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老者可以器官捐獻嗎
可以,只要器官是能用的。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更沒有我汪文傑。捐出遺體是我最後能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在天津市寶坻區公證處工作人員和牛家牌鎮汪曹庄村村委會的共同見證下,81歲的汪文傑在遺體捐獻協議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按上了手印。
汪文傑是牛家牌鎮汪曹庄村的「五保戶」,問起為什麼要申請捐獻遺體時,老人說這還要從他的個人經歷說起。
汪文傑剛出生時,他的父親因病去世,17歲那年,相依為命的母親也因病離開。好在有村黨支部的幫助,再加上個人的努力,汪文傑的生活才算得上衣食無憂。然而,不幸卻再次降臨,進行性肌肉萎縮症讓汪文傑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
病魔纏身,不能出門務農務工,沒了經濟來源,就在汪文傑快要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村黨支部又伸出了援助之手,及時為他申辦了「五保戶」,又讓汪文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曙光。
「無論我遇到什麼困難,都是黨幫助我度過的。我這一輩子都要感謝我們的黨。」這是汪文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汪文傑總想著做點什麼,來回饋黨和政府這么多年來對自己的關懷和照顧。
就在簽訂遺體捐獻協議幾個月前,汪文傑通過觀看電視節目偶然得知遺體可以用於醫療科學教學事業,便將此事記在了心上。經過深思熟慮,他和養老院工作人員說出了申請捐獻遺體的想法。
② 95歲老人追隨妻子捐獻遺體,捐獻遺體的作用是什麼
湖南長沙一位95歲老人仲振江去世,這位老人曾經與自己的妻子一起簽下了遺體捐獻志願書,2020年7月,妻子去世後已經遺體捐獻。2021年4月,家屬按照老人的遺願,將他的遺體無償捐獻。老人的兒子接受采訪說:“父親希望以此方式給醫學研究做最後的貢獻。”讓我們向這對夫妻致敬。遺體捐獻是指人死亡後,自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或者需要器官移植的病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行為體現。捐獻遺體具有很大的意義,一方面,是為現代醫療科學事業作出貢獻,使得以後減少疾病發生或者有葯可救。另一方面,是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莫大的幫助,給他們帶去生命的希望,延續生命也是偉大的價值。
你會成為遺體捐獻者嗎?
③ 95歲老人隨妻子捐贈遺體,捐贈遺體有何種價值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情,人們為了生活忙忙碌碌,四處奔波。如果自己的親人離世,會很傷心悲痛。在湖南長沙一位老人去世之後,家人按照他的遺願,將他的遺體無償捐獻。這位老人曾經就和妻子參加了一起捐獻的志願書,老人的兒子說,父親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給醫學研究作出貢獻。
就像這次新冠肺炎,醫生也是解剖了遺體,還有了重大的發現,找到了病因,才制定出了疫苗的方案。現在移植器官的手術也很發達,做器官移植手術就需要有器官來匹配。一些心臟病移植、腎移植都需要找到合適的供體,但是想找到供體也很難。遺體捐獻會給這些患者帶來生的希望,曾經就有一個遺體捐獻者,用自己的器官救了7個生命,一個人救7個生命是很有意義的,這也是器官捐獻的偉大之處。
④ 60歲以上老人在醫院去世後捐獻器官有用嗎
60歲以上的老人,去世前,捐獻器官,這個肯定是有用的,這要看老人的器官有哪些還是好用的,例如,眼角膜。只要器官,都是好用的就可以捐獻,可以救更多的人。只是在捐獻前,捐獻協議的。
⑤ 9旬老人去世捐獻遺體角膜,怎樣看待這一做法你會選擇捐獻器官嗎
我認為這名老人的做法是在彰顯生命的意義,我也會捐獻器官。
大愛無私,光明長存。
將風缺陷會讓光明留在人間,對於這些志願者來說是一種非常艱難的選擇,作為普通人,我們更應該去體會奉獻光明傳承大愛這8個字的含義,為角膜捐獻事業貢獻出一份力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夠學會愛護自己的眼睛,特別是對於那些失而復得的人來說,更應如此。證明90歲的老人在去世之後捐獻眼角膜和遺體,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詮釋雷鋒精神,這是一種特有的思想品質,同時也是人世間少有的大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