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對老年人的稱呼或自稱有哪些
古代講究長幼有序,所以對於稱呼的禮儀要求也非常多,長輩們的自稱和稱呼就已經多得讓人有些傻傻分不清。長輩的自稱有老朽、老夫、老漢、老叟、老身、老婦、老嫗、奴婢、賤妾、奴家、吾、余等,對長輩的稱呼更是繁多,比如「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等。
對於自己已經逝去的父母的尊稱有先父、先母、先嚴、先慈,從這一個稱呼當中也可以得知「先」在古代有「逝去」的意思。對於別人家的父母也有不同的尊稱,一般都會稱作「令尊」和「令堂」,「令」在古代有對對方的尊稱的意思,比如「令妹」就是對對方妹妹的尊稱。古人對於老師也是非常尊重,所以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古人對老師的尊稱有「恩師」「夫子」等。
2. 對年長的女老人的稱呼
對年長的女老人的稱呼
對年長的女老人的稱呼,在生活中,遇到老年的女性我們都是一般稱呼為什麼的,很多人都是不太清楚的,每一個地方也是有所區別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對年長的女老人的稱呼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漢語中對老婦人的尊稱;
老奶奶,釋義:曾祖母的俗稱;小孩子對年老婦人的尊稱,亦為對年老婦人的泛稱。
東北年輕人對老年婦女常稱呼為「大姨」,自己母親的姐妹意思。
01、婦女。對成年女子的通稱。但分而言之,「婦」是已婚女子,「女」是未婚女子。有時已婚的可以稱「女」,但未婚的卻不可以稱「婦」。
02 、媼(ao)。對老年婦女的通稱。
03、 嫗(yv)。對老年婦女的通稱。
04 、姥(mu)。對老年婦女的通稱。
05 、嬤嬤。對老年婦女的通稱。
06、 娃。稱少女或幼女。
07 、妮。稱少女或幼女。
08 、處女。指未出嫁的女子。
09 、處子。指未出嫁的女子。
10 、室女。在室內的女子。即未出嫁的女子。
11 、閨女。閨房中的女子。即未出嫁的女子。
(二)敬稱
12、 女士。首見於《詩經·大雅·既醉》:「其仆維何,厘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後用作對女性的敬稱。
13 、女史。本位古代女官名,後用作對知識女性的敬稱。
14 、小姐。對未婚女子的敬稱。(至於當代專指性服務者的,是後起之義。)
15 、大家閨秀。舊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後泛指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兒。也單說「閨秀」,為敬稱。
16 、小家碧玉。指普通家庭的.美貌少女。
17 、貞女。封建時代,不與丈夫以外的男子發生性行為的(不論自願的還是被迫的),被譽為「貞女」。
18 、節婦。封建時代,從一而終,丈夫死了,不改嫁別人,被譽為「節婦」。體現了封建制度對婦女的極大壓迫。
19 、烈女。封建時代,被人調戲或姦汙後自殺而死的女子,被譽為「烈女」。其實,是被迫採取極端愚蠢而野蠻行為的受害者。
20 、烈婦。封建時代,丈夫死後,為之自殺殉葬的女子,被譽為「烈婦」。其實,是被迫採取極端愚蠢而野蠻行為的受害者。
廣東人稱呼少女為靚妹,稱呼中年女性為靚女,稱呼老年女性為靚姨。反正不管什麼年齡的女性,稱呼靚就沒錯了,掌握了這一點,包你走遍廣東。
東北人稱呼少女為老妹兒,稱呼中年女性為姐啊,稱呼老年女性為姨啊,都帶有兒化音,這也是東北話的魅力,能快速拉近兩人的關系。
而天津人稱呼所有女性為結界,無論雙方年齡多大,女性一律稱呼為姐姐,這樣就能巧妙解決稱呼問題了。
3. 對老年女性長輩的尊稱
對老年女性長輩的尊稱
對老年女性長輩的尊稱,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碰見年長的老人,這一類的老人我們一般是叫對方為什麼的,有一些人會想不起來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對老年女性長輩的尊稱的相關資料。
尊稱有很多,既要看對方年齡,也有從自己的年紀實際出發。
但在現實中我們也會有這些對年紀較大婦女的尊稱:
1、自己是中年人,可稱呼對方「阿姨、老人家」。
2、年紀懸殊大,也可見「奶奶、姥姥」。
老人稱呼大全
老先生:年高學博者之稱。《史記·賈誼傳》:「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力為之對。」
老父:對老年人的'尊稱。《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對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稱呼。《稱謂錄》卷三十二引《孫公談圃》:「周孟陽春卿,英廟宮僚也。聖眷素隆,書簡以老丈稱之。」
老宿:年老而在學藝上有造詣的人。如文壇老宿。汪啟淑《鹿菲子小傳》:「黃景仁著有《浮湘賦》,老宿咸稱之。」
老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蒼:謂頭發蒼白的老人。杜甫《壯游》詩:「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老子:老人自稱。《晉書·庚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老夫:老人自稱。《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稱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稱。《北史·穆崇傳》:「老身二十年侍中。」
老拙:老人自謙之稱。蘇軾《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詩:「卷贈老夫驚老拙。」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蘇軾《與馮祖仁書》:「辱箋教累幅,文義粲然,禮意兼重,非老朽所敢當。」
60歲:耳順之年、花甲之年、耆艾;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
61歲:還歷壽。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中壽:七十為中壽。耄:民間有「人到七十古來稀」之稱。
77歲:喜壽。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傘壽耋:指八九十歲的年紀。中壽:指80歲以上。
88歲:米壽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即得108歲。
好了,關於古代對老年人的常見稱呼以及60歲以後各年齡段對老年人的稱謂就介紹到這里,相信每個人家裡都有老年人,且每個人都有到老年的時候,多關注多學習一些老年的知識還是相對有用的。
4. 漢語中有哪些對老婦人的尊稱
漢語中對老婦人的尊稱具體如下:
一、老奶奶
1、釋義:
曾祖母的俗稱;小孩子對年老婦人的尊稱,亦為對年老婦人的泛稱。
2、引證: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太公歡喜,叫老奶奶燒起茶來,把匡大擔子里的糖和豆腐乾裝了兩盤,又煮了十來個雞子,請門斗吃著。」
二、媼
1、釋義:
對老年婦女的敬稱,也泛指婦女。
2、引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白發誰家翁媼。」
譯文: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三、姥姥
1、釋義:
本意母親或男性對愛人的意思,引申義,母輩值得尊敬的女人的意思。
2、引證:
陸游《阿姥》:「阿姥龍鍾七十強。」
譯文:母親七十歲了還很強健。
(4)稱呼女老年人擴展閱讀
老年人的自稱:
1、老身:老年婦女謙稱。
2、老朽:老人自稱。
3、老臣:年老之臣的自稱。
4、小老:基本意思是老年人的謙稱,也說「小老兒」。
5、老鄙:長者自謙之稱。
6、老僕:指年老的男傭人。
7、老拙:舊時老年人自稱的謙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