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社會支持理論

老年人社會支持理論

發布時間:2020-12-09 17:26:48

老年人護理的原則是

喜悅家政護理

一、飲食 飲食的控制和調節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目的是減輕胰島負擔,有利胰島功能恢復。飲食應根據病情、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和有無並發症等因素調節。在飲食控制同時需要全面掌握患者進食。

a. 如治療飲食不夠,可增加三煮蔬菜和其他高纖維素食物充飢

b. 治療飲食有剩餘,則要與醫生聯系,扣除降糖葯劑量。

c. 如果要吃甜食,可用木糖醇調味。

d. 要吃水果,必須扣除主食熱量。

二、 休息 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勞逸結合,如重症和有嚴重並發症者須卧床休息。休息能減少能量消耗,對大腦有保護性抑制,有利於康復。

三、 皮膚、口腔護理 可預防感染,由於糖尿病的高血糖及維生素B代謝紊亂,可導致皮膚乾燥、瘙癢。故應經常用溫水擦洗;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故對熱感覺不敏感,易引起燙傷;口腔有異味,需加強口腔護理。

四、 衣著、鞋襪要寬松,防止趾端壞疽。

五、 心理護理 因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易出現焦慮心理問題,必須認真做好病情解釋,使患者認識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進治療方法,以增加治療信心,以取得合作,有利疾病治療。

六、 按醫囑定時用葯,並觀察不良反應。

七、 嚴密觀察病情

a. 沒餐前或留段尿測尿糖,定時測血糖。

b. 觀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徵兆,一旦出現及時就醫。

c. 觀察並發症,如感染、肢體壞疽、白內障、冠心病等。

d. 囑患者隨身攜帶疾病診斷小卡,以免發生意外時可以及時作相應處理。要定期門診隨訪。

Ⅱ 《老年護理》社會功能包括什麼和社會支持

《老年護理》共8章。第1章介紹了老年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第2~5章介紹了老年人的健回康管答理及相關知識;第6~8章介紹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及疾病的護理。我國是世界上擁有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老齡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因此社會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激增。如何盡快培養出專業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已迫在眉睫。我們在人民軍醫出版社的指導下,依照衛生部、教育部相關教學計劃及大綱,參閱國內外有關老年護理學的專著和教材,在臨床一線的老年護理專家指導下,結合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編寫了這本《老年護理》。

Ⅲ 老年人昏迷時如何進行社會支持評估

應該從社會角色、社會網路、社會支持、社會參與、滿意度評價進行評估。在宏觀方面,進入老年階段,老年人的社會角色發生改變。

Ⅳ 空巢老人精神贍養的社會支持有哪些

一是對於孤苦無依、生活困難的特殊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責任進行免費專救助,通過機構供養屬的方式,讓這部分老年人安度晚年;二是對於大多數空巢老年人來講,國家應通過興辦養老福利機構和建設養老福利設施,培育和發展養老護理服務市場,運用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多種方式,解除空巢老年人缺少日常護理和社會照料的困境」。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草案要求兒女「常回家看看」,不是單純將精神慰藉的功能捆綁給家庭,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隨著空巢問題的凸顯,今年初,一場關於「常回家看看」的立法討論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據了解,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擬規定,「家庭成員不得在精神上忽視、孤立老年人」,特別強調「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人」。對於上述規定,不少市民認為,「精神贍養出自心關乎情,屬於道德上的義務,而不是法律上的責任」。

Ⅳ 社區老年工作的原則

採用社區工作手法開展老年人工作,作為工作者,首先,應該尊重和接回納老年人,要相信老答年人是有潛能和價值的;其次,要與老年人建立一種相互支持、信任及平等的關系,應該在不同群體中建立橋梁,使他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第三,對老年人要有全面、深入的認識和分析,既要了解老年人的共性,也要了解老年人的個性、興趣愛好及能力,要有耐心去發展老年人,要有計劃地將老年人的參與逐步提升。不要期望即時的效果,因為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第四,要關注、重視每一位老人,發掘他們的參與潛能,不要只集中資源及注意力在少數比較活躍的老年人身上,而忽略了其他老人的需要;第五,多給予老年人機會去親身參與,不要過分地保護老年人。因為只有通過更多的參與和實踐,老年人才能從中得到學習和改變;第六,要建立更多的社區關系,發掘更多社區資源,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Ⅵ 如何協助隨遷老人重建社會支持網路

老人社會支持網路 老人社會支持網路從實施的主體上可以分為正式社會支持網路和非正式社會支持網路.正式社會支持網路中有政府、社區、組織等.非正式社會支持網路有家人.

Ⅶ 中國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長,社會應該給老年人提供哪些社會支持和服務

政府不僅需要大力發展機構養老等社會養老方式,來補充家庭養老版的不足,更要權注重對家庭養老的直接支持,通過提高家庭發展能力的政策安排來加強家庭的養老功能,國家應加快培育老齡人口的養老資產,包括人力資本和就業能力、二元結構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障和補充健康保險、老年房產和其他資產;還應改善老齡人口的資產結構,包括代際轉移支付、勞動經營和財產性收入等;此外還要採取措施提高老齡人口的購買力,包括中年養老理財和子女為老人購買服務,促進養老服務體系、老齡產業發展等。

Ⅷ 如何提高農村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

(一)強化家庭養老功能,探索新型養老模式。盡管多數「空巢老人」獨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裡,而不想選擇入住老年,家庭養老仍然是農村今後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養老方式。因此,一方面要從以德治家入手,普遍成立村(居)基層老年協會,督促兒女們細心周到地照顧老人,積極營造以家庭養老、敬老為榮的良好風尚。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行協議養老制度,對子女不及時與父母簽訂協議書,或不及時履行贍養義務的,村(居)老年協會要及時督促和幫助落實。必要時可以幫助老人採取法律手段,為「空巢老人」養老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同時要積極探索以家庭為核心,以村、社區為依託,從城向農村輻射,為居住在家的農村「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衛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養老服務。
(二)建立有效幫扶機制,幫助農村「空巢老人」家庭解決經濟困難。農村「空巢老人」家庭大多數生活都比較困難,需要和社會各界給予幫助。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救助機制,對無生活來源、患病、久治不愈、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臨時救助或農村低保條件的「空巢老人」,要及時把他們納為救助對象,給予救助。二是農村「空巢老人」由於家中無人照顧,常常會面臨突發性疾病得不到及時搶救,生命受到威脅的問題。建議在鎮街成立基層老齡組織,村委會要建立農村「空巢老人」家庭檔案,組織志願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採取結對幫扶的辦法,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三是要加強村(居)老年文化場所建設,大力倡導和組織志願者隊伍,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項服務,使「空巢老人」更多地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老人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三)盡快建立農村養老保險體系並完善農村老年保障制度。目前,農村醫技人員素質不夠高,設備、技術水平有限,稍微嚴重點兒的病,在鎮(村)衛生院(室)無法治療,使農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村「空巢老人」就醫難問題表現尤為突出。應盡快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險體系並完善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農村老年保障制度,切實滿足農村老人的基本養老和基本需求。
(四)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農村「空巢老人」反映較多的仍然是問題。無論是來自社會的歧視、欺侮老年人的違法行為,還是來自子女相互推諉、拒不贍養老人的失德忘本,均可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老人自身合法權益。有關部門應把《中華共和國老年益保障法》等有關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政策落到實處,做好「空巢老人」養老保障、保障等合法權益的維護工作,建立老年人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制度,幫助老年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五)設立老齡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在解決農村「空巢老人」一系列問題中,若只依靠家庭經濟支撐或、社會臨時救助、農村低保等往往是杯水車薪,必須設立相應的基層老齡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用於農村「空巢老人」的物質生活。有條件的村(居)可由村級集體撥款,並接受社會各界捐款,建立差異性老人高齡津貼制度,每月按年齡不同發給生活補貼,改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難的農村「空巢老人」的物質生活。
(六)抓好「回引工程」。農村大量青壯年民工外流,雖然使農村經濟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但是也辛苦了留守的「空巢老人」。調查中不少「空巢老人」反映,子女寄回家的錢多數花在了孫輩的生活費、學費和零用錢上面,但老人的經濟收入並未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有明顯改善。這些問題,不僅要引起外出農民工的重視,更要引起社會的關注。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積極鼓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外出民工的回鄉創業,不僅有利於鄉村工作的正常開展,加快農村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更主要的是讓農村老年人過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七)努力營造愛老敬老的社會氛圍。一是要加大貫徹《老年益保障法》的宣傳力度;二是要加強在校學生、農村青年的孝道教育;三是組織青年志願者開展愛心服務活動。要充分發揮鎮村團組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的先鋒模範作用,實行結對幫扶,定期上門家訪並進行跟蹤服務,及時了解掌握「空巢老人」的基本情況,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八)鼓勵、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出資興辦不同層次的養老機構。為了解決部分收入較高,身邊無子女的農村「空巢老人」以及子女無暇照顧老人的問題,應統一制定政策,在稅收、土地、城建、金融、水電管理等方面對社會養老事業在政策上給予相應的,吸引非公經濟進入養老事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大力興辦農村養老院等養老機構,促進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

Ⅸ 構建和強化老年人社會支持網路的策論有哪些應該是出於老年人社會參與與社會支持網路建設這本書里的知識

構建和強化老年人社會支持網路的策論有哪些?應該是出於老年人社會參與與社會支持網路建設這本書里的知識。網路上搜索關鍵字試試了嗎?或許能找到答案。

Ⅹ 我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策略及今後的工作是什麼

數字與事實: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
中國人口網 2006-12-14 18:09:58
放大字體 增加行距 縮小字體 減小行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日發表了《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以下是白皮書公布的數字與事實:

——二十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 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當前,中國老年人口正以年均約3%的速度增長;

——近二十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頒布的老齡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政策達200餘件,初步形成老齡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框架;

——中國已加入6個國際老齡組織,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老齡組織建立業務聯系;

——截至2005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75億人,其中4367萬離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達 4040億元人民幣;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4041億元人民幣,當年征繳收入總額達4312億元人民幣;到2005年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資金達2010億元人民幣;

——2005年底,全國已有2.4萬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達924萬人;

——到2005年底,中國農村已簽訂「家庭贍養協議」1300多萬份;目前,全國享受「五保」供養的老年人達460多萬人; 到2005年底,享受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的人群達到135萬人;

——2005年底,全國已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約1900個縣(市、區、旗)開展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5400多萬農民參保,積累保險基金約310億元人民幣,300多萬參保農民領取養老金,當年支付養老保險金21.3億元人民幣;

——中國目前已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約600萬人被納入社會保障范圍,籌集資金約500億元人民幣;

——2005年,包括貧困老年人在內的2233萬城市貧困人口領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中國目前已有865萬農村人口被納入農村特困戶定期定量救助,985萬農村人口被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條件的貧困老年人;

——2005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達3761萬人;

——到2006年6月底,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市、區、旗)擴大到1399個,覆蓋農業人口4.95億,3.96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地區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比例超過73%;全國共補償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2.82億人次,補償資金支出144.12億元人民幣;

——中國通過實施國家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開展以西部地區為重點的「讓老年人重見光明行動」項目等,為約600萬名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

——2006年,國家頒布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把實施愛心護理工程,加快發展面向高齡病殘老年人的護理服務設施納入規劃重點;

--截至2005年底,全國城市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5萬多個,95%的地級以上城市、86%的市轄區和一批縣級市開展了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老年人的部分基本健康問題在社區得到解決;

——從1991年起,中國政府開始把老年病防治研究工作納入國家科技計劃。目前,全國從事老年病防治研究的機構達50多家;

——2005年底,全國縣以上各級行政區劃、70%的城市社區和50%的農村鄉鎮建立了老年人體育協會;

——從2001年起,中國組織實施了「億萬老年人健身活動」。目前,全國參加經常性體育健身活動的老年人達5800多萬人;

——目前,全民健身工程(點)已建成3萬多個;

——從2001年起,中國政府連續三年實施建設社區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星光計劃」,總投資134億元人民幣,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萬個,受益老年人超過3000萬;

——2005年,全國平均每個街道有1.32個城市老年福利機構,每9.8個社區居委會有1個城市老年福利機構;

——2005年底,全國城鄉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服務機構39546個,總床位149.7萬張,其中農村鄉鎮敬老院29681個,總床位89.5萬張。

——2005年底,取得養老護理員資格的為老服務人員近2萬人;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300萬人次的志願者為280多萬名老人提供了超過6.3億小時的志願服務,建立志願者為老服務站6萬多個;

——到2005年底,城鄉老年文體活動設施達67萬多個;

——2005年底,全國共出版老年類報紙24種,期發行量280萬份;老年類期刊23種,期發行量305.8萬冊;

--2005年底,中國的老年大學(學校)已發展到2.6萬多所,在校學員230多萬人;

--據有關統計,在老年人口中,城市曾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老年人佔38.7%,繼續從事有收入工作的老年人佔5.2%;農村老年人從事農業勞動的佔36.4%;

——中國老教授協會、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老年法律工作者協會等全國性老年社會團體已發展到13家,分會遍及全國各地。2005年底,城市社區和農村老年人協會發展到31.7萬個;

——2001年至2005年,法律服務機構平均每年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4萬多件,代理訴訟和非訴訟法律服務40多萬件,調解涉老糾紛40多萬件;

——2001年至2005年,全國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開展老齡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達3000餘次。2001年至2005年,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涉老提案近1000件。2005年,全國老齡工作機構共受理老年人來信來訪近40萬件(次)。(來源:新華社)
作者:記者魏武、張澤遠 新聞來源: 新華網 編輯:宋綺霞 (2006-12-13)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社會支持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西省哪個地方養老最好 瀏覽:456
常州老年大學學費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47
老年人股骨骨折了晚上睡不好 瀏覽:887
長壽區黃桷灣小學有多少個班 瀏覽:693
老年活動中心日常工作制度 瀏覽:436
關於重陽節幼兒兒歌 瀏覽:818
老人血壓太高怎麼辦 瀏覽:119
金華孝順溪改造 瀏覽:15
富硒康老年人每天要喝多少 瀏覽:750
90歲老人心跳40 瀏覽:801
蚌埠市老年大學有那些課程 瀏覽:312
職工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一個月 瀏覽:542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
體檢後多久可以復查 瀏覽:293
社區老年人跳舞活動方案 瀏覽:885
只買社保不買醫保退休工資是不是一樣的 瀏覽:175
老年人的早飯還可以吃什麼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