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腿腳無力怎麼回事
提到雙腿無力,很多老年人都有同感,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了。但要注意,出現這些症狀有時其實並非都是真沒勁,有時雙腳無力可能隱含著軀體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脊柱的問題,或是帕金森等。 急性發作——腦血管病變 對於下肢無力首先要考慮的是單肢還是雙側,如果是突發的單肢無力且不伴有疼痛,則要排除是否由腦血管疾病引起,因為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偏癱。 另外,雙下肢無力也可能出現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一定要及時診治。 伴腰腿疼——腰椎管狹窄 有些老年人,下肢無力且伴有腰腿疼,要考慮腰椎的問題。因為腰椎管狹窄有可能壓迫脊髓。 老年人腰腿病是常見病,腰椎病也可能是慢慢突出的腰椎壓迫到神經,伴有肢體麻木,最後也出現疼痛。建議先到醫院做個檢查再配合適量鍛煉,尤其不可輕易做按摩,以免加重腰椎損傷。 踩棉花感——頸椎脊髓病變 有的老人感覺雙下肢沒勁,走路像踩棉花,深一步淺一步的。坐時間長了或站的時間長一點,就會覺得吃不消,好像隨時都可能癱倒。這時候要留意是不是頸椎的問題,需要到醫院做一個霍夫曼征檢查(腦血管疾病或頸椎病變的神經病理反射檢查)。 如果是突然兩腿不能動,且有小便困難,要考慮是否突發脊髓病變,椎體壓迫脊髓造成運動神經紊亂,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致癱瘓。 笨拙僵硬——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還可能表現為行動遲緩,患者也會感覺走路沒勁,其實是邁不開步。這其實是由於帕金森出現的僵硬感,肌張力增高,走路不靈活。通常病情初發時,患者會感覺邁不開步子而且腿沒勁,但走一走步子就可以邁開。 帕金森患者走路時會有笨拙、發僵感,出門時也容易摔跟頭,家屬要做好看護,以免摔傷。
② 老年人腿腳無力,行走不便是什麼原因
行走後腿腳酸痛是很多中老年人經常遇到的情況,也許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年歲大了嘛!可是你知道嗎?這種酸痛現象可能預示著一種潛在的疾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該病的特點是早期起病隱匿,而一旦到中晚期會因為肢體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劇痛甚至壞死,相當部分的病人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從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更因本病經常與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伴發,故有較高的死亡率。
飲食結構不良加劇動脈硬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人均壽命已達70歲以上,加上飲食結構中的脂肪比例增高,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升高。血液中過多的脂質成分不斷沉積在動脈壁上成為不規則形狀的粥樣斑塊,使動脈管腔日益狹窄,影響肢體的血液供應,使下肢的神經、肌肉和皮膚等組織處於越來越重的缺血環境中。
在疾病早期,患者步行時下肢肌肉對氧的需要增加,於是處於相對缺氧狀態,這時就會發生無氧代謝,生成乳酸等代謝產物刺激神經而出現患肢尤其是小腿肌肉的酸痛感。此時如果病人坐下小憩片刻,則酸痛感可緩解或消失,但再復行走一定距離後疼痛又會加重,這就是所謂的「間歇性跛行」。
動脈狹窄程度越嚴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離越短,直至最後喪失行走能力。到疾病後期,動脈甚至可能閉塞,這時即使在休息時肢體亦處於極度缺血狀態,神經末梢產生劇烈的疼痛,稱「靜息痛」,尤以夜間症狀嚴重,故此種病人常因劇痛而徹夜不能入睡,造成巨大痛苦。同時皮膚、肌肉組織缺血使其活力逐漸喪失,終致出現患足特別是腳趾潰瘍或者發黑壞疽,壞死部位的反復感染用一般葯物常無法控制,產生所謂的「老爛腳」。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與大多數疾病一樣,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也應做到早期發早期治療。在動脈硬化狹窄的早期可通過抗凝、祛聚或擴血管葯物治療,促進血液流動,糾正組織缺血,同時可採用適當的步行鍛煉增強下肢組織對缺血的耐受力,並且促使閉塞動脈周圍側支血管的形成和開放,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
一旦疾病進入「靜息痛」或者足壞疽階段,病人則應盡早到血管外科專科醫師處診治,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手術重建患肢的血供。目前,手術方法包括以人工血管替代閉塞動脈的傳統手術和腔內血管重建術,其各有適應症,而後者又以微創的特點成為血管外科發展的方向。但總體來說不論哪種手術方式,目前的治療效果尚不能令人十分滿意。所以盡早發現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蛛絲馬跡,早期診治是大有裨益的。(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李克茅屆齊)
③ 老人手腳無力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下肢無力的症狀表現,需要考慮是由於老年人骨質疏鬆等原因出現了腰椎管狹窄症的疾病原因。
腰椎管狹窄症主要是由於腰椎椎管內因為多種因素導致了椎管容積減小,使得腰椎部位的脊髓受到壓迫,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症狀。主要是以下肢的感覺異常以及肌力下降為主要表現。
最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指的是老年患者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會出現下肢無力以及麻木,疼痛,跛行等相應的症狀,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後才能繼續的行走。行走的距離通常隨著疾病程度加重而出現逐漸的縮短。
在臨床治療中,首先需要通過進行腰椎的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來明確腰椎管狹窄症的具體診斷以及具體的病情程度,如果病情嚴重的通常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④ 老年人摔跤手腳不能動了是什麼病
如果是相同一側的「一隻手和一隻腳動不了了」,那就是中醫的「半癱」病了。內這是突然讓老人家受容到驚嚇所至。因老人家原本就潛伏著此症的穩患,「從床上摔了下來」後,便成了觸發此症的誘因。此誘因是受驚也。請去找位中醫大夫就診吧。
⑤ 老年人腿腳無力,不能走路怎麼辦(急)
您好,你不要著急!首先你要解決你父親吃的問題,先吃一些稀飯,最好是小米粥,熬得爛爛的,豆腐也要吃一些,讓他恢復體力。有體力了第二步你弄個輪椅推著他曬曬太陽聊聊天,老人最重要的是關心,親情的關心。最後祝你父親早日好起來。
⑥ 老人一隻手和一隻腳動不了怎麼辦
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又叫半身不遂或腦中風. 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嚴重者常年卧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腦中風、偏癱發病率逐年升高,據保守估計,全國統計年發病率為3%,發病人死亡率為1/6,存活率為5/6。腦中風的復發率高達70%,不積極治療存活率的生存年數僅約為3年。應盡快就醫,用葯物溶解和疏通梗塞血管,促進腦血腫和腦水腫的吸收,修復組織因缺血缺氧造成的損傷,恢復患者手腳活動功能及大腦語言思維功能,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不宜吃含鹽重的菜品或腌製品;不宜吃含油脂過高的食物.如鹹肉、鹹菜、酒、肥肉、豬油、腦、動物內臟、糖、咖啡、濃茶.
⑦ 老人突然手腳無力,不能走路,是不是癱瘓了
不排除是腰椎病,頸椎病,或者是伴隨有微量元素缺乏等源瞎賣問題的,需要你帶老人去醫院進行骨科,雹逗風濕科神陪方面的檢查。
⑧ 老年人四肢無力走路不穩
網路健康內容審核團隊優選
老年人渾身無力走不動,可能是衰老的正常現象,也可能是異常現象,例如營養不良、骨質疏鬆、低血糖、運動神經元病、重症肌無力等原因。根據不同的病因,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建議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明確具體原因。
一、正常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組織細胞逐漸衰老,功能減弱,肌肉力量降低,導致老年人渾身無力走不動。該情況一般也無需進行特殊處理,注意不要過度勞累即可。
二、異常現象:
1、營養不良:如果老人平時營養攝入不足,導致體內能量物質減少,肌肉組織能量供應不足,引起老年人渾身無力走不動,建議注意營養的補充和營養均衡,可以適當多攝入一些肉類,例如豬肉、牛肉等,也可以多進食一下雞蛋、牛奶等食物;
2、骨質疏鬆:鈣是合成骨質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體內鈣質不足,可引起老年人骨質疏鬆,骨頭的力量不足以支撐行走,引起老年人渾身無力走不動。平時可以多喝牛奶,注意悔啟鈣質的補充,必要時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碧大如導下,使用碳酸鈣片這類葯物進行補鈣;
3、低血糖仿宴:能量是由體內的糖分解供應的,老人出現低血糖時,可能造成大腦或肌肉缺血、缺氧,出現老年人渾身無力走不動的症狀。這種情況可以立即口服葡萄糖水,或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來緩解,例如適量進食餅干、麵包、巧克力等食物;
4、運動神經元病:比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可能會壓迫運動神經元,引起的一定的神經損傷,神經受損導致的相應的功能障礙,引發渾身無力、走不動的症狀。該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利魯唑片或丁苯酞軟膠囊等葯物來進行治療;
5、重症肌無力:可能是低鉀血症引起,導致肌肉接到神經信息發生衰減,出現肌肉收縮力減弱,引發老年人渾身無力走不動的情況。該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硫唑嘌呤片或他克莫司膠囊等葯物來進行治療。
建議患者平時應當按時休息,放鬆心情,飲食方面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油膩、刺激性食品。生活中要注意身體變化,發現身體不適立即去醫院診斷、治療。
⑨ 老人一般腿腳無力是怎麼回事啊
老年人腿腳無力是常見現象,很多人都不把它當回事。許多老人,包括他們的子女總覺得這是年齡大了,腿腳沒勁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就這么一直拖著,病情越來越重。 老年人腿腳無力的常見表現為:走路時間一長,兩條腿就像灌鉛一樣又沉又酸,甚至無法繼續行走,而好好休息幾分鍾,又會緩解不少,能夠繼續走路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醫學上還是很有講究的。病人出現這樣的症狀,多半是由「腰椎管狹窄症」引起的。控制下肢活動的神經組織就藏在人的脊髓裡面,隨著年齡的增加,椎間盤發生退變,脊柱韌帶的增生肥厚,椎體與小關節的增生肥大,這些都會引起腰椎管管腔的狹窄,不但會壓迫神經,還會壓迫供應神經營養的血管。 缺血以後的神經就無法自如的支配雙下肢運動,老人就會感到兩條腿沒有力氣,走路困難。休息以後,神經供血得到恢復,就又能走一段時間了。在醫學上,這種現象叫做「間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症特有的,具有診斷價值的一種表現。 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能僅僅考慮腿上的原因,往往做個腰椎的核磁共振,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椎管狹窄了。 這種情況最好早點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