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服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葯物劑量:
老年人的葯品是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在腎臟排泄的。老年人各個器官的機能開始慢慢衰退,所以老年人服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葯物的劑量。
2、按時、按量吃葯:
老年人記憶比較差,經常會出現漏服、忘服的現象,所以一定要叮囑好按時、按量吃葯,或者做好防範的措施。
3、注意葯物不良反應:
老年人合並疾病比較多,經常會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合並多種的疾病,而服用多種的葯物。合並服用多種葯物的時候,葯物的不良反應會大大的增多,所以要嚴密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
❷ 老年人用降脂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受益原則
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葯適應證,要保證用葯的受益大於葯物帶來的風險。即便有明確的降血脂的適應證,但用葯帶來的風險大於治療的效果時,也不應給予葯物治療。並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適合進行降低膽固醇的治療,70歲以上高齡的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腦血管疾病或活動性惡性腫瘤的患者,都不宜採取降脂治療。
五種葯物原則
老年人同時用任何葯都不能超過5種。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常採用多種葯物治療,這不僅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降低了依從性,而且導致耐葯性的發生。所以,在高脂血與其他疾病並存時。
小劑量原則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葯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葯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因為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白蛋白降低、脂肪組織增加,應用成年人劑量可出現較高的血葯濃度,使葯物效應和不良反應增加。擇時原則
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進行治療。最大限度發揮葯物作用,盡可能降低不良反應。
暫停用葯原則
老年人用葯期間應注意密切觀察,一旦發生任何新的症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症狀,應暫停用葯。停葯受益明顯多於加葯受益,所以暫停用葯原則成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干預措施。
❸ 老年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老年人機體各系統發生退行性變化,導致體弱多病,因而用葯機會相應增加。但不少葯物易引起老年人不良反應,故老年人應根據自身的體質、原有病史、用葯史和葯物對機體的作用特點,合理用葯。
(1)明確診斷,掌握病情後對症治療。
(2)選擇適宜的劑量。治療慢性病時一般從小劑量開始,視病情需要,再調整到個體最適量,以達到最佳療效。具體按成人量的1/2~2/3給葯,對一些毒性作用大的葯物應個體化給葯。
(3)減少用葯的種類。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葯過程中要注意幾種葯物的相互作用,盡量減少用葯種類。若用葯出現不良反應最好停葯,一般無需用其他葯去糾正,以防止導致更多的副作用。單用能生效時勿聯用,如必須聯合用葯,以不超過3~4種為宜。
(4)避免葯源性反應。葯物副作用常用其他葯來治療,但這又可能出現新的葯物副作用,結果導致惡性循環。因此,開始用葯時就應合理選擇,以盡量減少或消除副作用。
(5)勿擅自用非處方葯物。非處方葯物並非無副作用,不要單憑主觀經驗或症狀自行用葯。
(6)勿擅自停葯、換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病人長期應用某些葯物,停葯或換葯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不濫用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不是萬能葯,也並非太平葯。
(8)勿偏信貴葯、新葯、進口葯。其實,判定葯物的優劣應以治療效果為依據。一般普通葯足以產生療效時,就不必應用貴葯、新葯、進口葯。
(9)老年人應慎用的葯物。地高辛、普萘洛爾、氨茶鹼、阿托品及山莨菪鹼(654-2)、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利尿葯、催眠鎮靜葯、解熱鎮痛葯、某些抗菌葯物、激素類、瀉葯、口服抗凝血葯等,這些葯對老年人有較大刺激作用,應慎用。
❹ 老年人安全用葯的原則有哪些
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姚宏文昨日說,我國城鄉居民用葯知識普遍匱乏,用葯行為不規范現象普遍存在。他公布了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聯合制定的合理用葯十大核心信息。這十大核心信息包括:1.優先使用基本葯物。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3. 買葯要到合法醫療機構和葯店,注意區分處方葯和非處方葯,處方葯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購買。4.閱讀葯品說明書,特別要注意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和葯物間的相互作用等事項。5.處方葯要嚴格遵醫囑,切勿擅自使用。特別是抗菌葯物和激素類葯物,不能自行調整用量或停用。6.任何葯物都有不良反應,非處方葯長期、大量使用也會導致不良後果。7. 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用葯要注意禁忌;兒童、老人和有肝臟、腎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葯應謹慎,用葯後要注意觀察;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特殊職業者要注意葯物對工作的影響。8.葯品存放要科學、妥善;謹防兒童及精神異常者誤服、誤用。9. 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國家免費提供一類疫苗。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葯品。
❺ 更年期婦女用葯需注意什麼
人到更年期,各組織器官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從而出現明顯衰退現象,這是人生的自然規律,人的衰老表現在各個方面,如胃腸功能減退,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肝臟的解毒、轉化功能減弱,腎臟的排泄功能下降,這些都直接影響到葯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轉化及排泄,所以,在更年期用葯需有一定的規則及注意事項。
1.用葯規則:①可用可不用的葯盡量不用。②每次用葯不超過3種,且用葯方法簡單。③老年人用葯劑量比年輕人要適當減量,並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④葯品名用大字寫清,並註明用法。⑤不要在暗光下服葯。以防誤服、多服。
2.用葯注意事項:①因失眠而選用安定類葯物者,應注意盡量用小劑量,短期使用,一般連續使用不超過3~4個月。患肺氣腫和青光眼病人應慎用或忌服安定葯。②應用激素類葯物,如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用大劑量合成孕激素,應遵照醫生的意見用葯,不可自己隨意口服,錯認為這類葯物是止血葯,不知停葯後仍可出血。或一開始服用,劑量就不夠,服葯時仍有出血,才來看醫生。再如治療老年性陰道炎,補充雌激素,盡量採用陰道內給葯,並且是小劑量,以防子宮出血。③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在補鈣的同時應補充維生素D,並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小量雌激素才能更好地吸收鈣。④治療外陰炎、陰道炎的葯物有多種類型,應該用哪種葯物治療,應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再用,千萬不要認為只要寫明有止癢抗炎作用的葯物就適合所有的外陰炎、陰道炎。
❻ 老年人用左克注意事項
1.本品靜脈滴注時間為每100ml不得少於60分鍾。不宜與其他葯物包括多價金屬離版子如鎂、鈣等溶權液同瓶混合滴注。
2.由於目前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類葯物耐葯者多見,應在給葯前留取尿培養標本,參考細菌葯敏結果調整用葯。
3. 本品大劑量應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時可發生結晶尿。為避免結晶尿的發生,宜多飲水,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腎功能減退者,需根據腎功能調整給葯劑量。
5.應用本品時應避免過度暴露於陽光,如發生光敏反應或其他過敏症狀需停葯。
6.肝功能減退時,如屬重度(肝硬化腹水)可減少葯物清除,血葯濃度增高,肝、腎功能均減退者尤為明顯,均需權衡利弊後應用,並調整劑量。
7.原有中樞神經系統疾患者,例如癲癇及癲癇病史者均應避免應用,有指征時需仔細權衡利弊後應用。
8.偶有用葯後發生跟踺炎或跟踺斷裂的報告,如有上述症狀發生,須立即停葯,直至症狀消失。
❼ 老年人選用降壓葯的原則和用葯注意事項
理想的降血壓葯物,應符合下列條件:(1)降壓效果好,副作用輕,血壓降低的谷/峰比值版要大於50%;(2)能防止或逆權轉患者生命重要器官的損害;(3)對血脂、血糖、尿酸的代謝無不良影響,能改善胰島素的抵抗,不引起低血鉀;(4)葯物作用時間長(半衰期長),每天只需服葯一次。
由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常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故使用降血壓葯物需因人而異,並在選擇葯物上多加註意。
1、宜以降壓作用溫和、持久、效果好且副作用輕的葯作為基礎用葯。對血壓降低的要求不宜過猛、過速,一般要先用小劑量,然後視血壓情況,逐漸適當增加劑量,或聯合兩種以上降壓葯同用,務使血壓降到較安全水平(
❽ 老年痴呆病人的服葯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凡經醫生診斷為老年痴呆的病人,無論病程長短,常常需要接受葯物治療,一般以口服給葯為主。在家照料老年痴呆病人服葯應注意以下幾點:
(1)痴呆老人常忘記吃葯、吃錯葯,或忘了已經服過葯又過量服用,所以老人服葯時必須有人在旁陪伴,幫助病人將葯全部服下,以免遺忘或錯服。
(2)對伴有抑鬱症、幻覺和自殺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把葯品管理好,放到病人拿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3)痴呆老人常常不承認自己有病,或者常因幻覺、多疑而認為家人給的是毒葯,所以他們常常拒絕服葯。這就需要家人耐心說服,向病人解釋,可以將葯研碎拌在飯中吃下,對拒絕服葯的病人,一定要看著病人把葯吃下,讓病人張開嘴,看看是否咽下,防止病人在無人看管後將葯吐掉。
(4)痴呆患者服葯後常不能訴說其不適,家屬要細心觀察患者有何不良反應,及時調整給葯方案。
(5)卧床病人、吞咽困難的病人不宜吞服葯片,最好研碎後溶於水中服用。昏迷的病人要下鼻飼管,應由胃管注入葯物。過散步等改善晝夜生活節奏,將有紀念意義的照片記念品等放置在病人旁邊給與安心感,等葯物以外的手段也被認為對患者的失眠,不安等症狀有效。
有關痴呆的預防保健問題還可以去痴呆症社區了解下
❾ 老年人健康及用葯調查
老年人用葯方法:
1.減少用葯劑量。老年人肝臟代謝率低下,腎臟排泄功能下降,因此葯物在體內的蓄積現象隨年齡的增長而加劇。其他年齡組服用不會發生問題的葯劑量,在老年人身上就可能出現問題。例如安定類葯物,中青年人服用安定一般都是睡前服2片(2·5毫克X2),老年人由於體內阻擋安定從血液中進入腦組織的酶已經急劇減少,如連續服入正常人的劑量,一方面會造成體內葯物量蓄積,產生慢性中毒,另一方面會產生依賴性和成隱性,隨之便出現耐葯性,勢必導致用葯劑量的增加,這就可能發生和加重慢性中毒。所以老年人失眠時,應力求排除或減輕影響睡眠的種種不利因素,服用安定一般只宜服用1片。
2.切忌盲目輕信廣告宣傳和偏方、秘方。老年人一定要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堅持科學合理地用葯。切不能自作主張,隨便買一些葯來長期服用。拿抗生素來說,頭抱菌素類比青黴素類有不少優越性,目前已由第一代發展到第三代,但這並不是說新葯優越無比。目前在廣告宣傳中,大多偏重葯物的有效方面,對葯物易於造成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根本不提。如泰胃美是一種治療潰瘍病的常用葯,可以減少胃酸分泌而促進潰瘍的癒合。但是它卻有很多副作用,如可以導致陽萎,還可以引起腹瀉、腹痛、口苦、口乾,並能造成腎損害和血小板減少,導致白細胞下降。
有些新葯的危害性是在使用很長時間後才逐漸暴露出來的。如治療心血管病的葯物「心得寧」,開始時,看到它只作用於心血管,選擇性高、針對性強,具有較大的優越性,於是廣泛大量地應用於臨床。日子一長,才發現它會引起皮膚潰瘍、心包潰瘍和腹膜潰瘍、角膜潰瘍,嚴重的角膜潰瘍還可導致人失明。因此,世界各國和我國已禁止使用。
對偏方和秘方也決不能輕信。最突出的,例如鹵鹼片能治百病,曾經轟動一時,雞血療法也是如此。
3.發覺某葯物有副作用時應及時停服。有些葯物,中青年人服用效果很好,但有些老年人服用時會出現許多副作用,嚴重時甚」至死亡。例如氨茶鹼,老年人用來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和氣喘功效卓著,故常被率先應用,但是有些老人服用後很快出現氨茶鹼中毒,表現出煩躁、嘔吐、憂郁、記憶力減退、定向力差、心律紊亂、血壓急驟」下降,乃至死亡。因此老人服用氨茶鹼一定要慎重。開始用葯一定要小劑量試用,一旦發現有胃部不適或興奮、失眠等不良反應,宜趕快停葯。
老年人用葯的特點
■生理改變的影響 老年人的各組織器官發生退行性改變、功能老化、適應力減退,影響著葯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過程;同時,老年人唾液和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影響部分葯物的吸收。如鎮靜葯(如安定等):由於老年人肝臟功能衰退,使部分葯物的代謝率下降、毒副作用增強。抗心律失常葯(如利多卡因等):由於老年人腎臟功能減弱,使葯物經腎排泄的速度減慢,在體內積蓄導致中毒。
■心理狀態的影響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特別是患有老年痴呆或獨居的老年人,容易忘記按時服葯,視力減弱看不清葯品標簽或說明書上的文字也容易造成用葯錯誤。還有的老年人病情稍有好轉就自作主張中斷治療,或治病心切擅自加大用葯劑量,盲目迷信廣告、偏方、秘方、洋葯、新葯等,均可造成濫用葯物。
■所患疾病的影響 老年人一人多病的現象極為常見,這些疾病往往影響其他葯品的使用。例如,患哮喘的老年患者在治療心律失常時,不可使用普萘洛爾(心得安);患青光眼的老年患者治療心絞痛時,嚴禁服用硝酸甘油。
■聯合用葯的影響 由於患多種疾病用葯復雜,或者四處求醫重復用葯,使許多老年患者同時服用4種以上的葯物。這種聯合用葯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亦隨之增高。據統計,5種葯物合用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6~10種為7.4%,11~15種為24.2%。如紅黴素和阿司匹林單獨應用時耳毒性不明顯,但合用時毒性增強,可導致患者耳鳴、聽力減弱。
老年患者用葯的原則
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大,很難制定統一的用葯標准,因而老年患者用葯應當注意以下原則:
■用葯個體化原則 由於老年人衰老的程度不同,患病史和葯物治療史不同,治療的原則也有所差異,醫生應當根據每位老年人的具體情況量身制定適合的葯物、劑量和給葯途徑。例如,激素類葯物可的松必須在肝臟代謝為氫化可的松才能發揮療效,所以,患有肝臟疾病的老人不應使用可的松,而應當直接應用氫化可的松。
■優先治療原則 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為避免同時使用多種葯物,當突發急症時應當確定優先治療的原則。例如,當老年患者患感冒發燒或急性胃腸炎時,應優先治療這些急症,暫停使用降血脂或軟化血管等葯物;又如,老年人突發心腦血管急症時,應暫停慢性胃炎或前列腺肥大的治療。
■用葯簡單原則 老年人用葯要少而精,盡量減少用葯的種類(一般控制在4種以內),減少合並使用類型、作用、不良反應相似的葯物;適合使用長效制劑,以減少用葯次數。葯物治療要適可而止,不必苛求痊癒。例如,偶發室性早博患者控制在2~3次/分鍾以內即可。
■用葯減量原則 由於葯物在老年人體內過程的改變,使老年患者對葯物的敏感性增加、耐受力降低、安全范圍縮小,所以除使用抗生素外,老年人的用葯劑量一般要減少,特別是解熱鎮痛葯、鎮靜催眠葯、麻醉葯等。60~80歲的老人用葯劑量為成年人的3/4~4/5;80歲以上的老人應為成年人的1/2,部分特殊葯品如強心苷類葯品僅為成年人的1/4~1/2。
■飲食調節原則 多數老年人體內蛋白質比例降低,加之疾病、消瘦、貧血等原因均影響著葯物的療效,應當重視食物的營養選擇與搭配。控制飲酒以避免老年人減少維生素B族的攝入;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調節飲食,以保證降血糖葯物的療效。
■人文關懷原則 關懷老年人,特別是關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對有效地發揮葯物療效至關重要。老年患者容易漏服葯,家人可准備21個小瓶並標注清楚一周7天早、中、晚的用葯時間,將一周需用的葯物預先分放好,便於老人服用,也可建立服用葯品的日程表或備忘卡。還應向老年人廣泛宣傳必要的用葯小常識。
老年人健康新標准
最美不過夕陽紅,如何把這段美好的景緻經營的更久遠,老年朋友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一定要了如指掌,正確對待自己的健康問題。而關於健康的標准,從古至今舊有著不同的說法,但隨著醫學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變,對健康的認識也就有了不斷的深化。概括起來,老年人身體是否健康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看:
1、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說明視覺器官與大腦皮層生理功能良好。中醫學認為,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而且為肝氣所通,肝腎充足,則耳聰目明。眼睛是人體精氣匯集的地方,故眼有神,是精氣旺盛,肝、腎功能良好的明證。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眼睛應該是亮的。
2、聲息和。說話聲音洪亮,呼吸從容不迫,說明發音器官、言語中樞、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的生理功能良好。中醫學認為聲息和是正氣內存的表現,正氣充足,邪不可干,就不容易得病,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聲音洪亮,呼吸均勻通暢。
3、前門松。指小便正常、暢通無阻。說明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功能良好。中醫學認為小便淋漓不暢,可謂「膀胱氣化失利」,表明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功能受損。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腎功能良好,膀胱功能正常,排尿通暢,尿量每天為1000—1500毫升,每天約5—6次,每次200-250毫升左右。如每日尿量少於400毫升或多於2500毫升,說明腎功能不正常或有疾病。
4、後門緊。肛門括約肌緊張度良好,腸道無特殊疾病。中醫學認為老年人由於脾腎陽虛導致中氣下陷,可發生五更瀉、便秘或大便失禁。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排便通暢,一般每日一次或兩次,或隔日一次,最好每天早晨起來按時大便,這樣可減少大便內有毒物質重新被吸收,即所謂影響人類長壽的「自身中毒」學說。
5、形不豐。老年人體型應偏瘦,或保持標准體重。老年人肥胖不僅氣喘噓噓,行動不便,且易引起「肥胖綜合症,即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和膽囊炎,膽石症等。過分肥胖必然影響壽命。我國百歲以上老年人,無一例肥胖者。有的科學家研究提出,如果超過本人標准體重10公斤,短壽13%;超過標准體重20公斤,短壽25%;超過30公斤短壽42%。
老年人標准體重的簡單計算公式為:
男子:身高(厘米)-105=體重(公斤)
女子:身高(厘米)-100=體重(公斤)
6、牙齒堅。牙齒完堅者老化慢。祖國醫學認為:「齒為骨之餘,腎主骨生髓。」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自然多壽。如腎虛則骨敗齒搖。古代醫書記載著名醫學家華陀的弟子吳普90歲高齡仍耳聰目明、牙齒完堅,說明長壽者口腔健康狀況都比較好。
7、腰腿靈。腰腿靈活自如,說明腰腿的骨骼、肌肉、運動神經以及運動中樞生理功能協調好。俗語說:「人老腿先老,將老腰先病。」中醫學認為老年人腰腿靈活,說明肝、脾、腎尚實。因為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肝好筋強,脾好肉豐,腎好骨硬。
8、脈形小。血壓不高,心律正常,動脈血管硬化程度低,脈形就小。中醫學認為老年人多因腎水虧虛,肝陽偏亢,故脈常粗大而強。如果60歲以後還能保持較小的脈形,說明陰平陽秘,氣血調和。國內外長壽老人之所以身體健康,其重要原因,就是心臟功能好,血壓、脈搏正常,血管硬化程度低,脈形小。
❿ 老年人用葯有哪些禁忌呢
老年人有個特點,每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要服用一些葯物,有些時候,也不管是什麼葯,不管注意什麼,總之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他們就會拿出來葯吃,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那麼。老年人用葯有哪些禁忌呢?
總之,老年人身體各臟器官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對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葯物在體內分解變慢,蓄積增多,導致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再者說人到老年,患病難免,用葯也就會相應地增加。所以說,老年人用葯,一定要遵循各種原則,遵照醫生的安排,合理用葯,科學用葯,這樣才能健康快樂,祛病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