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奉節縣到安康鎮坪縣有多少公里怎麼樣走
3小時9分鍾 約170.2公里 | 5個紅綠燈 | 650米緩慢
途經:201省道、奉溪高速
重慶奉節縣
無名道路回
379米
夔州路答
1.9公里
夔州東路
498米
201省道
6.8公里
103省道
898米
201省道
2.1公里
奉溪高速
48.2公里
201省道
287米
太平路
3.7公里
環城路
775米
102省道
171米
橋南街
253米
橋北街
610米
201省道
64.2公里
207省道
26.6公里
曙河路
549米
竹溪河路
1.4公里
207省道
10.8公里
安康鎮坪縣
B. 戰斗村的介紹
戰斗村zhan dou cun,這是一個常用也是一個多用地名,很多地方都有叫戰斗村的村子,比如浙江版省平湖權市新倉鎮戰斗村;四川省雷波縣汶水鎮戰斗村;陝西省鎮坪縣小曙河鄉戰斗村;湖北省洪湖市曹市鎮戰斗村等等。
C. 鎮坪縣的人口
鎮坪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已在曾家鄉箭靶坪繁衍生息。漢時,沿南江河的牛頭店、古義渡、石砦河和大曙河的冉家坪一帶形成村落。南北朝時期,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也遷居古義渡一帶。明成化年間「開禁山林,荊襄流民闌入,戶口驟增」。清初,採取多種措施招徠流民。乾隆六年(1741),湘、鄂、贛等省人民紛紛遷入墾殖,江西葯農、葯商接踵沓至。道光四年(1824),陝撫盧坤奏稱:鎮坪男女大小人口59800多人。光緒十二年(1886)到十六年,連年大災,人民紛紛外流;十六年(1890)尚有人口46000多人。民國《鎮坪縣志》記載:光緒三十四年(1908),人口增至10528戶,92300人,尚待考。
民國6年(1917),省議會選舉,鎮坪選民23740人,人口65000多人。民國18年(1929)以後,匪患日熾,客戶遷返原籍;民國17年(1928)、18年(1929),又發生痢疾、傷寒流行病,民國20年(1931)鎮坪縣人口減至57500人。民國24年(1935),10737戶,57520人。民國26年(1937),國民政府實行徵兵制度,地方當局和群眾蓄意壓縮人口數字,向省民政廳謊報:人口調查鎮坪縣4157戶,12555人;壯丁4607人。其中住戶4152戶,男6775人,女5577人,壯丁4405人;特戶5戶,男203人,壯丁202人。民國28年(1939)調查,鎮坪縣2985戶,13766人。民國30年(1941)調查鎮坪縣2819戶,13603人。民國38年(1949),鎮坪縣4511戶,21200人。
1950年,鎮坪縣4736戶,21610人。1951年,4833戶,22165人。1952年,4843戶,22653人。1953年,平利縣茅坪、曾家等五鄉劃歸鎮坪,戶口增加到7138戶,32558人。為便於統計對比將1949~1952年鎮坪縣戶口相應增加為6300戶,29530人;30010人;30065人;31853人。建國後至70年代人口迅速增長,1959年比1949年人口增長26.99%;1969年比1959年增長23.62%,是鎮坪人口增長的頂峰年代。1979年以後,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人口外流現象突出,形成1984年後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故1989年比1979年人口僅增長3.6%。1990年比1949年增長93.2%。
2000年,鎮坪縣18歲以下人口15409人,占總人口的28.68%,60歲以上的人口6189人,占總人口的11.52%;男性人口28791人,占總人口的53.6%,女性人口24928人,占總人口46.4%。男女比列為115:100。行政事業單位63個,行政事業在職人員在編制人員2469人,其中:行政在職人員637人,事業單位人員1832人。鎮坪縣在職教師645人。財政供養人口3932人,其中:縣級財政供養人口2767人(在職人員2164人,離休27人,退休564人,其他12人),鄉鎮級財政供養人口1165人(在職人員1038人,退休人員123人,其他人員4人)。
2008年,鎮坪縣總人口為59295人,比上年末增加450人,其中農業人口50382人,非農業人口8913人。常住人口49129人,出生率為10.1‰,死亡率為8.06‰,人口自增率2.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9.5人。
2009年,鎮坪縣總人口為59437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人,其中農業人口50398人,非農業人口9039人。年末常住人口49228人,出生率為12.49‰,死亡率為9.28‰,人口自增率3.21‰。
D. 張普慶的人物履歷
1982.12——1983.03,共青團武功縣委幹事;
1983.03——1985.03,在陝西省團校大專班學習;
1985.03——1987.07,共青團陝西省委秘書科幹事(其間:1985.10—1986.10,安康地區鎮坪縣小曙河鄉下鄉扶貧);
1987.07——1992.12,共青團陝西省委組織部幹事、副主任科員(其間:1990.11—1991.11,咸陽市渭城區掛職,任團區委副書記);
1992.12——1993.04,共青團陝西省委辦公室負責人、秘書科科長;
1993.04——1995.01,共青團陝西省委辦公室副主任、秘書科科長;
1995.01——1999.04,共青團陝西省委研究室主任兼《陝西青年月刊》主編;(其間:1993.07—1995.12,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1998.12,共青團陝西省委常委);
1999.04——2001.08,共青團陝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其間:2000.09—2000.12,省委黨校中青班學習);
2001.08——2003.10,共青團陝西省委黨組成員、常委、機關黨委書記(副廳級)、組織部部長;
2003.10——2006.11,共青團陝西省委黨組成員、常委、機關黨委書記;(其間:2002.09—2005.07,省委黨校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6.11——2013.02 ,中共陝西省商洛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2013.02——2015.05,中共商洛市委副書記
2015.05——陝西省直機關工委副書記(正廳級)
陝西省第十一、十二次黨代會代表,中共陝西省第十一、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商洛市第二、三次黨代會代表,商洛市第二屆人大代表。
E. 鎮坪縣的教育
民國伊始改學堂為學校。開設國文、算術等課程。民國18年(1929)嚴肅燒毀高等小學校。嗣後鎮坪縣陷於匪域,學校全停。民國28年(1939)督察專員杭毅捐薪2000元,由地方人士積極籌措倡辦「競公女子學校」。於次年8月借牛頭店高家坪民房作校舍開學。民國35年(1946)春因經費拮據停辦。
民國29年(1940),在江西館設完全小學1所,重新開辦晶珠、古竹、文竹中心小學各1所,國民小學5所。民國30年(1941)2月,增設曙坪中心小學1所,保國民小學15所,至此,鎮坪縣5鄉20保,鄉有中心小學,保有國民小學。民國33年(1944)國民學校增至31所,其中晶珠鄉7所,其他各鄉6所。
1950年7月,舊城、白土嶺辦完全小學2所、鄉初小2所。1953年將竹葉關、螞蝗壩2所私學收回公辦,公辦學校共18所。次年發展到31所。1956年調整公辦,提倡群眾辦學,秋季公辦小學40所、民辦小學5所。1957年,小曙河小學高年級班並入石砦小學。
1958年按照省委、省人委提出的《1958年文教工作十二條奮斗目標》,全黨動員,全民辦學,小學由1957年的44所發展至81所(其中民辦22所)。石砦小學由康熙坡遷入城內。9月宣布公社化,將規模小的學校並入中心學校,學校實行食堂制,吃飯不要錢。到1962年,農村生活困難,民辦小學由1960年24所減少為10所。公辦、民辦小學共47所。
1963年,根據國家「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恢復和發展民辦小學。至1965年,鎮坪縣公辦小學73所、民辦小學102所。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秩序被破壞,部分民辦小學停辦。1967年「停課鬧革命」,學校工作陷於癱瘓。1971年8月至10月,又遵照中央文件精神,將「學校辦到貧下中農家門口」,小學由上年119所發展到149所;增設半日制小學7所。1972年秋,縣革命委員會才將下放的公辦小學全部收回縣辦。
1977年,對學校重新調整和布點。小學由149所減為130所。1979~982年,根據中央「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縣文教局先後撤並完小12所、初小23所,調整後保持完小41所、初小82所,共123所。
1983年10月,縣人民政府作出普及初等教育的決定之後,至1984年曙坪鄉柳木溝、月亮洞、麥渣坪、磨子岩、林河先後辦私學6所。1985年縣文教局將私學分別收歸公辦或民辦。至1986年鎮坪縣有小學139所。
1990年,小學112所,在校學生789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7.2%,小學鞏固率95.6%,畢業率83.4%。
2009年,鎮坪縣共有小學52所,186個班級,在校學生4181人,425名專任教師;小學高級教師146人,一級教師255人。鎮坪縣有幼兒園1所,幼兒園(含學前班)共有28個班,在園幼兒824人。 1957年秋,石砦小學附設初中班1班一年。1958年在石小原址設石砦初級中學。1960年復興和曾家壩小學設初中班,翌年並入石砦中學。11月,因自然災害造成城鎮商品糧供應緊張,石砦中學放假至1962年底。
1969年4月,12所鄉中心小學改為七年制學校,石砦中學停辦,教師分配到各中心學校。1970年,13個公社都有七年制學校。1970年恢復石砦中學,招收高中班。1973年,曾家七年制學校改設中學,招收高中班。當年,大河中學招收高中班,鎮坪縣高中5班,初中25班。
1976年,石砦小學開設初中班。在石砦公社革命五隊籌建「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簡稱共大)校舍。1977年縣文教局對學校布點重新調整,保持現有石砦、曾家、大河3所完全中學,不再發展;七年制學校的初中班秋季不再招生;至1980年七年制學校初中班全部撤銷,停辦共大,開辦復興初級中學,撤銷大河中學高中班,1982年撤銷曾家中學高中班。
1990年有高中一所,職業中學一所,在校學生335人;初中4所,在校學生1541人。
2009年,鎮坪縣共有中學5所,68個班級,在校學生3567人,專任教師222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39人。中學高級教師28人,一級教師86人,二級及以下教師108人。各類中學共有計算機472台,體育運動場38個,61750平方米,圖書藏量達14.29萬冊(含電子圖書藏量12342片)。
F. 安康所有鄉鎮名錄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康市轄1個市轄區、9個縣
漢濱區(2004年,漢濱區轄3個街道、個鎮、23個鄉):老城街道、新城街道、江北街道、關廟鎮、張灘鎮、瀛湖鎮、建民鎮、五里鎮、河西鎮、大同鎮、恆口鎮、梅子鋪鎮、吉河鎮、流水鎮、大竹園鎮、洪山鎮、石轉鎮、茨溝鎮、大河鎮、沈壩鎮、雙龍鎮、葉坪鎮、中原鎮、花園鄉、早陽鄉、共進鄉、石梯鄉、關家鄉、迎風鄉、縣河鄉、田壩鄉、晏壩鄉、南溪鄉、富強鄉、運溪鄉、雙溪鄉、譚壩鄉、前進鄉、壩河鄉、玉嵐鄉、新壩鄉、香山鄉、牛蹄鄉、東鎮鄉、沙壩鄉、荊河鄉
平利縣(平利縣轄9個鎮、3個鄉):城關鎮、興隆鎮、老縣鎮、大貴鎮、三陽鎮、洛河鎮、廣佛鎮、八仙鎮、長安鎮、西河鄉、正陽鄉、女媧山鄉
旬陽縣(2004年,旬陽縣轄14個鎮、14個鄉):城關鎮、棕溪鎮、關口鎮、蜀河鎮、雙河鎮、小河鎮、趙灣鎮、麻坪鎮、甘溪鎮、白柳鎮、呂河鎮、神河鎮、赤岩鎮、段家河鎮、構元鄉、蘭灘鄉、仙河鄉、廟坪鄉、紅軍鄉、公館鄉、仁河口鄉、桐木鄉、張坪鄉、桂花鄉、石門鄉、金寨鄉、銅錢關鄉、沙陽鄉
石泉縣(2004年,石泉縣轄8個鎮、7個鄉):城關鎮、饒峰鎮、兩河鎮、迎豐鎮、池河鎮、後柳鎮、喜河鎮、熨斗鎮、曾溪鄉、銀龍鄉、銀橋鄉、紅衛鄉、中池鄉、中壩鄉、長陽鄉
紫陽縣(紫陽縣轄15個鎮、10個鄉):城關鎮、蒿坪鎮、漢王鎮、煥古鎮、向陽鎮、洞河鎮、洄水鎮、斑桃鎮、雙橋鎮、高橋鎮、紅椿鎮、高灘鎮、毛壩鎮、瓦廟鎮、麻柳鎮、雙安鄉、金川鄉、苗河鄉、界嶺鄉、芭蕉鄉、東木鄉、燎原鄉、廣城鄉、繞溪鄉、聯合鄉
白河縣(2004年,白河縣轄9個鎮、6個鄉):城關鎮、中廠鎮、構扒鎮、卡子鎮、茅坪鎮、宋家鎮、西營鎮、倉上鎮、冷水鎮、四新鄉、桃元鄉、雙河鄉、小雙鄉、大雙鄉、麻虎鄉
漢陰縣(2004年,漢陰縣轄12個鎮、6個鄉):城關鎮、澗池鎮、蒲溪鎮、平梁鎮、雙乳鎮、鐵佛寺鎮、龍埡鎮、漩渦鎮、漢陽鎮、酒店鎮、雙河口鎮、上七鎮、永寧鄉、觀音河鄉、石條街鄉、銅錢鄉、田禾鄉、雙坪鄉
鎮坪縣(鎮坪縣轄4個鎮、6個鄉):城關鎮、曾家鎮、牛頭店鎮、鍾寶鎮、洪石鄉、白家鄉、上竹鄉、小曙河鄉、曙坪鄉、華坪鄉
寧陝縣(寧陝縣轄10個鎮、4個鄉):城關鎮、四畝地鎮、江口鎮、湯坪鎮、廣貨街鎮、龍王鎮、筒車灣鎮、旬陽壩鎮、金川鎮、皇冠鎮、豐富鄉、梅子鄉、新場鄉、太山廟鄉
嵐皋縣(嵐皋縣轄8個鎮、9個鄉):城關鎮、佐龍鎮、花里鎮、滔河鎮、官元鎮、石門鎮、民主鎮、大道河鎮、藺河鄉、溢河鄉、孟石嶺鄉、漳河鄉、四季鄉、橫溪鄉、堰門鄉、鐵爐鄉、曉道鄉
G. 漢王鎮有沒有路到煥古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康市轄1個市轄區、9個縣\r\n漢濱區(2004年,漢濱區轄3個街道、20個鎮、23個鄉):老城街道、新城街道、江北街道、關廟鎮、張灘鎮、瀛湖鎮、建民鎮、五里鎮、河西鎮、大同鎮、恆口鎮、梅子鋪鎮、吉河鎮、流水鎮、大竹園鎮、洪山鎮、石轉鎮、茨溝鎮、大河鎮、沈壩鎮、雙龍鎮、葉坪鎮、中原鎮、花園鄉、早陽鄉、共進鄉、石梯鄉、關家鄉、迎風鄉、縣河鄉、田壩鄉、晏壩鄉、南溪鄉、富強鄉、運溪鄉、雙溪鄉、譚壩鄉、前進鄉、壩河鄉、玉嵐鄉、新壩鄉、香山鄉、牛蹄鄉、東鎮鄉、沙壩鄉、荊河鄉\r\n平利縣(平利縣轄9個鎮、3個鄉):城關鎮、興隆鎮、老縣鎮、大貴鎮、三陽鎮、洛河鎮、廣佛鎮、八仙鎮、長安鎮、西河鄉、正陽鄉、女媧山鄉\r\n旬陽縣(2004年,旬陽縣轄14個鎮、14個鄉):城關鎮、棕溪鎮、關口鎮、蜀河鎮、雙河鎮、小河鎮、趙灣鎮、麻坪鎮、甘溪鎮、白柳鎮、呂河鎮、神河鎮、赤岩鎮、段家河鎮、構元鄉、蘭灘鄉、仙河鄉、廟坪鄉、紅軍鄉、公館鄉、仁河口鄉、桐木鄉、張坪鄉、桂花鄉、石門鄉、金寨鄉、銅錢關鄉、沙陽鄉\r\n石泉縣(2004年,石泉縣轄8個鎮、7個鄉):城關鎮、饒峰鎮、兩河鎮、迎豐鎮、池河鎮、後柳鎮、喜河鎮、熨斗鎮、曾溪鄉、銀龍鄉、銀橋鄉、紅衛鄉、中池鄉、中壩鄉、長陽鄉\r\n紫陽縣(紫陽縣轄15個鎮、10個鄉):城關鎮、蒿坪鎮、漢王鎮、煥古鎮、向陽鎮、洞河鎮、洄水鎮、斑桃鎮、雙橋鎮、高橋鎮、紅椿鎮、高灘鎮、毛壩鎮、瓦廟鎮、麻柳鎮、雙安鄉、金川鄉、苗河鄉、界嶺鄉、芭蕉鄉、東木鄉、燎原鄉、廣城鄉、繞溪鄉、聯合鄉\r\n白河縣(2004年,白河縣轄9個鎮、6個鄉):城關鎮、中廠鎮、構扒鎮、卡子鎮、茅坪鎮、宋家鎮、西營鎮、倉上鎮、冷水鎮、四新鄉、桃元鄉、雙河鄉、小雙鄉、大雙鄉、麻虎鄉\r\n漢陰縣(2004年,漢陰縣轄12個鎮、6個鄉):城關鎮、澗池鎮、蒲溪鎮、平梁鎮、雙乳鎮、鐵佛寺鎮、龍埡鎮、漩渦鎮、漢陽鎮、酒店鎮、雙河口鎮、上七鎮、永寧鄉、觀音河鄉、石條街鄉、銅錢鄉、田禾鄉、雙坪鄉\r\n鎮坪縣(鎮坪縣轄4個鎮、6個鄉):城關鎮、曾家鎮、牛頭店鎮、鍾寶鎮、洪石鄉、白家鄉、上竹鄉、小曙河鄉、曙坪鄉、華坪鄉\r\n寧陝縣(寧陝縣轄10個鎮、4個鄉):城關鎮、四畝地鎮、江口鎮、湯坪鎮、廣貨街鎮、龍王鎮、筒車灣鎮、旬陽壩鎮、金川鎮、皇冠鎮、豐富鄉、梅子鄉、新場鄉、太山廟鄉\r\n嵐皋縣(嵐皋縣轄8個鎮、9個鄉):城關鎮、佐龍鎮、花里鎮、滔河鎮、官元鎮、石門鎮、民主鎮、大道河鎮、藺河鄉、溢河鄉、孟石嶺鄉、漳河鄉、四季鄉、橫溪鄉、堰門鄉、鐵爐鄉、曉道鄉
H. 申通快遞可以到陝西省紫陽縣嗎
可以的~
陝西安康公司!
公司地址安康市巴山東路金堂寺路口
派送范圍:
安康市漢濱城區、漢陰縣城、旬陽縣城、石泉縣城、平利縣城、嵐皋縣、紫陽縣、白河縣、鎮坪縣、寧陝縣。
不派送范圍:
漢濱區:壩河鄉、共進鄉、茨溝鎮、大河鎮、大同鎮、大竹園、富強鄉、關家鄉、石梯鄉、關廟鎮、河西鎮、洪山鎮、花園鄉、吉河鎮、建民鎮、荊河鄉、流水鎮、南溪鄉、牛蹄鄉、沙壩鄉、前進鄉、沈壩鎮、石轉鎮、雙龍鎮、雙溪鄉、譚壩鄉田壩鄉、五里鎮、縣河鄉、香山鄉、新壩鄉、東鎮鄉、晏壩鄉、葉坪鎮、迎風鄉、瀛湖鎮、玉嵐鄉、運溪鄉、早陽鄉、張灘鎮、中原鎮、梅子鋪、長征。
漢陰縣:澗池鎮、蒲溪鎮、平梁鎮、雙乳鎮、鐵佛寺鎮、龍埡鎮、漩渦鎮、漢陽鎮、酒店鎮、雙河口鎮、上七鎮、觀音河鎮、雙坪鎮。
石泉縣:池河鎮、迎豐鎮、中池鎮、後柳鎮、兩河鎮、饒峰鎮、曾溪鎮、熨斗鎮、喜河鎮、雲霧山鎮。
寧陝縣:四畝地鎮、江口鎮、湯坪鎮、廣貨街鎮、龍王鎮、筒車灣鎮、旬陽壩鎮、金川鎮、皇冠鎮、豐富鄉、梅子鄉、新場鄉、太山廟鄉。
紫陽縣:進站路、神蜂路、向陽鎮、漢王鎮、高橋鎮、雙橋鎮、毛壩鎮斑桃鎮、高灘鎮、洞河鎮、洄水鎮、紅椿鎮、煥古鎮、瓦廟鎮、麻柳鎮、雙安鄉、金川鄉、東木鄉、燎原鄉、芭蕉鄉、廣城鄉、繞溪鄉、聯合鄉、界嶺鄉、苗河鄉。
嵐皋縣:花里鎮、滔河鎮、石門鎮、民主鎮、大道河鎮、佐龍鎮、堰門鄉、鐵路鄉、溢河鄉、樟河鄉、官元鎮、藺河鄉、四季鄉、孟石嶺鄉。
平利縣:興隆鎮、老縣鎮、大貴鎮、三陽鎮、洛河鎮、廣佛鎮、八仙鎮、長安鎮、西河鄉、正陽鄉、女媧山鄉。
鎮坪縣:鍾寶鎮、小曙河鎮、華坪鎮、上竹鎮、白家鄉、牛頭店鎮、曾家鎮、瓦子坪鎮、洪石鎮。
旬陽縣:構元鎮、關口鎮、棕溪鎮、蜀河鎮、雙河鎮、紅軍鎮、仙河鎮、白柳鎮、甘溪鎮、麻坪鎮、趙灣鎮、小河鎮、仁河口鎮、桐木鎮、段家河鎮、呂河鎮、神河鎮、赤岩鎮、金寨鎮、銅錢關鎮、石門鎮。
白河縣:獅子山新城、河街、橋兒溝、江岸路、老白路、卡子鎮、小雙鎮、大雙鎮、西營鎮、倉上鎮、冷水鎮、麻虎鎮、宋家鎮、茅坪鎮、雙豐鎮、中場鎮、構扒鎮。
以上,請知悉,有不明之處請再追問~
I. 鎮坪縣的區劃
城關鎮
面積134.97平方公里,13個村:文彩村、小河村、新華村、聯盟村、菜村、白內坪村、竹節溪村、茶容店村、坪寶村、新莊村、七坪村、友誼村、青坪村。
曾家鎮
面積177.03平方公里,11個村:金坪村、魚坪村、花橋村、花坪村、文溪村、宏偉村、琉璃村、陽河村、星明村、光華村、向陽村。
牛頭店鎮
面積206.45平方公里,7個村:國慶村、白珠村、竹葉村、前進村、水晶坪村、先鋒村、紅星村。
鍾寶鎮
面積149.98平方公里,11個村:干州河村、舊城村、新坪村、關廟村、得勝村、朝陽村、東風村、民主村、青坪村、金嶺村、三坪村。
洪石鎮
面積96.3平方公里,11個村:千山村、青台村、五星村、桃花村、上灣村、勝利村、洪聯村、大堰村、紅陽村、雲務村、仁河村。
小曙河鎮
面積96.15平方公里,8個村:中壩村、門樓村、和平村、戰斗村、安坪村、馬鎮村、中坪村、亮埡村。
曙坪鎮
面積275.09平方公里,7個村:雙坪村、大樹村、興隆村、聯合村、桃源村、代安村、陽安村。
華坪鎮
面積149.55平方公里,4個村:尖山坪村、團結村、三壩村、渝龍村。
上竹鎮
面積109.50平方公里,2個村:湘坪村、松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