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會把你的父母送進養老院嗎
是孝
每個人的位置不同,現在社會的壓力和競爭所導致所處的環境不相同,也並非是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不管不顧,也照樣可以孝敬老人,也要看每個人的理解能力。
Ⅱ 你覺得有必要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嗎
我認為如果自己沒有時間來照顧父母的話,可以送去養老院。
有人說我不願意送父母去養老院,只需要一個理由,在這個不叫「養老院」而叫做「家」的地方,我們可以晚上一起吃飯,聊一聊。能夠有一個和樂融融的家,沒有人是願意去養老院的。前提是你的父母身體健康,不需要你的照顧,還能給你援手,你們從不吵架,父母有足夠的退休金。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講,我更傾向於老人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有一個小院落,老人和老人的共同話題更多,在生活上有專門的護工照顧,一旦身體出現了問題會得到更專業的照顧。生活上能和自己有共同話題的人在一起生活,不會像和子女在一起一樣產生太多矛盾,傷害彼此的感情。
另一方面,自己年邁後,需要更多的是得到子女的照顧,如果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可能會增加子女的壓力,讓他們不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Ⅲ 什麼情況下,老人必須送進養老院而不能待在子女家裡
現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上的老人越來越多。許多人的養老都成了問題,子女們很忙,讓老人一個人在家裡又不放心,養老院建設也不是很好,老人們不知該何去何從。並沒有法律規定,在某種情況下必須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完全看個人家庭情況。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但是養老依舊是個大問題。現在的上班族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父母,還要糾結自己以後的養老,壓力確實很大。希望以後的養老制度可以不斷完善,讓人們可以做到「老有所依」。
Ⅳ 到底應不應該送父母進養老院
不知道題主這個問題是站在什麼角度來問的。
如果是子女,這個問題要看子女能不能給老人提供一個可靠穩定的生活照顧,一般父母剛退休,60-75歲時,身體非常健康,基本是不需要去養老院的,甚至很多還會承擔「保姆」的角色,去照顧子女和孫輩。當老人年紀更大時,獨立生活出現困難,子女又無法全職的陪伴左右,又不願請保姆,老人的生活質量就會急劇下降,發生意外的幾率也會成倍增長,這時候處於老人安全的考慮也應該讓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或者社區養老。
如果是社會輿論,把老人送養老院是不是不孝的討論其實已經很多了,根結在於人們的養老觀念和現代生活方式的沖突。「養兒防老」的養老理念是否還適用於現在小型化的家庭結構,根據調查答案是否定的,新型的養老方式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與時俱進。我國現在還是90-7-3的養老結構,可見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在家中養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養老院就是「最後的選擇」。
如果是老人,老人有完全行為能力,入住養老院與否,最終是需要老人來決定的。如果可以在家裡養老,並且得到妥善的照顧,這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情況。但要避免高齡空巢老人的出現,並且適當的改造家庭環境,比如在走道、洗手間等處安裝扶手等。如果老人選擇入住養老院,則需要仔細的考察養老院的服務水平和醫療條件,以免老人在養老院生活不習慣
Ⅳ 應不應該送老人去養老院
如果自己有能力照顧,當然要照顧。
但是如果自己實在時間、精力、能力有限,就把這事兒交給專業的機構或者專業的人員去做吧。
這絕對不是 不負責任的 ,相反是理性、且負責任的!
當然送養老院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完全可不用再理他們了,老有所養,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送養老院就更需要家人去關心、去愛護,更加頻繁的去看望,這樣才可以。
解放雙手,而不是放棄關愛,這樣雙方才能獲得更多。
Ⅵ 如何評價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人
不能隨意評價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行為,這個行為沒有絕對的好壞,要根據它的動因和老人自己的意願來評判。有的人把老人送去養老院,是為了擺脫贍養義務;相反,有的人是為了給老人更好的生活。
最後,如果要把家裡的老人送去養老院,一定要徵求老人自己的意見。有的老人自己非常願意去住養老院,他們覺得養老院很熱鬧,每天都有很多人可以聊天下棋。因此,子女要尊重老人的意見,老人開心最重要。
Ⅶ 怎樣看待空巢老人被送進養老院
找種種借口把老人送進養老院,以圖擺脫贍養父母的責任。老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贍養老人,不僅要在經濟上供給,生活上照料,還要在精神上撫慰。而老人進了養老院,不免產生被兒女遺棄的孤獨感。孝養父母,有養父母身、心、志、慧四個層次。在物質供養之外,養父母之心就是我們時時能夠關注父母的心情。用自己的德行去奉獻社會,讓社會人士肯定你父母對你的教誨。
Ⅷ 你支持老人一定歲數以後,直接送進養老院的行為嗎
不支持,父母已經辛苦了一輩子,為生活為兒女勞累一生,那麼兒女在父母的晚年就不應該送進養老院,作為兒女應該多陪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