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常喝酒對身體有害還是有易
飲酒本來對人的健康不利,而往往有些人,在空腹(飢渴)時喝酒,這種喝法對機體害處更多。
空腹時喝酒,胃內無食物緩解,酒就會直接刺激、侵蝕胃粘膜與肌層,破壞胃酸,抑制胃腸各種消化酶的分泌,減緩胃腸蠕動,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食慾不振,消化呆滯、便秘。
同時,空腹喝酒,酒精成份吸收得快,對大腦、神經、肌肉、心、肝、腎等臟器和組織影響較大,
能導致頭暈耳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肌肉顫抖,心跳氣短,肝區脹痛,尿黃尿少,尿灼痛等。
經常空腹渴酒,還會發生較嚴重的慢性疾病,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胃炎,混合痔,健忘失眠,智力減退,幻覺幻視,神經衰弱,肌萎膚黃,四肢麻木,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高血壓,動脈硬化,肝腫大,肝硬化,腎結石,尿毒症等。
由此可知,空腹渴酒雖然可獨得些微小益處,但其造成的危害卻很多。所以,不論何種酒,均不宜在空腹時喝,尤其戒烈性酒在飢餓時喝,否則,危害更多更重。酒應在胃中食物未完全消化(即不感飢餓)時喝,或在進食一些飯菜後喝方為適當,可以減輕酒對機體的危害。
『貳』 中老年人飲酒適量有什麼作用
酒和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開始釀酒,可謂歷史悠久。古代的酒稱為醪醴,是用穀物經過釀制而成的酒、渣的混合飲料,後來經過勞動人民不斷改進,釀酒的原料不斷增多,酒的品種也不斷增加,出現了黃酒、白酒、果酒和啤酒等品類。黃酒用糯米等原料釀成;白酒多用高粱、綠豆、大麥等釀造;果酒則主要用葡萄、蘋果、梨、山楂等水果為原料釀制;啤酒則是由麥芽和啤酒花釀成。酒作為一種葯物,很早就廣泛應用於防病治病。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說:「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黃帝內經》13方中就有3方用酒;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52病方,很多方劑使用了酒。由此可見,適量飲酒對自我保健、益壽延年頗有裨益。主要原因有:
1.白酒的成分酒精(乙醇):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刺激性強,濃度越高則酒性越強烈。總酸:主要有乳酸和乙酸,是白酒中的香味物質之一,可增加酒的甜味感,對刺激性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總脂:主要有乙酸乙脂、乳酸乙脂、丁酸乙脂、乙酸戌脂等,是產生白酒香味的主要物質。高級醇:由釀酒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而產生,是構成白酒香味的成分之一,若含量高則對人體有害。醛:主要有乙醛和甲醛,是酒中的毒性物質,若含量高則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失明,甚至死亡。多元醇:為酒醅內酵母發酵的副產品。酚類化合物:大部分來自原料中的單寧和色素,小部分來自蛋白質的轉化,使白酒增添了特殊的香味。鉛:鉛是白酒中的有害物質,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慢性中毒。氰化物:氰化物也是白酒中的有害物質。
2.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指出了多飲酒的危害,「多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飲酒後,酒精大都通過胃黏膜吸收。飲酒過量,體表循環旺盛,血管擴張,可使血壓下降,增加心臟負擔;長期大量飲酒,可麻痹中樞神經,降低記憶力;損傷肝細胞,使肝臟發生脂肪變性(即脂肪肝);由於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需消耗較多的維生素B1而引起腳氣病;妊娠期飲酒可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胎。若一次大量飲酒,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的過程,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即人們常說的醉酒。
醉酒可分為3期:興奮期表現為心直口快,感情用事,精神亢奮,高談闊論,滔滔不絕,甚至喜怒無常;共濟失調期表現為動作逐漸笨拙,行動蹣跚,語無倫次,含糊不清;昏迷期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口唇青紫,呼吸淺慢或有鼾聲,若不及時搶救可出現呼吸麻痹。因此,一旦發生醉酒,要立即採取如下救治措施:
喝醋:醋與酒起化學反應後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可減輕酒對人體的危害。
喝濃茶:茶中的單寧酸與酒發生反應,有降低毒性作用。飲濃茶不可太多太快,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喝葛根湯:用中葯葛根適量,煎湯內服,可有效地預防醉酒。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酒視為「瓊漿玉液」而嗜之如命,一日不可無此「君」,三餐不離杯中之物,對酒精產生了依賴性而形成了酒癖。患有酒癖的人,大都有口苦、口乾、口臭、口渴等感覺,並出現慢性中毒的表現,如慢性酒精性胃腸炎、全身性營養不良、酒精性痴呆症、慢性酒精性肝病等。對患有酒癖症的人,除採取葯物戒酒外,可改飲非酒精性飲料。近年來,美國製成一種去醇飲料,其味道與含酒精的飲料相差無幾,飲用者不會發生中毒。
酒類飲料中,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是人們的常用飲料之一。啤酒營養豐富,含有8種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還有多種維生素和較高的熱能,故有「液體麵包」、「液體維生素」之美稱。因此,是健脾、開胃、消暑之佳品。啤酒雖為上佳飲料,但美酒不可多飲,如果長期不間斷地飲用過多的啤酒,可導致「啤酒病」,如出現心臟增大、心動過速、心肌損害、心功能減退的所謂「啤酒心」,體內脂肪堆積、大腹便便的肥胖症,損傷胃黏膜而引起的腹痛、腹脹、燒灼感和食慾減退等一系列症狀。因此,飲用啤酒也應把握適度,適可而止,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3.飲酒的注意事項飲酒要注意適量、適時和適情,否則將損傷人體健康。「李白酒詩有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扶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大詩人李白的早逝,與其狂飲濫喝有很大關系,故飲酒應注意「三適」:一是適時。俗話說「不飲卯時酒」,說的是不能空腹飲酒,尤其是早上起床後不飲酒。空腹飲酒容易刺激胃黏膜,損傷胃的消化功能而影響健康。另外,也不宜睡前飲酒,「既醉既眠;睡而就枕,熱壅傷心傷目,停濕生瘡,動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二是適情。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情緒欠佳莫飲酒,身有小恙莫縱欲。殊不知「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因此,飲酒要適情,不可日日「舉杯邀明月」。三是適量。「都言醇味美,誰知能為殃?少飲可活血,過量把人傷。勸君飲酒時,舉杯細思量」。適量飲酒可增進食慾,舒筋活血,痛飲則貽害無窮。總之,只要做到「三適」,就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4.漫話補益葯酒酒能行葯勢,故有「酒為百葯之長」之說。我國勞動人民利用酒的這一特性,製成各種葯酒,健身祛病。歷代葯酒處方很多,僅《本草綱目》就載有89種。現介紹幾種常用的對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的葯酒:
人參酒:取人參1支,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後取酒飲之,每日2次,每次5毫升~10毫升。有大補元氣、補脾益心、寧裨益智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造成的食慾不振、泄瀉及肺虛出現的氣喘等症。
鹿茸酒:取適量鹿茸片,用白酒浸泡10日以上,每日2次,每次5毫升~10毫升。可生精髓,強筋骨,改善睡眠和食慾,促進白細胞新生。
冬蟲夏草酒:取冬蟲夏草數枚,用白酒浸泡7日,每日2次,每次5毫升~10毫升。有滋補肺腎、止血化痰的功效,可治療肺陰不足、腎陽虛弱、喘咳痰中帶血等。
靈芝酒:取靈芝適量,切碎,用白酒浸泡15日以上,每日1~2次,每次10毫升~20毫升。靈芝為滋補強壯、助消化葯,故有「主耳聾、制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之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靈芝有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強心、降血糖、保護肝臟等作用。
何首烏酒:取何首烏片適量,切成碎塊,用白酒浸泡3日,每日l~2次,每次10毫升~20毫升。可益血氣、黑鬢須、悅顏色,久服強筋骨,益精髓,延年益壽。研究證實,何首烏可降低膽固醇,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營養神經及血細胞,促進細胞新生及發育。因此,古人將其視為「返老還童」之品。
枸杞子酒:取枸杞子適量,用白酒浸泡數日,每日2次,每次10毫升~20毫升。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調理虛勞、堅筋耐老、益氣養神的功效。古人用其養神健魄,稱其為「延年益壽之良葯」。
『叄』 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喝酒是不是更容易得
嗜酒與酗酒的區別:
嗜酒、酗酒,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說,大家看到兩個人一起喝酒,都喝醉了,如果一個是酗酒,另一個是嗜酒,雖然表面現象完全相同,但他們的本質是截然不同的。
酗酒——指的是長期、大量的飲酒;
嗜酒——指的是對酒精失去控制!
長期、大量的飲酒未必是酒癮患者;偶爾喝酒,未必就不是酒癮患者。
問題的根本在於,能否控制酒量。如果能控制酒量,即使每天喝、喝的也很多,那麼,這是酗酒,而不是嗜酒。
如果喝上一口酒,就無法停止,即使幾個月喝一回,這是嗜酒,也就是酒癮患者。
酗酒是習慣,嗜酒是疾病,不可同日而語。
這里有一個誤區,就是說,很多酗酒者戒酒了,所以,大家認為酒癮患者戒不了酒是意志力、毅力、品質、道德有問題,這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這本身就是兩回事,酗酒者戒酒,只是改變一個習慣而已。
而酒癮患者戒酒,面對的是一種強大的疾病。
記住:嗜酒是一種不可治癒、逐步惡化、足以致命的疾病。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他們生來就不能吃某些食物――牡蠣、草莓、雞蛋、黃瓜、糖或其它的什麼――一旦吃了,身體或許不會太不舒服但可能引發嚴重的疾病。
這種對食品過敏的人可能會非常自卑,他們時常抱怨造物不公平,讓自己喪失了享用美味的能力。
酒癮患者永遠不可能適量飲酒,所以,我們戒酒的目標自然是——終生滴酒不沾!
『肆』 老年人喝酒的好處有哪些
1、適量飲酒抄可防癌
很多人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由並發症造成的,當癌症病人飲用適量的酒,就會有效降低並發症,提高生存質量,以達到延長生命的作用。所以可以得出結論,適量飲酒是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2、喝酒能防胃癌
一般認為,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低,營養較差,新鮮蔬菜和水果缺乏,容易得胃癌。此外,情緒憂郁,時生「悶氣」,也是一種因素。假如適量或少量飲酒,並伴佳餚,營養水平必然提高,飲酒消憂暢意,解除情緒上的疙瘩。這是防胃癌的良好方法。
3、飲酒可以預防淋巴癌
飲酒者較之不飲酒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癌的風險要低約27%。所以適當飲用低度酒可以預防淋巴癌。
『伍』 老年人飲酒注意身體
老年人飲酒的話,確實要非常的注意身體,首先不要喝度數太高的酒,其次,不要喝的太急,喝的太快,要慢慢來,再次不要喝太多,喝一點就可以了
『陸』 經常喝酒的老人,有什麼辦法控制他們喝多少
平均每天喝酒超過一杯,或一天之內喝酒超過3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就是飲酒過量。在這里,一杯的定義是指一罐355毫升的啤酒,或一杯250毫升的紅酒,如果是如高度白酒這樣的烈酒,那麼一杯是指45克左右。 美國科學家是在研究了1.24萬名老人之後得出這一結論的。研究表明,約有10%的美國老年人飲酒過量。而這很可能會提高他們摔跤的幾率,加速衰老,並影響其他疾病的治療。同時,也不利於他們的社會交往。 實際上,過量攝入酒精的害處人所皆知。但許多人不了解的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他們能攝入酒精的安全上限是如此之低。一周內不超過7杯,一天內不超過3杯的安全界限大約只為年輕人的一半。
『柒』 老年人可以喝酒嗎
對老年人來說,**不要常喝酒,因為酒對老年人的身體有不良影響,尤其是有的白酒酒精 濃度高達60 % 以上,長期飲用白酒會導致很多疾病,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血管硬化、酒精中毒性 肝硬化、高血壓病等。 另一方面,不少養生專家認為,老年人稍微喝一點葡萄酒、香檳酒、果酒,或者自己家裡用糯 米發酵制的甜米:酒,不僅沒有壞處,而且還有好處,有舒筋活血、增強食慾、幫助消化、提神壯力的功效。
所以,老年人**不喝酒,或者少喝一些「非烈性酒」,至於烈性酒, 嚴格一點說,**及早戒飲,放寬一點的話,也少飲為當。 飲酒要有技巧, 對老年人來說,要盡量避免「空腹飲酒」,因為酒在胃中可直接被吸收,空腹 飲酒時,酒精吸收入血頗快,容易發生醉酒,引起頭暈、站立不穩、大腦稀里糊塗,甚至發生一些 酒後事故。
比較正確的飲酒方法是,先吃點飯菜和湯類,使胃中有些食物在那裡墊著,再慢慢地喝點 酒 ,使酒與原先吃下的食物相混合, 這樣吸收就會慢下來不少。如果兩人同時飲酒, 飲的量也一 樣,空腹的人必定先醉,其道理就是這樣。 飲酒的時間,可放在午餐時,餐後應該好好休息一下,然後下午再吃點水果、甜食之類的東 西,可以「解酒」。
晚餐不宜多飲酒,以免過度興奮,從而導致夜間失眠。 萬一醉酒,要及時「解酒」,可以吃些梨、蘋果、香蕉、山楂之類的水果,也可以喝白開水,或 適量飲用糖水,都有解酒的功效。
『捌』 為什麼中老年人飲酒要適量
1/6
預防心血管病:少量飲用白酒,能夠增加人體血液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將可導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從血管和冠狀動脈中轉移,從而便可有效的減少冠狀動脈內膽固醇沉積,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2/6
消除疲勞和緊張:少量飲用白酒,能夠通過酒精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勞,鬆弛神經的功效。
3/6
開胃消食:在進餐的同時,飲用少量的白酒,能夠增進食慾,促進食物的消化,當然過多飲用會導致腸胃不適。
4/6
驅除寒冷:白酒含有大量的熱量,飲入人體後,這些熱量會迅速被人體吸收。
5/6
舒筋活血:中醫認為,白酒具有舒筋通絡、活血化淤的功效。這一功效早已在我國民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6/6
促進新陳代謝:白酒對於含有較多的酒精成分,且熱量較高,因而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對全身皮膚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從而還可以達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這種良性的刺激作用還能歐作用於神經傳導,從而對於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良好的貫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