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可以跑步嗎
慢跑或徑走
Ⅱ 中老年如何跑步
一些中老年人喜歡進行跑步鍛煉,在進行了一段距離的跑步感到勞累後,一些人會「急剎車」似地停下休息,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一些不良現象。
跑步時由於下肢活動量加大,身體的耗氧量增多,血液供給也隨之急劇增加,下肢的毛細血管幾乎全部開放。這時,必須將靜脈血及時地送回心臟和肺部,使之進行氧合交換,然後變成動脈血再輸送到全身,而運動時下肢肌肉群的大幅度收縮和放鬆,正是對靜脈的一種有節奏的擠壓,從而對下肢靜脈血迴流到心臟起到了重要的輔助和動力作用。如果劇烈運動後立即停下,那麼下肢肌肉的收縮活動就會大大減弱,下肢靜脈就無法利用肌肉的收縮力把血液很快地送回心臟,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關系,就會使過多的血液積聚在下肢開放的血管中,造成回心血量驟然減少。而這時心臟的活動水平還很高,繼續把大量血液往下肢輸送。於是,一方面造成兩腿淤血,另一方面致使腦部和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缺血、缺氧,從而易引起惡心、嘔吐,甚至突發性暈厥。
所以,中老年人在跑步鍛煉後切勿「急剎車」,應在減速的情況下再繼續慢跑一段路或走動一會兒,活動四肢或按摩肌肉等,並不斷做深呼吸,然後緩緩停下,使原來開放著的下肢血管有一個調節過程,不使回心血量驟減,從而可有效預防運動後出現突發性急症。
Ⅲ 老年人應該怎麼樣練跑步
跑步是最常見的老年人體育運動形式。堅持跑步,對增進老年人的健康也確有成效。但是,一般地說,老年人年齡大了,體質弱了,而且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慢性疾病,其中不少老年人患有心血管、腦血管等疾病。
因此,不適宜進行過量的運動。通常的情況,年老的人採取散步的形式為好,配合進行肢體各關節的活動。體質好的老年人可以採用散步一慢跑一散步一慢速長跑—散步的方式,運動時要「循序漸進」,即不要一下子追求運動量和運動持續時間。可根據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及運動基礎,靈活掌握,避免突然性的劇烈長跑和其他運動。老年人鍛煉的運動量以自我感覺能夠忍受為度。
Ⅳ 60歲以上老人每天跑步有什麼好處
老人慢跑的好處
1、增強心肺功能
研究表明,進行輕松的慢跑運動,能增強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體通氣和換氣能力,慢跑時所供給的氧氣較靜坐時可多8~12倍。氧氣對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吸氧的能力大小又直接影響到心肺功能。一般情況下,老年人吸氧能力較低,而鍛煉能提高吸氧能力。練慢跑的老年人,最大吸氧量不僅顯著高於不鍛煉的同齡老人,而且還高於參加一般性鍛煉的老年人。慢跑運動可使心肌增強、增厚,具有鍛煉心臟、保護心臟的作用。多年從事慢跑運動的老年人的心臟大小及功能與不參加鍛煉的20歲的年輕人的心臟無異,這是因為長期堅持鍛煉,改善了心肌營養,使得心肌發達,功能提高。
2、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慢跑可使血流增快、血管彈性增強,具有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慢跑時冠狀動脈血流量較安靜時可增加10倍,即每分鍾血流量可達1200~1400毫升。堅持長期慢跑的人,平時心跳頻率可下降到每分鍾50~60次左右,這可使心肌得到較長時間的休整。慢跑能促進全身新陳代謝,能改善脂類代謝,可防治血液中脂質過高。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老年性疾病大多與體內脂質代謝有關,慢跑能改善體內脂類物質的正常代謝,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可預防和減少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從而起到防治冠心病、高血壓等老年性疾病的作用。
3、慢跑克煙癮
慢跑、跳繩、游泳、爬山等健身運動都是運動戒煙的方式,但其中慢跑效果最佳。因煙癮是由於尼古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所致,人們在跑步時,腦垂體可分泌出一種名為β—內啡肽的「快樂激素」,讓人覺得情緒高昂、精力充沛,從而抑制了煙癮的發作;此外,在堅持鍛煉中,人體的心肺功能和髂骨肌功能幅度提高,使血液中氧供應充足,加速了抽煙造成的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結合物的分解,減輕煙癮的發作。戒煙者可每天早晚慢跑30分鍾,在完全戒煙後,體內的大部分尼古丁可在1-2周後排出體外,大約2-3周後人體的戒斷症狀就可逐漸消失。運動戒煙必須持之以恆,因β—內啡肽產生後不會長期貯存,有其代謝周期,半途而廢必將前功盡棄。
4、強身壯骨
慢跑可以幫助老年人強身壯骨。長期堅持慢跑的這些男性腿骨的密度比不跑步者平均要高5%;比任何運動都不做的男性骨質密度要高8%。研究表明,即使那些每月只跑步一次的男性,也比不跑步的男性骨密度要大。而每月跑步9次以上的男性,骨密度最大。跑步的作用並不隨著次數、強度的增加而一直上升,每月跑步20次以上的男性骨密度和少跑12次的男性差不多。
Ⅳ 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是什麼
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沒有什麼特別合適的鍛煉方式,很多人覺得自己沒事的時候去跳個廣場舞什麼的就是很好的鍛煉方式了,但是無論是從運動量上來看還是對身體的促進來看,廣場舞都不是很好的運動選擇。
但是其他的運動項目對於老年人來說,要麼具有比較高的風險因素,要麼在運動的時候技巧難以掌握,或者鍛煉中比較麻煩需要的條件很多。
現在我們國家的運動場地依然不是很多,所以想要老人們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有沒有哪一項運動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有沒有哪一項運動非常適合老年人?
答案是跑步,跑步才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每天堅持長跑對老年人來說好處特別多,在某些方面,老年人會獲得比青年人更多的好處。
老年人堅持跑步的第一個優勢,跑步沒有任何局限性。現在很多運動的局限性都比較大,比如你在打籃球的時候,你首先需要一個籃球,然後你要有一個籃筐,即使你不需要標准籃球場,籃筐在生活中也不是很好找。
而且打籃球的受傷風險比較大,老年人骨質比較脆,有些人骨質疏鬆,這樣的情況導致老年人的骨折發生率比較高,經常一個摔倒或者碰撞,就骨折了。
足球也是這樣,可以說我們接觸過的所有球類運動都有這樣的問題,你看足球是不是經常有人受傷,你再看羽毛球和網球,也經常有人肌肉拉傷或者摔跤。
而跑步就沒有這樣的局限性,你想跑就出門跑就是了,你可以根據你的身體條件選擇合適的跑步里程,你跑不動了你可以走,快走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方式。
跑步帶來的好處是廣場舞這種運動比不上的,所以有這個時間去跳舞,還不如跑步,至少跑步不擾民!
Ⅵ 中老年人怎樣長跑
在長跑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很累的感覺為宜。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煉月吧後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平的等級,堅持跑步鍛煉半年後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鍾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平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
40-49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則分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只有經常鍛煉,或者堅持一年以上才會提高鍛煉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得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里,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干二凈。因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二到三次。
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一旦決定開始經常性的跑步鍛煉後,往往運動過量,以至導致不良後果。所以在長跑鍛煉上一定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最好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煉的性質、內容、持續的距離和每次鍛煉所用的時間;
2、鍛煉前、鍛煉時和鍛煉後的自我感覺和情緒反應;
3、食慾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煉的願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當然,長跑運動一定要堅持如一,不能隨心所欲,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就起不到鍛煉的效果。
不少中老年人長跑動作不當,結果體格強壯了,肚子卻越跑越凸出。
中老年人正確的跑步動作應當是兩肩稍提,兩臂彎曲成90度,前後擺動不大而稍有上下彈動,肩稍抬高,跑步中大腿前抬較高,後蹬充分,步幅大而有彈性。這樣可使腹部肌肉緊張,內肚上提,呼吸均勻細長,充分而有節奏,跑步中也看不到下腹部的內收外張的起伏。
長跑中腹肌適當緊張,注意提氣,本身就是對呼吸器官功能的訓練,也是對腹肌的鍛煉。在跑動中,腹部壓力增大,腹肌的控制力就能使肚子不至下垂或突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力量會消退,這時可適當增加一些增強腹肌的練習內容,它會幫助你使長跑收到預期的效果。
Ⅶ 老年人慢跑的速度是多少
老年人慢跑的速度是多少
1、以每天跑20~30分鍾為宜,但必須長期堅持方能奏效。慢跑運動可分專為原地跑、自屬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動地進行慢跑,開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漸進,逐漸增多,持續4~6個月之後,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運動強度。自由跑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改變跑的速度,不限距離和時間。定量跑有時間和距離限制,即在一定時間內跑完一定的距離,從少到多,逐步增加。
2、跑的距離和速度要適當。體弱的老年人要先進行短距離慢跑,從50米開始,逐漸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長距離,速度一般為30~40秒跑100米(運動量與快走相似)。體力稍好的可跑的長些,從300米或500米開始,然後根據體力逐漸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心肺功能稍差的,可練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這樣反復進行20次約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