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恍惚的人的內容概要
昭子一家住在東京杉並區,她在法律事務所作打字員。丈夫立花信利也是個靠工資過活的人。兒子阿敏還在讀高校二年級。在院庭的另一所房子里住著公公茂造和婆母。昭子是家庭主婦,既忙著上班,又得忙家務。每到星期六下午她便從商店抱回來一大堆冷凍食品,從下午起一直到深夜,她要為下一星期全家的生活作準備,洗衣機和冰箱成了她的最好的幫手。
一個下雪的午後,婆母突然死去。公公茂造當時已84歲。他自從在一個地方的信用銀行退休,便搬來了東京,二十年來一直靠信利和昭子給他的生活費維持生活。茂造這人沒有任何興趣和愛好,也沒有朋友,就是和孫子也說不上幾句話,只會整天板著面孔挑剔老妻的不是處,對兒媳昭子也是同樣,一貫刻薄,自從信利記享時起,父親茂造就總對母親和兒子說,自己胃腸消化不好。他不斷地去找牙科醫生鑲牙,最後換了滿口的假牙。如今,茂造患了老年痴呆症,不知是老妻死亡的刺激,還是從前的什麼原因。症狀很重,連他的兒子信利、女兒京子都不認識了,但還認識昭子,因為是昭子一直照顧他的生活。茂造時而闖出家門,到大街上疾步奔走,他自己不知道現在哪裡,也不知自己要去什麼地方。每當這時,昭子或是阿敏便得追了去,有時叫一輛計程車把他拉回家來。茂造反對抽水馬桶,昭子每夜還得起床兩次,照顧茂造去庭院里小便。茂造即使一個人吃了十個人的飯,而且剛剛吃完,也要大喊:「餓死我了,還不拿飯來。」並且委屈和痛苦得老淚縱橫。醫生診斷後,卻說老人身體非常健康。
鄰居門谷家的老太婆趁昭子上班的時候,把茂造領去了敬老會館。但是茂造的老年痴呆症過於嚴重,那裡的人們都厭惡他。昭子得知便把茂造接回到家裡去。幸虧地區的老人福利機關,對此事很關心,派了一應女主事來,並帶來了東京都民生局印製的《養老院指南》,那小冊子中說,養老院共分四種:低收入家庭老人養老院、特別護理養老院、低收費養老院、收費養老院。女主事說,老年痴呆症就是精神病,看你們住哪種養老院?可是信利不願把茂造送進任何種養老院。這樣,昭子只好請假在家裡護理老人。茂造整天倦伏在室內的一角,兩眼宜勾勾地望著天花板,在那裡尋找他的人生出路。一天,昭子在出去接電話的時候,茂造在澡盆里溺了水。昭子忙著進行人工吸呼,然後去找醫生。醫生說,老人患了肺炎,過不去三天了,昭子便日夜地拚命護理。但是,茂造的心臟功能很強,三天過去,奇跡出現了。以前,昭子上班又忙家務,再加上照顧茂造,累得她半死,因此也曾希望茂造早一天死。但是這次昭子下了決心:「今後,我要讓他活下去。誰也不行,只有我能辦到。」過了一段日子,茂造的病更嚴重了,發展成為人格欠缺型,把大便塗了一被,而且跑出了家門。昭子尋找了好久,終於在警察派出所里把他找到。接回家來後,醫生進行了檢查,說老人情況不好,還是送去住院為妥。可是,就在去住院的前夜,茂造死在了家裡,身邊只有昭子等三人,昭子發現無一人為茂造的死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