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子女身高不都比父母高嗎,為什麼我沒有啊
一般來說,女孩受到遺傳條件影響的程度要大於男孩(也就是說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突破父母的身高),雖然後天環境的比例只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但如果後代的身高明顯大於遺傳身高的話,說明不僅實現了百分百「完全生長爛鎮滑」的遺傳身高,還突破了遺傳的極限,證明後天環境對遺傳的影響有所超越,所以說後天環境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覷的。而且身高基因不僅受父母的影響還受到親緣家族中的或隔代中的影響。當然這種超越也不可能是無限制的,比如在世界上一些國家被發現,當身高達到人類的某些極限時,基本就在原地進行徘徊了,人類的身高不可能永遠無止境的擴展下去。
另想要對孩子的身高有所改善,就要抓住生長發育期中的一些重要時刻進行努力,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零到兩歲前是產生「追趕」式生長的重要階段(假如是早產兒的話可以在這個時期內加速生長很快趕上正常兒,過了這個時期則可能性就很小了),青春期是第二個生長加速期,在這個時期內多做增高的運動,並且多補充鈣質的話,效果也是很好的,有研究說在生長的最佳時期里每多吸收三萬毫克鈣離子就可實現多長一厘米的效果。所以要突破遺傳極限,就要重視這兩個旅滲生長極速期。平時如果飲食習慣不良也會使骨骼的生長潛力大打折扣。所以,可見雖然遺傳很重要,但是如果懂得發育的科學規律並能在有效的生長時期內進行有效的努力的話,突破四到十厘米的遺傳極限的確是非常有可能的(按遺傳公式計算,你堂弟生長飢臘的最大限值是1。72米,現在的身高整整比這高了十厘米)。
2. 孩子的身高比父母矮的幾率
身高預測計算公式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cm))/2+6(或者-6)
女孩身高=((父親身高-13cm)+母親身高)/2+6(或者-6)
父母身高都以厘米為單位。
男孩身高(厘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
女孩身高(厘米)=(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遺傳對身高的影響在哪個國家都是不可否認的,父母身材較高,子女一般也較高,歐洲一位科學家經過研究歸納出一套預測子女身高的公式:
兒子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
女兒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這個公式基本上符合「高加高生高」、「矮配矮生矮」、「高加矮生高」的遺傳法則。但是,這個公式是根據歐洲人的身高增長速度推算出來的,為了使其更適合我國的國情,我國的科學工作者「洋為中用」,根據漢族家庭中子女與父母身高的關系,把上面公式中的系數改為男1.11至1.12,女0.948至0.980之間,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比較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3. 身高隔代遺傳的幾率大嗎
如果你懂點數學的回歸知識就不難理解,統計學家發現"如果父母都高,子女相對高,但不會超過父母身高,如果父母都矮,子女相對要矮一些,但一般超過父母身高"這便是回歸. 人的身高一般介於父母兩人身高的均值左右
4. 子女的身高與父母關系的演算法
有兩種公式:
①CMH法:
男孩遺傳靶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2 + 6.5CM
女孩遺傳靶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2 - 6.5CM
該方法從上世紀70年代起被普遍使用。具體公式是: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②FPH法: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注意的是:
①計算公式是經過統計學處理後得出,只有約95%的正常人在此范圍內,不一定人人能達到;
②計算出的中間值後面還有±5.29CM,也就是說可能高於或低於中間值;
③遺傳身高只是完全正常人應該達到的成年身高范圍,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達到。千萬不要因計算出的遺傳身高尚可而不重視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矮小也是一種疾病,時常會有父母身高都高者孩子矮小,因為父母身高高,並不能代表孩子絕對不會有生長素缺乏等疾病;
④父母身高較矮者也不要過於悲觀。由於父母過去都未進行過任何矮小方面的檢查與治療,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沒有影響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現在可以檢查,並可得到有效治療,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過檢查、治療達到比較理想的終身高;
⑤由於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食品中性激素時常難免,保健品中性激素更為泛濫,加上不良信息過多刺激,孩子發育普遍提前,性早熟也明顯增多。不能因為孩子身高尚可或較高而不重視孩子發育情況,性早熟時由於發育過早,身高常高於同齡人,但停止生長也早,將來身高反而可能更矮。一旦青春期結束,生長就會停止,再無治療可能;
⑥預測成年身高最准確的方法是通過准確評估骨齡後預測。因為計算遺傳時只考慮父母身高,並不考慮孩子現身高和當時的骨齡。如果骨齡大於年齡,後期生長空間會較小,成年身高會較低,而骨齡小於年齡,則後期生長空間會較大,成年身高可能較高。由於骨齡是人的生理年齡,應該與現實際年齡相符,如果相差過大,常常是因疾病造成,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⑦首先在日本,現在也包括我國台灣地區和部分西歐國家,對所有生長期兒童、青少年每兩年免費拍一次骨齡片,以便及時發現生長發育方面的異常情況,從而及時治療,值得國人借鑒。
(4)兒女超過父母的身高概率有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兒童靶身高的遺傳關系主要有兩個,一是兒童成年身高與MPH的關系,二是選型婚配的影響(父母身高之間的相關系數),在2000年,Cole證明可以使用SDS(Standard deviation score,標准差得分)來代替傳統的父母身高中值,並提出了以選型婚配和回歸偏差修正的條件靶身高(conditional target height,cTH)方法。
由一人群得出的兒童靶身高預測公式是否能夠應用於其它人群,首先取決於不同人群兒童的平均身高、標准偏差以及MPH的一致性。其次,由於不同人群兒童及其雙親生長環境的差異,兒童成年身高和MPH之間相關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瑞典男女兒童成年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均為0.59,父母身高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27;中國兒童成年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則分別為男0.53、女0.60,父母身高的相關系數為0.39。
靶身高所預測的是兒童的遺傳身高,並未涉及預測時個體兒童特異的環境影響因素;而經常使用的成年身高預測方法依據預測時兒童的身高和骨齡,主要反映了兒童所受到的環境因素(疾病、營養狀況等)的影響。因此,在臨床上常常將兩種預測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為兒童的疾病診斷與治療監測提供依據。
在中國香港、上海、台灣曾經對兒童靶身高進行了研究。Luo et al.的認為瑞典兒童的靶身高模型可應用於中國香港兒童。而在中國上海和台灣兒童的應用比較研究中,瑞典兒童的靶身高模型並不適用於中國兒童,但是這兩項研究的樣本量較小。
因此,《中國人手腕骨發育標准-中華05》課題組依據中國五城市兒童樣本,以CMH、FPH、cTH方法的原則重新計算預測公式,觀察了不同公式對中國兒童靶身高的預測效果。
參考資料:
靶(遺傳)身高_網路
5. 在身高上,隔代遺傳的概率有多大
正常情況下:一代比一代高,子女身高應該比父母更高,70%由父母的身高遺傳決定,最終身高由30%的後天因素:營養、運動、睡眠等決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營養。
想要增高,先要明白長高的基本原理:
1.人體長高是骨細胞分裂增生形成的結果,而骨骼生長需要攝取多達31種營養的配合支持。莊稼長高需要肥料,動 物長的快需要飼料,充足的營養才能充分的生長,才能長的快,長的高。人類常通過吃蔬菜水果從中獲取營養實現生長,但這些食物里長高所需營養較少,所以人體發育成熟需要漫長的20年之久。
2.那麼人類補充什麼營養,就可以像莊稼一樣快速長高呢
3.據科學研究表明:除了良好的睡眠,適當的運動,人體還需要同時攝取多達31種營養,才能實現長高,而且缺一不可,單靠其中某幾種營養也是無法長高的。
6. 子女的身高與父母有關嗎
有關。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天生會打洞。」這雖然是句俗語,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遺傳的重要性。不過,遺傳不是決定身高的唯一因素,如果能夠掌握長高的「竅門」,孩子在同樣的遺傳條件下,會長得更高。
一個人到底能長多高,取決於兩個階段的生長發育情況。第一個階段是青春期之前,此時的身高大約佔一個人終身高的70%至80%;第二個階段是在青春期,這個時期的身高增長占終身高的20%至30%。伍學焱說,要想讓孩子長得高,必須要讓他在青春期之前多長個兒,一旦青春期發育啟動後,孩子大約躥兩三年的個兒,就基本停止生長了。
(6)兒女超過父母的身高概率有多少擴展閱讀
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影響,要看他們形成的性細胞(精子和卵子)中貢獻出來的有效基因的多少,而不是簡單的看他們表現出來的身高。 概率是相等的,也有可能是二者的自由組合,或者更好,或者也有可能更壞,歸根結底就是先天性對身高來說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是這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營養如果能夠比較充足的話,他的身高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身高跟後天的營養條件有很大的關系。不完全由基因決定的。
7. 後代的身高跟父母有多大關系
孩子將來能夠長多高是父母比較關心的一件事,尤其是自己身材不是很高的父母,他們想早日知道孩子將來到底能長多高。
■現時身高預測法
現時身高預測法也叫瓦爾克爾氏預測法,這種身高預測法是根據孩子現在的身高,利用下面的公式來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Hm=A+B×C
公式中的Hm為孩子未來成人時的身高,A為固定的數值,B為相應年齡的系數,C為孩子當時的身高。由於世界各地的差異,誤差在3厘米。
事實證明,這種孩子身高的預測方法基本上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但是,對於早熟或晚熟的孩子可能出現預測值偏高或偏低的現象。
■足長身高預測法
成年的身高=13歲時足長×7。
運用這種方法來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更為簡單方便,誤差不超過3厘米。
■父母身高預測法
歐洲一位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以父母的身高與子女身高的關系創造出一個預測身高的公式:
兒子身高
8. 子女身高受父母遺傳影響到底有多大
子女身高除了受父母抄基因影響外,還有很多外部因素,比如說營養和運動。
現在家庭條件普遍不錯,孩子吃的都好,營養提供的充足,就比較會長的高。
另外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階段,多多一些拉伸的運動,比如說打籃球,跳舞,練一些舞蹈的基本功,都會長的比較高。
以我自身來說,我爸爸媽媽身高都算矮的,但我從小跳舞,身高比遺傳率算出來的要高十公分,我哥哥從小不愛運動,長個的時候在外面上學,營養跟不上,他的身高就跟遺傳率算出來的一樣。
僅供參考。
9. 我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說法,孩子的身高遺傳父親的概率比母親的大
俗話說「娘矬矬一個,爹矬矬一窩」,從這句老話總結的經驗看,孩子的身高遺傳父親的概率比母親大,但也不絕對,現在的孩子從小營養充足,大都長的超過父母的身高。
10. 子女的身高有希望超過父母嗎
你現在復還很年輕啊制 應該有可能 不過很少 遺傳基因決定一切 父母個子不高 子女也不會怎麼高 不過我告訴你個方法 飲食方面要做好 每日三餐必須吃到位 而且堅持天天煅練 建議就只拉單杠 我以前在部隊的時候才168cm 而且那時候也是17歲去當的兵 天天都訓練拉單杠 現在退伍後都長到174cm了 如果樓主是女生的話 也不要害怕 我們部隊女兵也要拉的 就算你不行 沒事在單杠上吊一會 只要堅持了 絕對會長高的 順便說下我父母個子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