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壽目前在哪個城市有養老院
你好,在杭州、海南、蘇州、陽澄湖高端養老社區,讓客戶尊享高品質晚年生話。
⑵ 一般的敬老院收費多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送進去嗎
1、一般養老院
養老院收費標准一般分為:房間費、床位費、伙食費、護理費、醫療費、暖氣空調費、押金等。一般養老院收費標准價格在4000元到8000元不等,床位費在1000至3000左右。
首先要看老人的身體情況,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費會比較多;不同的地區養老機構收費標准也不相同,同一地區養老機構檔次的不等同樣收費標准也不相同; 養老機構的性質不同,收費也不同,公辦養老院的收費標准在1500元到3000元之間,比民辦養老院要低的多;民辦養老院收費標准則沒有統一,因為民辦養老機構配置服務和設置規模都不一樣;還要看是單人間、雙人間,還是普通間、豪華間。
2、護理型養老院
理院床位費用在800元到1600元之間不等,具體床位費因房型不同,費用會略有不同。護理費主要指護理和服務老人的費用,護理等級不同,則費用也不同。其他費用主要是根據部分老人的特殊要求來收費,如吸純氧、插導尿管、灌腸等,還有高溫寒冷天氣的空調費用,以及部分老人需求的一些一次性使用用品的耗材費用,如吸痰管、紙尿褲、尿袋等。如果繳納醫保,則可以報銷一部分,參考價格5000元到9000元每月。
3、其他一些養老機構
各區街道或民辦的敬老院基本費用每個月在700元到900元左右,每個級別的護理差價在50元到100元。社會福利院和老年公寓則價格稍微高些,一般單人間每月的費用在人民幣1500元左右,雙人間每月1200元人民幣;四人間每月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都包括了護理和伙食費。當然,每個城市因為經濟情況有所差異,養老院費用也存在差異化。
二、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
想入住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買保險就可以。 不過投保的保費要達到一定要求,才可以保證入住,泰康人壽、太平人壽、復星保德信都要求單張保費200萬起步,恆大人壽要求150萬起步,光大永明,低至30萬就能獲得優先入住權,70萬獲得長居保證入住權。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住泰康、太平、復星保德信、恆大人壽的養老社區,按10年繳費算,每年就要准備15萬或者20萬保費支出,但如果是住光大永明,同樣10年繳費,每年只要3萬或7萬保費支出就可以了;年收入在20萬左右的工薪家庭,也可以輕松獲得入住權;果然還是光大永明更接地氣。
⑶ 為什麼保險公司都辦養老院
保險公司,是商業性的公司,他們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單位,他們辦的養老院,一定是收費很高的,但是他們的養老院服務質量一定是很好的,現在是老齡化社會,所以一些老人都喜歡去養老院養老,而且現在的老年人都有養老金,而且是老人們都想安穩的度過晚年,所以都想選擇養老院養老!
⑷ 人保成立養老保險公司
人壽和人保兩家都是副部級央企。兩個的關系前身都是49年成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picc,九幾年國家政策產險壽險分業經營拆分成2家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和中國人壽保險,之後中國加入wto又外資保險進入中國市場為提高競爭力又可以同時產壽同時經營了,但是兩家公司已經合並不了了就各干各的,人保繼承了原品牌picc,與國壽都屬於副部級央企。買養老要看你買什麼,是看產品還是看養老社區,有錢喜歡獨立我建議你買泰康,泰康的養老社區都還不錯,看產品我建議人保,人保現在的養老險產品還是非常好的,非常有優勢,背後依靠的養老社區是旅遊酒店的形式,泰康的是獨立空間,都比較完善。其他公司要麼產品沒有太大優勢要麼實力沒有太大優勢。鄙視上邊那麼多回答的,只是管推薦自己的公司,不在乎消費者想要的,總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消費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支付寶和中國人保聯合推出的「全民保終身養老金」值得買嗎
是否值得買,主要看你的需求。
如果你的目的是保住本金,考慮的不是收益,那可以考慮購買;如果是在乎收益,靠這個賺錢養老,那就不建議了。
全民保終身養老金,本質上是一款年金險。 什麼叫年金險呢?年金險實際上是一種保險。保險呢,分為兩種。一種是純保障的,比如你熟悉的重疾險、醫療險。還有一種是保障+年金和分紅的,但是收益通常非常低——比定期存款好不了多少。
這種年金險=保險保障+收益非常不好的理財產品。 支付寶的全民頌茄保終身養老金,就屬於這一種。
首先,全民保終身養老金的保障:身故賠償本金。
萬一中途身故,可以獲得賠償。但賠償就是把本金原樣賠給你,利息是沒有的。
其次,全民保終身養老金保底收益:1.8%左右。
比如今年26歲,如果現在買入1萬元全民保,按照產品演示,接下來的收益——
從55歲開始,每年拿到返還的本金840塊。假設活到80歲,從55歲開始領25年,一共是2.1萬元,等上整整54年野凳察多領著1.1萬元,這是保底收益。
把這個時間成本算進去,大概相當於你買了一份年化1.8%的理財產品 。而銀行定期存款三年的利息是2.75%。
最後,全民保終身養老金的分紅:不確定,最低為0。
支付寶的全民保終身養老金是有分紅的,但是分紅並不確定。
全民保產品說明裡,分紅的演示表,把紅利分成三擋:高、中、低。用紅框框出來的,是全民保的低檔分紅。
低檔紅利是「0」,而中檔和高檔分紅,分別相當於年化3.2%或6.1%的收益。但是,最後保險公司給你的分紅是「0」,還是3.2%、6.1%,就不知道了。
所以,如果你想靠全民保賺錢養老,可能會有些困難。因為對很多人來說, 它的收益率不夠,保障也不夠,並不適合我們。
不過一些手裡有錢,為了對抗極端風險:比如經濟長期停滯、經濟負增長、零利率甚至負利粗仔率等的人,還是可以考慮的。 因為他們考慮的不是收益,而是保住本金。這和我們普通人的投資考慮重點又是不一樣的了。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者問題,歡迎給我留言。
作為一個 財經 工作者,我覺得值不值得買,關鍵要看你的買的目的是什麼,是買保障還是保收益。
如果是買收益,我建議你就不要買,因為保險產品的收益往往是投資類收益最低的,最劃不來。
而如果是買保障,我覺得還是可以買的。因為你追求的目標只是為了多增加人生的一份保障,而不在於眼前的短期收益。而作為增加人生保障的保險產品,有很多還是值得購買的。比如支付定和中國人保聯合推出的「全民保終身養老金」還是值得買的,它的終極目的就是為民眾提供一份人生保障的。
昨天晚上還在討論這個話題,其實很多平台銀行、平安保險、新華保險在推出這方面的業務,還有針對京東支付寶都推出這個業務了。這個保險顧名思義的主要作用就是在60歲之後,或者投保之後,投入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每個月或者每年會給你一筆錢,也就是60歲之後工作不了或者40歲投了就能享受,這樣可以給你生活多一點補貼!
但是他們的玩法其實大同小異,投入多,自然每個月分的就多,投入少,每個月或者每年就分的少!曾經新華保險找過我爸媽他們推銷過說是5萬一個人一年,買五年。60歲之後到過世每個月可以領取到2000多的生活費。當聽到這個的時候,看似很劃算,其實就是在賭命的過程!
你想想50萬給了人家,你每年只能領取2萬6千多,那麼至少你要活到也就是你至少要活到80歲之後你投入這筆錢才算值得,如果沒有那麼這個就是一個虧損。而且那個時候隨著人民幣的調控,2000元是否夠花費這個是很關鍵的因素。
我記得我們有個朋友,家裡還算比較有錢,直接一次性買了一年幾百萬的,找的是民生,那麼一年可以享受100多萬的生活費,然後還有全國各地很多高端養老院可以享受居住權利,隨時來隨時住!
所以從銀行到京東和支付寶。現在玩的花樣越來越多。而且據朋友介紹。民生玩的那個所有投入的錢還可以讓子女繼承,還沒有繼承稅務!這無疑確實就是把你的資金拿去做周轉,做資金流生意。看似你賺到了,但是他們也賺到了!
但是值得不值得,你還是了解清楚最好,第二要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圍,不要因為買保險讓自己的現在生活遇到困難,這樣就是一個很尷尬的事情。不過昨天晚上我在網上幫我父母他們看了下,目前京東的京融一號項目算是最實惠的一種投入,也就是總共50萬投入每年下來4萬多的生活費……
互聯網金融嫁接了保險,還未養老提供了支持,我們也沒有辦法猜測到結果到底如何,但是有了這樣的項目出現也是好事情,不過還是要好好的對比一下,找專門的金融人士了解了解,不要盲目的根據互聯網 科技 和互聯網控的角度去判斷決定,因為這個全民保養老金還是要有一定的投入的!
樓主您好,支付寶平台推出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民終身養老保險值得購買嗎?首先這個人民保險公司推出來的養老保險,他並不是屬於社保的范疇,而是屬於商業養老保險的范疇,因為這個商業養老保險不能等同於社保,所以說在選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己一定是要擁有一份社保,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那麼去選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自己的補充保險知識使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當然一定是要自己的,在經濟能力的允許的條件下去購買。
也就是說自己購買了一份社保。但是這個社保不足以保障自己今後退休以後的生活,那麼自己再去選擇購買一份商業性的,補充養老保險是完全可以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不單單是支付寶里推出的這款,實際上各大保險公司都是有很多類似的這種養老保險,而且這個養老保險國家是鼓勵購買的,因為對於這種商業性的養老保險是稅延型的,養老保險也就是說你在購買這個商業性養老保險的過程中是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但是在今後領取這個養老保險的過程中是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的,所以它被稱之為是稅延型養老保險。
那麼我們在購買這個養老保險的同時,實際上自己的社保交費也是要正常的進行交納,因為你只有保證自己的社保繳費能夠正常的進行,並且在購買這個商業性的養老保險,你這樣的話才能形成一個在擁有社保的基礎上,又實現了這個商業性的養老保險,那麼就會有一個較多的養老金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有閑錢,且不在乎投資收益的話,買一些也是可以的 。
畢竟起步低,投保方便。
養老年金保險,最大的作用其實還是 強制儲蓄 。
假設投保檔選擇1000元/月,一年繳費12000元,按照保險投保的「雙十法則」,這個家庭的年收入至少要在20萬以上(養老險保費1年12000元,其他保險費加起來至少8000吧),這個收入很多人達不到。
當前一個月繳費1000元,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是「現值」,60歲後每個月可獲得1368.7元的養老金,這個我們可以叫「終值」,20幾年才這么一點的 投資回報 ?(具體我沒去算),這里還要考慮被保險人 壽命 的問題。
有人可能會說,不是還有分紅嗎?但是別忘了, 保險公司是否分紅、分紅多少取決於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是不穩定的 。
我買了,雖然看了網上很多人覺得這款產品不值,但看個人需求嘛,我覺得值得,說說我買的原因。
第一我在保險公司工作過2年,雖然不是很認同一些保險銷售人員,並且原來一直覺得保險就是騙人的。但現在覺得騙人的只是人,很多好的保險產品是值得購買的,前提是你買保險時是懂保險並且有需求,而不是聽別人說好盲目買了後半推半就買的。
第二一般情況下保險最不應該買的就是收益型產品,而應該注重保障。但是我對這款產品既沒有當理財產品也沒有當保險產品看待。相當於自己的強制儲蓄(畢竟它的收益比不過很多理財產品),而且是為未來的自己提供一定經濟保障,這個是在社保基礎上的補充,除了這款自己也購買了其他產品。為自己留個後路吧。若是老了,又沒多少存款,至少每個月有自己相對滿意的資金,保證自己老年生活的需求。
第三就是我信支付寶。這個看上去有點呵呵,但是就是信任而已。
這個險種我也買了。就圖它每周扣一次錢,方便。說實話,商業保險一直都只是作為一個補充的角色存在。一般人也算不過精算師,端看買的人的心態。95-97年的時候,那時候銀行利率11-12%,保險利率大概8.8-12%,當時買從投資角度而言是虧的(因為每年定存可以本金利息一起返,而保險的錢只能投入無法取出),但現在來看呢?哪來這么高的利率?保險是既定利率,產品定價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更改。那些買的人到底是聰明還是傻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如果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那是最好不過。
前幾年風行的某些萬能賬戶險,註明的保底利率3.5%,復利,目前基本能維持在5%左右,可當銀行賬戶另外存錢。也就是說,如果活著,那每月利滾利,有收益,不用操心投資是否到期,銀行是否倒閉之類的問題;不小心掛了,那賬戶里的錢是受益人的同時,還能多少賠些(有的公司按賬戶余額的120%賠償)。
個人覺得這種投資方式挺適合我這種懶人的。存錢也好,取錢也好,都是手機App上點點自主操作。所以保險只看適不適合自己。通常我跟朋友就說買了就別想那麼多,兩眼一抹黑的交。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永遠挑不到自己想要的。
保險這個大坑說白了只合適有錢人資產轉移,或者有閑錢也沒有更好的理財或好的投資項目的人。
一般收入家庭的話真的沒有多大意義,本人一年交差不多六萬商業保險,已經第六年了,單算本金的話差不多三十六萬,如果現在退保的話按照現金價值計算只能退25萬不到。
交齊十年保二十年,期滿的話能退大概能退90來萬現金,但是如果我們拿交十年的錢合計(大約60萬)來做投資的話哪怕年收益只有15%也比這90萬高出太多了…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個人經歷,1999年給自己上了一個中國人保的98版養老保險,當年21周歲,計劃50歲領取,交20年。按照當時的費率,我一年交2550元,交20年,50歲可以一次領取10萬元養老金,或者每年領6050元直到終身,死後領2.5萬元。按照當時的 社會 退休金情況,那就不少了(當時普遍退休金是400多)。但現在看呢?也就一頓飯錢,所以一定要有社保,社保可以年年漲。其次錢富裕可以上商業險,畢竟誰有不知道幾十年後, 社會 發展成什麼樣子
要不我來舉個例子,25年前我30歲,那時候月工資30塊,那時候保險公司承諾現在每個月交10塊,交10年,30年之後30歲每個月能領30塊,你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