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古代生活用品的名稱大全。(包括衣服、發飾、日用品、兵器、宮殿等....)求高人相助!
推薦給你以下內容:
古代生活用品: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生活用品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敘述。現在只選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別較大的談一談。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脫屨。席長短不一,長的可坐數人,短的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後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金樽對綺筵。"近代"筵席"成為一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
古代床有兩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詩經小雅斯干》"載寢之床",那是用作卧具;《孟子萬章上》"舜在床琴"〔1〕,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2〕,坐時可以憑幾。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孟子公孫丑上》說孟子"隱幾而卧"。《莊子齊物論》說"南郭子綦隱機而坐",機就是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幾杖並舉,作為養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進送食物用的托盤叫做案,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前者四足,後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這是食案。食案形體不大,足很矮,所以《後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妻"舉案齊眉"。此外還有書案,長方形,兩端有寬足向內曲成弧形,不很高。後世因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樣子,所以才有較高的案幾和桌椅。
先秦已有燭字,但是上古的燭並不是後世所指的蠟燭。《說文》說:"燭,庭燎大燭也。"燭和庭燎是一樣的東西,都是火炬。細分起來,拿在手上叫燭,大燭立在地上叫庭燎。據說大燭是用葦薪做的,小燭是用麻蒸做的〔3〕。
戰國時代就有照明用的鐙(燈)了,當時的鐙和後世的燈不同。因為形狀類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鐙〔4〕。古代點鐙用膏,膏是獸類的脂肪,《楚辭招魂》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5〕點燈用植物油,是後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說文》說:"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後來知道"揉木為耒"。耒和耜本來是兩種農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則是一塊圓頭的平板,後來嵌入青銅或鐵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並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注家往往認為耒耜是一種農具的兩個不同部位的名稱,認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圓木或金屬刃片,可見耒耜混淆由來已久了。後來耒耜用作一般農具的代稱。
(zhì)是一種短小的鐮刀,錢和(bó)是耘草挖土的鏟形農具。在上古時代,錢大約曾經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戰國的貨幣模仿錢的形狀,稱為錢或布(布和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飪器有鼎、鬲(lì)、(yǎn)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銅制的。
鼎是用來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圓腹三足〔7〕,也有長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鉉,鉉是抬鼎用的杠子〔8〕。鼎足的下面可以燒火,有幾種肉食就分幾個鼎來煮,煮熟後就在鼎內取食,所以說"列鼎而食"。鍾鳴鼎食是貴族奢侈生活的一個方面。王勃《滕王閣序》說:"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9〕 古人用匕從鼎內把肉取出來後,放在俎上用刀割著吃。所以古書上常以刀匕並舉、刀俎並舉。匕是長柄湯匙,俎是一塊長方形的小板,兩端有足支撐著,一般是木製的,銅俎很少。
銅俎的出土是很晚的事情。這是因為俎本來就是多以木而為之的。木材歲久腐朽,當然保存不下來。所以,直至清末,學者們還在根據文字學的理論推測"俎"的具體形狀。
現在這個問題隨著銅俎的出土已經徹底解決了,但古代學者利用文字學理論研討推測"俎"的具體形狀的文章,卻是魅力永存的。
上古煮飯用鬲,蒸飯用。鬲似鼎,有三隻空心的短足,下面舉火炊煮。分為上下兩層。下層似鬲,裡面盛水,燒火煮水使蒸氣上升到上層。上層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裡面放米穀之類。上下兩層之間有個帶著許多孔的橫隔(箅bì子),既便於透過蒸氣,又免得米穀漏到下層。
古書上常見釜甑並舉。《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10〕《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來用的。釜似鍋,它的用途相當於的下層;甑似盆,底部有細孔,放在釜上,相當於的上層。釜甑之間也有箅子。
古人盛飯盛菜不用(碗)。《說文》雖有字,那是"小盂"(水器)。傳世古器自銘為的,實際上是一個小盂旁邊加上一個柄,那是用來舀水的〔11〕。上古盛飯用簋(guǐ),一般圓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狀),兩旁有耳,是青銅或陶制的,也有木製或竹製的。又有一種(fǔ),長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書上常以簋並舉。上古的盛食器還有豆,像今天的高腳盤,有的有蓋。豆本來是盛黍稷的,後來逐漸變為盛肉醬、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籩,瓦豆叫做登()。《詩經大雅生民》:"於豆於。"銅豆還有別的名稱,這里沒有必要細說。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時代,吃飯一般不用筷子。《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飯弄成一團來吃,可見當時是用手送飯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況下則用筷子。《禮記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孔疏:"以其菜交橫,非不可。"就是一種筷子。大約到漢代才普遍用筷子。《漢書張良傳》說:"請借前箸以籌之。"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壺等。《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那是盛酒器。觥,同時又是飲酒器,所以《詩經豳風七月》說:"稱彼兕觥,萬壽無疆。"〔12〕壺除了盛酒外,還用來盛水。古人用斗勺來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後倒到飲器中叫做注。所以《詩經小雅大東》說:"不可以挹酒漿。"《詩經大雅酌》說:"挹彼注茲。" 尊不僅是一種盛酒器皿的專名,而且還常常被用作禮器之總名。古人作器,皆稱為"寶尊彝",或是"寶尊"。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總名使用時,尊也有兩種不同用法: 第一種是"大共名之尊",即全部禮器皆可曰"尊"。另一種是"小共名之尊",即壺、卣、等之總稱。
這些都應予以注意,否則有時便會覺得書中內容無法理解。
爵是古代飲酒器的通稱。但是作為專名,爵是用來溫酒的,它有三隻腳,下面可以舉火。上古常用的飲酒器是觚(gū)和觶(zhì),觶比較輕小,所以古人說"揚觶"。戰國以後出現了一種橢圓形的杯(),兩側有弧形的耳,後人稱為耳杯,又叫羽觴〔13〕。杯可以用來飲酒,也可以盛羹。《史記項羽本紀》說:"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羹。"杯的質料有玉、銀、銅、漆等,漢代很流行。
古書上常見(盤)(yí)並舉,二者是配合起來用的盥洗器。像一隻瓢,有把,有足,有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懷嬴為晉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見是用來澆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饗有沃盥的禮節,用澆水洗手時,下面用接住水,所以《說文》說是"承"。上古又用於飲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饋盤飧",《史記滑稽列傳》提到"杯盤狼藉",但還不是現代所謂的盤子。現代的盤子是瓷器發達以後才出現的。
以上所說的飲食用具,大多數是貴族所享用的,平民則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自宋以來,人們都認為有兩種。
一種是面積較大近乎矩形而深度較淺,有足而無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細狹,但卻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另一種面積稍小而深度較深,大抵無足,卻都有牛形狀的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猛,而持續時間就非常短了。
到了民國時期,不少學者提出,後一種並非是而是兕觥,並說是生活用具,無蓋,而兕觥是禮祭用器,有蓋。
古禮器的名稱,大多是宋代人所定。然此中又有兩種情形。
像鍾、鼎、鬲、 、敦、 、簋、尊、壺、 、盤、 等等,都是古器自載其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屬第一種情形。像爵、觚、觶、角、 等則在古器銘辭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是宋人根據其大小、差異等而定的名稱,屬第二種情形。
19世紀以來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地下文物的大量出土,為我們了解三代禮器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人們卻吃驚地發現,無緣見到這些資料的宋人所定的名稱,至今仍無以易其說,可見當時學術水平普遍是很高的。
另外:冠、袍、屨,古代的衣著鞋帽: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推薦參考:http://www.vierit.com/article/2009-4-28/1406-1.html
B. 最適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有哪些
挺多的,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不僅是他們自身非常關注的健康問題, 更是他們的子女十分關心重視的問題。選擇一款適合的優質保健品是十分重要的。 市面上的保健產品種類繁多,適宜人群也各有不同,個人推薦亞麻籽油類的保健品,
亞麻籽油類的保健品
亞麻籽油是亞麻籽榨取的油類,亞麻籽( flaxseed 或linseed) 又稱胡麻籽, 是亞麻科、亞麻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亞麻的種子 。
大量的基礎研究、流行病學調查、動物試驗及臨床觀察表明,α-亞麻酸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生理功效,被國際醫學界、營養學界所公認:
1)預防心腦血管病
2)降血脂
3)降低臨界性高血壓
市場上的亞麻籽油品種繁多,有一種亞麻籽油產品憑借著優質的品質、顯著的療效備受好評,它就是「己所欲」亞麻籽油維生素E軟膠囊。
「己所欲」亞麻籽油維生素E軟膠囊具有以下功效:
1.富含Ω-3(α-亞麻酸)
2.添加維生素E 雙重抗氧化
3.藍帽子認證
國家食品葯品管理監督總局批准。所以說它真的是一款非常適合老年人的好油。
C. 求,古代生活用品的名稱大全。(包括衣服、發飾、日用品、兵器、宮殿等....) 望高手相助,在此拜謝!
你想看比較多資料的話可以看看《新唐書·食貨志》這本書。
唐朝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稻米流脂粟米白」:唐朝的糧食以粟和稻穀為主。水稻廣泛採用育秧移植栽培,產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
(2)飲茶之風,南北朝時盛行於長江流域,到唐朝,已經風靡全國。茶葉生產成為江南農業的重要部門,種茶技術有很大進步。我國是茶的故鄉。種茶、制茶、飲茶都起源於我國。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是唐朝人陸羽寫的。後人稱陸羽為「茶神」。
(3)唐朝的衣服,主要以絲、麻為原料。政府大力推廣養蠶栽桑,農家的房前屋後多種桑樹。蠶桑的主要產區仍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在發展。
(4)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造了曲轅犁,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唐代興修水利工程遍及黃河、長江流域,邊遠地區也有。唐朝前期,大量荒地開辟出來,倉庫里裝滿了糧食和布帛。人口也明顯增加,唐玄宗時的戶數是唐太宗時的近三倍。
唐杜甫《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講的是唐玄宗統治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
(5)巧奪天工的手工業品:唐朝人喜歡穿色彩鮮艷的絲綢衣服。那裡絲織業很發達,絲織技術高超,絲織品的花色品種很多,以輕盈精薄著稱。
陶瓷器是唐朝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碗、盤為主要餐具。那時瓷器的品種很多,以越窯的青窯和邢窯的白瓷最負盛名。其中的精品,輕巧而釉色美麗。聞名於世的唐三彩(黃、綠、青),也是這時創制的,造型美觀,是藝術珍品。
金屬器具也是唐朝人的日常用品。富貴人家的金銀器,品種繁多,造型新穎。金屬器具的鑄造工藝相當高,揚州銅鏡就是代表。
(6)「長安百萬家」:唐朝都市興盛,繁華的大都會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唐都長安宏偉富麗。城內有市、坊,市為繁華的商業區,坊是住宅區,市坊分開。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街道兩邊有排水設施。
長安城擁有百萬人口,身著各式服裝的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到這里,往來的商旅熙熙攘攘。市內店鋪林立,有二百多種行業,四方珍奇積聚,繁華異常。唐代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城市。
D. 老人護理用品有哪些
老年保健類:頸速康、男寶器、保健腰帶,心腦血管、糖尿並高血壓專用保健品,風濕、腰腿、腰間盤突出、頸椎、肩周炎專用保健器材,磁療器,天然木質按摩器、電動按摩器、紅外線理療儀,血壓計、溫度計、制氧機、助聽器等常用品、保健食品、
E. 送老人禮物排行榜是怎樣的哪種禮物最受歡迎
首先我覺得送哪種禮物,老人都會喜歡的,畢竟是我們在意他們,他們嘴上可能說著不要不要,但是心裡肯定還是美滋滋的。而且老人之間都會聊天,那隻能是說我家誰誰誰,又給買了什麼,又給了多少錢,又怎麼樣怎麼樣了。他們的樂趣不就是這些了么?
那如果送哪些禮物是他們最喜歡的呢?
第四種,是老人最喜歡的,全家福,不是說一張照片。而且全家都福壽安康。一家人在一起,經常聊聊天,說說話,聽老人說說他們以前的事情,聽聽他們的苦,聽聽他們的樂。經常做點老人愛吃的飯菜給他們吃,可能這個菜會不營養,不健康,但是偶爾做一餐給他們吃,回味一下以前的味道,也會很開心的。比如我媽就喜歡吃肥腸。有個小孩讓老人幫忙看看,逗逗樂。肯定是最幸福的。
希望每個老人,老有所依,幸福安康。
F. 給老人祝壽送什麼禮物好
給老人祝壽送禮物
足浴盆
老年人泡腳對血液循環,手腳麻木、睡眠都有很好的理療作用,應該多鼓勵老年人每天燙腳。不妨給老人送一個足浴盆,最好是底下帶輪子的那種,方便挪動,督促老人每天泡腳。
2
按摩走毯
老人年齡大了,上下樓很不方便,想外出活動卻下不了樓。有時也會因為天氣原因無法下樓活動。可以給老人送一個按摩走毯,在家就可以踩鵝卵石走路,讓鵝卵石按摩腳底的穴位,達到鍛煉和保健的作用。
3
電子血壓計
人上了年齡血壓不穩定,經常忽高忽低,因為行動不便,很少有老人能每天去醫院測量血壓。送老人一個電子血壓計,戴在手腕上就可以輕松測量血壓,這樣出現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及早就醫。
4
助行推車
老年人腿腳都不好,走路很慢容易摔跤。如果送老人一個助行推車,是非常實用的。買菜散步都可以當拐杖用,累了還可以當椅子坐,這樣就不怕老人摔跤了。
5
衣服
大多數老年人都捨不得花錢買衣服,覺得衣服夠穿能穿就行。我們可以給老人送一件衣服,比如說:羊絨衫-高檔舒適;羽絨服-輕盈保暖;自己織的毛衣-溫暖貼心。
6
愛吃的零食
平時多留意老人喜歡吃什麼零食,在他過壽的時候可以多買一些送給他。但是一定要是健康食品哦。
7
十字綉
可以提前准備,為老人綉一幅祝壽的十字綉,高端大氣上檔次,還具有收藏價值。主要是自己一針一線綉的,意義也更加不同尋常,相信老人會喜歡的。
8
水仙花
老年人養花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延年益壽。不妨給老人送一盆水仙花,因為水仙花的花語是長壽,寓意老人可以健康、長壽。
9
紅包
如果實在不知道送什麼好,又怕送的禮物老人不喜歡,那乾脆就包一個大紅包吧,讓老人自由支配(錢的多少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決定)。
G. 癱瘓的老人的用品都有什麼
癱瘓病人用品,主要是大小便護理,為了照顧方便准備一台卧床大小便護理床,大小便輕松解決,干凈衛生也不怕大小便不能及時清理,病人會生褥瘡了,還帶翻身功能,其它就是好飲食
H. 老年人用品都有哪些
在各個地方應該都有中老年用品店吧!像北京的東城區東直門內南小街43號,就是一家中老年用品店 !名叫祿祥源中老年用品部,因為在胡同口,所以稍不向裡面看就錯過了,24路、674路、406路車海運倉站下了車就是了! 如果不是北京的朋友也可以直接在淘寶上買,直接進入祿祥源淘寶網店就可以看各種中老年用品了,東西很全的,可以好好淘寶了!
中老年用品包括:
1.生活便利
、家庭醫療
、老年護理
、中醫用具
、助行拐杖
、保健康復
、老年禮品
、文體用品等等。
I. 給自己的奶奶送什麼禮物好呢
1、老人機
近些年出現的老人手機,特點就是去除了其他花哨的功能,還原了手機的本職,按鍵大,屏幕顯示的字大。老人有時候喜歡出門走走,散散步,但是在外面又有可能會發生一些小狀況。
比如突發疾病,或者迷路。作為晚輩,要考慮到這一點,可以給老人買專用的手機,按鍵大,屏幕上數字顯示也大的那一種機型,讓老人隨身帶著,不論發生什麼狀況都可以聯繫到家人。
2、寵物/盆栽
老人待在家裡,難免會有些寂寞,總想早點事情做,讓時光能好打發一些。可以送老人一些容易侍弄的盆栽,讓他們在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有事可做,日子就不會那麼無聊了。也可以選擇好飼養的小動物作為寵物,可以為老人解悶。要知道,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4、衣服
老人們總是很省吃儉用,往往衣服穿的都是好幾年前買的。不妨帶著他們到商場里轉一轉,買幾身合適的衣服,讓他們也打扮得精神一些。
5、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老人,陪他們說說話、吃吃飯,其實不管是節日還是平常的日子,只要能夠多花點時間陪伴在老人身邊,這才是他們想要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