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中國老年人記錄片

中國老年人記錄片

發布時間:2023-05-02 06:46:36

A. 有關於老人紀錄片的名字

老頭(1999年楊天乙執導電影)
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刮大風下雨除外),像上班一樣。我不吃驚生活中的很多老人,是靠諸如此類的方式來打發他們的晚年,甚至我習以為常,經常匆匆從他們旁邊走過或駛過(騎車和坐車),幾乎從未回頭望過他們一眼。但現在,我很吃驚有一個人在用鏡頭對准他們,這個人叫楊天乙,二十多歲,女性,職業與影視無關,手裡的攝像機是數碼式的「掌中寶」,身邊無錄音師、燈光師及其他助手,就她一人。
以前常碰到的拍紀錄片的場面,至少在三人以上,用的是「正規」的攝像機「BETACOM」,掌機者腰大膀圓,有旗桿一樣高舉著的話筒桿。一般人遠遠望見,都知道「電視台的人來了」。這些拍紀錄片的人,是在聚焦什麼、尋找偉人某某、守望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等等。 而現在這個與影視無關的人,端著自己的「掌中寶」,站在一群被我們的目光忽略掉的老頭旁邊,拍起來了。問她為什麼要拍,回答她自己也是這個小區的一個住戶,某天又一次路過這群街邊老頭時,因為好奇,停下來和他們聊天,發現他們非常有意思,就想拿鏡頭來拍他們。
開頭楊天乙也是按照「電視台的做法」,找了台「專業」的「BETACOM」和專業的攝像師,組成了個班子很「專業」地干起來了,結果發現有的老頭被嚇得躲在一邊,有的面孔僵硬得像一塊生鐵,有的說話變成「趙忠祥」。後來她解散了她的「攝制組」,自己花一萬多塊錢買一部PANASONIC EZ-1微型數碼 「掌中寶」,獨自一人抱著個小機器蹲在街邊和這群寂寞無比、惟有靠「扎堆」聊天來打發去日無多的時光的老頭們泡在一起。那是1997年年初。這一「泡」,直泡到1999年,從街邊泡到老頭的家裡,泡到街邊的樹葉長出又落下,泡到其中幾個老頭相繼永遠消失,最後泡出二百多個小時的素材帶。
片中這些素材後來成為一部取名《老頭》的紀錄片,也成為楊天乙這個從來沒有摸過影像器材的年輕人的紀錄片的初始之作。
http://ke..com/link?url=sZgiK5wO9Hpkgvn8WKml9oL1__T1y65XCcAfugkiZk56Nwm7G8C

B. 關於老人的紀錄片的名稱

《養老中國》。

紀錄片《養老中國》是2014年發起的全國異地養老網路服務公益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紀錄片由南北巢文化傳媒發行,中視媒資製作,歷時1年,走訪了50多座城市,深入采訪超過100位專家學者,力求全景展示中國養老現狀和未來發展之道。

截至2013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突破2億,他們中,4400萬日常活動中需要幫助,6180萬經受身體疼痛,還有9990萬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同時,40%的老年人有程度較高的抑鬱症狀。

這是中國老齡化社會正要面對的,也是我們每個人正在經歷的。紀錄片《養老中國》將鏡頭聚焦這些老人,傾聽老人的心聲;同時深入剖析這些老人背後的服務業,解讀老齡產業的新生。

社會評價:

當我們醉心於新的夢想時,老齡問題可能成為喚醒美夢的警鍾。銀發浪潮沖擊下的中國,養老之路布滿荊棘,正等待我們奮勇開辟。

C. 《大雪冬至》引人深思,關於空巢老人的電影還有哪些

《四個春天》當父母交給你生活的道理時,便是他老了的時候,同時是做子女的你該長大的時候。如果可能,每個人都願意做一輩子的子女,站在父母的肩膀下。但《四個春天》提醒你的,是珍惜你現在的福氣,去陪伴你的父母,簡簡單單的說一句,“還好嗎,想您了”。
電影《空巢》的鏡頭語言平實、剋制,擅長用生活細節表現人物狀態,全片將空巢老人、老年人孤獨死、電話詐騙等問題糅進趙老太太的生活,切中了現代人對晚景的焦慮情緒。
中國不乏聚焦養老問題的優秀影視作品,遠有講述村婦老無所依的《喜喪》、獲獎無數的《桃姐》,近有小成本製作的家庭紀錄片《四個春天》

D. 求推薦一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紀錄片電影之類(粵語)

老人家,一般都喜歡懷舊的,有一部早年的電視劇《大地恩情》,分三部:《家在珠江》、《古都驚雷》、《金山夢》不錯呀。

《大地恩情》是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前身)1980年播映的經典電視長劇(三部曲、共七十集),當年其收視率之高,威脅到無線電視的劇集《輪流傳》的收視率,導致後來《輪流傳》至15集後被腰斬,這件事至今仍轉為香港電視歷史上的佳話。也奠定多位藝員的電視圈地位,如劉志榮、岳華等等。

《大地恩情》以清末民初廣東省的農村作為背景,內容主要是刻劃在這個大時代之內身為農民之楊家的困苦生活、年輕一代受五四運動的沖擊及遭遇,楊家及至民初時期南遷澳門生活(並至澳門多個景點取景),楊九斤被「賣豬仔」到金山的故事(並到加拿大取景),可說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南方農民典型生活的歷史劇。

關正傑主唱:《大地恩情》

http://mp3..com/m?f=3&rf=idx&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4%F3%B5%D8%B6%F7%C7%E9+%B9%D8%D5%FD%BD%DC&lm=-1&oq=%B4%F3%B5%D8%B6%F7%C7%E9&rsp=1

E. 李曼華的《我們正在老去》

今年83歲的李奶奶,獨居,她每天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她的孩子周末來陪她吃一頓飯。
北京汽南社區建設協會的王會長,今年已經80歲了,他認為,中國養老是一個龐大的問題,他在20年前就養老提出一個設想,他一直為這個設想四處奔走。
遠在北京郊區的一家民辦敬老院,住進來的大多數是老年痴呆重症患者,他們是一群處在生命末端的老人,周圍充滿了死亡的氣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在維護著他們最後的尊嚴。
這家建立了11年的民辦養老院,時刻面臨資金和人才的困境,常常陷入破產的邊緣。 從2008年開始,我放下了即將開拍的第二部女性電影,決定用五年的時間,做一系列養老題材的紀錄片和電影。
身邊的人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對,你還沒到養老的年紀,為什麼會對養老題材感興趣?
我居住的小區是新式小區,年輕人居多。出去散步,最常見的一幕情景是:一個小嬰兒,後面跟著四個大人,甚至六個大人。
這種排場讓人驚奇,但很快了解:這些小嬰兒是「獨二代」!身為「獨一代」的80後也做父母了!
獨二代」一出生,就是六個大人爭搶的超級寶貝,三個家庭傾盡所有的財力和精力都放要到這個寶貝身上。
與備受寵愛的「獨二代」相對應的,卻是一組令人驚訝的數字,中國目前有1.76億老人,並以每年800萬速度增長。
中國,以跑步速度全面進入老齡化。
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面臨的是要撫養4個老人。
而「獨二代」們要面臨的是更為嚴峻的事實,未來要撫養6-12個老人。
「養兒防老」的家庭養老模式,這種在中國沿續了千年的傳統,不可能滿足高速老齡化形勢了。
偶然看到一首《寫在養老院的詩》,不禁落淚。
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父母正在老去,我們都要老去,我們該怎麼辦?
一則新聞報道,讓我悲從心生:2008年2月,一位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直到孩子回家探親才被發現。
這件事讓我產生極大的震動,決定要為老人做點什麼。
目前中國養老的最大困境是什麼?老人每個階段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未來怎麼養老?
作為一個影像工作者,我希望用影像尋找答案,帶給大家一些思考。 人民日報: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科技日報:首部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新浪網 :首部關注空巢老人的紀錄片問世
網易公益:首部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呼籲給力養老業
中國軍網:首部關注空巢老人的紀錄片問世 年輕女導演呼籲社會給力養老業
中國網: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和訊網: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網易新聞中心: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新浪新聞中心: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中國網路電視台: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焦點中國網:關注空巢老人紀錄片問世
中國傳媒大學網「電影時光」系列活動——《我們正在老去》紀錄片放映及導演李曼華交流會圓滿結束
西城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展:公益紀錄影片《我們正在老去》暨同名攝影圖片走進汽南社區首展
南方健康網:一項針對全球12.5萬多人的調查顯示:中國人比誰都怕老
攝影展主要報道
中國婦女網英文版:Chinese Director's Photography Exhibition Features Senior Citizen Life
養老網:《我們正在老去》受邀參加首屆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
中國軍網:攝影作品《我們正在老去》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引關注

閱讀全文

與中國老年人記錄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前社保繳費不足 瀏覽:792
圖她退休金 瀏覽:687
上海養老院志願者 瀏覽:917
長壽公園到嘉定10號橋怎麼走 瀏覽:289
西安未央老年大學 瀏覽:394
延遲退休年齡你怎麼看 瀏覽:879
醫院體檢心電圖需要多少錢 瀏覽:799
50歲以後男士怎麼養生 瀏覽:173
婚前體檢報告多久能出 瀏覽:446
8月份前退休職工漲工資 瀏覽:495
國色天香養生館裡面做些什麼 瀏覽:727
老年人血管的特點 瀏覽:207
廣西兩歲半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218
蕭山老年痴呆福利院 瀏覽:108
春天老人上火怎麼預防 瀏覽:164
農村養老保險哪個劃算 瀏覽:274
長壽金逸 瀏覽:226
陽山養老院 瀏覽:311
養老機構登記機關 瀏覽:41
贛榆區社保退休認證app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