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學飲食的重要性
前幾天我的朋友吃海鮮喝啤酒了1周多。 結果得通風了
『貳』 科學飲食的重要意義
科學飲食的重要意義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
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
(2)老年人科學飲食的營養原則擴展閱讀
科學飲食的原則:
1、多吃一些深色的食品
所謂的深色,是指那些含天然食品色澤較濃密的食物,這類食物營養價值比較高,而且還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還有無機鹽等,如深綠色的蔬菜、紅蘿卜、黑豆、黑木耳等,這些食物對於人體的健康有保健的功能。淺色的天然食物如淡色蔬菜、糖和鹽、精製面條和大米等要搭配著深色食物來吃
2、不要吃口味太重的食物
如燒烤、油炸、以及臘制的食物等,這些油膩的食物難以在人體內消化和吸收,增加了胃腸道的負擔並破壞了天然風味。而且比較咸、脂肪含量過高、比較油膩,多吃這些食物易患上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而且甜食也與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
『叄』 科學飲食的重要性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中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合理的。
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
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慾。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合適,如果是5~6 小時也合乎要求。
(3)老年人科學飲食的營養原則擴展閱讀:
一日三餐的安排:
1、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主食一般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玉米面窩頭等,還要適當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過正常標准,從而使人精神振奮,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午餐應適當多吃一些,而且質量要高。
2、中餐主食如米飯、饅頭、玉米面發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豆製品等,以及新鮮蔬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以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
3、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為原則,至少要在就寢兩個小時前進餐。如果晚餐吃得過多,並且吃進大量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影響睡眠。
『肆』 科學合理飲食的原則有哪些
1.食物多樣化,谷類為主
各種各樣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每日飲食必須由多種食物適當搭配,才能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谷類食物是我國傳統飲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它提供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等。在各類食物中應以谷類為主,並需注意粗細糧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水果和薯類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其他活性物質。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水果,而水果中的糖、有機酸及果膠等又比蔬菜豐富。豐富的蔬菜、水果和薯類的飲食,對保護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預防某些癌症等均有重要作用。
3.常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奶類除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外,含鈣量較高,利用率也高。我國居民飲食中鈣含量普遍偏低,我國嬰幼兒佝僂病患者也較多,這和飲食中鈣含量不足有一定關系。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以及B族維生素,加工成豆製品後更易消化。因此,應提倡常吃豆類及豆製品。
4.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和葷油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肥肉和葷油為高熱能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並且是導致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
5.清淡少鹽的飲食
飲食不應太油膩、太咸或食用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及油炸、煙熏食物。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以不超過6 克為宜。除食鹽外,還應少吃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以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因為吃鹽過多會增加患高血壓病的危險。
6.進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
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會導致肥胖,反之則會造成消瘦。體重過高易得慢性疾病,體重過低可使勞動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應保持進食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體力活動較少的人應適度運動,使體重維持在適宜的范圍內。
『伍』 從科學角度來說,孩子的健康飲食原則是什麼
因此,兒童少年在日常飲食中所獲取的營養物質,不僅需要用來維持他們各項專生命活動的屬正常進行,還要滿足他們身體生長發育的額外需要。
重視正餐,飲食結構要合理,所謂正餐,一般是指一日三餐。正餐是每個人獲取一天當中所需能量和營養素的主要途徑,更是兒童少年滿足其每日所需營養供應的重要保證。
食物多樣化,保證營養素均衡,除了母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滿足人體全部的營養需要,所以在孩子們的一日三餐安排當中,一定要保持食物多樣化,同時還應注意食物的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遠離零食和飲料,零食的過多攝入不但會增加孩子成年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還會導致生長發育的緩慢,同時也會影響正餐的進食,久而久之,則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陸』 如何做到科學飲食
進入2l世紀,為了避免走飲食不科學的老路,減少肥胖症、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癌症等「富貴病」,營養學家呼籲大眾採用科學的飲食方法。其要點如下:
(1)營養要平衡:攝取的各種營養素比例要恰當,攝入量與機體需要量應保持平衡。即所需熱能與熱能來源配比平衡,氨基酸平衡,脂肪酸平衡,酸鹼平衡,維生素平衡及無機鹽(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平衡。
(2)食深色食品:一般深色、濃色的天然食品,營養價值高,所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無機鹽多,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食用過多的淡色天然食品,對人體健康不利,如淡色的蔬菜、糖(精製砂糖)、鹽(精帝J的鹽)、精面米等。
(3)品種要多樣: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因此不可偏食。常規膳食每天須包括谷、薯類、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製品、蔬菜、水果等。同一類食物也要經常變換不同的品種,還要結合多種副食及零食進行食用。
(4)勿吃厚昧:燒、烤、煎、炸等油膩食物,在人體中難以消化吸收,不僅增加了胃腸的負擔,還破壞了天然風味。過咸、過膩的食物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過甜的食品與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有密切關系。
(5)食物搭配應科學:主食、副食和零食應合理搭配,粗細糧應結合食用。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一般為58%、30%和12%,同時,應充分重視對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
(6)食天然無害食品:提倡吃天然食品。食物原料及生產製作食品的輔助材料,包括色素、香料、調味品及添加劑等,應均為天然物質,而不是人工化學合成物。
科學的飲食方法概括起來為16個字:講究營養,重視保健,力求科學,保證衛生。
『柒』 關於科學飲食健康
餐前吃西紅柿
餐前吃西紅柿,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會產生燒心、腹痛等不適症狀。而餐後吃西紅柿,由於胃酸已經與食物混合,胃內酸度會降低,就能避免出現這些症狀。
胡蘿卜汁、酒同飲
美國食品專家發現,如果將含有豐富胡蘿卜素的胡蘿卜汁與酒精一同攝入體內,可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引起肝病。因此,建議人們不要在飲用胡蘿卜汁後又飲酒,或是在飲酒之後飲用胡蘿卜汁。
香菇過度浸泡
香菇富含麥角甾醇,這種物質在接受陽光照射後會轉變為維生素D。如果用水浸泡或過度清洗,就會損失麥角甾醇等營養成分。
炒豆芽菜欠火
豆芽質嫩鮮美,營養豐富,但吃時一定要炒熟。否則,由於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等有害物質,食用後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
炒苦瓜不焯
苦瓜所含的草酸可妨礙食物中鈣的吸收。因此,在炒苦瓜之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待去除草酸後再炒菜。
綠葉菜存放過久
剩菜(尤其是韭菜等綠葉蔬菜)存放過久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壞、嗅之無味,也能使人發生輕微的食物中毒,尤其是體弱和敏感者。因此,對綠葉蔬菜既不要長時間烹調,也不能做好後存放過久。
愛吃水果,甚至有時候把水果當當飯吃。但很多時候卻忽略了在吃水果上的一些禁忌。突然發現,生活中的小常識還是多知道一點的好!
蘋果禁忌:不宜食用過多;不宜與蘿卜同食。
各類水果同食的禁忌
梨禁忌:不宜食後飲開水,易致腹瀉。
桃禁忌:不應食用兩仁的桃子。
橘子禁忌:不宜和牛奶同時食用;不宜與蘿卜同時食用;不宜與黃瓜同時食用。
橙子禁忌:忌食用未成熟之品;久病者禁食。
檸檬禁忌:不宜與牛奶同時食用;不宜與胡蘿卜、黃瓜同時食用。
葡萄禁忌:不宜與蘿卜同時食用。
西瓜禁忌:不宜切開冰凍久放後食用。
杏禁忌:不宜與黃瓜、胡蘿卜同時食用;不宜與牛奶、雞蛋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同時食用。
李子禁忌:不宜與雞蛋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
菠蘿禁忌:未作加工處理者不宜食用;不宜與蛋白質豐富的牛奶、雞蛋同時食用;不宜與蘿卜一起食用。
荔枝禁忌:不宜與胡蘿卜及黃瓜同時食用。
楊梅禁忌:不宜和牛奶同時食用;不宜和蘿卜同時食用;不宜和黃瓜一起食用;不宜和大蔥同時食用。
獼猴桃禁忌:不宜與番茄、黃瓜等食物一起食用。
養生防病
1.丹參雞(排骨):
調和氣血,改善循環葯材:丹參12克、赤芍12克、當歸12克、川芎6克、生地12克、甘草3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鬱金3克、橘紅3克、枳殼3克、桂枝9克、紅棗5個、枸杞12克葯材先浸泡後,煮開五分鍾後,將湯汁倒入另一鍋中,繼續加熱沸騰後,加入雞肉,悶煮至雞肉熟透,加入適量米酒、鹽,沸騰即可。
2.杞菊茶
枸杞10克,菊花3克,生山楂片15克,草決明15克,適合血脂肪過高的病人,可以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3.桂圓棗仁茶
茯苓10克,桂圓肉15克,酸棗仁30克,共煮成湯,去渣後,加入銀耳30克,冰糖適量,適合心神不寧,睡眠不佳,心律不整,四肢微腫的病人。
4.生脈飲
黨參12克,麥門冬12克,五味子6克,適合氣陰兩虛的病人,表現出心悸,口乾舌燥,舌紅少津。
5.人參粥
人參末3克,粳米60克,煮成粥,適合肺氣不足的病人,表現出胸悶,呼吸喘促,氣短精神疲乏,懶言音低。
紅棗小麥甘草湯可治療失眠
養生菜之治安眠
【配方】紅棗l5枚,小麥60克,甘草30克。
【製法與服法】將紅棗、小麥、甘草洗凈後,加水適量煮成湯,濾渣取汁即成。每日1劑,連服l0日為l個療程。
【功效】適用於失眠。
慈菇,性味苦甘、微寒,食用部分為地下的根球莖,有一股爽口的苦澀味,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食用時將外皮洗凈後,放在清水中煮熟,剝去外皮,切成薄片,肉質香松,潔白如玉,分外可口。如加蜜蒸食,則可治肺熱肺燥、咳嗽咳血。
馬蘭,生長在路邊曠野,是我國各地常見的一種野生蔬菜。性味苦、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食用部分為其嫩葉,洗凈後放入開水中燙熟,絞干後斬成末,拌入醬油、麻油、味精等佐料,清香四溢,略帶苦澀而異常可口,是下粥下酒的佳菜。喉痹腫痛者食之,尤有療效。
蕪菁,又名大頭菜,食用部分為其根莖,一般都是腌制後作為下粥之菜。它性味辛甘苦、平,具有溫中下氣、利濕解毒的功效。寒積腹痛、食積不化者食之,能下寒開胃。
首蓿,性味苦甘、平,食用部分是其莖葉。南方栽培多為黃花苜蓿,北方栽培多為紫花苜蓿,取其鮮嫩莖葉炒煸成菜,味道十分鮮美。芷蓿具有清熱利濕、和胃利腸的作用,小便黃少、尿路結石及夜盲眼患者,
『捌』 如何科學合理地飲食
平衡膳食與科學搭配
1、何謂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又稱合理膳食或稱健康膳食。是指全面達到膳食營養素攝入量標準的膳食;其次,攝入者從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在生理上能建立起一種平衡關系:即三大產熱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要平衡;能量代謝與其關系密切的維生素之間的比例要平衡;蛋白質中必須氨基酸之間比例要平衡;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與飽和脂肪酸三者之間的比例要平衡;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與不可消化的膳食纖維素之間比例要平衡;鈣與磷之間的比例要平衡;呈酸性食物與呈鹼性食物之間的比例要平衡;動物性食品與植物性食品之間的比例要平衡等。這種能使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達到平衡的膳食,就稱為平衡膳食。只有人們食用了這種膳食,才有利於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成人體質強壯、老人健康長壽。
2、膳食科學搭配的原則
膳食的科學搭配(也稱編制食譜)就是要把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理念體現在所搭配的膳食之中。科學搭配應考慮兩個原則,能量代謝平衡的原則和物質代謝平衡的原則。
首先說一說能量代謝平衡的原則,要按照使用該食譜者的年齡、性別、勞動(工作)強度,來確定使用該食譜者一日總能量的攝入,即找出熱能攝入量標准,根據總能量,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進行合理分配,一般人群其三大營養素熱能的分配是蛋白質佔11%-14%,脂肪佔25%-30%,碳水化合物佔60%-70%,再根據該人的一日總能量的攝入,計算出一天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多少重量。
其次,談一下物質代謝平衡原則,同樣要根據使用食譜者的年齡、性別、勞動(工作)強度,確定其一日有關的其他營養素的攝入,即找出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量標准,然後確定從什麼食物中攝取這些營養素,這些就是膳食的科學搭配。
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條原則
中國居民合理飲食的具體要求,中國營養學會將其概括為如下八條原則:
⑴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⑶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⑷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⑸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⑹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⑺飲酒應限量;
⑻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4、平衡膳食寶塔
為了讓合理營養,平衡膳食能讓廣大百姓理解,能讓文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實物化、圖形化,世界各國相繼提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寶塔的形式將食物按照不同的種類、地位和重量排列,成為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作為人們每人每日選購食物的依據。見圖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位於寶塔底層的為谷類300-500g(6兩-1斤),是機體最理想而又經濟的熱能來源。中國人每日正常所需的熱能為9204.8-16736KJ(2200-4000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以70%為宜。
第二層是水果蔬菜類,其中蔬菜400-500g(8兩-1斤),水果類100-200g(2-4兩),主要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素和維生素A、D、C、胡蘿卜素。蔬果類食物,也是提供鈣、鉀、鎂、鈉、鋼等無機鹽的重要來源。
第三層是畜、禽、肉類、蛋類、魚蝦類等動物性食品,其中畜、禽、肉類50-100g(1-2兩)、魚蝦類50g(1兩)、蛋類25-50g(0.5-1兩),是人體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肉類還可提供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肝臟為多種維生素極為豐富的來源。但畜禽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食用時應加以限量。雞蛋也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其蛋白質的轉化率僅次於牛奶,蛋黃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B1、B2及鐵、磷、鈣等無機鹽。
第四層是奶類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其中奶類及奶製品100g(2兩),豆類及豆製品50g(1兩)。奶類所含營養素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最宜為人體吸收。為人體維生素A、D、B2及鈣、磷等主要來源,奶類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豆類蛋白質也屬優質蛋白質,且賴氨酸豐富,與奶類同為谷類食物良好的天然互補食品。
第五層寶塔頂部為油脂類25g(0.5兩),中國成年人通過平衡食物每天攝入約50g的脂肪就能基本滿足需要,扣除從畜禽肉、奶製品等食品中所攝入的脂肪,攝入純油脂類只需25g左右。
本文主要介紹了合理營養,營養素的分類及其生理功能,各種營養素的食物來源;還介紹了平衡膳食及膳食的科學搭配,中國居民的膳食指南的八條原則及平衡膳食寶塔,供大家參考。
通俗點說一下:
那就是早餐:吃得要象皇上,也就是主要以營養為主;
中餐:吃得要想平民,也就是以吃飽為主,不需要很好。
晚餐:吃得要想乞丐,顧名思義乞丐吃得那就太差拉,甚至可以不吃。
『玖』 合理科學飲食有什麼好處
飲食與健康的關系飲食(又稱「膳食」)是指我們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飲料內。合理的飲容食充足的營養,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延長壽命,提高民族素質。不合理的飲食,營養過度或不足,都會給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飲食過度會因為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症、糖尿病、膽石症、高脂血症、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甚至誘發腫瘤,如乳腺癌、結腸癌症等。不僅嚴重影響健康,而且會縮短壽命。飲食中長期養素不足,可導致營養不良,貧血,多種元素、維生素缺乏,影響兒童智力生長發育,人體抗病能力及勞動、工作、學習能力下降。懷孕期營養不良可引起流產、早產、甚至畸形。飲食的衛生狀況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食物上帶有的細菌、黴菌及毒素和有毒化學物質,隨食物進入人體,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惡性腫瘤。總之,飲食得當與否,不僅對自身的健康和壽命影響很大,而且影響後代的健康。因此,只有合理的飲食,才能從營養和衛生兩方面把好「病從口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