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福利政策

老年人福利政策

發布時間:2020-11-29 01:35:27

① 現在國家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有什麼福利政策

農民60歲後享「普惠式養老金」對中國民眾,尤其是廣大農民來說,是一條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普惠式養老金」如成功推行將使60歲後的農村老年人口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他們將最先享受到有中國特色農村養老體制的碩果

② 中國現有的老年社會福利政策存在哪些問題

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 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次會議上第一次深刻地提出了「中國夢」一詞,這一 中國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的內容詞無疑道出了當代中國最耀眼的時代主題。中國夢 目前,我國關於老年人社會福利的基本政策有 是人民的夢,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走中國道路,弘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關於加強老 揚中國精神,匯聚中國力量,發展中國民生。為了更 齡工作的決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好地實現中國夢,實現老年人社會福利,發展和完善 等重要綱領性文件,主要表現形式有法律、行政法規、 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並且初步形成 從宏觀環境來說,國家對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 了以養老保障政策、老年醫療衛生政策、老年服務政 予了高度的重視。1982年,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 策、老年文化教育政策、老年人社會參與政策、老年人 了第一次老齡問題世界大會,這次大會為我國老年 權益保障政策為具體政策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體 人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國務院 系。詳細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見表1。 也在1982 年正式批准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為 設機構,從此我國的老齡工作進入了有組織、有領中國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發展迅速,涉及到 導、有計劃的發展階段,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步人形 了老年人的多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 某些方面的需求,但是中國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此外,中國老年人的發展現狀也對老年人社會 在政策主體、政策制定過程等方面存在不足。 福利政策提出了現實的要求。隨著我國逐漸步人老 2.1 立法滯後,缺少法律保障 年型人口階段,老年 群體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是中 從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來看,立法先行是確保社 國的老年人口數目龐大。2013 年我國的老年人口 會福利制度運轉落實的重要前提,如日本在1963 數量突破了2億大關為2.02 億,老齡化水平達到 就制定了第一個「老人憲章」——《老人福祉 14.8%。2012年老年撫養比為20.66%,2013 外,《老人保健法》和《國民年金法》也是關於老年人 升為21.58%。其次,中國的老齡化具有「未富先 福利的大法。這3 部法律分別從社會福利、 醫療保 老」和「未備先老」的特殊性,這使老年人的生活面 健、經濟收入3 個方面對老年人的基本權利給 臨諸多問題和困難。2012年全國貧困和低收人的 障,構成了日本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的三大支 老年人約為2300萬人,約有5000 萬農村留守老年 後於1987 年制定了《社會福利與老年人護理 師法》、 人,而且七成以上的城鎮老年人口居住的老舊樓房 《推進老年人保健福利10 年戰略》、《社會福利 沒有安裝電梯。同時,老年人的需求多樣化趨勢日等,是日本老年人社會福利發展的法制保障。 收稿日期:2013 05—03作者簡介:楊剛(1971 一),女,遼寧沈陽人,教 授,主要從事社會福利學研究。 萬方數據 806 長春大學學報 基本生活救助: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低收入或無收入的「三無」老人和「五保」老人按月發放救助金。 醫療救助:政府為老年困難人員的醫療提供托「底」保障。 護理補貼:地方各級政府為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發 老年人 2012 年修改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 放護理補貼。 社會救助 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住房救助: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 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 法律援助: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 的,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 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老人,領取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和基本 2005 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 養老金組成,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為個人賬戶余額除以計發月數;基本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養老金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 老年人2009 年《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 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 年發給1%。 社會保險 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年滿 60 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按月領 2006年《關於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 基礎養老金,中央定的標准為每人每月 55 元,地方可以適當上調。 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通知》 醫療保險:繳納的費用由個人繳納和政府補貼組成,並逐步提高報銷 比例。 65歲及以上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免費體檢。 2012 年《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規定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老年人 五」規劃》 各地為低收入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 社會福利2 叭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 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 益保障法》 開展老年教育,開設老年課程。 重視開發老年資源,調動老年人參與社會的積極性。 相比較而言,雖然我國也制定了《中華人民共 的基礎都是社會成員的需要,出發點則為滿足人的 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基本政策,並且多次修基本需要。雖然我國制定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在 改,但是仍然具有籠統性,僅僅停留在政策性文件規 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但是卻忽略 定的層面,因而時效性和執行力不足。而且各個地 了老年人其他方面的需求。以老年教育的課程設置 方均自發頒布條例、辦法,這導致老年人社會福利政 為例,西方國家的老年教育課程的設置比較注重老 策缺乏統一性,從而無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在現實 年人的社會參與,包括退休准備期的教育、確保退休 生活中產生的經濟、醫療、精神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後身心健康的教育和對待死亡的教育,並且形式多 2.2 政策主體比較單一 樣,有課堂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和旅遊教育等。但是 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均是政策主體。但是在 我國的老年教育則傾向於老年人生活的豐富,設置 國現實的社會實踐中,社會政策問題的提出更多的課程主要是跳舞、繪畫、太極拳等健身休閑活動和 地使用內在提出模型和動員模型,即由政治領袖自 政治教育等,而且形式單一。 己或執政黨和政府內部 的某個單位提出,社會政策 2.4 政策執行力度不夠 的輸入過程呈現出明顯的 「內部輸入」特徵,由政府 一項社會政策行動能否實現預期目標,不僅取 精英代替人民表達利益。雖然在政策的形成過程中 決於政策的制定,而且也取決於能否有效實施,而中 實施民意調查、允許新聞媒體的介人、舉行公開聽證 國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落實不 會、採取公民投票等,但是卻沒有形成一種制度,因 到位或不落實的現象。 此社會政策主體呈現出單一 由於老年設施建設的福利性質濃厚,所以銀行2.3 政策的制定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 不願將貸款投入到老年設施的建設中去,這給老年 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社會政策行動 設施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且一些地方的養 萬方數據 楊剛,等:中國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老服務機構無法享受到當地的土地優惠政策,因此 實現,因此中國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涉及到的主體 建造的養老服務機構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都應負起責任,承擔義務。 據統計,在我國約七成 以上的城鎮老年人口居住的 首先應制定社會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在社會 老舊樓房沒有安裝電梯,這給老年人出行帶來了很 政策的制定階段,政治領導人和決策機構主要考慮 大的不便。 社會政策的基本目標、框架和總體的方案,而政策執 對策建議行機構需要處理政策具體的實施細則,確認受益者 3.1 完善相關立法 的資格和認定方式,並對受益標准、受益者及相關 從長遠發展來看,為了使我國的老年人社會福 機構的權利義務做出具體的規定,並管理好其他配 發展具有可靠的保障,必須把一些經過實踐證明套設施的設計和運行。如建立專門的老年人社會福 和時間檢驗的切實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法規、規章總 利機構,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並在社 結概括為法律,制定老年人社會福利的專項法律,如 區組織內設置專業崗位和相應的激勵、晉升機制,吸 《老年福利法》、《老年保健法》等。 引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 3.2 建立多元化的政策主體 其次是社會政策項目的資金分配和服務傳遞。 社會政策的主體是多元化的,政府、社會組織和 在社會政策中會牽扯到各種利益,政府應做好合理 人均在社會政策的運行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的預算,明確資金的分配比例。在服務傳遞的過程 用,因此應在社會政策體系中建立合理的政府和社 中,可以採用政府補貼需求方的模式。以食品券為 會組織關系,做好分工。 例,被確認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從政府那裡領取食 首先,作為社會政策的主管部門,政府應做好社 品券,然後用食品券去飯店「購買」服務,飯店在提 福利資源的籌集、調動和分配,加強財政支持力供了服務之後,可以用食品券去政府那裡換取相應 度。對養老產業的建設資金、土地徵用、稅收、信貸、 的資金補償。這種模式引入了競爭機制,老年人可 水電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並加強對養老服務市場 以自由選擇飯店,如果飯店的食物無法滿足老年人 的監督和宏觀調控,以此來扶持和鼓勵其發展。 的需求,它將會被老年人「拋棄」,也無法從政府獲 其次是社會組織。由政府負責最基本的保障及 得補償。 大規模的社會服務項目,將一些具體的、小范圍的項 最後應做好宣傳工作。老年人社會福利政策的 目交由社會組織和個人承擔。如政府應發揮其規劃 宣傳有很多方式,最基本的方式是將政府的社會政 者和宣傳者的作用,而社會組織和個人則負責為老 策文本及其實施細則及時公布於眾,也可以通過網 人提供送飯上門、社區醫療、理發護發、家務料理、購 絡和印製發放各種手冊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 物、心理調試、健康保健、陪同看病等具體的服務項 介紹給社會成員。

③ 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包括哪些內容

為做好老年福利工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3條規定了各級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義務。老年社會福利的內容包括:

(1)滿足生存與安全需要的福利。如住房福利,生活照顧福利,醫療護理福利。

(2)滿足尊重與享受需要的福利。如建立適合老年生活和活動的配套設施;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參觀、游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優待和照顧。

(3)滿足發展需要的福利。如國家發展老年教育事業,辦好各類老年學校,為老年人繼續受教育提供方便;國家為老年人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條件,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

(3)老年人福利政策擴展閱讀:

我國的老年人福利主要有三種形式:

1、收養性福利

收養性福利的主要職能是收養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寡老人。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也開始出現了自費收養,主要收養一些由其單位或親屬承擔費用的老人。收養性的福利設施包括養老院、托老院、老年公寓和福利院等。

2、娛樂學習性福利

娛樂學習性福利的主要職能是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文化娛樂性服務,面向所有老年人開放。主要包括老年人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等。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可以組織老年人郊遊等休閑娛樂活動。

3、保健服務性福利

保健服務性福利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一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服務,面向全社會的老年人,這類設施主要包括老年人康復中心、老年醫院、老年人咨詢中心、老年人交友中心等。

④ 現在國家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有什麼福利政策

農民60歲後享「普惠式養老金」對中國民眾,尤其是廣大農民來說,是一條振奮人心專的利好屬消息。「普惠式養老金」如成功推行將使60歲後的農村老年人口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他們將最先享受到有中國特色農村養老體制的碩果

⑤ 75歲以上老年人補助標準是多少

只要年齡60歲以上無論任何戶口性質,只要沒有任何養老保障,由國家財政發放每人每月75元城鎮居民養老金。

高齡津貼,是一種兼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性質的社會保障措施。至2009年,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已達到1800多萬,並正在以每年100萬以上的速度增長。

為了解決這部分老年人養老服務的資金保障問題,中國民政部提出: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困難老人、高齡老人津貼制度。2011年7月4日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宣布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份全面建立高齡津(補)貼制度,惠及800萬高齡老人。

(5)老年人福利政策擴展閱讀:

城市例舉

香港

高齡津貼是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長者提供的福利金,自1973年起推行。高齡津貼分為普通高齡津貼及高額高齡津貼兩種。兩種高齡津貼於2009年起劃一增加至每月1000港元,增幅為60%和42%,由1月1日開始計算。普通高齡津貼的對象為65至69歲人士,

申領人需要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高額高齡津貼的對象為70歲或以上人士,申領人不用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原本高齡津貼設立的目的,是香港政府每月象徵性發放一些零用錢,以答謝長者多年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表達「敬老」之意。由於時代的變遷,部分窮困長者依靠高齡津貼,以支付他們日常起居生活的開支,變為「養老」之用。

北京

北京市2008年對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發放了高齡津貼,北京市勞動部門和民政部門表示,高齡津貼與福利養老金不沖突,已經申領了福利養老金的90歲以上老人,符合條件的也能同時領取

高齡老人

高齡津貼,相當於「壽星老」享有雙重福利。截止2009年7月北京市已有2萬名9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總共享受到了近1000萬元的高齡津貼。此外,北京市10個區縣開展了特殊老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試點工作,為4萬名符合條件的老人發放了1200萬元的養老服務補貼

⑥ 現在70歲的老人能夠享受國家那些規定和生活補貼…

可以享受高齡補貼。

高齡人津貼按照「低標准、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養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

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

本市戶籍在當地實際居住15年經上、年滿70周歲以上、本人無政府或單位發放的生活養老待遇的,且其家庭子女(指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5周歲的兒子、兒媳、未出嫁的女兒、入贅女婿)均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並按時足額繳費的,可申請享受政府發放的高齡養老補貼。

現市區高齡補貼標准為每月60元。1996年決定進一步擴大高齡老人享受優撫待遇的范圍,從1996年起除了百歲以上老人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貼外,大連首次將90到99周歲的老年人也劃入長壽補貼范圍,每人每月可享受100元的生活補貼。

各地百歲老人補貼不同,最低為100元,部分發達城市110 元~200元之間。

(6)老年人福利政策擴展閱讀

在養老服務方面,推進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深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部署開展2018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和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截至目前,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實現省級全覆蓋,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制度分別覆蓋30個、29個省份。

在兒童、殘疾人福利和慈善事業方面,《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推進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升級改造。

督促所有省份全部出台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實施意見。截至目前,共幫助78萬多名無人監護農村留守兒童落實受委託監護責任人,為18萬多名無戶籍農村留守兒童登記落戶,幫助1.7萬多名農村留守兒童返校復學。

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基本實現全國全覆蓋,分別惠及約1062萬困難殘疾人和1165萬重度殘疾人。

⑦ 國家對於年滿70歲以上的老人有什麼優惠政策

1.各地在落實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政策時,應對老年人予以適度傾斜。

2.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3.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要在保障「三無」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優先照顧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老年人。

4.各地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要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要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5.各地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時,要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優先幫助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進行危房改造。

6.政府有關部門要為老年人及時、便利地領取養老金、結算醫療費和享受其他物質幫助,創造條件,提供便利。鼓勵和引導公共服務機構、社會志願服務組織優先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7.政府有關部門在辦理房屋權屬關系變更等涉及老年人權益的重大事項時,應依法優先辦理,並就辦理事項是否為老年人的真實意願進行詢問,有代理人的要嚴格審查代理資格。

8.免除農村老年人興辦公益事業的籌勞任務。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同意,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納入國家和地方濕地保護體系及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濕地除外。

9.政府有關部門要完善老年人社會參與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發揮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0.對有老年人去世的城鄉生活困難家庭,減免其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或者為其提供基本殯葬服務補貼。對有老年人去世的家庭,選擇生態安葬方式的,或者在土葬改革區自願實行火葬的,要給予補貼或獎勵。

(二)衛生保健優待

11.醫療衛生機構要優先為轄區內65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費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定期對老年人進行健康狀況評估,

及時發現健康風險因素,促進老年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開展老年疾病防控的知識宣傳,開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礙的預防控制工作。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12.鼓勵設立老年病醫院,加強老年護理院、老年康復醫院建設,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設立老年病科。

13.醫療衛生機構應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和優先優惠服務。通過完善掛號、診療系統管理,開設專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導醫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失能老年人掛號(退換號)、就診、轉診、綜合診療提供便利條件。

14.鼓勵各地醫療機構減免老年人普通門診掛號費和貧困老年人診療費。提倡為老年人義診。

15.倡導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之間建立業務協作機制,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協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復護理,加快推進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試點,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優先、優惠的醫療服務。

16.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申請納入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范圍。

(三)交通出行優待

17.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客運,要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務。

18.交通場所和站點應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設立等候專區,根據需要配備升降電梯、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洗手間等設施。對於無人陪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給予特別關照。

19.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應為老年人提供票價優惠,鼓勵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覆蓋全體老年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優惠辦法,對落實老年優待任務的公交企業要給予相應經濟補償。

20.倡導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對參保老年人應給予保險費、保險金額等方面的優惠。

21.公共交通工具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鐵路部門要為列車配備無障礙車廂和座位,對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訂票和選座位提供便利服務。

22.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和《養老設施建築設計規范》等建設標准,重點做好居住區、城市道路、商業網點、文化體育場館、旅遊景點等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

優先推進坡道、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適當配備老年人出行輔助器具,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和出行環境。

23.公廁應配備便於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並對老年人實行免費。

(四)商業服務優待


24.各地要根據老年人口規模和消費需求,合理布局商業網點,有條件的商場、超市設立老年用品專櫃。

25.商業飲食服務網點、日常生活用品經銷單位,以及水、電、暖氣、燃氣、通訊、電信、郵政等服務行業和網點,要為老年人提供優先、便利和優惠服務。

26.金融機構應為老年人辦理業務提供便捷服務,設置老年人取款優先窗口,並提供導銀服務,對有特殊困難、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務或上門服務。鼓勵對養老金客戶實施減費讓利,對異地領取養老金的客戶減免手續費。對辦理轉賬、匯款業務或購買金融產品的老年人,應提示相應風險。

(7)老年人福利政策擴展閱讀

一、具體補貼政策

(一)高齡補貼

數省份對100歲以上的老人都給予100元每月以上的高齡津貼,除天津市外,寧夏規定,90周歲以上城鄉高齡津貼標准每人每月450元;其次是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上海、山東、海南、陝西,均規定給予100歲以上老人每月300元的津貼或營養費。

發放高齡津貼門檻最低的省份為青海和陝西,兩地均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高齡津貼。青海規定,凡具有青海省戶籍,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均可領取高齡津貼,具體標准為70-79周歲,90元/月。

【高齡補貼辦理流程】:

1、本人申請。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由本人或委託他人向戶籍所在地的村、社區提出申請,填寫《縣高齡津貼申請審批表》一式三份,同時提供申請人本人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各三份),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3張。

2、村(社區)審查。村、社區負責對申請材料進行調查核實,經公示無異議後填寫縣高齡津貼發放匯總表上報各鎮(鄉)。

3、鎮(鄉)審核。鎮(鄉)負責對村、社區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和信息錄入,建立老年人高齡津貼信息資料庫,經公示無異議後上報縣老齡辦。

4、縣老齡辦審批。對符合條件的對象以書面形式進行確認;對不符合條件的,將有關材料退回鎮(鄉),由鎮(鄉)告知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5、鎮(鄉)發放。縣老齡辦根據審批情況將津貼劃撥到各鎮(鄉),各鎮(鄉)實行打卡發放。

(二)養老保險補貼

這種補貼也是農民可以領取的,領取資格同樣是要達到60周歲的。其中,前幾年的養老保險補貼只有60元/月,從2017年起就變成120元/月了。這兩項補貼的增加,能更好地保障農村老年人的生活。

(三)農村養老金

目前國內的農村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與個人繳費金兩種。在農村,只有年齡達到60周歲的老年人,才能夠獲得養老金。值得一提的,前幾年養老金的補貼為55元/月,今年起正式提高到70元/月了。

二、2017年高齡津貼政策

從國家民政部獲悉,我國已經陸續在省級層面出台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6個省份出台了高齡津貼補貼政策,20個省份出台了養老服務補貼政策,17個省份出台了護理補貼政策。

梳理發現,在已出台高齡津貼的這26個省份中,大多數地方對80歲以上的本地戶籍老人發放高齡津貼或營養費。其中,天津高齡津貼額度最高,可達到500元。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鑒這些地區的做法,以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續為方向,加快建立這些惠民制度,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在省級層面全覆蓋。未出台相關補貼政策的地區,要結合當地實際,加快工作進度,盡快出台政策。

已出台相關補貼政策的地區,要做好老年人評估工作,逐步提高補貼標准和覆蓋面,切實增強老年人獲得感。

⑧ 我國老年人有哪些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是國家或社會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在居民住宅、公共衛生、環保、基礎教育領域,向全體公民普遍提供資金幫助和優價服務的社會性制度。它表現為國家及社會團體興辦的多種福利設施、提供的社會服務以及各項社會福利事業。老年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老年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項目、設施和服務的總稱。老年社會福利具有特殊性,其享受對象是喪失勞動能力、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其內容必須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需要國家和社會予以特殊考慮和照顧。為做好老年福利工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3條規定了各級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義務。 老年社會福利的內容包括:(1)滿足生存與安全需要的福利。 如住房福利,生活照顧福利,醫療護理福利。 (2)滿足尊重與享受需要的福利。 如建立適合老年生活和活動的配套設施;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參觀、游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優待和照顧。(3)滿足發展需要的福利。 如國家發展老年教育事業,辦好各類老年學校,為老年人繼續受教育提供方便;國家為老年人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條件,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

⑨ 老年人以後能享受哪些福利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重點列出20項實施任務,都給老年人帶來了福利。

全面建立針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補貼制度,並做好與長期護理保險的銜接。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福利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的保險需求 瀏覽:913
如何和父母好好告別 瀏覽:187
08年重陽節 瀏覽:394
廣州市新市街道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766
老年人睡著了流口水什麼原因 瀏覽:720
志願兵退伍軍人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603
戶外運動保險80歲 瀏覽:493
老人家玩英雄聯盟 瀏覽:743
上海市退休金2016調整 瀏覽:659
書法家長壽 瀏覽:513
鄧倫真實父母長什麼樣 瀏覽:670
2013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988
新市鎮敬老院 瀏覽:731
學校單位組織的體檢有哪些項目 瀏覽:883
在網上搜索體檢報告在哪裡 瀏覽:157
哪裡培訓敬老院管理 瀏覽:133
老人住院不吃飯喝奶能維持多久 瀏覽:606
老人家腳腫黑 瀏覽:480
四川退休工人2016年漲工資方案 瀏覽:881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順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