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中老年人血壓

中老年人血壓

發布時間:2020-11-30 10:55:13

老年人的血壓一天中什麼時候測是最高的

人的血壓在一天當中有兩個高峰,第一個出現在上午的8:00-10:00,稱為晨峰現象,是因為人的主要活動從上午開始,身體各種激素分泌及代謝全面啟動,血壓也會隨之升高。第二個高峰出現在午後,大約是下午3:00--5:00,隨後血壓開始降低,到了晚上呈現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醫學上把血壓全天的變化狀態稱為兩峰一谷。

⑵ 中老年人血壓變低是什麼原因原因

低血壓的人,如果症狀不太明顯,幾乎不必吃葯。每天定時定量散內步,增強體質,容改善營養狀況,多喝一點水,多喝一點湯,起卧之間緩緩而行,情緒不大起大落,就可以了。

如果低血壓症狀明顯,頭痛、頭暈、胸悶氣喘、易疲勞、精力不能集中、失眠、食慾差、四肢發冷、脈搏緩慢,體位變化時眼前發黑、頭暈欲倒,應去醫院就醫,確定造成低血壓的原因,配合葯物,積極治療,改善症狀,防止病情加重而出現暈厥、休克。低血壓屬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炎症、潰瘍等,都能引起低血壓。

改善飲食營養、可以多吃一些溫補脾腎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一點姜,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多鍛煉,增強體質。除了散步,也可以到公園去,跟人學習太極拳,喜歡唱歌的話,可以天天唱毛時代的革命歌曲,那些歌曲,在我看來,具有壯陽升血壓的作用。

⑶ 老年人的血壓應該控制在多少啊

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患有高血壓,尤其是老年人。在2002 年衛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 27 萬人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里顯示,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為 49%。大約每 2 位 60 歲以上人中就有 1 人患有高血壓。
發展中國家年齡≥60歲的老年人,血壓持續或3次以上非同日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定義為老年高血壓。如僅有收縮壓≥140mmHg,而舒張壓<90mmHg,則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老年人的高血壓雖然知曉率比較高,但控制率仍然比較低,老年人的血壓控制在多少最合適呢?高齡老年人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指出,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血壓應控制在 150/90mmHg 以下,如果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伴有慢性腎臟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或腦血管病的高血壓患者治療更應該個體化,一般可以將血壓降至 130/80 mmHg 以下。伴有嚴重腎臟疾病或糖尿病,或處於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腦血管病患者,應按照相關指南進行血壓管理。舒張壓低於 60 mmHg 的冠心病患者,應在密切監測血壓的情況下逐漸實現降壓達標。但是高齡患者血壓不宜低於 130/60 mmHg。
預防高血壓復發要從兩方面來說:
一.非葯物治療
1.合理膳食。一定要控制鈉鹽和脂肪的攝入量,少吃油炸、肥肉、動物肝臟等含脂肪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小於5克。高血壓患者將每天食鹽3g作為長期的攝入目標,治療效果更好。
2.生活規律。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不要過度疲勞,科學的安排生活,做到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
3.戒煙限酒。吸煙可以使血壓升高、心跳增加,而且還會抵消抗高血壓葯的作用。
4.控制體重。流行病學研究發現 ,體重與血壓呈正相關,所以控制體重可以幫助控制血壓。
5.適量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 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生成。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進行適合自己體質的運動。
6.心態平和。生氣煩惱的時候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甚至腦出血。所以高血壓患者應學會控制情緒,做到心情開朗,愉快的心情對於治療高血壓有積極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如診斷出高血壓,患者應該按醫囑服葯 , 不可擅自加量 , 以免發生嚴重副作用 , 也不能擅自停葯 , 因為停葯可能導致嚴重的高血壓和合並症;而且有的患者覺得這種葯物降壓效果不理想就馬上換服另一種降壓葯,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停葯或者換葯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⑷ 為什麼中老年人容易得高血壓病

任何疾病的治療,都必須先從尋找病因入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除病痛。高血壓病雖然不能徹底根除,但是,尋找病因也是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高,血壓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65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為50%,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同時,95%的老年人高血壓為原發性高血壓。老年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如下

(1)膳食高鹽,老年人由於味覺功能減退,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喜食含鈉高的食品。

(2)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積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

(3)老年人存在胰島素抵抗和繼發性高胰島素血症。

(4)老年人的交感神經活性高,血中腎上腺素水平比較高,但不易排出,易引起血壓升高。

(5)老年人血管彈性降低,血管內膜增厚,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這是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6)老年人腎臟排鈉能力降低。

上述原因往往會同時構成老年高血壓的發病原因,這就需要老年患者積極採取各種治療方法,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著手預防和治療高血壓。

⑸ 中老年人血壓應該是多少

你上面提供的情況,目前主要症狀是頭暈不舒服,血壓的正常值,高壓不超過140,低壓不超過90,在次期間都是正常血壓,所以建議你可以連續三天監測血壓,排除一下高血壓。

⑹ 老年人血壓正常范圍

正常的血壓一般以肱動脈的血壓為准,在安靜狀態下,正常成人的血壓比較穩定。
年齡
血壓(收縮壓/舒張壓)mmHg
1個月
84/54
1歲
95/65
6歲
105/65
10-13歲
110/65
14-17歲
120/70
成年人
120/80
老年人
140-160/80-90
另外還有性別的原因,成年男子的血壓比女性略高約5mmHg.絕經期後的女性血壓又逐漸升高,與男性差不多,
血壓常在清晨最低,白天逐漸升高,到午後或黃昏最高,
運動時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增高,
外界氣溫高血壓就下降,反之亦然
肥胖以及體重過重的人血壓較高
體位不同.血壓也有所不同
情緒,激動,緊張,恐懼等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

⑺ 中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的收縮壓低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60毫米汞柱)者。很多低血壓患者有頭暈、耳鳴、目眩、疲倦、四肢酸軟無力、食慾不振、足涼、自汗、盜汗等症狀。有的患者體位變動時,尤其是突然起立時,還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等嚴重症狀。現代醫學認為,低血壓與內分泌系統失調(如腦垂體前葉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不全)及遺傳因素有關。中醫認為,低血壓系脾腎兩虧、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血不上榮、髓海空虛所致,治療以補腎益精、補益氣血為原則。足底按摩對於治療低血壓有較好的療效,手法以輕柔為主。其基本手法如下。

一、術者用拇指輕揉患者兩足頭、頸、心臟、生殖腺反射區各2分鍾,並對在按摩中疼痛明顯的反射區,每一部位繼續按揉5分鍾。接著揉壓腹腔神經叢、淋巴(上身及腹部)反射區各3—5分鍾。再揉壓膀胱、腎、輸尿管反射區各5分鍾。必須每日堅持按摩。

二、每日揉壓足後跟3—4次,每次15分鍾左右。尤其是對失眠穴,術者須用大拇指朝患者腳後跟的方向揉壓10—15分鍾。

三、術者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趾、第三趾各5分鍾,再用手指邊上下摩擦平衡器官5分鍾,然後揉壓足心5分鍾,每日2次。

四、術者點按患者3號穴、26號穴、清頭3及湧泉穴,每穴3—5分鍾,每日1—2次。

五、術者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對患者足跟施以節律性的壓踩10—20分鍾,每日1次。

患者在接受以上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施行自我輔助療法:用空可樂瓶或拳頭輕輕敲打足底15—20分鍾,每日1次;用發卡或牙簽刺激足跟15—20分鍾,每日2次;旋轉足踝15—20分鍾,每日2次。

還要注意要多體育鍛煉,長期堅持早晚慢跑或散步20-30分鍾,飲食調理 多食用富有高蛋白的食物,糖類、脂類可適當多吃,以增加總熱量,菜餚可適當多帶鹽分,晨起飲些茶或咖啡。

運動處方

一、加強體育鍛煉。堅持各種運動,如跑步、做操、游泳、滑冰、爬山、打太極拳、練劍、玩球等等,既可鍛煉體魄、增強體質,又能振作精神、陶治情志。運動可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的增高、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因而使血壓上升,同時也可刺激心血管運動及調節中樞,改善周身的血液循環狀況,天長日久,就可增強身體素質,使血壓也逐漸升高到正常水平。

二、消除緊張,保持良好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能使機體免疫力降低、食慾減退、營養缺乏,中樞神經系統及內分泌功能紊亂,使血壓下降。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提高血壓行之有效的方法。

食療建議

平時應多食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豬、牛、羊肉、雞、鴨、兔、魚、蛋、奶、大豆等。糖類、脂類可適當多吃,包括糕點、糖果、藕粉、杏仁等食品,以增加總熱量。菜餚要多帶鹽分,以便血壓升高。血壓過低的青少年,也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些益氣補血、振奮心陽的葯物,如黨參、黃芪、當歸、白術、大棗、麥冬、桂圓、五味子等。

⑻ 中老年人得高血壓的症狀都有哪些

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症狀,往往因個人、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1.一般情況

中老年高血壓病由於起病緩慢,初期症狀很少,可以說沒有什麼感覺,中老年人有時反應不敏感,許多人是在體格檢查時或由於其他疾病就醫測血壓時,才偶然發現自己有高血壓。

或是只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過度勞累後有輕度或者暫時性血壓升高。以後隨著病情發展,血壓可逐步升高,並趨向持續升高。有人直到發生了心、腦血管意外之後,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病。這是值得警惕的。

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在血壓升高的早期,僅有輕微的自覺症狀,比如常見的有頭痛、頭暈、頭漲、耳鳴、煩躁、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工作和學習時精力不易集中、易疲勞、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等。這些症狀在血壓正常的中老年人中也可以見到,並不是高血壓病所特有的。由於在早期這些症狀有的很像神經官能症,如果不測量血壓,很容易造成誤診。

2.特殊表現

隨著病情的發展,當高血壓病患者已經出現並發症時,症狀會越來越明顯,而且症狀會逐漸增多,有時可危及生命。當有心臟受累時,就會出現心慌、氣促、胸悶、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喘息、不能平卧等症狀。當腎臟受累時,則會出現夜間尿頻、尿液清淡、從尿量多逐漸到尿量減少、浮腫等症狀。當有嚴重並發症——腦出血時,會出現突然的神志不清、呼吸深沉而不規則、大小便失禁等症狀;有腦血栓時會出現一側肢體麻木,逐漸活動不便,甚至麻痹癱瘓,也可能出現失語。

3.高血壓急症表現

高血壓急症主要是指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急性左心衰竭。

4.高血壓危象

是指出現血壓在短期內(數小時至數天)突然急劇升高,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舒張壓也可升高,並有心率增快、精神異常興奮、發熱、口乾、出汗、皮膚潮紅或面色蒼白、手足發抖,亦可有劇烈的頭痛、耳鳴、眩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不清或暫時失明,有的出現腹痛、尿量減少甚至排尿困難,以至可以有呼吸困難。大部分發作時間短,恢復比較快,但也容易復發。

5.高血壓腦病

除有血壓在短期內突然升高(數小時至數天)、劇烈頭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外,還可有抽搐、意識障礙、暫時性偏癱、失語、甚至昏迷,可發作數小時或數天不等。

當發生以上兩種情況時,必須立即急請醫務人員或急送醫院搶救,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千萬不可貽誤時機而造成嚴重後果。

⑼ 中老年人的血壓標準是多少

確診為高血壓病的患者,進行降壓治療完全必要。但血壓降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卻頗有講究,絕非降得越低越好。對中老年人來說,一般如能降到130~135/80~85mmHg就算達標了。因為這個血壓水平能使心腦血管病發生率降到最低。當然,對於合並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多個危險因素者,則血壓控制到更低些更為理想。患者需要牢記這樣的概念,即降壓治療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降壓,更主要目標在於最大限度降低並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另外,個別患者急於求成,隨意服用降壓作用過強的短效葯或盲目加大劑量,血壓降得過猛,導致發生急性低血壓,從而出現腦缺血的危險。嚴格說來,降壓治療是一場持久戰,既需要信心,又需要耐心。

⑽ 中老年人低血壓是怎麼回事

關於中老年人高血壓,一般人都比較熟悉,而對於中老年人低血壓,則相對了解不多。實際上,中老年人持續低血壓往往是體質衰弱或體內存有某類疾病的反映,而低血壓本身也會導致某些機體功能障礙,故不宜忽視。

按標准,血壓低於90/60mmHg(相當於12.0/8.0kpa),即可診斷為低血壓。一般說來,除非血壓降低較多,否則多無明顯症狀,多在查體時發現。所以,一旦出現較長時期低血壓,即應查找原因,並回顧有無其他身體不適或症狀,一般可考慮有無以下情況:1.近期有無經常服用安眠葯、鎮靜葯、降壓葯等,這種原因引起的低血壓多合並有頭暈、頭痛、健忘、心悸、精神不振等。大都停葯後血壓迅速恢復正常水平。

2.近期有無因牙疾、胃病等影響食量,導致一個時期內嚴重營養不足。這種情況應針對原始病因治療,多屬短暫性低血壓。

3.是否與體位變動有關。少數中老年人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時突然出現暈厥等腦缺血症狀,測量血壓顯示收縮壓低於標准值20mmHg;舒張壓也降低超過5mmHg,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位置性低血壓,多發生於體質衰弱或近日較長時間卧床者;個別中老年人由於遺傳素質或有廣泛下肢靜脈曲張,也可發生位置性低血壓。有這種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日行動,尤其是起床時動作要慢,睡眠時經常變換體位,枕頭稍高,也可試穿彈力襪。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般不需用葯治療。

閱讀全文

與中老年人血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