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有沒有老年人與少女

有沒有老年人與少女

發布時間:2021-01-14 20:21:44

Ⅰ 像老人與少女的畫

1930年由波林發明的,人們可以按自己的意願隨便看這幅圖,它可以是一個老巫婆朝觀察者這里稍為側了一點身,也可以是臉稍稍轉開了的一位少婦。

Ⅱ 太陽·老人·少女原文

http://www.yi-lin.net.cn/ReadArticle/dstg20060823004601-1.html

Ⅲ 太陽 老人 少女

《太陽·老人·少女》

一個從遠方城市來到西伯利亞寫生的女青年畫家,看到一位老人面對著落日

坐在河邊上。這情景使她感動。她要求為這老人畫像。老人同意了。第二天的傍

晚又繼續畫著。第三天的傍晚老人沒有出現。一去打聽,才知道老人已去世了。

蘇聯作家舒克申的題名為《太陽·老人·少女》這樣一篇短短的,而且情

節如此平淡的小說,為什麼竟如此深深地感動了我呢?小說的最後,當那位女青

年畫家知道老人已去世後,她靠著籬笆哭了,「她為老爺爺感到難過,也為自己

怎麼都沒能把他畫好而難過。不過,她現在對人生和功勛的意義與奧秘有了更深

一層的感受,因此不知不覺地長大多了。」

這篇小說也同樣將進一步啟發我們對生活的嚴肅感和對於人生的深思。

老人八十歲了。原來是一個木匠。幾個兒子也都是木匠,衛國戰爭時期,犧牲了

四個。現在還剩下兩個兒子,只有一個在身邊。他有許多孫子,分散在各個城市裡。

他的臉上滿是皺紋。他的那一雙深褐色的、乾枯的手上也滿是皺紋。可以看出,

他是飽經風霜,勞累了一生。

當他七十歲的時候,完全喪失了視力。他經常在傍晚時,出現在急流湍湍的卡

圖尼河的岸邊,坐在那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老樹旁,向將要墜落的又大又紅

的太陽凝望——是的,凝望,雖然他是一個盲者。

「多好的太陽啊!……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對面岸邊

的……」老人對年輕的女畫家贊嘆著。他雖然看不見,卻像看見了一樣。他是

通過他的記憶感受到這一切的;他是通過對於生活的愛——一個衰弱老人的對

生活的愛——感受到這一切的。

當少女問他:「生活很艱難吧?」他驚訝地回答:「什麼艱難,我不正告訴

你,我們生活得挺好嗎?」事實上,在家裡,兒子回來時總是疲憊不堪,百事

都不順心的樣子。兒媳婦也總是有氣。孫子都在城裡,家裡冷清得很。吃飯時

大家話也不願說(有什麼話好說呢?),吃完飯就鋪床睡覺。是這樣清苦、單

調,幾乎沒有溫暖的生活。然而老人的話並不是掩飾或矯情。他已習慣於這樣

的生活。他對於生活不作更多、更高的要求。

那張畫還沒有畫好,老人就不再出現在河邊了。女畫家在老地方等著他,

兩天,三天,四天,都沒見來。他不可能來,他已經去世了。

他的一生是那樣平凡、簡單。他眷念這生育了他的大地,但卻以恬靜的

心來漸漸走向死亡。而他的死也正像太陽落下去那麼自然。

女畫家來自遠方的城市。她提著寫生畫箱漫步來到荒涼的卡圖尼河邊。

她看到:將落的太陽,湍湍的急流,坐在一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古樹旁的

老人……這一畫面感動了她。她還年輕,只有二十五歲。她的心地純潔、善

良,能夠從這樣一個滿頭白發、臉上手上都堆滿了皺紋、眼睛黯然無光、身穿

藍色印花襯衫的瘦削的老人身上,發現了她在藝術上應該表現的東西。當老人

推辭說:「我如今可不好看」時,她真誠地說:「您很美,老爺爺,真的。」

通過兩個傍晚的接觸,她對老人了解得更多,因而有了更深切的尊敬和

摯愛。出乎她意外的老人的死震動了她。她哭了。她為自己沒有畫好老人的像

而難過,而且思考著人生,在這思考中成熟了起來。

老人,一生勤苦,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力量,繁衍了後代(其中四個兒子為

祖國獻出了生命)。是他和無數與他一樣平平凡凡的人,創造了世界。他們流了

汗,流了淚,也流了血。他們是真正的大地之子,社會的脊樑。而他們從生活中

所得到的極少。他們是默默無聞的,他們共同的名字是:人民。

所以,年輕的女畫家從老人簡單、平淡的一生中,感受到某種不簡單、某種
了不起和意義深長的東西。她更深一層地理解到人生和功勛的意義與奧秘,不在
於對榮譽和地位的追求,而是勤懇地工作,為大地,為別人,奉獻出自己的全部
力量、全部生命。所以,她迫切地感到「應該工作,工作,工作……」

一個衰弱的老人。一個年輕的少女。老人走向死亡,他像黃昏時的鮮紅的太
陽那樣漸漸沉落於黑暗的幽谷中。而年輕的少女提著她的畫箱正走向生活,像清
晨的太陽那樣泛起火紅的霞光。太陽落下又升起,一代人消逝又一代人成長,湍
湍的江水奔騰,歷史的長河湧向無限……少女從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啟發和啟示,
這將能夠使她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堅定。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有著如女畫家那樣的認識和理解的。女畫家
就想到過,當她把老人的畫像帶到城裡時,那位有才華的真正的畫家,一定會生
氣地說:「又是皺紋!為什麼要畫這個?西伯利亞氣候嚴酷,那裡的人很辛苦。
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呢?有什麼?……」是的,皺紋,有些
人們,即使是那位有才華的真正的畫家,卻看不到「除此以外」的那個「什麼」,
隱藏在皺紋下的那個「什麼」。然而女畫家卻為自己沒有能夠畫好老人的畫像而難
過。這說明她真正具有一個藝術家所需要的素質。她沒有能將老人的像畫好,這不
僅僅是一個技巧問題:她對人生的認識和對生活的體驗還不夠。我們相信,她從老
人身上得到的啟發和啟示也將使她在藝術上成熟起來。

但是,對這樣純朴、善良、勤勞的人民表示尊敬和摯愛的同時,我們不得不
懷著痛苦的心情提出一個問題:對人類的發展和創造,作出了如此大的貢獻和犧
牲的人民,為什麼到了今天——一直到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生活還是如此
單調、勞累、艱苦呢?他們的胸前可以沒有勛章,但是,他們應該有他們的歡樂
的歌聲,有他們的愛情和鮮花。他們應該真正成為大地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如
果我們在一己的安樂中忘記了這一點,可以說是一種罪過;如果我們的一切努力
不是朝向這一目標,那就不過是庸人或市儈。

《太陽·老人·少女》在藝術風格上也是值得注意的。它描寫的是兩個普通
的人,情節簡單、平淡,篇幅不大,然而內涵厚實。

作者沒有付與老人和少女以名字是有其用心的。老人代表著千千萬萬普通的
勞動人民,少女象徵著新的一代。作者通過簡單的情節對人生的意義進行了探索,
而且接觸到美的觀念和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問題。然而,這里不是簡單的圖解和枯燥
的說教,而是真正的生活的畫幅。老人和少女都是生動的具體的形象,都有著真實
的性格。

作者有時採用了某些象徵性的手法:將要墜落的太陽,新升起的太陽。太陽
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湍湍的急流。生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古樹。
……結合小說的情節,這些都可以使人產生聯想。然而這一切是有機地融合在整個
生活畫幅中,並不是外在地硬塞進去的,這里沒有任何牽強,任何矯揉造作。

作者在文字表面也不流露自己的感情。但感情卻融貫在全篇。這篇小說有著
淳厚的詩的素質。這種素質不表現在這裡面描寫了落日、河流、古樹……,而在
於作者的感情。

Ⅳ 誰知道有關老人與女孩的電影啊

《我們倆》嗎,雖然是小眾電影,但非常感人

Ⅳ 請問2001年的一部電影《老人少女和海鷗》現在在哪兒觀看

我也一直在找這部電影,那是CCTV6在2001年某一天的中午播過的老電影,如有資源請告訴我一聲,十分感謝!

Ⅵ 可以看到老人和少女,為什麼我只能看到少女

你把你看到少女的那些部分遮住

Ⅶ 關於一個少女喜歡上一個老人的電影 叫什麼名字啊

提供信息太少,請對比下

是不是金基德的<弓>
片名:The Bow
譯名:弓
導演:金基德
主演:徐敏貞
類型:劇情
製作公司:Kim KiDuk Film
上映日期:2005年5月12日
劇情簡介
藍色的大海上,飄盪著一大一小的兩只船。小船來往於大海和陸地之間接送遊客。然後遊客在大船之上釣魚、看風景。經營這兩條船的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和還沒到17歲的少女。少女是10年前老人在岸上撿到的。10年來,少女都沒有上過陸地。老人與少女約定,等少女年滿17歲的時候,老人就會與少女結婚。
與外界隔絕的少女一派天真無邪的樣子,她對岸上的事情一無所知。客人有的時候愛拿她開玩笑,有的竟然打歪主意,但她也知道去反抗。老人有一張弓。這張弓有多種用途。老人用這張弓去保護少女,也用這張弓給客人算命,這張弓還是老人孤獨的時候的一件樂器。
老人除了來回接上船的客人以外,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少女身上。每晚,他要給少女洗澡;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他也要把手伸向下鋪,抓住少女。
花季的少女在成長,滿17歲的日子越來越近,也就是說他們的婚約越來越近。但這個婚約能否履行卻有了變數。妙齡的少女並不喜歡頭發花白的老人,她喜歡上了一個來這旅遊的大學生。大學生也喜歡上了純潔的少女,他不滿老人把少女囚禁在船上;更不滿這么漂亮的少女與一個花甲老人結婚。大學生要把少女帶回陸地上去。終於,有一天,大學生找到了少女的家人的尋人啟示。
老人的弓能否保住他的婚約?而少女能否與大學生共赴愛河?
波濤洶涌的大海上,一個有關慾望的故事在靜靜地上演著……

或者是

中文名稱:蝴蝶

英文名稱:Le Papillon

別名:The Butterfly

發行時間:2002年12月18日

電影導演:Philippe Muyl

電影演員:

Alain Bert

Alain Blazquez

Magali Bonat

Christiane Bopp

Jacques Bouanich

Fabien Béhar

Armand Chagot

Laurent Chouteau

劇情簡介:

她沒有爸爸、只有媽媽,她不怕陌生人。

她的好奇心比大象還要大,她叫做麗莎,今年8歲。

中午放學,媽媽忘了接她回家,

麗莎不哭不鬧,坐在咖啡店,被鄰居爺爺發現。

脾氣怪怪的爺爺,搜集了各種美麗花蝴蝶,

還要去山上找「伊莎貝拉」,他說那是歐洲最稀有蝴蝶。

小女孩找不到媽媽,好怕被送到孤兒院!

麗莎也想看蝴蝶飛呀飛,可以跟爺爺一起去嗎?

8歲的麗莎有問不完的問題,她的「兒童邏輯」非常簡單,每每讓大人發笑!一連串詼諧機智、妙趣橫生的對白,相當俏皮可愛,讓觀眾笑語不斷,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這也正是《蝴蝶》在法國吸引上百萬名觀眾、票房突破2億元的魅力所在!

《蝴蝶》看似兒童電影,其實劇本寫得聰明巧妙、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在每個問題的背後,都隱含了人生的哲理。這些來自法國的「心靈課題」,可讓大朋友在會心微笑之餘,去思考學習。

片中的小女孩熱情活潑,老爺爺冷靜嚴肅,兩人個性迥然不同。但就某個層面來看,他們卻像兩個小孩子,會彼此鬥嘴、嘲弄和反駁。正如同毛毛蟲會慢慢地變成蝴蝶,這一老一小的有趣搭檔,一旦踏上了大自然的旅程,經歷不同階段的相互啟迪,關系也開始有了微妙的轉變……

老年人和少女玩有好處嗎

也不是所有的大學女生都那樣啊,只是個別的,她們有的是家裡沒錢,那樣就有學費和回生活費了,有答的是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了,家裡的錢供不上花了就...我是這么認為的,當然,還會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想玩或是真的想和老頭處也說不定

Ⅸ 是一部電影 關於一個女孩和老人的 忘了名字了

片名:《我們倆》You and Me

導演:馬儷文(原名:馬曉穎)

編劇:馬儷文

一個孤寡老人住了一輩專子的空盪盪屬的簡陋四合院,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天,闖進來一個尋求住處的女孩,她的到來給這個空間帶來變化,老人的生活開始了有戲劇色彩,可老人需要秩序,在老人面前,眼前這個女孩子是一個常犯規的人,老人有很多禁忌,讓她每一步皆有障礙。時間一天天過去,在生活過程中,兩個人的關系似乎升華了,從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關懷,產生友誼,似乎有些要相依為命的假象,可是女孩子註定要走的,要繼續過自己的軌跡和生活,她必定要離開這個四合院,她只是一個短暫的過客,她的離開在老人的眼裡就是那種突如其來的欣欣向榮、希望、活的色彩也等於隨之而去,盪然無存。老人開始病了,很快就離開人間。老人想抓住的未必是小女孩的關心,而是對溫情和生活的需要。

應該是這部

Ⅹ 「你是我見過最少女的老年人是什麼意思

你是我見過最少女的老年人意思是指,此女雖老,但是顯得很少女。

閱讀全文

與有沒有老年人與少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可以一起領取嗎 瀏覽:264
養老院空調使用管理制度 瀏覽:269
退休了兩賬戶社保還能合並嗎 瀏覽:967
姚明比自己父母高多少 瀏覽:131
新兵體檢去哪裡 瀏覽:607
公安局有什麼權利查人體檢 瀏覽:402
父母怎麼打孩子屁股 瀏覽:523
日本人為什麼比中國人長壽 瀏覽:863
社會養老保險網路認證 瀏覽:573
老年人怎樣容易得老年痴呆 瀏覽:775
養老院五周年 瀏覽:752
周口社會企業養老保險 瀏覽:468
九十歲老年人喜歡油炸食品和零食 瀏覽:194
折紙愛心送給敬老院老人 瀏覽:325
重陽節的卡片製作方法 瀏覽:979
老年痴呆的腳底懷孕去視頻 瀏覽:633
長壽區三環 瀏覽:374
長壽圈招聘信息 瀏覽:51
究竟該如何養生呢 瀏覽:107
海南長壽的地方 瀏覽:697