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養老機構匯報

養老機構匯報

發布時間:2020-11-30 12:01:46

❶ 剛成立初期,沒營業,養老院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XX月份工作總結回顧XX月份的工作,我將月工作總結如下:一、主要工作情況:完成XX月份XXX工作(已完成)**店新天網監控伺服器安裝與調試(已完成)**店區域配置調整工作(已完成)**店61塊七彩虹9600GT顯卡更換工作(已完成)**店二樓新機上架調試工作(已完成)**店060-093更換為微星G41配置(已完成)跟蹤無盤系統上架後運做情況,三班跟蹤記錄無盤系統問題,由技術員匯總每日提交數據(已完成)擬定外置機箱開關的更換方案(已完成)統計微星G41、H55系列主機故障數量(已完成)**店老化網線測試(已完成)提交公司機房整改方案(未完成;原因:時間觀念不強,遺忘了工作)組織技術員集體活動(未完成;工作安排混亂,導致沒有時間安排活動,下月改進)完成部門安排的一些臨時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不足之處:回顧9月份工作,看書面數據上可以說很漂亮了,但是經過總結思考會發現完成的工作都是些安排好的硬性工作,相對基層管理方面工作幾乎為零!作為一個管理者來說這無疑是失敗的。在夜裡沉思回想這幾個月的工作,終於不得不承認自己感染上了惰性,每當自己打算去完成一項工作的時候,但就是遲遲不去行動,與此同時心裡就會不自然的想到一些別的事情在吸引我,在不自然中就把工作給遺忘了!有時候自己也覺察到拖延時間的害處,可仍在拖延已經決定要做的事,但總為拖延找借口!就想起**領導經常提到:你是還沒有被現實逼上絕路,所以老覺得事情能等!(從10月份開始從運用培訓課上學到的月計劃表格與YCYA承諾表運用到工作中來,利用獎懲來鞭策自己) 在基層管理方面總結出自己的幾點毛病:個人魅力不足,做不到以身作則影響不到身邊的同事;做事喜歡為自己找借口,導致執行力大打折扣;目標方向不清晰,習慣性依賴上級安排工作,成長不起來;時間觀念不強,容易拖慢工作進度;缺乏對技術員在工作、生活上的關心和了解,導致不能及時的為其解決問題,長久以來造成多數技術員習慣性感覺沒人管、工作沒人監督、沒有獎罰,造成了現在大家旱澇保收的心理; 三、可以改進的地方1、工作以結果為導向,做任何工作必須有結果匯報;2、團隊工作中以身作則,以個人魅力去影響身邊的人;3、制定月、周、日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清晰的目標,做到有計劃就必須有結果;4、每項工作都要把時間精確到天、小時,杜絕自己做事找借口拖延時間的毛病;5、對領導布置的重要工作必須用YCYA承諾表承諾,用獎懲來鞭策自己; 四、幾點工作建議1、針對9月份績效考核數據客戶機完好率情況,制定一項獎罰制度;罰:從本月例行檢查起發現一台超過16小時(無標識、不下架)的客戶機處以10元/台罰款,所有罰款將作為技術部每月活動經費使用;獎:每月檢查中,如區域內所有店面均未被檢查出超時故障機,每月技術員月會中將由其主管請區域所有技術員紅牛1瓶/每人;以此方法激勵技術員的工作積極性與集體榮譽感 2、建立淘汰機制·淘汰無工作能力、態度有差的·淘汰連續三個月績效考核都排末位又沒有任何改進的·針對淘汰機制儲備兩名以上見習技術員以備淘汰更換採取優勢略汰方式增強技術員的危機意識與工作積極性 五、今後工作方向以一句名言作為最後總結,在今後的工作中鞭策自己努力成長:今日事、今日畢。言必行,行必果。

❷ 社會養老保險重復參保有關方面的匯報材料

關於印發城鎮企業職抄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具體問題意見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0]70號

十、關於多重養老保險關系

參保人員在兩地以上同時存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或重復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應按照「先轉後清」的原則,由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按規定清理。

❸ 如何推進基層養老服務質量提升情況匯報

人口老齡化,獨生子女居多等因素已令養老問題越來越受關注。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從中央到地方用於養老機構、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持續增加,公辦養老機構、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數量大增。同時,在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中,社會資本漸趨活躍,對機構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大,但是如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還是當前發展需要考慮的重點。

多方入手促養老服務業發展

我國老齡化問題從引起全社會關注,並從認識轉到政策性應對,這一過程還相對較短,盡管「十二五」期間養老服務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然而在政策和實務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誤和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並加以解決。

第一,對人口老齡化過於悲觀。從需求看,我國2億多老年人並不是都需要養老服務。低齡老年人和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基本不需要由專業機構提供介護和照料性養老服務。而真正剛性需求人群是那些高齡、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根據現有基數這些老年人總量不超過4000萬人。如果發展養老服務時,混淆了有效需求和潛在需求,就會誇大對養老服務的需求。這無疑跟時下過於悲觀的人口老齡化論調有著很大關系。

第二,養老服務供給側政策乏力。近年來,有關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的政策導向性異常鮮明,比如優先保障用地供應、稅費優惠、財政補貼供方等。這些屬於供給側政策,指向性非常明確,就是引導增強養老服務的市場供給。但是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往往並不取決於決策者的良好意願。現實表明,社會對供給側政策的敏感性沒有預期的高,政策性利好沒有得到有效回應。一方面是政策紅利還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利益刺激。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具有規模的養老服務市場。市場的形成首先要有需求,在需求的拉動下才會產生供給,需求和供給在價格機制的作用下,在趨向均衡的過程中實現市場的資源配置。而養老服務作為以「服務」為產品的市場,顯然還處在發育過程中,一般性刺激供給的政策難以立竿見影。

我國現階段,老年人及其子女真正關心的養老服務是護理、照料性服務,而且需求剛性較強,因此支持性政策應更多向這個方向瞄準,突出供給引導的同時,還要注重增強老年人的購買力。

第三,公辦養老機構的定位有偏差。公辦養老機構是政府對貧困老年人履行托底性養老服務職能的重要載體。2014年全國登記養老機構2.84萬家,其中公辦1.36萬家,佔比47.9%,在院對象中「三無」和五保對象佔比59%。公辦養老機構較好地落實了國家設立公立機構的宗旨,使低保家庭、「五保」對象等貧困老年人實現了老有所養。同時,一些地方的公辦養老機構同樣對社會老年人開放,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排隊輪候成為常態。如果沒有一套科學嚴格的評估制度,如果用「誰付得起誰住」的市場法則,必然造成公共福利分配不公,從而製造社會不公平。從這個角度看,公辦養老機構的定位還有偏差。

第四,公辦養老機構的示範性作用不夠。公辦養老機構是被賦予特殊功能的公益服務機構,除了擔負貧困人口兜底養老保障的功能外,還應該發揮服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不僅通過公辦機構一流的服務和管理為民辦機構樹立學習的標桿,更重要的是解決養老服務市場供給「失靈」問題,向社會提供民辦機構不願提供的服務,在服務供需對接上發揮引領示範作用。但在現階段,公辦機構不僅沒有與民辦機構形成合理分工,而且與民辦機構形成了同質化競爭。當前社會對養護型和護理型養老服務的需求較大,而提供這類服務的成本高、風險大,且需要打通醫療資源,導致市場供給不足,公辦養老機構應當聚焦於這些方面,為社會提供示範。

養老服務業發展路徑選擇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對促進養老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作出部署。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需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讓廣大老年群體享受優質養老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第一,公辦養老機構的功能要精準定位。應該明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養老服務不可能採用財政付費、免費供應的體制,市場供給應該是養老服務的主流。現階段,要進一步精準定位公立養老機構的功能:一是在「為誰服務」上,公立養老機構尤其是公建公營的養老機構應當瞄準貧困無依的老年人;二是在「服務什麼」上,公立養老機構應向社會提供民辦養老機構不願或不能提供的服務,比如,社會亟須而供給不足的護理型養老服務。養老服務發展到今天,在貧困老年人的托底性養老方面,公辦機構定位明確,而且制度安排也相對成熟。問題主要出在向社會開放服務方面,公辦養老機構多數存在錯位,服務不為社會所急需,床位空置率高,資源浪費嚴重。公辦養老機構應該充分利用低成本優勢,把服務定位在風險大、技術要求高的服務項目上,從而有效地彌補市場供給不足或市場失靈。

第二,務實推進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發展。對於體制內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可以運用行政機制,通過規劃安排、資金投入以及管理體制的改革等途徑,有可能「強力」實現養老與醫療的「聯姻」。對於一方為公立性質,或雙方均為民辦性質,如何實現協同、合作,應該是制訂細化措施的重點,難度也最大。

第三,必須以需求為導向,從許可審批、政府補貼、金融支持、用地指標等制約社會力量提供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等方面,加強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不斷推出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與此同時,政府應樹立成功典型、提供學習範例,以此引導社會投資,擴大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的供給。

第四,頂層設計要增強體系性。養老服務是關涉多領域的一項社會事業,決定了我們需要一個系統完整的服務體系。養老政策一定要系統化設計,既要從階段性國情出發,又要跟上人口老齡化的形勢,為養老事業的發展提供良好制度環境。以系統性思維增強養老服務政策設計的科學性,必須從政策出台時,就要進行系統和長遠的規劃和設計。

第五,推行養老服務績效評估制度。養老服務政策要增強執行力,推行績效評估是一項必要措施。只有建立評估制度,才能在不同層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之間傳遞壓力、激發動力,也才能建立有效問責機制。

❹ 如何預防禽流感

喝中葯 煲靚湯 有效預防禽流感

「中醫與瘟疫做斗爭有幾千年歷史,禽流感也屬於瘟疫。中醫有理論,有經驗,有有效的防治,所以不用怕禽流感!」近日,中醫界泰斗鄧鐵濤自信地告訴記者:中醫防治禽流感大有可為.
他說,過去雖然沒有禽流感,但應對瘟疫,中醫有豐富的經驗。有時西方認為很難防治的疾病,中醫運用自己的方法,卻變得很簡單。鄧老表示,禽流感的病毒有可能總在變異,所以現在的疫苗效果如何、是否存在葯物反應,還存在一定的疑問。
那麼中醫如何預防禽流感呢?鄧老說,就人類預防禽流感的中醫方法而言,第一是喝中葯:「廣州中醫大第一附屬醫院在非典期間,醫護人員沒有一個感染,靠什麼?靠吃中葯。」鄧老開出方子:秋天用煲湯的方法預防疫病,可以用玉竹、百合煲瘦肉,飲食注意不要多吃肥、甘、厚味的東西。另外一個是注意運動,注意生活起居衛生,可以打太極拳、練八段錦、做氣功,鍛煉身體。「這些基本功做到了,禽流感算不了什麼!」
特別提醒:預防禽流感居民「四注意」

近一段時間以來,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暴發禽流感疫情。在沒有特效疫苗和葯物出現之前,做好自我防護成為個人預防禽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現有觀點認為,禽流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主要是通過禽類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氣而傳播,直接接觸病禽或間接接觸病毒污染物也可造成感染。來往於禽流感疫區的人員和車輛是傳播病毒的一個重要途徑,野生候鳥的遷徙也是病毒傳播的重要環節。

鑒於禽流感的傳播特點,個人預防禽流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注意飲食衛生。食用禽蛋、禽肉要徹底煮熟,禽蛋表面的糞便應當洗凈,加工保存這類食物要生熟分開。第二,避免接觸水禽、候鳥等易於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動物。第三,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接種減毒活疫苗,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和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種流感滅活疫苗。第四,如果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症狀,患者應當戴上口罩,立即到醫院就醫。就診時,務必告訴醫生自己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接觸過病禽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閱讀全文

與養老機構匯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