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我對養老院的看法

我對養老院的看法

發布時間:2023-08-17 01:38:10

1. 當今社會對敬老院的看法

主要有3種
1:對養老院不放心,特別是家裡老人失去行為或語言能力的,擔心養老院虐待老人。畢竟大家看到的和聽到的這類事情太多了。
2:家裡子女較多的認為吧老人送進養老院是不孝(或擔心別人這樣認為)
3:認為養老院的出現很好,這類人群主要是獨生子女,的確按中國現在的物價及社會狀態醫療狀態來說,獨生子女獨立養活2(或2人養活4個)個老人是很難的特別是由於工作不可能時時看護老人,畢竟近幾年報道的老人肚子再加摔傷甚至死亡的事情並不少見。

2. 有人說「養老院其實和想像的不一樣」,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去過養老院生活的人,才知道,才有發言權,因為親身體驗了,有資格說出實情,說出自己的感受。一般養老院是封閉式的管理,不許陌生人進,親屬探訪都有規定的時間,其實,親屬都很難知道裡面的真實情況。

3. 能談談對養老行業的理解嗎

養老行業其實也是發展趨勢,以後肯定是趨勢,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等老了就會更加重視了,因為老了病也多了,體質也不行了,所以老了一定要好好養老。

4. 住養老院到底好不好

以前講到老了去養老院,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太好,年輕人怕父百母去了,別人講自己不孝順,老人去了,怕外人的風言風語,覺得不體面。
但是現在,獨生子女多,兩個年輕人根本照顧不過來四個老人,去養老院一方面防度止老人獨居生活的安全問題,還有精神空虛問題,能拿錢讓父母去養老院真的比父母自己在家好,前提是要多去看看他們,我爸爸自己一個人就去了養老院,我家在上海,爸爸住在上海日內月星養老院,他在養老院可以和院里的叔叔伯伯們一起下棋、打牌、鍛煉、喝茶、看書,生活的挺好的,比他之前獨居時的狀態要好多了,所以我建議如果經濟允許的話,找家好的養老院住是可行的容。

5. 談談真實的養老院

每一個人都會面臨養老的問題,而絕大多數人都打算把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託付給養老院。

所謂養兒防老,已經成了一個被人嘲笑的土氣詞彙。

不靠兒子,不靠女兒,自己攢夠錢,老了就去養老院,多瀟灑。

這么想沒問題, 但你首先要了解一下真實的養老院是個什麼樣子。

在很多人的眼裡,養老院就是每天有人伺候你吃飯,伺候你穿衣,伺候你洗澡,然後你和一群老人們每天散步打牌吹牛的好地方。

以上是對養老院最基本的要求(幻想),還有些人甚至覺得養老院應該安排護工提供給老人聊天甚至按摩服務。

這些服務,在古代可都是王爺級別的服務啊,你年輕力壯的時候都沒享受到,憑啥覺得自己老了就能享受到。

真正的養老院應該提供什麼服務?

養老絕不止是給生活費,讓一個老人有飯吃有衣穿,以今天中國的國力,這並不算什麼。

只要你還有力氣拿外賣,並能自己把飯吃下去,且能用洗衣機,你都不需要養老。

你首先要明白, 只有失去照顧自己能力的人,才真正需要養老服務。

我現在看到很多什麼所謂的老人結伴養老,姐妹結拜養老,都很想笑,因為真的太可笑了。

找個伴聊天還行,指望其他老人給你養老那就真的算了。

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需要養老的,有些老人一輩子身體 健康 ,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洗澡,某一天突發疾病去世了。

這叫喜葬,因為這位老人沒受罪。

只有失能的老人,才會涉及到真正的養老問題,在此之前最多隻是抱怨沒人陪伴而已。

什麼叫失能?

當一個老人無法完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室內走動、上下床中的至少一項時,叫失能。

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完成上述一項以上,叫重度失能。

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完成以上全部項目,叫完全失能。

根據CCTV的數據,中國老人在80~89歲階段,重度失能的概率為12.7%。

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養老的人。

子女對老人的養老,並不只是給生活費,也不是每年回家看老人幾次。

這些是義務,具備最低良知的子女都會這么做,但這並不是真正的養老。

生活費老人可以自己攢,養兒防老早就是過去式了,現在國家也會發養老金

而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只是會讓老人更開心而已,並不會實際解決什麼問題。

但是當老人失能之後,真正的養老問題就來了。

一旦老人失能,就需要一個人全職照顧,寸步不能離身。

這個時候,你才開始需要真正的養老。

和你結伴養老的老人,不可能服侍你吃飯穿衣,和你結拜養老的姐妹,也不可能幫你端屎端尿。

能真正提供這些服務的,只有養老院里的年輕護工。

很多人覺得,只要我年輕的時候攢了足夠的錢,就可以找到好的養老院安度晚年,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定會有人盡心盡力地把自己伺候舒服的。

超級富人也許可以,但工薪族就別想了,你指望自己存的那幾十萬塊錢就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簡直是做夢。

沒去過養老院的人,首先應該了解到一個常識。

在法律上, 幼童和失能老人都是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

幼童必須要有一個法律上的監護人,一般是自己的父母。

失能老人也需要有監護人,一般是自己的子女。

如果有失能老人想入住養老院,必須要有自己的監護人簽字,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簽了這個監護人的字,以後老人在養老院產生的一切費用,包括突發重病的搶救費用,都由這位簽字的子女負責。

沒有子女,養老院一般是不收的,因為不敢收。

萬一中間突發重病,萬一醫療花費極其巨大,怎麼辦?

養老院不治,會被指責為冷血屠夫,治了但沒人願意承擔這個費用,養老院會破產。

這就是失能老人入住必須子女簽字的原因。

沒有子女就不能住么?

也行,但老人要先交押金,很多很多押金,然後你有任何支出,養老院都可以在這筆錢里代扣代繳。

無子女,失去部分甚至全部行動能力和反抗能力,自己有一大筆錢在養老院賬戶里可以被任意扣除,自己沒有能力監管也找不到人幫自己監管。

這種老人,約等於唐僧肉。

請大家注意一個基本常識。

幼兒園的服務對象是家長,而不是幼兒。

養老院的服務對象是子女,而不是老人。

因為只有家長才有能力投訴幼兒園,只有家長才能到處找媒體曝光,但幼童不能。

而在養老領域,只有子女才有能力投訴養老院,只有子女才能到處找媒體曝光,但失能老人不能。

養老院的費用挺貴的,最便宜也得兩三千一個月,貴的要好幾萬。

你知道養老院的護工多少工資嗎?

不到三千塊一個月。

一線城市那種每月收1萬塊費用的高端豪華養老院,給護工開的工資能到四五千,但絕大多數普通養老院的護工,就兩三千左右。

即便給護工的工資這么低,養老院也是一個出名的低盈利行業,僅有5~6%的利潤,支出成本和收入幾乎都是明帳,其盈利對應於龐大的基礎投入而言少的可憐。

利潤少,導致養老院的床位一直不足,2019年每千名老人擁有的養老床位不足30張。

所以護工的工資,提不上去。

這么點工資能招到高素質人才么? 你覺得這么多工資應該能招到什麼層次的人才?

但這些護工的工作強度卻特別大,給老人穿衣,喂老人吃飯,給老人洗澡,服侍老人換尿不濕,端屎端尿。

而且,是一個護工對接多個老人。

護工也是人,你覺得護工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你上班可以不開心,可以摸魚,護工也會。

對比一下,你花三五千一個月送孩子去的幼兒園,給幼師的工資雖然只有三四千,但已經比護工高了。

你把自己的孩子視若珍寶,每天接送,孩子情緒稍微不好一點你都感知得到。

就算這樣,幼兒園又出了多少虐童事件?

而養老院,有幾個子女能做到每天去探望老人一次?

一個月能去一次的就是好孩子了。

照顧失能老人,比照顧孩子難多了,子女探望的又少,監督的力量很弱。

你覺得養老院里會發生什麼?

當然,現在養老院的管理很嚴格了,直接對老人施加暴力這種事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但你要是要求護工給老人提供一個開心的情緒,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養老院對護工的考核,主要是老人的身體是否干凈,是否有異味,有沒有按時吃飯和吃葯。

老人是否開心,這個沒辦法考核,也不可能去考核。

所以護工的一切勞動,都主要圍繞著清潔來進行,及時給老人換尿布,及時給老人房間掃地拖地等。

很多老人,就像一個有聲物品一樣,每天被護工定期擦拭一番,只要把老人喂飽了,不讓老人磕著碰著,這一天就算功德圓滿。

最後,很多老人的目光,變得越來越呆滯。

什麼樣的老人能在養老院里過得好,能讓護工多費點心照顧?

有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

有位養老院的院長說, 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沒一個好惹的。

一旦被這些子女發現了問題,要麼大鬧養老院,要麼會敲養老院一筆錢或者減免養老費,總之都是巨大的麻煩。

對於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護工都會盡量多給點照顧,因為怕自己惹上麻煩。

如果你是護工,你也會這么選擇。

而如果子女來看望老人時,每次順便給護工帶點東西或者給一點小費。

那這位老人的待遇會和其他老人截然不同,差距非常大,他會真正的享受到什麼是情緒照顧。

優先照顧誰,每天對誰笑一笑,對誰的語氣軟一點,這都是護工自己說了算。

一個經常來看望,且出手大方的子女,明顯極其重視老人。

一旦出了啥事,那可是天大的麻煩。

而且還有小費,那麼護工自然會做得盡善盡美。

這樣的老人,是養老院的老人圈裡最頂層的存在,簡直可以橫著走,其他老人只有羨慕的份,也不敢多說什麼。

養老院的鄙視鏈:

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 可以電話迅速喊來子女的老人 子女在外地很難喊來的老人 完全無子女的老人。

完全無子女的老人,在養老院里真的是小心翼翼地活著,誰都不敢惹,連隔壁床的老人都不敢惹,因為別人可以喊來孩子撐腰。

至於護工,那更不敢惹,因為自己連下床走路的力氣都沒了,絕不可能靠自己維權。

錢,此時是沒有用的。

失能且無子女的老人,如果還很有錢,那猶如 三歲小兒持金過市。

如果一個孩子突然失去父母,無任何監護人,爸媽所有的財產被交給幼兒園代管,根據幼兒園的需要代扣代繳。

你猜這個孩子會遭遇什麼?

別說幼兒園代管財產,就算很多親叔叔親姑姑代管財產都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老人失能後,其體力和智力都開始飛速地退化,失能老人在 社會 上的生存能力,和三歲孩子幾乎沒有區別。

這個時候沒有監護人是萬萬不行的。

此時子女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支付生活費,還是一種對養老院潛在的威懾和制約力量。

就像核武器,你也許一輩子都不用,但不能沒有。

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最終是由人來掌管錢的。

在你決定自己的人生決策之前,建議可以先去當地的養老院調查調查,和裡面的老人聊一聊,或者在裡面閑逛幾個小時。

也許,你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

作者:遠方青木(YFqingmu)

6. 很多老人去了養老院才知道:養老院其實和想像的不一樣,你怎麼看

我姐姐的婆婆,80多歲高齡,因為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去世的早,姐姐和姐夫又都上班,無人照顧,就和姐夫商量把婆婆送養老院去。

最後在咨詢了多家養老院後,選擇了一家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價格是每個月5300多元,這在我們當地屬於比較高檔的養老院,目的就是讓婆婆在這里生活的比較好。

總結下來:

我覺得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請一個住家保姆比較合適,從許多個例來看,請保姆要比送養老院對老人來說要好許多,一對一的服務好過養老院那種亂哄哄的找不到人的服務。

當然請保姆,最好身邊有人陪伴,這樣也不怕保姆虐待老人,如果身邊無法有人,那就至少悄悄安裝一個攝像頭監控她,因為現在無良保姆也很多。

7. 養老院養老的利與弊

1.減輕孤獨感:敬老院有許多年齡相仿的老夥伴,還有比較豐富的業余活動,比起在家生活要有意思得多,因為雖然是跟子女同住,可是子女一般工作都很忙,通常沒有過多的精力陪老人家,而且,老人與老人之間也有更多的話題,不存在「代溝」。

2、安全:敬老院一般白天晚上都有工作人員,而且有基本的醫療設備,老人如果急病發作,絕對不會因為沒人發現而耽誤了搶救時機。

3、有利於家庭團結:這個觀點決不能算不孝,畢竟兩代人在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等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異,而且有的時候人歲數大了以後,性格、脾氣可能會不如從前,心理也可能比較脆弱和敏感,家裡人無意的話可能就會引起老人的不滿。老人住養老院的缺點
住進養老院一定會造成老人心靈上幸福感的缺失。養老院再好不是家,沒有家庭的溫馨。日久天長老人一定會心裡有偏差。失落感,無奈感會油然而生。養老院的設施設備再好,都不如有一個耐心細心的工作人員從心靈上去呵護老人關愛老人,稍一疏忽,態度冷淡都會讓老人心有餘悸,心有凄凄。如果老人不能自理,養老院的護工會隨時給老人端屎端尿嗎?會隨時給老人擦澡嗎?不可能,所以老人身體上的不適也會讓老人苦不堪言。老人住了養老院,兒女認為老人有了去處,一定會減少探視和關心的頻率,這會讓老人更加心寒。含辛茹苦一生竟然落的個孤家寡人,猶如落在大街無人問。住養老院對於心裡懦弱身體羸弱的老人來說一定會加速老人的生命進程。

老人院的設施問題。好的老人院太貴,一般老人住不起,一般的老人院呢,可能設施簡陋,有的可能醫療跟不上,娛樂設施短缺,護工素質相對較差,難合老人意。護工人數少,有時會照顧不過來,甚至有些護工會呵斥老人,懲罰老人。這會成為老人的心病。

閱讀全文

與我對養老院的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為什麼有的時候心跳會加快 瀏覽:362
怎麼讓孩子變成智慧型父母 瀏覽:139
退休人員要繳納社保嗎 瀏覽:226
重慶長壽有花谷嗎 瀏覽:15
張藝興父母干什麼 瀏覽:106
公司每年的體檢感覺沒什麼用 瀏覽:57
福州退休加工資補發了沒有 瀏覽:887
除濕機對老人家有好處嗎 瀏覽:259
多多養老院 瀏覽:786
兒子繼承父母房產需繳納哪些稅費 瀏覽:273
哈爾濱鐵路局退休職工幾號發工資 瀏覽:111
社區開展重陽節送溫暖活動總結 瀏覽:987
健康養生類直播帶貨如何做 瀏覽:174
重陽節手抄報尊老敬老情滿重陽 瀏覽:468
兩個老人家太可愛了 瀏覽:573
病退體檢和復檢間隔多久 瀏覽:285
如何勸兄弟尊重岳父母 瀏覽:221
2018機關離退休人員漲工資 瀏覽:437
哪些證明不用開養老機構 瀏覽:453
微電影孝順的兒媳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