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老年人的性格類型有哪些
性格是指一個人在個體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對現實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了的行為方式。譬如,有人對工作赤膽忠心,一絲不苟,待人處事有高度的原則性,豪爽活潑,有禮貌,助人為樂,謙虛、自信等,所有這些特徵的總和就是他的性格。
人的性格具有不同的類型。根據個體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心理學把性格分為內傾型、外傾型和中間型三種。所謂內傾型是指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這種人沉靜、多思、反應緩慢,適應環境困難。所謂外傾型,是指心理活動傾向於外表,這種人活潑、開朗、善於交際。介於內傾型和外傾型之間的,稱為中間型。
老年人由於見多識廣,社會磨練多,性格也許會有所改變,但完全改變的現象是很少見的,年輕時屬於何種類型,到老還基本屬於哪種類型。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性格有一個由外傾向內傾轉變的總趨向。這種內向性的表現是:越來越傾向於以我為中心、自我吸引、興趣狹窄、社交退縮,小心謹慎、事無巨細都力求穩妥、保險,往往比較頑固、執拗,喜歡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習慣,不贊成別人的意見和看法,對一切變化和新鮮事物都深感不安,甚至連別人挪動一下他習慣放置的傢具的位置也橫加反對;喜歡回憶往事。在回憶中產生滿足和悔恨,對看不慣的人和事,往往嘮叨不休,喜歡指手畫腳,作權威性的指揮,好猜疑,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往往草木皆兵,疑心自己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等等。
老年人性格轉向內傾性和老年人的生理活動有密切關系。
科學家認為,人的衰老包括神經細胞的控制能力的衰退。生命早期,神經細胞特別活躍,反復的激活使神經細胞具有延續的工作能力,這是心理活動外傾的生理基礎,到了老年,神經細胞激活水平低,控制能力變小,變得不那麼活躍了,人的整個活動水平因而下降,這是心理活動內傾的基礎。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性格逐漸由外傾轉向內傾。
老年期是個失意多,不安感強的時期。處在失意挫折中,就會使個人內部的不愉快情緒亢奮、糾紛增多。有些人無法適應這瞬息萬變的社會,稍一遇到困難就會退避,喜歡閉門謝客,不願與人接觸,擔心生病,疑心重重,牢騷滿腹,情緒低落等。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陷入這種境地,有些人即使到了老年,也能應付自如。
按照對老年期的適應情況,有人把老年人的性格特徵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1成熟型。有智慧,感到自己的一生收獲不少,是有成就的一生,即使在離退休時也心安理得,毫無掛戀,理解現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積極參加工作和各種社會活動,對家庭及社會中與他人的關系感到滿意,有充實感,關心面廣,面向未來;對未來的生活並不感到苦惱。
2安樂型。即隱居依賴型。看上去好像十分悠閑自得,而早對自己目前的處境也十分適應,但實際上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寄託在別人身上。無論在精神和物質上都在期待別人的援助。
3裝甲型。這是一種自我防禦較強的類型。對恐怖、苦惱都用強烈的防禦機制來對付,用不停的活動來抑制自己對衰老甲恐懼。不承認老年的現實,用不停的繁忙活動迴避對老年期間展望和死亡的問題。由於對工作有過分的義務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因而嫉妒年輕人。
4憤怒型。有些中老年人,對未能達到人生的目標產生怨恨和絕望情緒,並將其原因歸罪於別人,非難別人,自尋苦惱,自我閉塞。對離退休和老齡化採取根本否定的態度。對死亡有強烈的恐怖感,怨恨和嫉妒年輕人,有時甚至表現出敵意。
5自我譴責型。與憤怒型不同,這種類型的人的攻擊性是深藏在內心的。他們把自己的一生看成是失敗的一生。把自己度過絕望的一生的原因歸罪於自己,責備自己。他們是被動的、悲觀的,孤身孑然,把死亡看作是自己對悲慘現實的一種解脫,有時甚至會自殺。
在這五種類型中,前三種以各自的形式在適應衰老情況,後兩者則是不適應的,需要自我控制和調節。
也有的人把老年人的性格分為四種類型;慈祥型、拘謹型、麻木型和跋扈型。無論何種分法,都說明老年人的性格特點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安靜審慎,有的急躁馬虎;有的熱情坦率,有的冷淡沉默,有的堅決果斷,有的優柔寡斷!有的溫和,有的粗暴,有的富於創新,有的墨守成規。我們希望老年人能有意識地克服和改變性格上的不良心理狀態,要善於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監督,持之以恆。
Ⅱ 老年人怎麼過性生活
被愛遺忘了的一代人——關注老年人性生活 中國大城市首都北京到了2020年,人口中的55%將是老年人。面臨這個全球性的問題,一些福利國家,比如瑞典,冰島,加拿大等國政府度開始設立專門部門處理老人問題;比如建立老人部——隸屬於衛生部和內務部之內。對於老年社會和老年時代,總的來講,我們准備尚且不足;因為這裡面涉及到很多問題:如老年人的健康,醫療問題,社會保險,經濟,住宅和交通等等問題。此外,由於我們的工作和專業的原因,我們這里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關注老年人的性生活問題。中國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就是「夕陽紅」。 由於我們從來沒有關注這個問題,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新問題,一個說不清的難題。記得早在90年代初期,當我進入50歲時候,我感到自己進入了所謂的「更年期苦惱」階段。我發現自己時常出現腰酸腿疼,頭腦發昏,特別是內分泌紊亂—實際上已經停經了。 此外,我也感到自己對於「性」和「性生活」失去了興趣;於是我找到我的導師約翰斯蒂文森博士求教;他介紹給我瓊渠里斯老師。普里斯老師給了我一些建議,使我開始認識到老年人的性和性生活的重要性。根據美國老年人衛生與健康學會的規定,我們可以把老年人劃分為三個年齡段: 1. 出生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的為老年人,目前他們的年齡大約為65歲以上;是真正的「老人」;這部分老人約占老年人總人口的5~10%左右。 2.出生在二戰之後的老年人,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在二戰後的「嬰兒潮」中出生;目前這部分老年人一般在55-65歲之間;他們大約占老年人總人口的45~58%左右。這部分人也是老年人性問題比較多的一代人。 3.第三部分是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以後的一代老年人,他們目前剛剛進入老年人行列,這部分人大約占老年人總人口的40~50%,也是性生活依然活躍和性問題比較嚴重的一代人。 當然,目前各國對於老年人的劃分並未有一個絕對的標准,比如日本由於老年人太多,所以把老年人的年齡規范為60歲以上。而在瑞典則把老年人規范為55歲以上等等。 根據,老年人年齡段的劃分,我們發現在第一種真正的老年人中,他們的性生活中的問題並不是太嚴重。從人種學和人類學角度來說,不同種族,由於不同文化和地理環境的不同,性生活的延續時間也有所不同;美國白人——即英格魯-薩克遜人中,男人
Ⅲ 怎樣正確認識中老年性生活
對於老年人有沒有必要再過性生活,眾說紛紜,有些人甚至把老年夫妻的性生活視為可恥的行為。例如,有位女青年雖然不反對自己的寡母再婚,卻堅決不許母親與繼父同床,甚至發展到又打又罵,逼得老兩口只能躲到親戚家去暫住。這個女青年說:「老伴,老伴,有個人伴著就行了,干嗎還要干那種醜事?」有一些老年人,由於種種原因,也往往認為,人老了,還干這種事,豈非不正經,結果長期同住不同床。還有些老年夫妻,由於一方自認為性生活應該終止,就不理解乃至反對另一方的性要求,造成老夫妻感情不和。據調查,當前老年人離婚中,有一部分就是出於這種原因。
對老年人的正常性生活,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要適度和方式適當,對老年夫妻雙方都有好處,而且這種好處是日常生活中別的方式所不能獲得的。
首先,適度的性生活會使老年夫妻晚年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有效地減少孤獨、寂寞、空虛等影響壽命的不良感覺和情緒。人在青年和中年時期,忙於學習、工作和撫育兒女、贍養父母,這時性生活完全正常,一切順理成章。
到了老年,社會工作和責任日益減輕,兒女長大成人,家務事也大大減少,老夫妻朝夕相處,往往相對默默,無所事事。這時,性生活次數少了,但其重要性卻日益上升。這是因為,不管是散步養花還是從事適當的體育鍛煉,老夫妻常常是各干各的,自有一好。
在這個時期,適度的性生活能使雙方更多地交流相依為命的感情,更深刻地體會對方給自己的安慰,而不會感到誰也不再需要誰,更不會相互厭煩。人們常說的「老年恩愛分外深」,就是通過老年夫妻適度的性生活來相互交流和體驗的。有了這種交流和體驗,老年人會感到,即使社會和子女不再那麼需要我了,但配偶仍然離不開我,我至少能夠在美滿的婚姻中獲得晚年的幸福。
尤其是老年男性的生活常常更容易單調和孤獨,不像老年女性那樣可以用串門聊天來彌補,因此女方更應充分體諒這一點,適當地滿足其性要求,並從中同享樂趣。
其次,適度的性生活確實能增強老人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力。老年人最大的苦惱和自卑,就是感到青春一去不復返。
隨著性慾和性生活能力的逐漸衰退,會感到生命力明顯減弱,苦惱和自卑會更趨嚴重。有些老人甚至陷入苦惱中而不能自拔,結果大大加速了衰老。其實,老年人應當從另一個方面來正確看待,不管性生活次數減少多少,老年人都完全可以從中獲得與年輕時等量的心理感受。關鍵不在次數多少,而在於一定要積極地對待它。
這樣,在有限的每一次性生活中,老人都會感到自己的生命之潮在奔騰,感到自己在主動地投身於生活,而不是生活在迫使自己退縮。這種積極樂觀的自信心與精神狀態,十分有利於老人延年益壽,故而有配偶的老年男女比無配偶的更長壽,其中性生活和諧的又比無性生活或性生活不和諧的壽命更長。
據國外醫學界大量統計資料表明,老年男女在自然地中止任何性行為後,男性平均17年左右,女性平均13年左右,生命就結束了。
早從孔子開始,我國歷代賢哲均非常重視老年人性生活的積極作用,並多有論述。我國古代的性醫學專著——《房中術》一書,還專門研究了老年性生活的方式和頻率,強調適度的性生活對延年益壽的作用。
當前,國家與社會重視老齡婚姻問題,也包含著重視老年性生活的意思。因此,老年人不必要強制自己中止性生活,而是需要講究科學,使之和諧適度。
Ⅳ 中老年多長時間一次性生活適合
醫學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適當的,和諧的性生活可延長人的壽命。有些人通過研究發現,性生活和諧的老年女性頭發光澤而富有彈性、視聽覺良好,心情舒暢。相反那些早年喪偶的老年人往往比白頭偕老的夫妻壽命短。但一味貪圖女色,縱欲無度,自然也會損害健康。
至於縱欲有損於健康的機理,目前認為過度性生活回丟失大量的鋅,而鋅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參與200多種酶的構成,鋅缺乏會導致胸腺萎縮,淋巴細胞減少,細胞免疫功能減低。
對於老年人來說,性交頻率,即多長時間過一次性生活為宜呢? 白種人調查資料表明,60-70歲男性75%以上性活動頻次為每月1次或以上,60-65歲男性37%每周1次性交,而66-71歲男性28%每周1次性交,而在婦女組中61-65歲61%聲稱沒有性生活,66-71歲組73%沒有性生活。
在我國,60-70歲老年人的性交頻率以每月1-2次為宜。由於各人的身體素質、性慾的強弱、夫妻恩愛的程度以及共同生活的習慣等因素的不同,性交頻率沒有一定之規,完全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過性生活的頻率是否適合自己,可有如下三條判斷標准:性慾是自然而激起的,雙方豆油強烈的要求性交的願望;性交過程中身心愉快,沒有不適感;性交後的第二天心情舒暢、精力充沛。若性交後感到十分疲勞、頭暈目眩、精神不集中、心悸、腰酸等,則提示性生活過度的可能,應減少性交次數,注意休息。世界各地老年人的性活動差異是很大的。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但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性文化基本上是比較封閉的。老年人應該排除一些錯誤的觀點,一切要順其自然,不要機械行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自己的性交頻率。
根據科學調查,如果過早的停止性生活,對女性來說絕經期提前,陰道過早的狹窄;對於男性來說陽痿和不射精也較多,而一直保持適度的性生活的中老年人則不會過早地出現這些症狀。因此,老年人應開發自己性興趣,過適當的性生活。
Ⅳ 中老年人性生活頻率有哪些區別
正常中年人性生活會比老年人多點這是由身體決定的/。◕‿◕。
Ⅵ 中老年性生活與健康
老年人正常的性生活,不僅可減少其身心疾病發生的可能,而且對預防癌症及多種婦科病也大有裨益。據西德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做愛能促使機體內「β—內啡肽"的分泌量增強,巨噬細胞和抗干擾互的活力增強,能避免和防止某些癌症的發生。老年夫婦正常而滿意的性生活,可以減少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一些性醫學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同房後,可使男子前列腺保持經常性暢通,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避免和減少前列腺的炎症、肥大及惡性腫瘤的發生。和諧的性生活及性高潮中的快感,也有助於婦女體內各種激素間的調節,心理上的平衡及精神上的松馳,因而可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另外,男性精液中有一種與青黴素相媲美的重要抗菌蛋白質—精液細胞漿素,這種物質能消滅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菌。老年婦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易誘發多種婦科病,適時的合理的性生活,使丈夫的精液能有規律地滋潤陰道,起到有益的殺菌作用,從而防止和減少許多婦科病的發生。性生活還是一項輕松的體力活動,據專家測定,夫婦間過性生活的耗氧相當於登四層樓梯,一次輕松的散步。除促使老年人血液循環加快,肺活量增強外,骨盆、四肢、關節、肌肉脊柱等還增加了全身運動,對健康也有益。世界上有不少百歲以上夫妻,無不是夫妻恩愛。研究表明單身比婚配者,喪偶比白頭偕老者,離婚比不離婚者死亡率高,而男性尤為明顯。這些差異的原因是去了性愛的伴侶,產生孤獨感、寂寞感所致。老夫妻的親密無比的婚姻關系和性愛,是家中其他人所代替不了的。許多調查表明。老年男子更傾向於把妻子作為唯一的伴侶。
據美國有關人員調查,老年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特點,越老越感覺需要愛。許多老年夫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相依為伴,這是老年人最為寬慰的樂事。在醫療實踐中,我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個老人由於二年前老伴去世,而患心因性神經官能症,表現為失眠、煩躁、終日頭痛、覺得活著沒意思。用了各種療法,毫不見效。過了幾個月後,醫生再見到他時,已容光煥發,原來他已有了一新的老伴。性愛使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起到了葯物起不到的心理治療作用。可見,正常的、和諧的婚姻狀態及性活動,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在精神愉快的時候,體內可分泌出一些有益人體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能使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性調節到最佳狀態,可以提高全身的免疫功能;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助於調動身體內在的積極因素,抗禦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延長人的壽命。相反,夫妻反目,老年喪偶或終身未婚的老年男女,多數郁悶憂傷,就會干擾人體內激素的正常分泌,導致內臟器官功能失調,血壓升高,造成身心疾病。
老年性行為並不一定非要達到射精不可。性慾可以分為接觸欲和脹滿緩解欲。接觸欲是指男女雙方希望互相接觸身體之情,這種慾望是人和高等動物的一種本能,從剛生下的嬰兒到老年人是一直存在的。對老年夫婦來說,除精神上愛慕之情的交流之外,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接觸欲,即身體接觸,互相愛撫,以及性器官互相刺激等。脹滿緩解欲也叫排洩慾,是指在性激素作用下,體內有一種充滿東西的脹滿感,並有把這些東西排泄出去的願望。如男性的陰莖勃起和射精,女性性慾沖動時的生殖器充血,前庭大腺和陰道分泌物增加等。排洩慾是受年齡影響的,老年人的次數顯然會減少,老年人可通過上述並不一定導致性交的性活動,如擁抱和被擁抱來表達感情和接受他人感情,享受這種性快樂。這種方式對於身體健康、感情和睦、孤獨感消除等大有裨益。
Ⅶ 中老年人性生活頻率有什麼區別
性生活頻率因人而異,年齡次要。如何才算適度,身體最能反映狀態:有人雖然年輕,回但每周兩次已睏倦;有答人年齡不小,每周三四次仍然很正常。所以刻意設限頻率未必人人適合,最好以性生活第二天身體狀態決定頻率。第二天感覺疲勞、睏倦,或腰酸背痛,說明身體狀態欠佳、透支,要適當減少次數或延長間隔。反之第二天依然精神奕奕,至少沒有不良反應,說明身體狀態足以應付,也就無需刻意節制,應順其自然。這樣可摸索出自己身體適合的間隔和次數。
Ⅷ 中老年人用什麼提高性功能
韭菜,韭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糯米,黑芝麻,黑豆等等,都是十分理想回的老年保健品,既補腎又養生,多吃答溫性水果,注意運動,多曬太陽,建議曬太陽的時間在8點到9點之間,下午4點到5點之間的太陽是最佳時間。補腎葯最好還是聽從醫師指導再買。
Ⅸ 中老年人如何過性生活
中老年人可以選用一些溫和的外用男士噴霧。來延長性生活的時間。也可以在女方的幫助下。撫摩歸途要注意,抹擦方法。長時間可以訓練龜頭對刺激的敏感程度。提高性生活時間。
Ⅹ 性生活對老人身體有益嗎
很多人都覺得老人就沒有必要過性生活,有的老人更是認為過性生活有損壽命。那麼老人可以過性生活嗎?過性生活對身體有好處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醫師介紹說,據調查顯示,對性生活有興趣的老人,在60歲人群中佔到70%,6080歲佔50%,80歲以上有10%。衰老所伴發的性慾和性功能減退已是公認的事實。一般認為,男人比女人衰老得慢,可一旦開始,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而女人雖然衰退得早,卻是緩慢地下坡。 醫師指出,老年人的健康不僅指身體無疾病,還包括健康的心理及和諧的性生活。正常和規律的性愛對老年人非常有益,值得鼓勵。 首先,性生活中,大腦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堅持適度性愛,對老年人保持大腦敏感度、提升反應速度都有一定好處。 其次,正像身體鍛煉對性生活的改善大有益處一樣,性生活的良好狀態也是身體健康的絕好增強劑。性愛過程中的體力消耗和運動,可以鍛煉全身各個系統的功能,增強抗體的水平,緩和有害的緊張狀態。雖然性愛未必是世界上最好的健身方式,但肯定是最愉快的一種。 再次,保持一定頻率的性生活,是維系老年夫妻感情的重要手段。 醫師強調,每兩月維持一次性生活,對大多數老人來說都是可以實現的。用進廢退,堅持不斷,持之以恆非常重要,否則情緒和性趣也會隨之而去。 愛撫和依戀在性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性愛的表現形式絕不僅僅是性交,幻想、調情、幽默、調侃等多種形式的感受和情感表現,都可以維系夫妻感情,是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 需要提醒的是,極個別老年人的性能力不但不降低,反倒有些亢奮,此時就要去醫院就診。因為有些疾病,如內分泌異常、腫瘤等,以及某些葯物,都會造成性慾亢進。時間久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