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父母多少壓歲錢比較適宜
看你自己的經濟收入,其實你給了,你父母並不一定會用,大多數都是會幫你存起來,以後留給你,你不如買點實用的東西還好一點!最好就是多陪陪他們,我想這才是他們最想要的禮物!沒有看過那個公益廣告嗎?家裡什麼都不缺,可是卻沒有人陪老人,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對著一套家庭影院睡著了,都沒有人管!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很忙,能不去的約會就盡量不要去了,多陪陪你的父母吧!我相信你一定是一個孝子!祝你父母身體健康!
⑵ 給父母多少壓歲錢
最好就是多陪陪他們,我想這才是他們最想要的禮物
沒有看過那個公益廣告嗎?家裡什麼都不缺,可是卻沒有人陪老人
只要有孝心就好啦.父母要的不是錢.是他的兒女有長進.有孝心.
⑶ 長輩一般應該給多少壓歲錢比較合適
一般來說長輩給孩子壓歲錢都是整數,或者是吉祥的數字,比如6或者8等等,可是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對來說並不強,如果孩子沒有理財的意識,那很容易把長輩給的壓歲錢亂花了,因此長輩給壓歲錢的時候也不應該給的太多。
其實給壓歲錢的金額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來決定的,這個並沒有一個固定數額,不管給多少都是長輩的一份心意,只要按照習俗給,總體隨大流就可以了。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壓歲錢最好不要超過500元,100到200是比較合適的數字,這么做既不會對自己造成經濟上的壓力,孩子也能擁有自己處理壓歲錢的權力。
壓歲錢的寓意:
壓歲錢主要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期望,有吉祥如意、保佑平安的象徵,壓歲錢原本是好的象徵,可是現在的壓歲錢卻並不像以前那麼單純了,部分愛慕虛榮的人還會「打腫臉充胖子」,明明資金就不寬裕,卻還要給後輩很多壓歲錢。
⑷ 過年想給爸爸媽媽壓歲錢多少比較吉利呢
中國人喜歡6和8,只要是這兩個數的組合,你隨便給,配上1和2也是可以的 諧音「要」
⑸ 為什麼家裡年收入至少300萬,父母也捨不得給我一分錢,這正常嗎
我覺得家裡雖然年收入至少三百萬,但是父母也不你,一分錢他們不是不想給你錢花,他想讓你自己能夠自食其力,不要靠父母的錢,這樣會把你養成壞習慣的
⑹ 每年拿出年工資收入的百分之十孝敬父母算多還是算少
首先要看家裡成員有哪些,是獨生子女還是兄弟姐妹一籮筐;其次,還要看你工專資具體多少了,如果屬年薪百萬,百分之十算可以了,如果年薪3萬,百分之十肯定少哇!
不過現在家裡基本都不缺衣少穿,多回家陪陪父母比給多少錢都強。
⑺ 大家都爸媽年收入有多少。 我家裡年收入大概近百萬吧,我有點自卑啊。 你們家裡收入是多少 自卑嗎
才尼瑪200萬你是中農階級啊!加油趕吧。年收入10000到100000是乞丐,110000到1000000是貧農,110萬到500萬是中農,500萬到1000萬是富農,1100萬到5千萬是富豪,5000萬以上是大土豪。年收入在2億以上的是天神。
⑻ 大家過年都給父母多少錢呢
其實,孝敬父母我覺得應該量力而行。我和老公工作五年,結婚兩年,現在每個月大概有六千到七千的工資,但是房子是我們自己買的,公婆沒有錢,從買房到裝修一分錢沒出,去年五月房子貸款剛剛還完,買房子和買車借的我媽一共六萬塊錢還沒還。所以看著在這個三線城市我們工資不低,實際上基本沒有存款。現在為生孩子存了二萬多。年底能發點獎金什麼的,計劃給媽媽一千,公婆現在和我們一起住,過年先不給了,等他們回老家的時候再給。平時每次回老家什麼的也都給錢,每次都是一千或者兩千。每年兩邊一般都給到五千到六千元錢吧。不過給公婆那邊買的家電什麼的稍微多一點,因為他家什麼也沒有。從電視到電暖氣、DVD、手機都是我給添的。以前給自己爸媽錢,他們都不要,說是等我們把房子貸款什麼的都還上了再說。現在爸爸不在了,我跟媽媽說我給她的都是養老錢,該收著就收著。反正給公婆的錢人家都收著。都是父母,當然要一樣。 查看原帖>>
⑼ 壓歲錢一般給多少合適
壓歲錢一般給200左右,地方不一樣,紅包也會不一樣的。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祟」就是不吉利的東西。古人借這個習俗來表達來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發生。)。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可以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名字起源
另有一說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爆竹驅趕「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
據史載,王韶子南下,因被壞人背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