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糖尿病常用葯

老年人糖尿病常用葯

發布時間:2023-07-28 01:59:50

Ⅰ 老年糖尿病患者怎樣選擇降糖葯

對於老年人糖尿病應用口服降糖葯時最怕出現低血糖反應,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專出現低血糖反屬應易引起心肌梗死及腦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在選擇口服降糖葯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不用雙胍類葯,以免產生乳酸酸中毒;可服用阿卡波糖每日100~300mg。65歲以下患者,肝腎功能正常,無缺氧性心肺疾病者可用降糖片治療,每日總量不超過0.75~1.0g,並密切觀察有無酮尿,有條件者應定期檢查血乳酸,若出現酮尿或血乳酸升高應立即停葯。

(2)老年人應用磺脲類葯應從小量開始,國內多用甲苯磺丁脲,國外多採用第二代磺脲類葯如格列喹酮、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等,其中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均有很強的降糖作用,尤其是格列本脲,老年人應慎用,以免發生低血糖。格列喹酮降糖作用緩和,較大劑量時也不易出現低血糖反應,最適合老年人服用。

(3)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就診時空腹血糖≥19.4mmol/L,尿酮體陰性,而且無症狀,重復一次檢查仍是如此,應立即用胰島素治療,爭取在短期治療後改用口服降糖葯。

Ⅱ 老年人用降糖葯應注意什麼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多數糖尿病患者需口服葯物治療。老年人因代謝率低,神經反應比較遲緩等,用葯容易發生低血糖,而且老年人由於容易同時患多種疾病因而需同時服用很多種葯物,這些葯物或多或少影響降糖葯的療效。故老年人在應用口服降糖葯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掌握口服降糖葯的適應證。一般口服降糖葯只適用於無急性並發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適用於Ⅰ型糖尿病、有嚴重並發症的Ⅱ型糖尿病、因存在伴發病需外科治療的圍手術期及全胰腺切除引起繼發性糖尿病的患者。
(2)要了解口服葯的種類及特點。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葯物包括磺脲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及餐時調節劑共五類,其作用各具特點:①磺脲類(如優降糖、達美康、糖適平等)作用機制是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起到降糖作用。②雙胍類(包括降糖靈、二甲雙胍等)作用機制是促進外周組織(如肌肉等)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異生和腸道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使血糖降低,特別適宜於飲食控制效果不佳、體型肥胖的Ⅱ型糖尿患者。③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等)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延遲和減少腸道對澱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來控制餐後血糖的升高幅度,對糖耐量異常及餐後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但對於進食主食較少及進食速度較快的人效果欠佳。④噻唑烷二酮類(如吡格列酮、羅格列酮)是胰島素增敏劑,可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其敏感性且無低血糖危險,但該類葯物起效慢需兩周開始顯效,兩個月達到最好療效。⑤餐時血糖調節劑(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最大的特點是可能模仿胰島素生理性分泌,起效快、作用短,可有效控制餐後血糖亦不增加低血糖風險。現已證明,餐後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更易誘發老年糖尿患者的血管並發症,因此,該類葯物對老年糖尿患者有益,且可減輕胰島素抵抗。
(3)盡量避免低血糖。老年人代謝率低,用葯容易發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長效磺脲類葯物時易發生晚間低血糖。因此,老年人應用磺脲類葯應從小劑量開始,盡量選用中短效葯物。一般不可同時聯合使用兩個磺脲類葯物,同時密切監測血糖,5~7天調整一次劑量,在高血糖糾正後,應調整劑量,盡量避免低血糖發生。
(4)小心「未察覺的低血糖」。老年人因為神經反應比較遲緩,更易發生「未察覺的低血糖」,即當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經反應,如心悸、冷汗、頭暈等症狀時,老年人可能仍無感覺。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現大腦皮層反應時,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嗜睡、昏迷等。這種情況就很危險,搶救不及時易危及生命。因此,這些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和曾發生過「未察覺的低血糖症狀」的老人)血糖控制不宜過嚴,一般空腹血糖在7.0毫摩爾/升,餐後血糖在10.0毫摩爾/升左右即可。
(5)注意葯物的配伍。老年人往往易同患多種疾病,因而需服用很多葯物,此時應注意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當口服降糖葯與胰島素、別嘌呤醇、環磷醯胺、水楊酸等具有增強降血糖作用的某種葯物合用時,可能會導致低血糖反應;當具有減弱降血糖作用的皮質類固醇、高血糖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甲狀腺素、利福平等葯物合用時,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6)留心服葯時間。降糖葯種類繁多,其作用機理各不相同,故其服用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如由於磺脲類葯物進入人體後需要一定的時間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因此服葯時間宜在餐前半小時左右;「一糖苷酶抑制劑用法是嚼碎後與第一口飯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後服用則療效會大打折扣。
(7)注意葯物對肝腎的不良反應。老年人用葯前應先查肝腎功能,在肝功能異常時,不宜用某些口服降糖葯,如雙胍類及胰島素增敏劑,否則有可能產生肝功能衰竭。許多降糖葯在肝內代謝,經腎排出,如果腎功能不良,會使葯物在體內蓄積引起中毒,因此腎功能不良時,許多從腎排出的磺脲類降糖葯及雙胍類不能用。
一般來說,同類降糖葯不宜合用,用一種降糖葯如效果不理想,可考慮聯合用葯,不同作用機理的葯物可揚長避短,避免或減少葯物的不良反應。在降血糖治療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問題,如控制體重、控制血壓、調整血脂紊亂等。總之,口服降糖葯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隨衰老而顯著增加,所以對老年糖尿患者的葯物治療需要特別重觀。

Ⅲ 老人糖尿病吃什麼葯可以治療

回答:口服降糖葯分以下幾類:磺脲類,雙胍類,α葡萄 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和餐後血糖調節劑等.
1.磺脲類葯物:這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口服降糖葯,包括第一代的甲磺丁脲(D860),第二代磺脲類制劑優降糖,達美康,美吡達,糖適平等,以及第三代磺脲類葯物格列美脲.磺醯脲類葯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刺激胰島素分泌.在選擇磺脲類葯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於磺脲類葯物的降糖機制主要是刺激B細胞分泌胰島素,故適用於有一定B細胞功能,且飲食控制尚不能達到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因其可增加體重.
(3)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一般不宜口服降糖葯治療.感染,手術等情況時,應暫改為胰島素治療.
(4)使用時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
(5)兩種磺脲葯不宜同時應用.
(6) 長效制劑如優降糖對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較短效葯如美吡噠好,而美吡噠等短效葯使餐後胰島素釋放增加,餐後血糖下降較優降糖明顯.
(7)年齡大,肝腎功能受損易有低血糖傾向者,應避免選用長效磺脲類降糖葯.
(8)有輕,中度腎功能損害者,用糖適平較為安全,因其主要從肝膽排泄.
2.雙胍類葯物:包括苯乙雙胍(降糖靈)和二甲雙胍(降糖片).老年人最好不要使用苯乙雙胍,因其可能會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雙胍為抗高血糖葯物,可通過增進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對2型糖尿病伴肥胖者,單純飲食控制達不到滿意控制標准時,應首選二甲雙胍.
具體用法是:二甲雙胍250mg 2~3次/日;以後根據需要緩慢加量,最大劑量500mg每日3次.
有急性糖尿病合並症,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心力衰竭及其它嚴重缺氧疾病時應停用該類葯物.雙胍類葯物常見的副作用為消化道反應,表現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發生率為20%~25%,故一般採取在進餐中服用,從小劑量開始來減輕上述消化道反應.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蘋)和伏格列波糖(倍欣).該類葯物與餐同服後可以延緩腸腔內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用葯方法:阿卡波糖25mg, 每日1~3次,漸增至50mg每日3次,最大劑量100mg每日3次.伏格列波糖0.1mg每日1~3次,漸增至0.2mg每日3次,最大劑量0.3mg每日3次.
服用這類葯需於吃第一口飯時立即服葯,嚼碎咽下.主要的副 作用為胃腸道症狀,其他不良反應如乏力,頭痛,眩暈,皮膚瘙癢或皮疹等則很少見.
4. 噻唑烷二酮類:亦稱胰島素增敏劑,該葯能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常見副作用為浮腫,體重增加,輕度貧血(可能與血容量增加有關),使用時要注意監測肝功能.
5.餐時血糖調節劑:為非磺醯脲促胰島素分泌劑,能引起胰島素迅速釋放,彌補了糖尿病患者B細胞胰島素頭相分泌不足,能明顯改善餐後血糖水平,服用方法:進餐時服用,不進餐不服用.
諸多的口服降糖葯物為臨床治療糖尿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但如何合理使用葯物種類及劑量,綜合施治,防止濫用十分重要.
患者應有良好的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基礎,不能僅僅依賴降糖葯.2型糖尿病肥胖者首選雙胍類或/和胰島素增敏劑,α-糖苷酶抑制劑,後用胰島素促泌劑;消瘦者則首選胰島素促泌劑或胰島素增敏劑,合用α-糖苷酶抑制劑或雙胍類降糖葯.合理聯合用葯,同類降糖葯一般不合用,促泌劑(磺脲類和氨基酸誘導劑)不合用;聯合用葯不宜多於3種.監測血糖,了解控制情況和影響因素,及時調整治療.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往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老年糖尿病的治療應從全局出發,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治療,除了關注血糖水平外,還必須關注血壓,體重和脂肪,嘌呤代謝等其它指標,最後達到綜合達標的目的.

Ⅳ 老年人怎麼治療糖尿病

老年人治療糖尿病一方面是胰島素注射降低血糖,另一方面是忌口避免吃糖

Ⅳ 老年人,吃哪種降糖葯比較好醫生解答:建議簡化糖尿病用葯方案

糖尿病正在成為老年人中最普遍的 健康 問題之一。2017年,全球65歲以上受試者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23億,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會翻一番。

糖尿病被認為是導致過早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想要提高壽命,控制血糖水平勢在必行。

老年患者極易發生低血糖事件,這是由於β-腎上腺素受體功能逐漸降低的結果。事實上,老年低血糖與認知障礙、痴呆、全因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多重用葯、合並症、腎功能不全、脫水、反調節反應受損是低血糖發作的主要誘發危險因素。

鑒於老年人脫水、頭暈、跌倒和長期死亡的風險較高,應避免未治療或治療不足的高血糖事件。

老年人的葯物治療,建議簡化多種葯物治療方案,以減少不良反應並實現最合適的血糖目標。

是推薦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葯物。它降低胰島素抵抗和肝臟糖異生,降低葡萄糖濃度而不增加低血糖風險。起始劑量為500毫克,每天一次或兩次,最大劑量為2,500毫克/天,隨餐服用。

現在可以使用每日一次的二甲雙胍緩釋制劑,這與更好的胃腸道耐受性和患者的依從性有關。由於它由尿液排出,因此需要良好的腎小球濾過率

如果老年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功能障礙的情況下應謹慎使用,這可能會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

噻唑烷二酮還通過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PAR-γ)作為影響轉錄過程的胰島素感測劑。

吡格列酮是該類別中僅存的一種葯物,因為它已被證明在存在心血管疾病時是安全的。具有療效好、成本低、單葯治療無低血糖風險等特點。

但不建議在有跌倒風險的老年人中使用該葯物,因為它已被證明會增加非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

磺醯脲類是一種胰島素促分泌素類,其通過促進β細胞膜去極化並因此促進胰島素分泌起作用。

當二甲雙胍初始治療禁忌或不能耐受時,低血糖風險最低的短效葯物,如格列齊特,應優先用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之下,長效磺脲類葯物,如格列本脲,被認為不適用於老年糖尿病管理。

美格列奈是短效胰島素促分泌劑,可增強進餐時胰島素分泌的早期階段,降低餐後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是此類葯物中最有效的葯物,對體重增加有中等影響。瑞格列奈可能適用於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其低血糖風險低、對餐後高血糖的療效高,並且在腎功能損害中使用安全。

DPP-4抑制劑屬於腸促胰島素增強劑類。它們抑制DPP-4酶,從而延長GLP-1的壽命並以葡萄糖依賴性方式增加胰島素分泌。

此類葯物通常在老年人中耐受性良好,對體重的影響為中性,低血糖風險非常低。

這是是最新上市的用於糖尿病管理的口服降糖葯。這些分子具有創新和不同的作用機制:它們抑制腎近曲小管上的Na/葡萄糖腎協同轉運蛋白,增加尿葡萄糖濃度,並有利於滲透性利尿(利尿作用)。

SGLT2抑制劑在老年人中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除了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真菌感染的風險增加。

盡管這類有對心血管和腎臟預後許多有益的效果,但因生殖器感染,脫水,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增加,使用GLT2抑制劑需要謹慎。

註:老年人糖尿病用葯治療,請遵從醫囑,切勿亂用葯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糖尿病常用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成為養生堂的嘉賓 瀏覽:818
看望前夫父母說什麼 瀏覽:998
龍岩養老院新聞 瀏覽:225
快退休的人員如何辦理社保嗎 瀏覽:841
人80歲稱什麼生肖 瀏覽:589
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上海 瀏覽:431
老年人疑心病怎麼治 瀏覽:799
60歲不算老年人 瀏覽:639
敬老院春節值班記錄表 瀏覽:28
帶兩個老人住酒店訂什麼房 瀏覽:755
社保斷繳退休時由什麼影響嗎 瀏覽:542
德州體檢去哪個醫院好 瀏覽:57
孝順到金華的公交車時間 瀏覽:811
不孝順公婆的面相 瀏覽:39
美惠體檢怎麼樣 瀏覽:919
長壽面里還可以加什麼菜 瀏覽:749
那些年你和父母有哪些代溝 瀏覽:364
哈爾濱養老保險分幾檔 瀏覽:201
講自己孝敬父母的小故事300字 瀏覽:808
重陽節是否能發錢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