的祝福。一般大家都會按去年給的數來給,比如去年對方給你家孩子200,今年你也給對方孩子200,這樣其實是最合適的,誰也不吃虧,但如果自己經濟情況特別好,也可以多給點。
3、按孩子人數給。
對於有些孩子較多的家庭,這種情況就按對方孩子個數來給,拆分紅包或適當加些錢再拆分,這樣其實挺合適的,對方也不會有意見。
針對不同的對象和家庭,按自己的真實情況來給,人情分子很難做到人人滿意,從心出發就好。
給壓歲錢的正確方式
1、當著家長的面給壓歲錢
給孩子給壓歲錢的時候,最好是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時候給。這樣,家長能看到,也不至於孩子把錢花了,而孩子的家長卻一無所知。
2、說點吉利話兒
在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不能只把紅包遞給孩子就完事了,可以講一些祝福孩子的話,比如:學業有成、健康成長等。
3、給紅包也講究方法
在給紅包的時候,不要孩子一來了就拿出紅包,可以先和孩子玩一個游戲或一起聊聊天。增加一點拿紅包的趣味。
過年給小孩多少壓歲錢合適 壓歲錢的正確方式2020
孩子的壓歲錢給誰管
1、 寶寶還很小,那當然爸媽管,但可以以寶寶的名頭開個銀行賬戶,或買一些靠譜的理財。
2、 如果寶寶已經長大了,同時有了一定的數字概念了,可以先帶他去看看各種東西的價格先,並有意識地讓寶寶一起參與結賬付款,讓他對錢和換算更有概念。
3、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拿出少部分錢給寶寶練手,比如多少天內由寶寶自己分配,爸媽可以指導,但不能替代,結束之後和寶寶詳細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下次如何規避等等。
4、 等到寶寶有個合理的收支了,並對錢有一定的認知了,可以讓他們保管部分壓歲錢(鑒於現在的寶寶壓歲錢實在太多了,都給他們不現實,但一點都不給也說不過去)。
5、 如果是爸媽替寶寶保管,去銀行開戶、存錢最好帶上寶寶,讓他知道自己的錢的去處,然後,每一筆由壓歲錢花出去的開銷、結余,也都及時和寶寶知會一聲。
㈧ 給孩子發壓歲錢發多少
給孩子發壓歲錢的話,看是給誰發分等級的唄,一班的發100,剩下的300或者500,因為人和人之間相處,沒辦法劃等號
㈨ 過年給小孩壓歲錢多少合適呢
給孩子壓歲錢多少合適?這個應該根據兩家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自己的經濟狀況來決定,並沒有什麼一定的標准,而且還要注意走鄉隨俗
過年該給孩子多少壓歲錢?並不是越多越好,家長不要搞錯了:
其實有很多家長都有過像婷婷一樣的疑問,不知道在過年的時候該給家裡的小孩子多少壓歲錢比較合適。
但是,看著身邊的人越給越多,又會害怕說被別人知道自己給的紅包並不大而丟臉,乾脆硬著頭皮學著別人的樣子,也給孩子包大紅包。
如果說孩子不多,包一兩個大包也就算了,但是如果像婷婷家一樣有很多孩子的話,那給包很大的紅包就難免會讓有些人承受不住。
而且,其實給孩子包太大的紅包,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弊無利的。
如果家長總是給孩子很大的紅包的話,孩子很可能會養成攀比的惡習,還會拿自己的紅包和他人炫耀;
而且,孩子還可能會養成鋪張浪費的壞習慣,在收到大人給的紅包以後,亂花錢。一旦養成了這種不良消費習慣,將很難改正,還會導致孩子犯下大錯。
所以說,家長一定要清楚,給孩子紅包,不能給太多,也不要和別人攀比,一定要結合自己自身經濟情況而定,這樣才是最合理的。
畢竟壓歲錢只不過是一種傳統,具體數額多少並不重要,只要心意到了,多少都是可以的。像是那些年齡特別小的孩子,其實五十一百的就夠了。
給孩子壓歲錢,要注意這些:
· 如果家裡孩子多,盡量給一樣數額的紅包
不同的家庭,孩子的數量不一樣。有些家庭孩子很多,有些家庭孩子並不多。如果家裡孩子非常多的話,我們還是建議家長在給孩子紅包的時候,盡量給一樣數額的紅包。
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矛盾產生,如果事後孩子父母得知錢數給的不一樣,必定會覺得不舒服,容易引發矛盾。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話,那就不需要估計這些了。
· 如果孩子年齡小,沒有必要給太大的
很多家長給孩子紅包的時候,特別喜歡給孩子大紅包,根本不管年齡大小。但其實如果給了年齡小的孩子很大的紅包的話,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孩子可能會鋪張浪費、還可能會攀比,不管是哪種情況,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
· 給孩子紅包是為了吉利,而不是攀比
有些人會覺得,別的家長給了孩子很大的紅包,就會不好意思給孩子包太小的紅包,會效仿別人的樣子給孩子大紅包。
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就是在攀比,要知道,給孩子紅包為的只不過是圖吉利,而不是要和誰比較,所以說,在給孩子紅包的時候,還是應該結合自身經濟條件給
· 給孩子紅包,要當著大人的面給
在給孩子紅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記住當著大人的面給,因為這樣的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一般來說,我們所給的壓歲錢到最後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還到我們手上,為了避免引起麻煩和矛盾,最好還是當著大人的面給孩子紅包。
過年給孩子發紅包,是一種傳統習俗,並不是為了攀比,所以,紅包並非越大越好
㈩ 過年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多少壓歲錢
這個問題是家長自己需要思考的,因為矛盾的特殊性,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我們分析的時候,就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個是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一個是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的收入情況,一個是孩子的年紀,一個是孩子自身的理財能力,一個是家長對於孩子的了解程度,那麼我們可以分開來看。
首先是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這個不同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相應的壓歲錢的數額肯定不一樣。1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大概在兩萬左右,城鎮居民在三萬左右,現在和15年應該差不太多,基本上也就這個水平,那麼結合這個情況來看的話,壓歲錢是不應該太多的,每個人給1%的話,一個人就是二三百的樣子,當然這是從宏觀方面來說的。具體還得結合家庭情況去分析。
還有就是你了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很多家長以為自己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其實並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最怕的就是不懂裝懂了。你如果真的了解你的孩子,知道他想要什麼,你即使不給壓歲錢,孩子也過的很開心,有的你給了壓歲錢,孩子未必高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和孩子交流。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了,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