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102歲老太太參加曾孫虛擬健身課後走紅網路,老年人的快樂有多簡單
退休了,回歸了家庭,擺脫了早八晚五的輪轉,從繁忙的工作崗位,轉到沒有競爭,沒有紛爭的環境里,培養幾項愛好,比如詩文書畫、麻將橋牌、五類球等。就是生活的巨大轉變,怎樣來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快樂,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個人認為如今老年人的快樂源於以下方式:
一、補足精神食糧,經常關注網路平台,關心國際國內時事政治,始終與組織保持高度一致,不能讓自己脫離正軌,有了精神寄託才能與時俱進,對生活充滿信心。
退休了,就要選擇怎麼快樂怎麼來,不要再給自己強加砝碼,有了好身體,才是最好的選擇,後續的生活需要我們來享受,不能退休後身體不行,這樣就得不償失了。退休也要多多參與,不能放棄所有,能做到的就要爭取,有了活力,才有生命的延續。把好自己的養老錢,守住自己的老窩,陪伴好自己的老伴兒,有條件多出去走走,轉轉,兜兜風,看看風景,這就是簡單的快樂!
B. 外國老人很少跳廣場舞,他們一般都做些什麼活動
一提起退休後的生活,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跳廣場舞、下象棋、公園散步、爬山等活動。
誠然,這些都是我國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後會選擇的消遣方式。但是廣場舞和象棋在國外卻並不流行,外國人不跳廣場舞又怎麼度過退休後的生活呢?
旅遊中的中國老人
結尾不同國家有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就連退休後的生活方式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國家注重享受,而有些國家的人希望能繼續工作、繼續發光發熱。
但是仔細觀察這些國家的退休生活就會發現,老年人們普遍希望能夠通過其他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價值。
並且,享受生活、旅行養老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可以預見,未來養老的方式會更加先進。但不論是何種養老方式,尋找到一個對自己身心有利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C. 世界各國的老年人都在干什麼呢你都了解多少
在我國地區寬闊,人口非常多。在中國各大城鎮城市廣場、住宅小區空閑地、路面兩側,一直可以見到成群結隊的老年人在廣場舞,不論是多麼的繁華的城市,或是偏遠城鎮。只需有充足的場所,就會有老年人的演出舞台。她們通常在黃昏接連不斷趕到舞台中央,逐漸進到舞蹈情況,一般從吃過晚飯後跳至9點多。
韓國和日本有一些共同點,韓國人口老齡化也特別的比較嚴重。70歲本應該是安度晚年的情況下,但韓國老年人卻並不是,韓國老人在暮年會挑選下崗再就業,有很多70幾歲的老年人還繁忙在崗位上。
因為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許多職位缺口沒有人,老年人迫不得已去填充那些缺口。她們一般從業在駕駛員、保安人員、服務生、咖啡師等領域。據統計,在韓國,有420萬老年人並不是在工作中,便是在工作中的道路上,這一數據乃至比打工賺錢的年青人還多。
見到這兒,比照這一三個國家,老年人的生活差別,或是十分明顯的。相較為拼搏半輩子的中國老人,晚年時期生活或是十分幸福快樂的。
中國老人愛廣場舞,那日本、韓國、美國老人都干什麼?差別很顯著。看過此篇,大夥兒如何看?熱烈歡迎評論評價、關注點贊並共享,有興趣的可以加上關心,謝謝。
D. 50歲荷蘭「潮老頭」,30年來堅持鍛煉肌肉讓小鮮肉汗顏,如今怎樣
隨著社會的大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不再擔心溫飽的問題,更多內的時間放在了自己的健容康上,畢竟有一個好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就更加關注養身,健身等問題了,今天要說的一個國內84歲老人,他非常的喜歡健身,而且心態也好,被稱之為「最潮老頭」,如今怎樣了?
E. 美國老年人有哪些鍛煉方法
這里介紹美國老年人鍛煉的點滴情況。美國每天有59%的成年人參加各種體育鍛煉。1972年美國老人富蘭克·肖特獲得奧運會馬拉松賽跑冠軍後,「跑步熱」席捲全美,大約有3500萬人參加跑步運動。在美國有不少保健中心和健身房,許多老年人到那裡去鍛煉。
鍛煉的形式不少。如:(1)快走,慢跑。老年人在保健中心的跑道上進行快步走或慢跑鍛煉。快步走每分鍾100-130步,鍛煉半小時以上。慢跑的時間可長可短,不少於一刻鍾。(2)徒手操。有些老年人在快步走或慢跑後,還做徒手操。主要做兩臂繞環、擴胸、彎腰、仰卧起坐等動作;一些老年體弱的人則坐在椅子上做徒手操。(3)倒退行走。有不少人練習倒退行走,據說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防治腰酸背痛。(4)爬行。一些老人戴著手套在地上爬,據說經常鍛煉可以減少冠心病、腦血管硬化、腰肌勞損、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5)游泳。美國有水上俱樂部。一些老年人喜歡到那裡的室內溫水池去游泳。還有些老人在那裡洗桑那浴,這既是一項鍛煉活動,又是一種積極的休息。
F. 為什麼中國人一到中年就做好生病准備,而歐美老年人七八十歲還能跑能跳還能玩極限運動!
為什麼中國人一到中年就做好生命准備,而歐美老年人七八十歲還能跑,能跳還能玩極限運動。這個問題一個是身體上的原因,就是種族的不同,所以亞洲人的體質和歐美人的體質也不同。另外一個還是觀念的原因。
G. 美國和日本關於老年人的健康服務有哪些具體措施
日本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典型模式
作者:李茂夫 來源:《當代世界》 2010-05-19 14:16:4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譜發生了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2006年2月21日《國務院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的出台,更加大了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力度。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英國、澳大利亞以及亞洲部分國家和我國香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日本 日本的社區保健是根據《地域保健法》、《保健療法》的規定,至1994年各都道府縣,特別行政區都設立了保健所,保健中心,全國共有保健所848所,市街村保健中心1241所,各類保健機構中保健護士達到2萬餘人,為日本國民健康實施全民保健工作。同時日本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為促進社區保健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保障。椐厚生省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到2000年日本老年人口比例將占總人口數的15.6%。針對此種情況,日本的社區護理發展也較快,其中老人保健與母子保健是日本社區保健工作的中心,老齡化社會推進了日本老人保健事業的發展。據厚生省統計, 1994年9月,日本各類老人保健設施就已達到1003個,入所老人8.5萬餘人,日本老人保健制度的宗旨是保持健康、確保醫療。為此,在社區人員進入40歲即開始建立「健康手冊」,開展基本的健康教育、健康診查等。老人保健醫療的層次可分為:醫院老人病房、療養院、老人保健中心、康復機構、特別養護老人之家、托老所、家庭護理援助機構等。1993年日本頒布了《老人保健法》,對家庭訪問護理工作實行制度化管理,由醫院,診療所的護士給在家療養者、精神康復病人提供援助。概椐《母子健康法》和《兒童福利法》的規定,日本保健所保健中心對結婚、妊娠、分娩、圍產期婦女和出生嬰兒,直至學齡前幼兒給予各種健康診查、保健指導和醫療援助。
老年保健(elderly care)---最初起源於美國,隨著人們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等知識的不斷積累,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開始採取以社區為中心的社區老年保健服務等辦法,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近年來不斷為老年人擴大保健設施及福利設施等社會服務。老年人的社會服務一般集中在支持性的、幫助保護性的、改進生理和社會功能、為個人成就提供機會等活動上。
一、美國老年人保健措施
(一)對居家的體弱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務、家庭保健、送飯上門、定期探望、電話確認、緊急呼救系統等服務。
1. 家政服務:由受過訓練的婦女來完成。
2. 家庭保健服務
3. 送餐上門
4. 定期探望
5. 電話確認服務
6. 應急響應系統
(二)為健康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和計劃
為那些相對健康及能自己旅行的老年人提供個人或集體服務。
1. 交通或陪伴服務
2. 老年食堂:
3. 法律服務
4. 就業服務
(三)專門服務
1. 老年人日托中心----不能在家獨立居住,又不願去養老機構的。
2. 咨詢服務----節決個人和家庭矛盾。
3. 保護服務----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日本老年人保健措施
(一)健康老年人
1. 建立「生機勃勃」的推進中心:促進老年人「自立、參與、自護、自我充實、尊嚴」為原則。
2. 建立「銀色人才」中心:為就業提供機會。
3. 提供專用的「銀色交通工具」: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
(二)獨居與虛弱的老年人
1. 建立完善的急救情報系統
2. 建立市鎮村老年人福利推進事業中心----確保安全、解除孤獨、幫助日常生活、促進健康。
(三)長期卧床老年人
1. 設置老年熱服務總站
2. 建立家庭護理支持中心
3. 設置家庭護理中心
4. 設立福利器械綜合中心
(四)痴呆老年人
1. 設置痴呆老年人日間護理站
2. 建立痴呆老年人綜合護理聯合體系
(五)建立協力員小組
三、我國老年人保健措施
2000年我國已進入老齡化國家,老年人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群體。
(一)我國城市社區老年人養老的體制主要有三種情況:
1. 所有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大部分其他所有製成份的企業都已納入社會養老保險。
2.大部分事業、行政單位仍然沿襲原有的退休金制度。
3.沒有正式工作或沒有工作的老年人未加入社會健康保險,生活主要依靠配偶的工資或子女撫養。
(二)我國政府對老年人工作十分關注
加強領導、人力配備、政策指引、機構發展、國內外交流、人才培養等發面給予了關心和支持。
(三)1977年我國護理體系的發展過程
1. 醫院的老年護理
2.老年病專科醫院的設立
3.老年護理醫院的成立
4.街道成立護理中心
5.養老院、老年公寓。
第三節 社區老年人的保健與護理
一、聯合國老年人保健原則
1991年2月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老年人保健原則》。強調老年人的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充實和尊嚴。原則如下:
(一)獨立
1. 老年人應能通過提供收入、家庭和社會支持以及自助,享有足夠的食物、水、住房、衣著和保健。
2.老年人應有工作機會或其他創造收入的機會。
3.老年人應能參與決定退出勞動力隊伍的時間。
4.老年人應能參與適當的教育和培訓。
5.老年人應能生活在安全且適合個人選擇和能力變化的環境。
6.老年人應能盡可能長期在家居住。
(二)參與
1. 老年人應始終融於社會,積極參與制定和執行直接影響其福祉的政策,並將其知識和技能傳給子孫後代。
2.老年人應能尋求為社會服務的機會,應以志願工作者身份擔任與其興趣很相稱的職務。
3.老年人應能組織老年人運動或協會。
(三)照顧
1. 老年人因按照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享有家庭和社區的照顧和保護。
2. 應享有保健服務,幫助他們保持或恢復到身體、智利和情緒的最佳水平並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3. 應享有各種社會和法律服務,以提高其自主能力並使他們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照顧。
4. 居住在任何住所、安養院或治療所時,均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
(四)自我充實
1. 以能尋求充分發揮自己潛力的機會
2. 應能享用社會的教育、文藝、精神和文娛資源。
(五)尊嚴
1. 生活應有尊嚴、有保障、且不受剝削和身心虐待。
2. 不論其年齡和性別、種族或族裔背景、殘疾或其它狀況,均應受到公平對待,不論其經濟貢獻大小均應受到尊重。
二、老年人的健身與娛樂活動
(一)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老年人健身的五項指導原則
1、應特別重視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運動。
2、應重視重量訓練。
3、注意維持體內運動的「平衡」。
4、高齡老年人和體質衰弱者應參加運動。
5、關注與鍛煉相關的心理因素。
(二)老年人的運動
(三)老年人堅持適度鍛煉的注意事項
1、行走不宜過快
2、轉頭活動不宜過快
3、運動量不宜過大
4、運動時間 一天不超過2小時
5、自我檢測運動強度
三、老年人的飲食照顧
(一)飲食搭配合理,營養平衡
(二)合理的烹調 軟爛
(三)一日三餐合理安排,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四)注意飲食衛生
(五)恰當的進餐方式
四、老年人的休息與睡眠
(一)休息
(二)睡眠
五、老年人的安全防護
(一)跌倒的防護 防滑設施
(二)防嗆防噎
(三)防止墜床
(四)注意用葯安全
(五)防止交叉感染
第四節 老年人常見的社會心理健康問題和預防
一、離退休綜合征
二、老年抑鬱症 自殺傾向
三、老年疑病症 特徵
四、喪偶
小結:通過本章學習,掌握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評估,社區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掌握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的社區護理措施和健康指導;理解老年人、人口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的概念,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特殊問題,老年人健康評估的主要內容,老年人的患病特點與常見疾病的護理要點;了解全球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與趨勢,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